概從今年五月份開始,我陸陸續續體驗了六款不同價位的十代酷睿游戲本,每臺平均的使用時間超過一個月,因此對于今年的十代酷睿游戲本產品也有了一個比較系統化的認知。這六款游戲本分別是:Alienware m17 2020,ROG魔霸新銳、惠普暗影精靈6 (¥7099)
、神舟戰神TX8-CU5DA、戴爾G5以及剛剛發布不算太久的榮耀獵人V700。它們的具體配置如下:
體驗過的這六款游戲本涵蓋了主流配置。
處理器方面,6核12線程的酷睿i7-10750H可以說是十代酷睿游戲本普遍的配置,它的主要特性在于能夠實現單核睿頻5GHz,這一點使其能夠在游戲時提供更高、更穩定的幀數表現,從而給用戶帶來流暢的游戲體驗。
酷睿i7-10870H彌補了酷睿i7-10750H和酷睿i7-10875H之前的空白同樣為8核16線程設計,但是略微降低了100MHz主頻和睿頻,也就是2.2GHz主頻和5GHz睿頻,帶來更高性價比的同時,也能保留8核芯高主頻處理器的強悍性能體驗。
酷睿i5-10300H處理器不多說了,4000-6000主流價位游戲本多數搭載了這款處理器,雖然是4核8線程設計,但是它同樣擁有不錯的主頻和睿頻能力,在游戲時可以提供足夠流暢的體驗?;谶@顆處理器打造的游戲本產品,在性價比方面還是可圈可點的。
另外一顆酷睿i5-10400處理器是桌面級處理器,性能基本與酷睿i7-10750H持平。神舟每年都會推出搭載桌面級處理器的游戲本產品,今年的戰神TX8整體游戲體驗還是相當不錯的。
內存方面,目前以Windows 10系統為主的游戲環境,雙通道16GB,也就是2×8GB可以看作是起步配置。因為單通道8GB內存在Windows 10系統環境下的默認占用率幾乎接近30%,隨便開個要求高一點的游戲、再開幾個軟件,內存占用率就會超過50%,雖然湊合能用,但已經有點捉襟見肘了。
存儲方面,對于游戲玩家來說固態硬盤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啟動加載游戲,還是進入游戲后,游戲場景的切換、地圖素材的加載等等,都受硬盤性能影響,所以讀寫速度俱佳的固態硬盤對游戲本來說非常重要。
另外就是容量,目前游戲本大多都是512GB起步,雖說已經不太夠用,但短時間內標配1TB的話也不太現實。不過隨著上百GB容量的游戲出現,標配1TB SSD的日子相信也不遠了。
顯卡方面,體驗的六款產品涵蓋了目前所有中端級別的主流顯卡,包括性價比不錯的GTX 1660Ti,光追入門必備的RTX 2060,以及能夠給玩家帶來更好游戲體驗的RTX 2070。總體來說,玩游戲當然是顯卡性能越強越好。
屏幕方面,體驗的這六款產品覆蓋了目前游戲本所有的屏幕尺寸,包括17.3英寸、16.1英寸以及15.6英寸。就我個人來說的話,如果不經常攜帶外出,那么17.3英寸的體驗是相當舒適的;如果有外出攜帶要求,且比較追求視覺體驗的話,16.1英寸是比較合適的選擇;而如果經常攜帶外出,或者對大屏沒有特別追求的話,15.6英寸當然是很好的選擇。
另外要說的一點是,現如今筆記本電腦的屏幕都采用窄邊框設計,一方面提升屏占比,而更重要的是縮減了機身尺寸,比如一些15.6英寸的窄邊框游戲本,其實際尺寸相當于過去14英寸的筆記本,所以現如今其實游戲本也可以聊便攜性的話題了。
聊完了硬件,接下來我們聊聊產品。
·Alienware m17 2020:物有所值
Alienware m17 2020讓人驚艷的地方在于其纖薄化設計。整個機身厚度只有16.9mm,作為一款17.3英寸的游戲本,這樣的厚度控制是非常讓人難以想象的。同時,這款產品搭載了英特爾十代酷睿i7-10750H處理器以及RTX 2070獨立顯卡,這樣的配置塞進如此纖薄的機身里,一方面是這款模具本身設計足夠出色,另一方面也是硬件功耗降低、體積縮小所帶來的紅利。
在近一個月的使用過程中,這款Alienware m17 2020并未因纖薄化的設計而出現散熱困難的情況,雖然風扇轉速較高時會產生較為明顯的噪音,但結合環境噪音來說,其實對使用者的影響并不大。
在交互體驗方面,Alienware m17 2020的鍵盤手感非常不錯,雖然不像機械鍵盤那樣有清晰的段落感,但它搭載的這塊薄膜鍵盤還是提供了很好的彈性反饋。平時我玩一些不需要頻繁用鍵盤操控的游戲時,Alienware m17 2020自帶的這塊鍵盤就足夠用了。
交互體驗的另一方面就是屏幕。Alienware m17 2020擁有17.3英寸大尺寸屏幕,而且支持300Hz刷新率,配合RTX 2070獨立顯卡,玩任何游戲都沒有出現過畫面撕裂的現象。而且17.3英寸屏幕真的是很適合玩游戲的屏幕,整體觀感體驗非常舒適。
推薦機型在近期到手價為20969元,支持24期白條免息分期,每月大概1000元左右。說實話,這款機器雖然貴,但從使用體驗來說完全是“值回票價”的。
·ROG魔霸新銳:性價比出眾
過去提到ROG,是既向往,又覺得囊中羞澀。而基于英特爾十代酷睿處理器打造的ROG魔霸新銳,給用戶帶來了一款完全不同的ROG游戲本。
起初對這款產品感興趣的點主要是性價比。因為在我的印象中,ROG游戲本基本就沒有低于1萬元的,而魔霸新銳做到了8000價位段,這一點實在是出乎意料。
其實在體驗這款魔霸新銳之前,我一直在使用ROG冰刃3s Plus這款旗艦本,對ROG產品的做工、品質、設計有一個比較系統的評判。而將價格做到8000元,我覺得魔霸新銳可能會在做工品質上有所妥協。不過在拿到這款機器之后,這種顧慮被消除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ROG魔霸新銳保持了ROG品牌一貫的高水準,在設計、做工、品質方面與萬元級產品沒有太大差距。只是因為控制價格,所以整個產品做的比較厚,尤其是在我體驗冰刃3s Plus很久一段時間之后直接過渡到魔霸新銳,這種厚度一度讓我感到不適。
液金散熱
不過機身做厚的好處就在于散熱讓人放心。ROG魔霸新銳搭載的這顆英特爾十代酷睿i7-10870H是一顆8核心處理器,加上RTX 2060獨顯也并非等閑之輩,所以需要足夠高效的散熱模組來保證性能的充分釋放。這款機器內置了雙風扇五熱管散熱模組,機身排布3個出風口,同時給CPU核心上了暴力熊液金,即便是玩《荒野大鏢客2》這種畫質級游戲時,核心溫度也能控制在80℃左右,在游戲本里的表現可謂是相當出色了。
總體來說,ROG魔霸新銳給我的感覺就是性價比爆棚,無論是硬件性能還是設計做工,亦或是液金散熱加持,都使得這款8000多元的游戲本給人以“超值”的感覺。近期這款產品到手價僅8999元,依舊頗具性價比。
·惠普暗影精靈6:最穩妥的選擇
惠普暗影精靈6給我的感覺是兩個字——穩妥。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惠普暗影精靈6是目前行業里性能調校數一數二的游戲本產品,它能夠充分發揮出英特爾十代酷睿i7-10870H這顆8核16線程處理器的性能。這一點在游戲體驗方面非常重要,因為當顯卡性能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處理器性能提升一點,游戲幀數表現就會明顯好很多。
其次,惠普暗影精靈系列多年來變化并不是很大,模具設計非常成熟。
雖然暗影精靈6這款模具采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但本質上還是經典模具的不斷調優。所以別看暗影精靈6的模具設計比較低調,但它為硬件提供了足夠出色的散熱空間,滿載時核心溫度平均不到85℃,體驗非常舒適。
此外,這款產品在“用戶看不見”的細節上也是毫無妥協,比如它搭載的這塊屏幕就選用了品質出色的LG Display面板,達到100% sRGB色域覆蓋和平均△E=1.13的高色準表現。這款產品雖然看上去不如以往那么個性化,但仔細品味細節就會發現,你幾乎很難挑出它的問題。
所以綜合來看,惠普暗影精靈6給我的感覺就是“穩妥”,尤其是不知道或不確定自己要買哪款產品時,買惠普暗影精靈6的話準沒錯。這款產品近期到手價8999元,也是非常超值的一款十代酷睿游戲本產品。
·神舟戰神TX8-CU5DA:“劍走偏鋒”的誠意之作
說實話我并不是神舟的用戶,在體驗這款機器之前也并沒有抱多么大的期望。對戰神TX8感興趣的是它的桌面級處理器,還有那比較獨特的16.1英寸顯示屏。
雖然在筆記本電腦里塞一顆桌面處理器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給人的感覺總是有點劍走偏鋒。不過還是要知道,之所以現在筆記本電腦里也能放入桌面處理器,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英特爾芯片技術的進步。在針對制程不斷優化的情況下,十代酷睿i5-10400這顆6核12線程高性能處理器的TDP只有65W,放在筆記本電腦里的話,只要散熱做得好一些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而且桌面處理器有一個好處是性能釋放基本不會太差。在我實際體驗戰神TX8-CU5DA這款機器的時候,玩游戲時幀數表現非常穩定,不會出現大幅度的幀數波動情況。這一點,十代酷睿平臺真的讓人放心。
除了硬件性能體驗良好之外,戰神TX8-CU5DA這塊16.1英寸屏幕可以說是一大亮點了。實際體驗下來,介于15.6英寸和17.3英寸之間的16.1英寸屏幕總體觀感極佳,配合上窄邊框設計非常適合玩游戲。而且窄邊框設計使得這款本的尺寸相當于15.6英寸筆記本,攜帶起來也比較方便。
再者我覺得選神舟最看重的就是性價比了。神舟戰神TX8-CU5DA近期到手價7099元,而且它還配備了RTX 2060獨立顯卡。相比之前大熱的華碩天選,其實神舟戰神TX8-CU5DA的性價比也有十足戰力。
·戴爾G5:除了外形,其它都是外星人
今年體驗的第五款游戲本就是戴爾G5了,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這款本就是:“除了外形,其它都是外星人”。
以往戴爾游戲本和Alienware之間是有明顯區隔的,但近年來戴爾把一些Alienware的技術下放到游匣系列,使得不少普通用戶也能體驗到Alienware的一些核心技術了。比如這款游匣G5就支持AlienFX定制光效,而且戴爾還將Alienware的AWCC控制中心放入了這款產品,所以如果直接給你一臺游匣G5來用,而把它的外殼隱藏起來的話,你多半會認為這是一臺Alienware。
Alienware標配的AWCC控制中心也能在游匣G5上使用
另外我覺得游匣G5一大賣點是外觀設計。雖然它不像Alienware m17那樣讓人驚艷,但游匣G5的外觀還是有獨到之處的。尤其是其A面logo的彩虹光反射處理,會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其實除了與Alienware之間有頗多交叉體驗之外,游匣G5在硬件規格上也很開放。最高可以選擇與Alienware一樣的300Hz刷新率顯示屏,同時又有很好的性價比。比如我體驗的i7-10750H+RTX 2060獨顯機型,實際到手價8399元,非常超值。
·榮耀獵人V700:游戲本行業的新勢力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產品也是一樣,如果你上手過幾百上千款產品,當一款新品擺在你面前時其市場表現你基本上會預判個八九不離十。所以當我第一次看到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 (¥8499)
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攪動攪動如今略顯沉悶的游戲本市場就靠它了。
游戲本的總體發展方向是性能暴力,通過配置上的加成來吸引關注,但榮耀V700卻選擇了一條不同以往的路線——全場景高性能利器,即游戲辦公皆可的廣義化定位。
從整體外觀設計來看, 榮耀獵人V700 A面HUNTER燈以及藍色肩線的點綴,就算是嚴肅的辦公場景也絲毫不顯突兀。榮耀獵人V700在設計上走了一條既有酷炫元素、同時也保留了低調的語言,同時兼顧工作和娛樂,比較符合當下年輕人的需求。
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將厚度做到了19.9mm,底部兩側為楔形設計,這種設計可以強化一種纖薄的視覺感。配置方面,這款機器從i5-10300H+GTX1660Ti起步配置,到i7-10750H+RTX2060的高配可供選擇,涵蓋了目前主流硬件搭配。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機器在散熱方面采用了與眾不同的方式,與常見的純銅管不同,它選用了三熱管+均熱板的散熱模組,優勢是覆蓋面積非常大,是純銅管散熱模組難以達到的。
另外一大亮點就是華為系產品的多屏協同功能了。
平時玩游戲的一個痛點就是無法預知精彩時刻,而即便有了精彩時刻,也很難第一時間錄屏并作出分享。榮耀獵人V700支持多屏協同,當玩家有精彩操作的時候,只需要拿起榮耀或華為手機,搖一搖,然后碰一碰觸控板,即可實現向前回錄30秒、后向錄制30秒,并將錄制的視頻自動存儲在手機上,便于最后的分享。這是榮耀游戲本在業界來說,目前獨有的一種體驗。
近期這款產品到手價為7299元,整體來說也是比較超值的一款產品。
·結語
大半年時間,我體驗了六款不同風格的十代酷睿游戲本產品。其中最深刻的印象,是十代酷睿處理器高主頻和高睿頻能力帶來的更加穩定、更加流暢的游戲畫面體驗。尤其是在一些高負載游戲上,高頻處理器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字——穩!
此外,十代酷睿游戲本在經過大半年的售賣之后,整體價格分布更加合理、性價比優勢逐漸凸顯,對用戶來說是非常不錯的游戲平臺。
Vulcan,中文譯名伏爾甘,是主神朱庇特之子,同時也是羅馬神話中的火神。Vulcan象征經過千錘百煉之后獲得的成功,以及至高無上的權力,因為他能夠冶煉出各式各樣威力無窮的武器,羅馬諸神手中的神器幾乎都是由他打造。
在DIY界,一些廠商喜歡用“神”來命名自家的硬件產品,如華碩的波塞冬、阿瑞斯等,以此來表達自家產品具備這些神的屬性。七彩虹也是一個喜歡這樣命名自家產品的廠商,其旗下最知名的顯卡系列就是“iGame烈焰戰神”系列,雖然沒有明確指出代表的是哪位神,但從名稱可以看出指的是“戰神”。現在,七彩虹正式用神來命名顯卡了,沒錯,用的就是前面說到的火神“Vulcan”,以此來取代之前“烈焰戰神”的系列名稱。
iGame GTX1080Ti Vulcan AD
我們可以將“Vulcan”視為“烈焰戰神”的升級版,其具有“火神、烈焰主宰”的意思,譽為火元素之主宰,代表著極強的戰斗力和統治力,地位尊貴?!癡ulcan”相較于“烈焰戰神”,不僅僅是在命名上的升級,更是基于產品自身品質和滿足用戶需求的一大飛躍。新一代Vulcan系列作為iGame品牌里代表性能強勁,且具有可玩性的高端產品,無論在性能、散熱上還是個性化上都有顯著的提升,進一步的滿足用戶的需求和個性的展示。
全面強化的散熱系統
說到烈焰戰神的升級計劃,其實七彩虹從今年年初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為了讓該系列可以和“ROG玩家國度”這種頂級旗艦相抗衡,七彩虹對去年發布的iGame1080烈焰戰神X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無論是性能、外觀還是散熱均達到了一個新高度,于是,iGame1080 烈焰戰神 X AD版正式問世。AD取自Advanced,意指先進的、高等的,以彰顯產品性能的高端和與眾不同,經過我們實測,該卡的確是目前市面上最強的非公版GTX 1080之一,而且散熱表現可以躋身各顯卡前列。
升級后的風扇信仰燈
而這次推出的Vulcan AD系列顯卡照比烈焰戰神 AD版又有了一定的提升,首發產品是iGame GTX1080Ti Vulcan AD版,這款卡也是七彩虹有史以來最強的顯卡,沒有之一。此次提升的點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散熱再度強化,散熱鰭片整體加高5mm,總散熱面積增加了30%;二是顯卡中間的RGB風扇信仰燈加入了星空模式,可以提供更加炫酷的視覺效果。相信大家都很期待這樣一款“面子”十足的卡的“里子”究竟如何,我接下來會通過一系列的軟件和游戲對該卡進行測試,看看該卡的表現是否如外表一樣盡如人意。
顯卡拆解賞析
顯卡風扇設計
iGame GTX1080Ti Vulcan AD顯卡使用第二代Silver Shark銀鯊散熱器,搭載2*9cm+1*8cm風扇,中間為8cm i-Ring風扇,三枚風扇分別進行不同的導流作用,使風量更加集中的吹向散熱鰭片,在加大風量的同時進行更加嚴格的噪音控制,同時支持風扇智能啟停技術,達到完全零噪音狀態,同時延長風扇的使用壽命。
i-Ring風扇
中間的一圈信仰燈搭配iGame-Zone超頻軟件可進行自定義顏色顯示以及呼吸頻率的調整,支持1680萬色顯示,iGame LOGO與風扇燈圈同步進行顏色顯示。根據轉速的不同,i-Ring風扇還會顯示多種波紋樣式,讓整塊卡可玩性十足。
顯卡散熱器設計
散熱器搭載4*8mm+1*6mm純銅熱管搭配一體純銅鍍鎳底座,比iGame1080 AD版的純銅底座壽命更長。豪華的散熱設計可以將核心散發的熱量更快的導出,減少熱傳導時間,進一步提高顯卡散熱效率。
顯卡背板設計
顯卡具備一塊一體壓鑄的金屬背板,其不但為顯卡核心位置進行了有效的保護,更擁有防塵以及防潮的功能,這樣更大的加強了顯卡背部的散熱性能,使空氣動力學為顯卡散熱達成了科學有效的散熱。
顯卡核心
iGame GTX1080Ti Vulcan AD顯卡采用最新16nm FinFET工藝制造的Pascal架構GP102-350核心,擁有3584個CUDA處理器,搭配352bit 11GB GDDR5X顯存,等效頻率11Gbps。該卡的默認頻率為1480/1582MHz,開啟一鍵超頻之后頻率可達1594/1708MHz。
顯卡供電設計
顯卡采用8+2相IPP數字供電方案,該方案由七彩虹自行研發I.P.P(iGame Pure Power)MD鐵矽鉻材料至純供電電感構成,電感擁有體成型的外殼結構,磁飽和性出色,同尺寸下直流阻抗最低,高達5MHz應用頻率,高電子阻抗,超低工作溫度與更低的EMI電磁外擾。
外接供電設計
供電方面,顯卡采用雙8pin的外接供電接口,可以比公版多提供150W的電量,充足的供電可以為顯卡日常運行及超頻提供堅實的基礎。
視頻接口設計
接口方面,顯卡采用的是DVI+HDMI+3*DP的組合,高端接口一應俱全。除了可以滿足用戶的主流需求外,還可以支持單卡多屏4K輸出,體驗多屏4K帶來的視覺享受。在接口旁邊有一個一鍵超頻按鈕,當按鈕彈起時會以高頻bios工作,瞬間提升性能。
測試平臺環境一覽
為保證測試能夠發揮顯卡的最佳性能,本次測試平臺采用全新7代酷睿芯——Intel酷睿i7-7700K處理器、華碩Z270芯片組主板、阿斯加特DDR4-2133 32GB雙通道內存、安鈦克1000w鈦金電源組建而成。詳細硬件規格如下表所示:
測 試 平 臺 軟 硬 件 配 置 | ||
核心配件 | ||
CPU | Intel | 酷睿i7-7700K |
主板 | 華碩 | ROG MAXIMUS XI APEX |
核芯顯卡 | Intel | HD 630 |
內存 | 阿斯加特 | LEORICE DDR4-2133 32GB x2 |
硬盤 | 浦科特 | PX-512M6S+ |
電源 | 安鈦克 | HCP 白金版-1000 |
系統及驅動程序 | ||
操作系統 | Microsoft Windows 10 | |
主板驅動 | Intel芯片組驅動 | |
顯卡驅動 | NVIDIA GeForce Game Ready Driver(381.65 WHQL) | |
DirectX環境 | DirectX 12 | |
幀數監控 | Fraps 3.5.1 |
參測主板:華碩 ROG MAXIMUS IX APEX
在測試成績方面,理論性能測試用得分來衡量性能,數值越高越好;游戲性能測試用游戲自帶Benchmark來衡量性能,數值同樣越高越好。測試時開啟該卡的一鍵超頻功能,因此測試幀數均基于高頻bios。
理論性能測試:3DMark FireStrike
首先進行的是用來衡量顯卡理論DX11性能的3DMark FireStrike測試,選擇模式為Extreme,對應的是2K分辨率,測試結果如下:
3DMark FSE成績
通過新版3DMark中的Extreme測試,我們可以看到iGame GTX1080Ti Vulcan AD顯卡性能還是相當強悍的,在Extreme模式下得到了13081的總分,其中圖形分高達14487分,遠超公版成績,是目前我們收到的分數最高的非公版GTX 1080 Ti。
3DMark TS成績
Time Spy是第一個針對DX12的獨立第三方基準測試工具,整個引擎完全基于DX12設計,可充分壓榨顯卡的DX12性能??梢钥闯鲈摽▽X 12有很好的支持,在此項測試中,該卡拿到了8781分的不錯成績,其中GPU得分為10075分,成績同樣是目前最高分。
游戲性能測試
在游戲性能測試環節,我們選取了2款DX12游戲和2款DX11游戲進行測試,測試分辨率為2K和4K。在測試中將所有游戲的特效設置為最高,關閉垂直同步,選用適當的抗鋸齒,用游戲內自帶benchmark記錄下平均幀數,結果如下:
游戲平均幀數一覽
在所有測試游戲中,無論是2K還是4K分辨率,iGame GTX1080Ti Vulcan AD顯卡均可勝任,可以在特效全開下完美運行游戲。該卡在2K分辨率下的《殺手6》和《古墓麗影:崛起》中甚至達到了120幀以上,在2K@120Hz顯示器上運作也是毫無壓力。
顯卡功耗以及溫度測試
溫度方面我們將繼續采用Furmark來進行測試,讓GPU芯片之中每一個運算單元完全滿載,充分發揮供電最大化的狀態才能得出準確的成績。
顯卡烤機溫度為73℃
我們將參數設定為1280*1024分辨率,開啟8*MSAA。經過長達20分鐘的烤機,最終顯卡的滿載溫度為73℃,頻率最終穩定在1949MHz,溫度表現十分優異,比GTX 1080 Ti FE版低了10℃以上,可見新一代的銀鯊散熱器的散熱效果的確給力。
顯卡功耗測試
我們可以看到,在待機功耗方面,iGame GTX1080Ti Vulcan AD還是非常低的,平臺功耗僅為53.3W,符合GTX 1080 Ti的能耗水平;在滿載功耗方面,由于該卡性能較高,其平臺滿載峰值功耗達到了384W,但這個數值也在合理范圍內。
顯卡評測總結
iGame GTX1080Ti Vulcan AD顯卡作為一款頂級非公版顯卡,其表現非常令人滿意。在實際游戲測試環節,其可以在2K和4K分辨率下流暢運行單機大作,帶給玩家無與倫比的游戲體驗。憑借優良的散熱設計,該卡的烤機溫度僅為73℃,頻率達到了恐怖的1.95GHz!在高頻下也能保持如此低的溫度,可見該卡的散熱效能十分高。
從里到外的全面進化
在使用過程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全新Vulcan系列的冷靜高效。在一般使用中,顯卡風扇停轉,完全不會產生噪音,而在高負載狀態下,較低的轉速也將噪音壓制在一個人耳難以察覺的范圍內,即使是像我們測試使用的開放平臺也不會感覺很吵,讓玩家可以更專心地投入到游戲中,不被噪音所煩擾。
iGame,GeForce GTX中的佼佼者
作為GTX 1080 Ti系列顯卡的旗艦款,iGame GTX1080Ti Vulcan AD起到了一個很好的表率作用,各方面的表現都令人印象深刻,其很好地體現了Vulcan系列高性能、溫度低、外觀酷炫特點。此外,細心地朋友們還可以發現,七彩虹重新設計了iGame系列的代言形象,之前游戲風的烈焰戰神換成了全新2D卡通風的Vulcan戰士,以此來表達iGame系列脫胎換骨的決心。
為玩家而改變,定制你的專屬硬件
頂級性能、極致散熱、酷炫燈效以及信仰加成,全新進化的iGame烈焰戰神,不,是iGame Vulcan讓我們看到了何為質的飛躍。該卡目前已經上架京東商城,售價為5899元,僅僅比GTX 1080 Ti Founders Edition版貴了200元,在所有頂級非公版GTX 1080 Ti中也是價格較低的。透過這款顯卡我們可以看到七彩虹求變的決心以及誠意,喜歡的玩家一定不要錯過這樣一款好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