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話不說,直接扔給岳母大人。
(其實我現在有了6寸的mate7,正嫌8寸的太小想換呢
)
于是,開始了新的平板的選擇。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1、尺寸:已經有surface pro3,嫌大,再說價錢也不夠,所以12寸的pass;
2、尺寸:手機是mate7,所以8寸的平板嫌小,也基本不考慮了;
3、操作系統:10寸上耍win10不舒服。ios擴展或者拷片子不方便,而且小說沒法購買。所以希望是安卓的;
4、價格:3K以上不如讓朋友帶surface3了。所以ipad air2/ sony xperia z4 tablet之類的統統不考慮;
5、價格:同樣是國產平板,用過小米和臺電。臺電的穩定性、可靠性還是差的很厲害,估計臺電還是在元器件等方面節約太多。所以臺電、昂達、藍魔之類的不考慮。因此1K以下的pass.
6、10寸平板 1280×800的分辨率看片子太令人難受,所以希望至少是1920×1080以上的;
綜合下來,希望找到一個比較好的2K左右的 1920×1080分辨率的10.1寸安卓平板,主要就是看看片,看看小說/新聞,偶爾看看郵件。
一開始看過:來弄我(lenovo)的TAB 2 A10-70,樣子太土不忍直視
,而且評價不高。也看過yoga 2,但不喜歡那個造型設計。而且,說實話,lenovo搞平板,不專業啊。后來在網上問了一圈,有人推薦三傻的Galaxy Tab S T805。其實我一開始是拒絕的,因為三星的價格一直偏高。但是他們告訴我,這個在老馬家才賣2300,我猶豫了
。
在網上查了一下,發覺這臺機器其實是2014年7月出的,但是配置現在看來并不低:Exynos 5420 四核1.9GHz+四核1.3GHz的處理器,主屏幕采用的是10.5寸 2560×1600分辨率的Super AMOLED炫麗屏,3G內存,16G存儲(可擴充),支持指紋識別,4G版支持聯通。厚度只有6.6MM,重647G,電池7900mah,也算超薄類型。樣子看上去很不錯。
最關鍵的是:經過跳水王一年的跳水,原來4K多的機器,現在老馬家港行4G的只要2350左右,價格非常合適。于是,立馬買買買
(店家很多,這里就不做廣告了)
廢話略過,下面開始正式介紹。整個過程分為幾個部分:
一、簡單的開箱
二、外觀及做工細節
三、屏幕顯示及網頁效果
四、系統及特色應用
五、拍照功能
六、跑分、游戲、視頻及待機測試
七、信號及通話測試
八、總結
——————————————————簡單的開箱——————————————————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照片過爆了
),我收到了順豐小哥的快遞。
箱子滿滿當當的,各種贈品。(其實清點下來,還少了兩樣。。。。)
先看一下贈品:從右至左,從上至下分別是:高仿的皮套(支持背扣)、剪卡器(當年iphone4火的時候,這貨可要20多呢,現在只能當正品處理了)、絨布套(可以裝下帶套的平板)、清水套。最后一張是平板支架、OTG線、SD卡讀卡器。貌似還少了電容筆、擦鏡布。
當時下單的時候忘記注明皮套顏色了,于是就給了我一個湖綠色的、綠色的、綠的
(拍出來偏藍)。
哦,對了,差點忘了
,還有一張防爆鋼化膜(下圖,殼子右邊的)。
包裝非常簡單,注明了品牌型號以及一些大致參數。
打開包裝,隨機物似乎更加簡陋:平板本體,一個旅行充電器,一個microUSB線,一張薄薄的說明書。
總覺得少了什么似的
(某寶風險還是挺大的)
——————————————外觀及細節介紹————————————————————————
來個正面照片,設計是橫著拿的,偏于看片。但是如果豎著瀏覽網頁,就要習慣返回在側邊中間了。而且容易誤碰。
T805C側面看非常薄,屏幕較邊框略有凹陷,貼上了鋼化膜屏幕略有凸出。
比較一下大小,分別是6寸的mate7,8寸的小米,10寸的T805C。
T805C 的邊框還是略顯寬了一點
側面看還是非常薄的。
底部按鈕,帶指紋功能
左側的喇叭及耳機插孔
頂部充電指示燈、音量鍵及開關
右側的micro usb、micro sim卡及 TF卡插槽
底部非常簡潔
800萬的攝像頭及閃光燈,用用而已。
背面底部左右各是一個皮套搭扣,可以按進去的。由于是“同款皮套”,有點比較難扣。
“自帶”的充電器和充電線,不知道是否正品。
“某寶有風險,購買需謹慎”,反正家里有其他充電器,也用不到這貨。
雖然是“同款”皮套,但是做工還行,套上去也不顯得很厚。
設計的也比較巧妙,
可以以不同姿勢
,擺出不同造(ti)型(wei)。
————————————————屏幕顯示及網頁效果——————————————————
T805C 2560×1600分辨率的Super AMOLED炫麗屏,個人認為過于濃郁,這也是三星一貫的特點。但是對某些人可能比較討巧。
左右可視角度看起來也沒什么問題。
2560×1600分辨率,或者說2K分辨率,放在6寸以下的手機上,個人認為是耍流氓
,因為沒什么用,只有放大鏡才能看出區別。
注:度娘2K分辨率:最常見的影院2K是指2048×1152,其他的2048×1536(QXGA)2560×1600(WQXGA),2560×1440(Quad HD)也被成為不同注釋的2K。所以說2K,不說具體的分辨率,本身就在耍流氓。
但是,如果放在10.5寸平板上,2560×1600效果就非常好了。下圖是張大媽APP瀏覽效果
文字細膩,全無鋸齒。色彩也非常純正。
用D800+105微拍的,沒有顯微鏡。恰巧有幾張有摩爾紋,放大后可以粗略的看出 T805C P排列的樣子。(也不排除干涉導致的射偏,可能藍的是綠的,綠的是藍的
)
正式的P排列可能是這樣的。
——————————————————系統及特色應用——————————————————
四、系統及特色應用
開始的主界面,一大堆G家被墻軟件。。。
初始版本是4.4.2
經過了一系列的升級,總共下載了1G多的升級包,終于升級到了5.0.2。根據三星的一貫風格,估計這是最終版本了,不太會升了。
吐槽一下電信:由于升級服務器在海外,晚上下載非常慢。早上的時候,800M的升級文件,一下子下載好了。
一開始,整個屏幕由三部分組成:最左面的是傳統的主屏;
中間及右邊是磁貼風格的小組件屏。中間的是基于海外版Flipboard的資訊屏,最右是日歷、郵件、hancom office等小組件的工作屏。
如果沒有GFW,Flipboard的資訊屏其實非常好用,關心的咨詢都在上面了(見下圖上部分),現在只能刪掉,刪掉
小組件可以自定義,排版布局可以調整。不過我比較還是日歷以及郵件,其他的用處不大。
下拉菜單是傳統的5.0風格,比較簡單,可以自定義。(注意到桌面上的大圖標了么
)
三星的多屏顯示功能比較有特色(其實也就兩屏顯示
),在任何時候,點擊右邊欄,就能呼出多屏顯示欄。吐槽一下,這個功能和三星的掃屏截屏功能有沖突,多次發生從右至左掃屏跳出多屏功能,如下圖。因此截屏只能從手掌左至右掃過屏幕。
點擊信息,與原窗口并排顯示。
按住中間的圓點,可以左右調整分割。
五、拍照功能
在隨身攜帶手機的情況下,真有用平板拍照的嗎??好吧,還真有
當然,還有更牛的
但是我拿平板拍照,最多作為Evernote會議記錄 拍拍來不及記錄的PPT用,所以功能要求不是很高。
拍照界面還是可以得,基本上什么美肌、HDR、全景都有了
菜單中的設置功能很全。
會議拍照,對HDR要求比較高,這樣既能清晰顯示PPT,又能顯示周圍環境。
比如下面一張,對焦在PPT上,周圍人物曝光都非常好。
拍照效果還算可以,800萬像素,不能要求再高了。比我預想的好了很多。
六、跑分、游戲及待機測試
到底是去年7月的老機器,已經落后一代。測試下來,36000多分,對比現在的牛機,差得還是挺多的。
系統的詳細參數如下。
測試了一下,10點觸摸。。。額,我只有10個手指
,沒多測。
不怎么喜歡在平板上玩大型游戲的,特意下載了現代戰爭5和 狂野飆車8,完全沒有問題。
關于視頻播放:MXplayer 測試了多部1080P的片子,沒有任何問題,硬解流暢播放。
但是CPU較老,無法硬解4K片源,只能軟件播放,卡頓嚴重
7900mah的電池(比三星18寸平板電池還大),平時扔在家里,晚上回來上上網、看看書、聽聽音樂、有空玩玩游戲,2-3天充一次電,很愜意。
七、信號及通話測試
在T805C和華為mate7上分別安裝WIFI分析儀,在房間不同位置測試信號強度。
使用AP:Netgear WNDR3700 V4 ,固件版本:固件:DD-WRT v3.0-r27506 (07/09/15) std,設定傳輸功率:-22dbm 。
(以下左邊是三星T805C,右邊是華為mate7)
這個是在AP旁邊的結果,貌似信號有點強
。兩臺機器的信號差不多。
這個是隔了一堵混凝土墻,這個強度還行吧。三星的信號稍微好一點。
這個是隔了2堵混凝土墻的工作陽臺,信號還能用。三星的強度將近是華為的10倍(10db,強度接近10倍),
可能是哪里搞錯了。
基本上看下來WIFI信號能力很夠用(當然AP也要好)。
本來還要測試4G強度的,結果申請的聯通4G副卡要到下月開通,信號強度測試慢慢補
八、總結
作為去年的旗艦平板,三星T805C外觀時尚,厚度只有6.6MM,Exynos 5420 CPU,10.5寸 2560×1600分辨率的Super AMOLED炫麗屏,3G內存,16G存儲(可擴充),指紋識別,4G版支持聯通,電池7900mah。整體配置相較現在的平板也并未過氣。
關鍵是所有的這些,現在只要2300元,個人認為是現在10寸左右平板最值得買的選擇。
本文著作權歸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買共同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文章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內容分享或是對文中觀點有不同見解,值客原創歡迎您的投稿。點此投稿
微軟Surface Pro 4國行版銷售火爆,此前缺貨的狀況目前已經緩解。根據微軟今年Surface系列產品發布規律來看,高低端產品會在不同時段發布。入門級平板Surface 3在4月之前發布,高性能的Surface Pro 4和Surface Book在10月初發布。如今2015年已經進入最后一個月,2016年春天正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因此,下一代入門級小尺寸Win10平板Surface 4可能正在向我們走來。
Surface 3
了解Surface 3的朋友可能都知道,這款產品從外觀上完全符合Surface系列的一貫設計理念,性能上可以滿足輕量級辦公和學習需要,甚至可以流暢的運行一些游戲。雖說是較為低端的定位,但和之前的Surface RT系列不同,這款產品運行的是完整版Win8.1系統,可以免費升級Win10,因此程序兼容性和生態系統非常完善。對于將來的Surface 4來說,上述特點應該會得到保留,而且新產品必然會有所超越,那么你對Surface 4有什么期待呢?
從用戶反饋來看,以下方面應該值得考慮:
1、性能提升
這是電腦設備的核心指標。Surface 4要想提升性能,CPU、內存和硬盤肯定是重點。鑒于這系列產品的定位,CPU應該不會太強悍,畢竟小巧輕薄是Surface 4的前提。結合Surface 3的Atom X7來看,Surface 4要想提升性能可能會考慮采用酷睿M系列。這系列CPU基本都被用在平板電腦上,就連蘋果12寸MacBook和Surface Pro 4低配版也用到了這款處理器。應該說這款CPU用在輕量級設備上還是很不錯的,既能提供較為匹配的性能,又能夠保證設備的輕薄外觀,而且性能比Atom X7還高出許多,所以用它來提升Surface 4的性能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Surface Pro 4
內存提升可以在型號和容量兩方面做文章。DDR4日漸流行,微軟可以考慮在Surface 4中啟用該系列內存,并且可以把高配版容量提升至8GB。硬盤可以考慮從eMMC換用更快速的SSD,高配版容量也可以提升至256GB甚至更高。
2、外觀改進
作為Surface Pro 4的“兄弟”,Surface 4的外觀也可以向“大哥”學習,比如去掉“田”字開始鍵,讓邊框變窄。另外支架也可以由現在的3個調節角度增加到5個,讓平板更靈活。還有就是支架上的“田”牌logo設計是從Surface 3開始啟用的,Surface 4上面可以考慮滿足一部分用戶的口味,比如“點亮”。
Surface Pro 4
3、附件進化
鍵盤蓋也可以借鑒Surface Pro 4的新設計,比如增加觸摸板面積,按鍵更舒適……甚至可以直接使用Surface Pro 4的鍵盤蓋。還有一個重要的附件就是手寫筆,其實Surface 4的小巧輕薄從某種程度上說,讓它更像是平板,因此體現平板特性的手寫功能不應該比Surface Pro 4落后,1024級壓力感應、磁力吸附等特點應該在Surface 4上得到完美體現,而且Surface Pen也應該像Surface Pro 4那樣隨機贈送。
Surface Pen吸附Surface Pro 4
4、Win10 RedStone
如果Surface 4還是在春季發布,那么這款新版本屆時可能還沒有到位。不過用戶可以按照原計劃等到6月進行升級,新版本的加持可以讓這款平板更快更穩定。Windows Hello識別功能應該也應用到Surface 4中,這應該是微軟Windows10設備的必備功能。從產品定位上來看,虹膜和指紋識別應該比較容易實現。作為適應各種設備類型的新系統,Win10 RedStone應該會讓Surface 4表現出應有的實力,滿足用戶的日常需求。
Windows Hello登錄
不過Surface 4畢竟是入門級產品,不管是性能還是價位應該都不會太高。雖然上文中提到內存和硬盤的提升問題,但微軟未必會這樣去做,尤其是容量提升可能性不大。因為從現有Surface Pro 4的型號來看,8GB內存和256GB硬盤的版本已經都能算作是中高檔配置,因此用在Surface 4中似乎有些遙遠,而且在配置上與酷睿M搭配也有點“屈才”,在Surface Pro 4中它們可是和酷睿i5搭配的。但無論如何,Surface 4的性能提升是毋庸置疑,不然微軟也沒有必要出新產品了。在這個基礎上,作為消費者來說,自然希望物美價廉,現有Surface 3國行版定價在3000元左右,Surface 4的價位如果更加親民,那么用戶也自然會更加捧場。
微信搜索“IT之家”關注搶6s大禮!下載IT之家客戶端(戳這里)也可參與評論抽樓層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