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打工人,每天到公司第一件事,應該就是先摸個魚打開那扇「窗」。那扇「窗」從死板而扁平,到柔軟而立體,現在還能發光?連續13年稱霸世界首富的土豪就是靠著那扇「窗」發家致富。
這扇市場占有率接近9成的「窗」—— Windows 操作系統,今年35歲了。人到中年的 Windows 混的怎么樣?今天就來跟隨極果君看看這位中年人的故事。
這位坐姿妖嬈的小伙子,大家看出他是誰了嗎?
沒錯,他就是那位傳說中的土豪,比爾·蓋茨。28歲的他還沒戴眼鏡,是電腦不夠好玩嗎?那必須的啊,因為那年 Windows 還沒發布。到他30歲那年,微軟才發布第一款公開版 Windows 。
早期 Windows ——基于 MS-DOS 的操作系統
Windows 1.01是 Windows 系列的第一款產品,于1985年11月20日開始發行。當時的 Windows 還算不上是一個操作系統,只是基于 MS-DOS 的一款圖形用戶界面( GUI )。和黑底白字的DOS命令行界面相比,大大降低了使用難度,但本質上,并沒有太大改變。
Windows 1.0 中的寫字板功能然而早期的 Windows 還只是個“弟弟”,在當時的 GUI 電腦平臺當中,沒什么競爭力。1990年,微軟發布 Windows 3.0 。該版本顯著改進用戶界面與技術水平,以便更好地利用“ 286 ”與“ 386 ”處理器的內存管理功能。
Windows 1.0自帶一些簡單的應用,時鐘、寫字板、黑白棋等。任務管理器就起源于該版本。這個時候的 Windows ,已經可以和蘋果麥金塔電腦的系統抗衡。
在后續發布的 Windows 3.1 中增加了多語言版本,并在1994年發布首個官方簡體中文版Windows 3.2 。
Windows 3.2 簡體中文版在那會的 Windows 里,已內置掃雷與紙牌。那個時代還沒有誕生太多復雜的電腦游戲,就像掃雷上那張笑臉一樣,十分單純,只有微笑的含義。
掃雷已經出現在這時的 Windows 中。
微軟進入中國——“9時代”來臨
復雜的大型游戲跟隨著新一代 Windows 開始涌現。
Windows 95 發布會1995年,微軟中國公司成立。同年, Windows 95發布。很多小伙伴應該從這一時代起,開始接觸到電腦與 Windows 。而大家熟知的“開始”按鈕也誕生于 Windows 95。
紅色警戒、仙劍奇俠傳、FIFA97那個年代的游戲,現在都成了經典,小伙伴們應該都玩過吧。Windows 98 將這一時代推上巔峰。這是第一款不在 MS-DOS 上運行的 Windows 操作系統。在那個時代,很多小伙伴可能還是在網吧、學校、單位第一次接觸到電腦與 Windows ,家里能有一臺電腦,那是相當拉風的事了。
“9時代”的 Windows讓我們認識了電腦,而把它“請回家”,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接下來的時代中的事了。
Windows 史上最有名的壁紙之一。
小伙伴們應該對這片草地很熟悉了,作為首個使用 Windows NT 架構且面向消費者的操作系統,Windows XP 從2001年發布以來,到2014年停止支持,這十幾年中一直統治著操作系統市場。在停止技術升級后,受 Wannacry 勒索病毒等安全因素影響,仍有安全性更新為 XP 。反觀 XP 的次時代 Windows Vista ,僅在2007年發布之后的兩年后便有次時代產品誕生。普遍差評導致了這款系統的短命。
正版 Windows XP 售價高達千元,在那個年代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并不是小數字。因此,造就了幾款“知名”盜版,大家用的是番茄花園、雨林木風還是蘿卜家園?
Win 7 到 Win 10 ——被強制升級的日子里 怕了嗎
進入到數字化下載時代,Windows 售價有所降低,更多的人用上了正版,但依然鬧心。恐怕很多小伙伴都有被“強制升級”所支配過的恐懼感。在 Windows 10 發布之初,微軟官方宣布,Win 7 / Win 8 用戶可免費升級至 Win 10 。與此同時,強制升級更新問題將微軟推上了風口浪尖。為推廣 Win 10 ,與其說免費升級,不如說是“強迫”升級,招來不少用戶的反感。
這款名為英雄(Hero)的動態壁紙源于官方默認壁紙之一。
你以為升級到 Win 10 就完了?太天真,Win 10 家庭版永久設置為自動下載所有更新,用戶只能活在強制升級的支配當中。這款名為“英雄”的「窗」,顯得有那么些“不講5德”。
在電腦操作系統上的成功,更突出了微軟在移動產品系統上的失意。早在2000年,微軟就發布了 Windows Mobile 系列的第一款操作系統 Pocket PC 2000 ,該系統內置 Office 系列辦公軟件,IE 瀏覽器等應用。
Windows Mobile系統界面2010年,Windows Phone 發布,諾基亞與微軟深度合作的 Lumia 系列便采用該系統。
但這場“拉手”并不成功,從 Lumia 系列的銷量也可以看出 Windows 在移動平臺的失敗,在2014年第四季度達到鼎盛,賣出一千余萬臺,但2016年第三季度僅賣出一百萬臺。小伙伴們覺得,是誰把誰拉下水?
Lumia 系列季度全球銷量(單位:百萬臺)
據Net Applications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Windows 系統占電腦系統市場的87.03%。十幾年前,大家可能還想不到現如今的手機市場被安卓與 iOS 一分為二。在未來的幾十年里,無論是 Windows 系統能否繼續稱霸電腦,還是微軟是否還能再次挑戰手機平臺,都是未知的,大家怎么看?
還沒成為電腦編輯的時候除了電腦硬件,對電腦最早的認知就是預裝系統中的這兩個圖標。這背后所指代的就是微軟這家公司,只要提到系統就一定繞不開微軟,這家電腦軟件的巨頭在你不經意間就從你的錢包里掏走了錢!
就好像只要你買手機就要間接給驍龍交專利費一樣,微軟在電腦軟件領域用的手法也是如出一轍。技術的先進和產品的壟斷地位給了微軟在PC軟件市場上的不敗之地,前段時間微軟收購了GitHub平臺這塊開源者最后的一塊“凈土”,一貫不喜歡分享技術的微軟居然去花大價錢去收購有著多年技術公開傳統的GitHub。這件事情在程序員和軟件開發圈里鬧得沸沸揚揚。
微軟能舒舒服服躺著收我們的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Windows系統在商業化之后變的保密,微軟不愿公開分享并不完全屬于自己的成果。為什么說微軟的成果并不完全屬于自己?
這其實和七幾年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有關。雖然咱們后來都知道蓋茨是首富,但你們可能不知道當時的蓋茨其實還是相當的“摳”,不喜歡軟件共享制度,認為軟件也是需要收費。這和現在社會“付出就要有回報”的理念很相似,所以現在看來并沒有什么毛病,但在當時程序愛好者的圈里可并非如此,他們喜歡分享交流并通過論壇或者郵件的方式展現自己的程序。
這些開源者也為后來很多的程序提供了很多最初的想法,微軟的成立恰恰就是這些開源者想法的商業化。當時雖然編程、代碼這些還只是小眾,但當時蓋茨已經有了“得軟件者的天下”這樣的想法,他看到了軟件將會是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中最大的紅海。在眾多開源者的思想上建立了Windows系統,可以說微軟是從開源者的一步一步走到非開源者。
也正是這片“紅海”成了微軟幾乎壟斷PC操作系統的殺手锏,各大電腦廠商幾乎每推出一臺電腦都會預裝Windows系統,這筆費用是廠商替消費者預付給微軟的,一旦激活將在沒有轉圜的余地。微軟在我們不經意間強制了我們選擇系統的權利。
這當中的問題在1992年被一個人從誰都不會看的“用戶同意協議”中找出破綻。
協議中有一項是關于:用戶只要不激活系統就能獲得全額退款,這個人在當時還真的拿到了全額退款。很多人習慣性的在“用戶同意協議”一欄點擊同意,認為自己被微軟的霸王條款欺騙要求退錢,同年的2月15日一路游行到了微軟在洛杉磯的總部。
但是其實并沒有奏效,微軟對此一直置若罔聞,最后這些人只能不了了之。表面上看這次的游行沒有什么實質性的作用,但所呈現出的影響力也開始讓一些電腦廠商推出非預裝Windows的個人電腦。
Windows系統發展歷程
我們站在今天看,現在的絕大部分廠商都還是預裝了Windows正版操作系統,在我們買電腦時也就間接的向微軟交了一部分系統軟件的錢。不過微軟經過后來的發展,操作系統占比已經到了99%的份額,剩下的1%只能被Linux、MacOSX這些操作系統分取,微軟的壟斷地位已經坐實。
就連GitHub也被微軟收購,給微軟交錢看似已成定局,其實開源者們已經做好了相當充足的準備來回擊微軟霸道收費的手段。
對于這種一邊倒的現象也并非所有人所愿,一些開源者對于微軟還是抱有不忿的態度,認為系統應該是分享,也就是致使破解、盜版層出不窮。
對于這件事情微軟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開源者因為資源共享,對于系統軟件的掌控遠比封閉式的微軟要嫻熟的多,微軟認識到了開放式的開發有多重要,所以不惜重金收購GitHub加強自己的創新能力。
不過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想想,微軟在軟件系統上已經奠定了幾乎不可能被動搖的地位,開源者的加入或許能給微軟帶來更多的創新力,下放到消費者的時候或許能有更多有趣有意思的體驗。
但是也正印證我們常說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開源者的創新能力也并非一個平臺所能容納有新的系統推出也就會有新的破解涌現。在未來或許由于第三方軟件的下放,我們對于破解這件事情會變得更簡單,對于系統的付費也并非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