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1945年,愛因斯坦利用時光機改變了歷史,在希特勒成為德國元首之前將其抹殺,結果導致蘇聯的崛起與擴張,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期爆發。

    二戰雖以美國、歐洲等資本主義同盟國勝利而告終,但是蘇聯對這個結果并不認可,并在蟄伏數十年后,于1982年全面進攻美國和歐洲,在心靈部門領導人尤里的輔佐下,蘇聯打響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經過數周的激戰,美軍已經將蘇聯部隊逐出美國南部以及東海岸各州,蘇聯盟友拉丁同盟更是接連在美軍手上吃敗仗,被打的元氣大傷。

    不過,現在的局勢并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樂觀。不久前,美國在巴哈馬駐扎的加勒比艦隊匪夷所思地被摧毀了,根據報告,加勒比艦隊并不是毀于敵人之手,而是遭到了友軍的攻擊,原本負責護航航母的驅逐艦轉頭向企業航母開炮,美軍派往那里的風暴之子戰機也對停泊在港口里的美軍艦船展開了轟炸,加勒比艦隊的覆滅看起來就像是一場不知什么原因引發的美軍內戰。

    禍不單行,在加勒比艦隊覆滅的同時,美軍還失去了與總統杜根的聯系,或許是蘇聯破壞了當地的通訊設施,干擾了美軍的通訊,亦或者……無論如何,目前的情況對于美軍來說都非常的不利。

    盟軍戰役05:壞蘋果

    由于戰爭初期多場戰役的失敗,蘇聯奪取了美軍多輛坦克,即使這樣,根據情報部門的統計,目前戰場蘇軍所使用的美國坦克數量還是太多了,遠比蘇聯所能繳獲的美軍坦克多得多。

    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即使強大如蘇聯,也很難完成從美軍坦克逆向研究到量產的任務,蘇聯坦克所使用的武器科技與美軍坦克大相徑庭,事實上,就連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培養出如此之多擅長駕駛美軍坦克的駕駛員,都幾乎是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為了調查這些問題,美軍派出了一支偵察部隊進入已經被蘇聯占領的紐約搜集情報,順便為光復紐約做準備。然而,就在今天早晨,在沒有收到任何接敵信息的情況下,美軍突然與這支部隊失去了聯系。

    這些異常狀況讓美軍高層深感不安,而在調查清楚事態狀況之前,美軍無法貿然派出主力部隊進攻紐約。不出意外的,尋找失蹤小隊、調查紐約市的重任落到了指揮官(玩家)身上。

    任務流程

    在已經被蘇聯占領的紐約,指揮官率領一支小隊出現在了地圖左上角。與預想的不太一樣,蘇軍在此留下的部隊并不是很多,許多美國公民的日常生活似乎并沒有受到太多干擾。

    然而,意外發生了,在指揮官與小隊交流接下來的行動計劃時,一批美國公民與美軍士兵對小隊發起了攻擊,小隊的工程師不幸身亡,這批襲擊者也在小隊接下來的反擊里全部死亡。

    與之前的加勒比艦隊事件一樣,看來一部分美軍部隊確實已經調轉槍口向自己人開火,但是這些人為什么會叛變仍是個未知數,此前失聯的部隊被蘇軍關押在了地圖左下角,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解放紐約,指揮官還是需要先與失蹤的部隊取得聯系。

    由于此次任務較為隱秘,且多為城市特種作戰,因此指揮官帶領了一批經受過專業訓練的鎮暴部隊與海豹部隊,又為了運送艾布拉姆斯、守衛大兵等不會游泳的單位,上級還指派了幾艘旅行者運輸艇。

    雖然給的部隊數量已經遠超指揮官之前執行的幾次秘密任務,但是僅憑這點部隊操作起來還是有些困難。蘇軍在紐約各個港口布滿了守軍,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就算拋開蘇聯的海軍部隊,如何通過磁暴線圈組成的防御陣線同樣是個困擾指揮官的難題。

    幸運的是,紐約本地依然還有一些沒有背叛美國的軍隊,左上方的一座盟軍海軍船塢在蘇軍的多次攻擊下依然屹立不倒,僅存的幾艘還在堅守紐約的驅逐艦也愿意服從指揮官的領導,雖然這些艦船大多殘破不堪,但是只要能幫助指揮官解決部隊沿岸的蘇聯海軍部隊以及部分防御設施,也就足夠了。

    根據指揮官的推測,蘇聯似乎有某種能夠大范圍洗腦他人的武器,這種武器甚至可以讓昔日的戰友自相殘殺,指揮官當前所率領的部隊,說不準什么時候就會成為蘇聯的走狗。

    因此,雖然在與蘇聯海軍的作戰中,指揮官的驅逐艦多次遭到磁暴線圈的攻擊,但是出于對蘇聯可能存在的洗腦能力的擔憂,在沒有相關地圖信息的情況下,指揮官并沒有貿然派登陸部隊上岸攻擊磁暴線圈。

    在消滅蘇聯艦船后,登陸部隊上岸,成功與地圖左下角的失蹤部隊取得聯系。不過,這些部隊無一例外成為了蘇聯的傀儡,營救部隊鳴槍示警剛放出一槍,這批失蹤的士兵就頂著艾布拉姆斯的激光與鎮暴部隊的鎮暴槍向小隊發起了無畏沖鋒。

    這些士兵并不是自愿地背叛美國,他們面對死亡毫無畏懼,不是出于勇敢,而是由于他們已經失去了自我意識,變成了只會聽從他人命令的行尸走肉。迫于無奈,營救小隊最終消滅了這批他們需要營救的部隊。

    這個消息很快被傳到了指揮所,上級迅速安排有關部門入侵當地蘇軍的數據庫,調查蘇聯是如何對美軍發動洗腦的,而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指揮官則據守在原地等候。

    通過數據庫連線,情報部門發現蘇聯在紐約主城區建立了一座奇怪的建筑,這座未知建筑似乎有某種影響他人心智的技術,雖然這個技術的原理尚不明確,但是美軍還是獲得了這座建筑的運行生效時間。

    事實證明指揮官之前的猜想是對的,很難想象,如果當初指揮官貿然對岸上的蘇軍部隊發起攻擊,沒準現在已經成為了蘇聯的走狗。接下來指揮官的任務,則是根據情報部門的時間推算,在這座未知建筑影響部隊心智之前將其占領,獲取相關科技的技術情報。

    蘇聯在主城區未知建筑的周圍建立了多個營地,許多建筑里也駐扎有蘇聯的部隊,防守嚴密足見蘇聯對這個未知建筑的重視。

    不過,指揮官所帶領的鎮暴部隊正是為了應對這種城市作戰訓練而成的,在一顆顆閃光手榴彈的爆炸下,這些躲藏在建筑里的蘇軍被一個個消滅,艾布拉姆斯的激光,也讓蘇聯的坦克瘋狂吃癟,蘇聯的防守根本無法阻擋指揮官小隊的進攻步伐。

    當指揮官率領小隊趕到主城區的中央地帶,發現這里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紐約人民引以為傲的世貿雙子大廈,已經被蘇聯炸成了廢墟,在兩座大廈廢墟之間,蘇聯建造了他們的秘密武器。

    在消滅未知建筑周圍的蘇聯部隊后,美軍工程師占領了這座建筑,通過對建筑內數據文件的分析,美軍得知,蘇聯正在研究一項名為“心靈控制”的技術,這個技術可以讓蘇聯不用付出任何代價,遠程掌控他人的思想,而這座建筑名為心靈信標,正是這項技術的結晶。

    在蘇聯失去心靈信標的掌控后,城市里原本被洗腦的美軍再次恢復了意識,紛紛加入到指揮官麾下,整個城市陷入了蘇軍與美軍的亂戰之中。

    然而,當務之急并不是解放紐約,而是想辦法研究心靈信標的運作方式,以設計出應對的手段,否則就算暫時奪回紐約,日后面對蘇聯的心靈信標,美軍依然束手無策。

    話是這么說,不過主城區里指揮官所能掌握的盟軍建筑里,并沒有類似發電廠這樣的設施,雖然兵營、戰車工廠里的可生產單位一應俱全,不過或許是對當前這種局面早有預估,蘇軍的指揮官摧毀了盟軍的建造廠與發電廠等建筑,導致即使美軍占領了心靈信標,也沒有足夠的能源去啟動。

    此時美軍的情報部門依然在連線蘇軍數據庫,為了防止情報泄露,指揮官不能用工程師占領蘇聯的磁能反應爐,否則蘇聯很有可能發現并斷開美軍的數據庫連線,那么指揮官只能去尋找紐約城內的民用發電廠了。

    好消息是,紐約城內的民用發電廠有很多,壞消息是,這些發電廠大多都被蘇軍占領,就算沒被占領,蘇軍也在發電廠周圍布置了類似地雷這樣的陷阱。

    經過大大小小數場戰斗,在占領了幾座發電廠,賣掉一些建筑后,心靈信標成功發動了。瞬間整個紐約的蘇軍都成了“精神美國人”,指揮官一下子就控制了所有的蘇聯部隊。

    然而,由于操作不當,心靈信標的心靈控制并不穩定,而蘇聯為了防止他人控制心靈信標技術,還為其設定了自動引爆的程序。在美軍啟動心靈信標后僅僅數秒,這座建筑就在一聲爆炸聲中化為了一堆廢墟。

    不過,就這短短數秒的時間,美軍已經獲得了關于心靈信標的重要資料,而在心靈信標被毀后,自知計劃敗露的蘇軍也對美軍發起了板載沖鋒。

    當然,蘇軍的這些進攻在指揮官看來已經是狗急跳墻了,在此前的戰斗中,美軍已經消滅了大量的蘇軍,在心靈信標生效的那幾秒內,指揮官也賣掉了多座蘇聯生產建筑,剩下的蘇軍想要突破艾布拉姆斯與海豹部隊、鎮暴部隊的防御,根本毫無勝算,最終紐約還是被美軍成功解放。

    指揮官在紐約的作戰意義重大,美軍不僅解放了紐約市,還獲得了有關心靈信標的研究資料,得知了蘇聯的秘密計劃,如果蘇聯繼續設法部署這種心靈控制技術,那么不僅是美國會迎來末日,世界的自由意志也將萬劫不復。

    與此同時,美軍還得知,蘇聯在芝加哥也部署了一座心靈信標,同時還部署了一座影響范圍更廣的裝置:心靈控制增幅器。為了確保美國乃至整個自由世界的安危,指揮官必須立刻率領部隊趕往芝加哥,而這場戰斗,將影響整個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局勢。

    結尾碎碎念

    紐約的別稱即為“大蘋果”,原版紅色警戒2蘇聯戰役第三關大蘋果也是指代的紐約,劇情上原版紅警2的“大蘋果”,講述的是蘇聯利用心靈信標控制紐約軍民的故事,而心靈終結里“壞蘋果”則指代心靈信標控制紐約的計劃失敗,算是一種對原版紅警的致敬吧。

    本關難度并不算高,初始玩家擁有的部隊數量較多,開局前往地圖上方兩處陸地還能獲得兩隊援軍,完成第一個任務難度并不高。

    而在消滅失蹤的部隊后,玩家就可以進入主城區了,由于接下來的戰斗基本用不到海軍,因此驅逐艦可以不顧傷亡的攻擊磁暴線圈。在推進的過程里,注意盡可能多摧毀一些蘇聯的建筑(盟軍的就別打了),能有效降低最后防守的壓力。在占領心靈信標前玩家能獲得的工程師數量有限,注意留一個工程師負責占領心靈信標。

    占領心靈信標后,地圖上的盟軍單位會全部歸玩家控制,這時玩家需要派工程師占領地圖上幾個民用發電廠,由于獲得了兵營控制權,因此工程師什么的這時候并不是很缺,而心靈信標所消耗的電量很高,如果實在湊不齊足夠的發電廠,可以賣掉一些建筑。

    成功啟動心靈信標后,玩家需要立刻賣掉那些蘇聯的生產建筑,之后將全圖部隊合兵一處,守住敵人一波all in任務就算完成了。

    注意,在完成第一個任務前千萬不要強行登陸下方陸地,否則玩家所有部隊會立刻被敵方心靈控制,直接宣告任務失敗。

    工程師為何能夠一秒刷漆?傘兵何以不明爆炸?人類中炮怎會屹立不倒?如果你思考過這些問題,那么一定是《紅色警戒》的老玩家。雖然這個系列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但令人欣喜的是,EA 近日又將初代重制提上了日程,時隔多年后它將以全新的面貌重回眼簾。

    筆者對紅警最早的回憶,還得追溯到學生時代的微機課。當時的電腦清一色都使用了 DOS 系統,由于翻看過幾頁“計算機入門”,對 DIR 這樣調取目錄的命令輕車熟路,就偷偷找機會把老師的機器翻了個遍。最后偶然發現了藏在深處的 RA95 執行文件,這正是我們所熟知的“紅警1”。

    《紅色警戒》所承載的情感無需贅述,如果在2000年前后進入電腦房(網吧),你會發現不少人臉上映射著紅色的火光,眼前的顯示屏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士兵和坦克,電閃雷鳴的防御工事轟轟作響。

    在我回首這些記憶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獨特元素。那些火爆的場景、精彩的對局,其實并未在我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反而是一批會被歸類于“政治錯誤”的搞笑范例,以及“黑遍世界”的另類幽默顯得無比清晰。開發商 Westwood 和 EALA 對西方人偏見的反諷,在跨越了十多個年頭后仍然讓人回味無窮。

    動員兵:從農奴到士兵

    被黑指數:★★★★☆

    動員兵是整個系列中最廉價、最沒有人權的兵種。如果你選擇了《紅色警戒2》中的蘇俄陣營,那么很容易就能找到這些“給100塊就愿意當兵”的愣頭青。相比之下,蘇俄旗下的軍犬都得耗費200資源,可謂是真·人不如狗。

    他們的形象也非常符合西方人心中的臉譜化特征:身披灰色軍大衣,頭上戴著鋼盔,手里還拿著一把 PPSh-41(波波沙)沖鋒槍,隨時準備沖上前線赴死。

    與雇傭的價格相符,動員兵某種程度上也是能力最弱的作戰部隊。即使碰上拿著手槍,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工兵也只能抱頭鼠竄,玩家大可隨心所欲的造上一堆,然后當成炮灰置于前排,或是祈禱能靠數量碾壓取得戰場優勢。

    Westwood 對動員兵的描述可謂毫不留情,也塑造了一種不怕死的狂熱形象:

    “服役期滿的士兵將會獲得豐厚的獎勵,這是他們在執行近乎自殺性任務時依然能夠保持狂熱的主要原因。盡管缺乏嚴格訓練,但是他們裝備有大口徑突擊步槍,以及挎包中攜帶的高揮發性、造價低廉,久經考驗的炸彈。”

    這其實并非沒有歷史依據,在1853年到1856年間的克里米亞戰爭時期,俄國采用的就是遭受壓迫的農奴軍隊,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由于蘇聯軍隊的指揮和調度問題,許多動員兵還未完成重組就已喪命,與游戲確實也有貼合之處。

    戰熊:戰斗民族的愛寵

    被黑指數:★★★☆☆

    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斯拉夫民族與棕熊本該就是天生一對。《紅色警戒3》的蘇俄陣營也有這么一種單位:戰熊。雖然它主要負責戰場上的偵查工作,但也能秒殺步兵、并對他們造成震懾。

    看上去有些荒誕的設定,在現實世界還真能找到對應的案例。

    1942年,有人在伊朗北部的厄爾布爾士山腳發現了一只被遺棄的小熊,為了換取糧食,他把小熊賣給了當地駐扎的波蘭軍隊。在隨后的“軍旅生活”中,小熊很快適應了集體,不僅能夠按時洗澡,而且還愛上了士兵們遞過來的啤酒和香煙。

    根據一名參與了卡西諾戰役的英國士兵回憶,當時有一只巨大的棕熊從他身邊走過,手中還抱著一顆迫擊炮彈藥,這差點把他嚇得半死。不過,相比現實里在軍營中待過的小熊,EALA 筆下的熊就顯得兇惡多了。

    輻射工兵:核問題

    被黑指數:★★★★☆

    輻射工兵的設定相當科幻,乍一看還以為是黑島的人走錯了片場。他們的標準配備為肩扛式輻射炮和反輻射套裝,不僅能夠熔化有機生物,還可以對裝甲載具造成傷害。

    雖然在設計層面沒什么槽點,但他們可是伊拉克的獨占兵種,而伊拉克又隸屬蘇俄陣營……這個設定的突兀之處在于,伊拉克與蘇俄的關系其實并不好,而所謂的伊拉克獨占,大致也是當年核問題,以及輻射威脅的恐懼下,歐美民眾腦內衍生而出的假想。

    官方的故事更是天馬行空,其中寫到促就化學武器的始作俑者是居里夫人,她從莫斯科物理科技學院調任至伊拉克,之后又參加了許多秘密計劃。

    不過,輻射工兵倒也沒有完全脫離歷史。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后,為了抵御伊朗的“人海戰術”,伊拉克曾經用上了催淚瓦斯、芥子氣、毒氣炮彈、毒氣空投等不符人理的兵器。僅在1983年1月到3月期間,它們就陸續對塞蘭木茲、庫爾德斯坦等地采取化學戰略,致使上千名伊朗士兵中毒。

    盡管戰爭期間確實能夠看到佩戴防毒面具的部隊,但他們其實大多都不歸屬于伊拉克。

    下一頁:黑完了蘇俄,也得黑黑日本

    恐怖分子:冷戰矛盾

    被黑指數:★★☆☆

    從恐怖分子的命名中你就能感受到一絲危險氣息,這是一種類似于《星際爭霸2》毒爆蟲的自殺兵種,威力等同于三級 V3 火箭,考慮到只有200的造價,該部隊還有著不錯的性價比。Westwood 這一次的“黑點”,則是把恐怖分子的陣營設定成了古巴獨占。

    實際上,直到2015年,美國國會才把古巴從“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名單”上刪除。而在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期間,切·格瓦拉的發言曾讓美國人心驚膽戰:

    “如果核導彈還在我們手里,我們可以摧毀美國的核心,包括紐約城。我們會走向勝利之路,就算那會使成千上萬的人成為核犧牲品……我們必須讓仇恨活在心里,并促使它爆發出來。”

    歷史上古巴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左派勢力的支持者,在各地的政權交替中,古巴成為了武器流通的集散場所,首都哈瓦那還為游擊組織提供了培訓、避風港等種種服務。參考《紅色警戒2》中的恐怖分子,他們的服裝與古巴游擊隊也有幾分相似。

    帝國工程師:日本社畜

    被黑指數:★★★★★

    黑完了蘇俄和中東,到了《紅色警戒3》,制作組 EALA 又將目標轉向了海那一頭的日本,只不過其中少了許多政治隱喻。

    旭日帝國旗下有一種名為“帝國工程師”的兵種,他們能夠修復破損的建筑,占領中立和敵方設施,可以說十分實用。與眾不同的是,帝國工程師的外觀與日本上班族極為相似。

    “帶有通訊功能的耳塞、附加掃描功能的眼鏡、可折疊的水上推進器、適合于徒步旅行的靴,干凈整潔的干洗衣服”。那些日常裝束也被強行附上了高級功能,產生了強烈的反差和戲劇效果。

    更為有趣的是,帝國工程師的特殊技能是疾跑。如果進一步解讀,這難道不是在諷刺電視劇中的“日劇跑”嗎?

    奧米茄百合子:女子高中生

    被黑指數:★★★★☆

    奧米茄百合子大概是繼譚雅之后,《紅色警戒》中最受歡迎的一名角色,從游戲形象來看,她是一位綁著雙馬尾的高中生。根據官方介紹,這名少女出生于日本小鎮“田邊”,由于天生就有超能力,她被帶往島田博士管理的神羅心靈研究中心,遭遇了慘無人道的培訓。除此之外,帝國還對她進行了基因復制,意圖打造出一批復制人軍隊。

    嗯?超能力和復制人?你確定不是在暗指某部輕小說的衍生作品嗎?

    結合《紅色警戒3》及其資料片的上線時間來看(2008~2009年),當時恰逢日本漫畫《某科學的超電磁炮》開始連載(2007年),貼合這個設定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日本高中生+超能力”的組合此前就已經相當流行了。在各種 ACG 作品和亞文化的熏陶下,制作組也可能受到了影響。

    除了上述的這些黑點之外,《紅色警戒》中還有許多充滿槽味的設計。比如全身金屬的蘇俄磁爆步兵,居然能被盟軍軍犬一口咬死;巨型章魚頭上套個機械,就成了某國的海軍單位,長相還特有克蘇魯的韻味;而利比亞的特殊單位自爆卡車,則映射了某些極端宗教分子的狂熱行為。

    初代的重置對老玩家而言無疑是一件好事,但令人擔憂的是,項目負責人 Joe Bostic 似乎打算對原作進行一些“現代化改進”。這本身無可厚非,老作品的玩法和系統不符合如今的習慣也在意料之內,考慮到內容設定的敏感性,只希望在舊酒換新瓶的影響下,那些略顯出格的暢想還能繼續留存下去。畢竟,它們同樣是《紅色警戒》的魅力所在。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