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我們跟一個QQ里的好友說話,不論怎樣都得不到TA的回復。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產生疑惑:“這個人是否將我的消息屏蔽了呢?”如何得知QQ好友是否將自己的消息屏蔽?通過這個方法就可以驗證。
第一步:打開QQ并登陸自己的賬號。
第二步:找到疑似被屏蔽消息的好友。
第三步:雙擊打開該好友的對話框。
第四步:點擊消息記錄按鈕(圖中紅框),再點擊消息記錄窗口里的設置按鈕(圖中藍框),最后勾選消息設置窗口里的聊天記錄漫游一項(圖中黃框)。
第五步:給這個好友發一條消息。
第六步:打開手機QQ,看消息欄中是否有剛剛你跟這個好友發的消息。如果有,說明你的消息沒有被這個好友屏蔽。如果沒有,說明這個好友將你的消息屏蔽了。
第七步:在手機QQ中找到這個好友,看看手機QQ中有無跟TA的聊天記錄。如果空白一片的話,說明你的消息真的被TA屏蔽了。這個妙招,你學會了嗎?
本文編輯:孫端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
2年一屆的Photokina展會在本周召開,作為年度最為盛大的一場影像器材展覽大會,本屆展會上各家廠商也是拿出了自己最為重頭的新品。本屆展會新品的確眾多,但就本屆展會的明星而言,富士的中畫幅無反,索尼的全新全幅單電。兩款產品可謂是本屆展會上最為閃耀的。而借著本文,筆者也來和大家好好聊一聊這兩款全新的可換鏡頭相機產品。
中畫幅殺手到來 富士GFX 50S露真容
從畫幅大的聊起,說到今年Photokina上最為重頭的產品,富士發布的中畫幅無反系統GFX無疑是最為讓人關注的。我們熟悉的日系相機廠(之前被收購的瑪米亞除外)商終于回歸中畫幅相機市場,全新的富士GFX,實際上是指富士推出的全新中畫幅系統,而非單一某一款相機。相機型號則有著單獨的命名,比如大家在Photokina上見到的這臺,具體型號實際上是GFX 50S。
GF系列曾經是富士非常經典的中畫幅旁軸相機
GFX系統,從命名上來看也很有意思。GF系列曾經是富士很有名的旁軸中畫幅相機,而X則是富士數碼可換鏡頭相機的系列命名方式。二者合一,便成為了現在的富士GFX。可見,對于這個全新的中畫幅系統,富士既有野心,也是充滿了期待與憧憬。
中畫幅傳感器,這個大尺寸的CMOS就已經非常誘人了
性能方面,我們已經可以了解到這臺相機的一部分性能,在此我們也簡單羅列一下:
5140萬像素中畫幅無低通濾鏡CMOS傳感器
傳感器尺寸:43.8 × 32.9mm
最大照片分辨率:8256 x 6192
支持不同比例畫面拍攝:4:3(原生),3:2,1:1,4:5,6:7和6:17
法蘭距:26.7mm
等效焦距轉換系數:0.79
對焦系統:91點(從背屏觀察已知數量)
全新的富士GFX 50S,不僅擁有了中畫幅CMOS這個大殺器,更重要的是相機保持了富士相機的經典操作模式,135畫幅相機用戶可以輕松上手,幾乎沒有操作上的系統門檻。
作為一個中畫幅系統,新相機為何如此受我們關注呢?最重要的仍然是以下幾點:體(JIA)積(GE)、畫(JIA)質(GE)、與價格。沒錯,新相機系統的價格的確相當有吸引力。
接近(甚至更小)的機身體積,富士GFX 50S擁有超越全畫幅的畫質,更大尺寸的傳感器,售價上已經展現出誠意的這款中畫幅新品,的確讓人期待。
雖然具體價格并未確認,但富士已經肯定的表示GFX 50S+63mm f/2.8的套機價格會低于1萬美金。而之后從網上獲得的消息來看,新相機的單機身售價為7300美元,套機價格9500美刀。也就是新機的上手套機價格為63362元。這和之前哈蘇所發布的X1D-50C的單機身價格接近,顯然新相機的定價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對于中畫幅領域而言,這的確是個很不錯的入門選擇。而也正因為價格上更接近全副專業級相機,說富士GFX有機會成為殺手級產品,是不過分的。
中幅也談大小 入門尺寸未來能否增容?
聊到中畫幅,還是得說說畫幅的問題。這臺富士中畫幅的傳感器尺寸,也是現在最入門款的一個:44*33mm的CMOS傳感器。搭載與這一規格相似CMOS的機型其實現在也不少,比如賓得的645Z,飛思的IQ350,哈蘇的H5D-50C,以及不久前哈蘇發布的X1D-50C。可以說,是一個最為常見且入門款的中畫幅傳感器。
實際上中畫幅的傳感器尺寸非常多樣
實際上,選擇這一級別的CMOS是很好理解的。一方面新機價格可以盡量接近全畫幅相機,這也讓這款中畫幅產品更容易讓人接受。另一方面則是出于畫質考慮,CMOS傳感器的好處在于均衡性,一方面是低感畫質足夠好,另一方面則是高感方面不會太弱。CCD傳感器型的中畫幅相機的特色就是“低感無敵手,高感弱成渣”,缺乏均衡性的產品難以滿足消費級用戶的需要。更實用的產品,才是更好的。
富士G卡口能中畫幅全幅么?
前面我們也說到了,第一款富士GFX相機采用的是44*33mm的中畫幅CMOS傳感器。雖然這是中畫幅,但實際上也是中畫幅中的截幅。在135領域富士專注于APS-C畫幅,而并未推出全畫幅產品。我們自然對于全新的系統一大疑問就是:GFX系統可以做到中畫幅全幅么?這里我們先來看一張G卡口對應不同畫幅傳感器的對比圖吧。
可以看到,富士G卡口如果搭載現階段最大的中畫幅傳感器四角似乎是有一些被遮擋的
在卡口中我們能夠看到,對應的不同畫幅傳感器在卡口中所占區域。其中白色部分為全畫幅,綠色部分為富士GFX 50S的傳感器所占面積,而藍框則是現階段數碼全幅中畫幅的傳感器尺寸。能夠看到,如果把完整的中畫幅傳感器放進這個G卡口,的確四角會出現被卡口遮擋的情況。
實際上,索尼的FE卡口從正面看也會遮擋一部分全畫幅傳感器,但這實際上并不妨礙
那么這是不是意味著G卡口不能使用全尺寸的中畫幅傳感器呢?這還真不一定。這里我們也展示了一張索尼A7RII機身卡口與傳感器間的關系圖。可以看到,實際上索尼將E卡口擴展為FE卡口后,傳感器的四個邊角也是被卡口遮擋的。何況傳感器接受得并不只是直射入鏡頭的光線,必然會有斜射入鏡頭的光線存在,在足夠的技術幫助下是存在解決方案的。因此,不一定說傳感器在一定程度上被卡口遮擋,就無法采用大尺寸的傳感器。
全新G卡口鏡頭可以支持1像素的拍攝,是否意味著富士也準備要開發全尺寸的1億像素中幅機型版本呢?
此外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富士在GFX系統的發布會上特意說明,新的G系列鏡頭系統是支持1億像素的圖像分辨率目標的。要知道現階段中畫幅最高像素的傳感器,正是全尺寸的1一像素CMOS傳感器。這是否也意味著富士已經做好了未來為傳感器“增容”的準備呢?或許下一臺富士GFX相機,會是一個答案。
鏡頭群擁有高解析 轉接或成新樂趣
當然,新系統不能只看機身,也要來看看新的鏡頭系統。富士為全新的GFX系列推出了G卡口。新卡口自然也需要新鏡頭。首批公開鏡頭3顆,等到2017年中期,將具備6顆鏡頭。也可謂是相當齊全的一個系列了。
明年我們就可以看到7款富士G系列中畫幅鏡頭了
說起富士的鏡頭,這可謂是整個富士中畫幅系統中最不需要我們擔心什么的部分了。富士龍響當當的名號在鏡頭領域可不是瞎說。而有著自己中畫幅膠片相機和與哈蘇合作中畫幅數碼單反的經驗,富士鏡頭的畫質表現是完全不需要擔心的。
值得一提的是推出的鏡頭范圍,最先公布的三顆鏡頭如下:
GF 63mm F2.8 R WR(等效35mm格式的50mm)
GF 32-64mm F4 R LM WR(等效35mm格式的25-51mm)
GF 120mm F4 Macro R LM OIS WR(等效35mm格式的95mm)
可以說,三顆鏡頭都是很主流焦段的實用性鏡頭。而實際上,25mm的廣角對于中畫幅而言,也已經可以說是很廣的鏡頭了。由此也能看出來,新相機的主要針對消費人群是風光攝影師,影棚人像、商業攝影師這類消費目標,而第一波鏡頭的特色就是實用。
GF 110mm F2 R LM WR(等效35mm格式的87mm)
GF 23mm F4 R LM WR(等效35mm格式的18mm)
GF 45mm F2.8 R WR(等效35mm格式的35mm)
富士鏡頭的研發能力是最不需要擔心的,強大的光學實力正式富士引以為傲的
而現有的公布鏡頭,其實我們還很關注的一點是:如果未來傳感器尺寸增加,這些鏡頭將會成為怎樣焦段的產品(傳感器尺寸增加,等效系數會進一步變小)?筆者簡單計算了一下,如果擴展到全尺寸的中畫幅,那么現在的標頭GF 63mm F2.8 R WR會變成一枚接近等效35mm的鏡頭。新鏡頭的焦段仍然很實用,因此鏡頭群面對未來的擴展性,也是尤其可升級空間的。
轉接也將是未來富士GFX系統的一大樂趣(圖為索尼微單轉接徠卡鏡頭)
此外新相機的一個亮點,富士GFX系統采用了機身快門系統。這意味著機身轉接其他鏡頭會非常方便。類似的機型哈蘇X1D-50C則是采用鏡間快門,無法轉接常規鏡頭使用。因此,富士GFX相機實際上可以通過轉接快速形成中畫幅拍攝系統。這對于很多傳統的中畫幅單反膠片玩家而言絕對是個好消息。
全畫幅尺寸的中畫幅相機,富士GFX 50S或許真的將改變高端影像消費市場
由此來看,這臺全新的富士GFX,真的是讓我們充滿了疑惑,也充滿了期待。這是我們現階段見到的最接近大眾消費者的數碼中畫幅相機,它的畫質表現,它的操控性能,它的便攜性以及售價上的殺傷力,雖然對135畫幅幅的大眾用戶而言似乎影響不大,但對于發燒友市場而言,這真的可能是一臺改變格局的產品。
α的回歸 索尼單電旗艦A99II發布
說過了富士的中畫幅無反,我們再來看看索尼今年推出的新款全畫幅相機——A99II。時隔將近4年,索尼竟然又推出了一款全畫幅的單電相機,的確是讓人既感到驚訝,也讓人感到驚喜。單電系統的回歸,讓我們又想起了這個曾經輝煌的α卡口系統。而在很多攝影愛好者心中,這才是最正統的索尼專業相機吧。
索尼A99II發布,等待近4年后,索尼的新單電旗艦終于回歸
A99II雖然是單電相機(而不是單反),但這無疑是索尼最正統的專業級相機。面對佳能新推出的EOS 5D Mark IV,這臺全新的A99II就是索尼最新的正面回擊。畫質上已經無需筆者再過多介紹,這款相機搭載的4240萬像素的全畫幅背照式CMOS傳感器已經在A7RII和RX1RII上展示過自己強大的畫質表現力。優異的低感與較好的高感控噪,良好的平衡性與性能突出的低感畫質表現都是其特色所在。
基于SD卡存儲,在如此高像素下擁有12張/秒的連拍速度,索尼A99II的確值得稱贊
而從參數上來看,這臺索尼新相機最讓人驚艷的是其強大的高速拍攝能力。我們常規概念中,高像素機型基本意味著畫質突出,而速度平庸。或者說,至少和速度快沒什么太多的關系。而全新的A99II,不僅具備高像素,還擁有12張/秒的連拍速度,這可以說是相當大的突破了。
高速度的A99II無疑能更好地適應體育和各種高速類類攝影題材
我們對比與A99II同級別的主流單反機身:尼康D810、佳能EOS 5D IV,連拍速度最高是7張/秒,而A99II則達到了12張/秒。這一速度已經趕上了尼康和佳能的旗艦單反。但A99II的像素數可是要比1DX II與D5高出整整一倍還多的。因此,新相機的計算能力,以及機身的緩存空間,都必然有相當大幅度的提升。高速+高像素,這無疑是A99II最大的賣點所在。
半透鏡有利弊 畫質表現或存疑
當然,說過了索尼A99II的好,筆者對這款相機仍然是有疑問和顧慮在的。單電系統本身,實際上是在單反系統上演化出來的。從發展階段來看,單電相機是介于索尼單反與索尼微單之間的一個產品。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實際上或多或少,這一系統都顯現出了過渡性的特質。
半透鏡技術解決了單電的對焦問題,但也帶來了其他麻煩
單電系統速度快是從A99時代就有的特色。這和單電相機的一大特色結構有關,那就是半透鏡。半透鏡的存在用以解決相機的對焦問題。這是早期傳感器相位對焦技術還不成熟時索尼的解決方案(或者說,A99時代,連微單都還沒有成熟的相位對焦解決方案)。誠然,半透鏡的確讓索尼單電在對焦和連拍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這也帶來了麻煩,而半透鏡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影響成像畫質。
如今來看,半透鏡技術更像是相位技術成熟前的過渡
半透鏡的存在可以說是必然會對畫質造成影響。半透鏡導致的進光量降低,或多或少都必然會影響到相機的高感控噪以及低感光度下的照片寬容度問題。如何權衡對焦與畫質之間問題,可以說是索尼A99II所必然會面臨的問題。
但也正是半透鏡技術,讓A99II擁有了-4EV的對焦能力
所以我們也看到了索尼A99II上非常獨特的對焦系統,基于半透鏡技術的79點十字對焦系統+傳感器上的399點相位對焦系統。新對焦系統可以看做是A7RII的相位對焦系統加上了一套79點獨立于CMOS傳感器的對焦系統的合成。而這個79點的意義也很明確,確保現有和早期的α卡口鏡頭可以在機身上完成對焦工作,以及實現中心點的-4EV對焦。
隨著A7RII等新機的出現,索尼微單是不是已經足以代替索尼單電了呢?
因此,我們可以期待A99II在對焦速度和精度方面擁有更好的表現,但我們也的確要意識到一個問題,這些是不是索尼的全幅微單A7RII已經都能實現了呢?
選單電選微單? 單電專業性有優勢
實際上,索尼近些年來的影像產品重心已經非常明確。1英寸的黑卡系列以及E卡口(包括FE)系列微單產品是現在索尼相機類產品的絕對主力。尤其是索尼的全幅微單產品線,技術研發的快速革新,讓索尼的全幅微單系統快速地成熟起來。
FE卡口鏡頭群如今快速的成熟起來,越來越多的高素質鏡頭出現,而這是α卡口所不具備的
此外,索尼微單的FE卡口鏡頭群如今快速成熟起來,眼看著全新的GM大三元就要成形。此外,更有多款高素質的大光圈鏡頭可以使用。可以說,如今的索尼微單相機系統,相較于索尼單電系統,在畫質方面已經實現了超越。
A99II的操控性仍然要由于索尼現有的微單產品
那么A99II的優勢在哪兒呢?首先,從操控性方面來看,A99II無疑要優于微單相機。更為成熟和專業的系統設計,以及基于索尼專業攝像機的設計思路,讓A99II在拍攝操控性與攝像操控性上都擁有很大的優勢。
α卡口擁有超長焦鏡頭可以使用,但FE卡口則只能依靠轉接
其次,在鏡頭群方面,α卡口的優勢在于超長焦遠攝。對于專業拍攝用戶而言,超長焦鏡頭是少不了的,而這方面索尼微單仍然是空白。但索尼A99II則有多款可選的超長焦鏡頭可以使用,因此如果喜歡使用長焦鏡頭,那么A99II相較于A7RII仍然是更好的選擇。何況α卡口下仍然有多顆經典的鏡頭讓人垂涎,因此這一系統仍然有其魅力。而筆者也認為,相對地A99II在追焦性能方面也會更勝一籌(多一套對焦系統)。
A99II在面對同級別的單反,展現出了其競爭力
高畫質+大底+小尺寸,富士GFX將眾多吸引人的元素集于一身
總的來說,索尼A99II無疑是一臺在性能上媲美佳能EOS 5D IV的單電相機。正如索尼之前所承諾的,“姨夫”(平井一夫)推出了一臺許諾給α用戶的全新旗艦。高像素+高速度+4K,全新的索尼A99II真可謂是看點十足。
而富士推出的GFX 50S,在保持全畫幅尺寸的前提下擁有了中畫幅的內核,其價格則讓更多攝影愛好者看到了進入到中畫幅領域的可能。這也讓高端消費級可換鏡頭相機的競爭達到了新的高度。就此而言,富士GFX 50S與索尼A99II,無論是技術上還是級別上,都可謂是本屆Photokina的雙子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