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微信里給你發語音的萌妹子可能只是一個使用了語音包的大叔,近日,一則“10元可買上千條微信語音包”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多家網絡平臺和社交平臺中檢索,發現若干銷售“微信語音包”的商家,且售價大多在幾十元,有的語音包月銷量已經近千筆。
北青報記者購買語音包服務后發現,使用語音包服務需要下載專門的軟件,語音包中有多條與“紅包”相關的語音。賣家還在銷售中稱如果買家將語音包用于非法用途,賣家拒絕擔責。律師表示,語音包雖然很多時候被包裝成娛樂工具,實際上在其制作、售賣和使用中都可能存在違法風險。
網上售賣微信語音包
10月20日,北青報記者在某電商平臺上以“語音包”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發現相關商品多達數十個,售價從1元到50元不等。北青報記者選擇了其中一款月銷已900多筆的“語音包”向商家進行咨詢,商家表示目前店里的微信語音包有兩檔,一檔是25元,包含1800多條來自不同人的語音,另一檔是50元,包含上千條同一個人的說話和清唱歌曲的語音。“目前商品只支持安卓系統,蘋果手機無法使用。”該商家客服表示。
隨后,北青報記者購買了一款25元的“語音包”,經過一系列設置,在安卓手機的微信中便出現了該軟件的插件界面,在界面中可以搜索想要發送的語音內容并發送出去。多位接收者告訴記者,語音與真人發送的質量沒有明顯區別,很難辨認。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購買的語音包中以年輕女性聲音為主,主要是日常交流用語,其中也有多條與“紅包”相關的語音。在購買前商家還向記者發來一份“使用規范和要求及免責聲明”,聲明中稱,嚴禁用作非法用途,一經發現回收軟件使用權,且由此產生的后果由使用者個人承擔,與店鋪無關。
除了語音包,還有部分商家在微信公眾號、QQ群中售賣微信“變聲器”。“變聲器”聲稱除了能發送語音包以外,還可以進行實時的變聲處理,售價則在200元左右。
變不法分子偽裝工具
在多款“語音包”產品的買家評論中,一些買家表示,購買語音包是為了“整蠱”“逗”朋友。北青報記者也注意到,在不少直播平臺中,也有主播在直播和短視頻中利用語音包整蠱網友。但是,也有案例顯示語音包的使用常常超過了“娛樂”的范圍,變成了不法分子的偽裝工具。
2019年7月,湖北丹江口檢察院微信公眾號披露,朱某在網絡游戲中認識被害人小軍,朱某將自己的微信、QQ號均偽裝成女性,編造“白富美”的身份,兩人很快發展為網絡戀人關系。在網絡交往中,小軍通過微信、QQ轉賬的方式向“女友”朱某轉款78760元。
然而,因“女友”(被告人朱某)不愿意視頻、語音、電話,小軍時常在網絡游戲中向被告人羅某訴苦。而羅某則“順水推舟”選擇隱瞞自己的男性身份,以女性的身份與小軍聊天。羅某先后以手機配置差、沒錢吃飯等為由騙取小軍18380元。最終,小軍察覺被騙并報警。警察調查發現,騙走小軍近10萬元的兩名“女友”其實都是男人。
2019年7月,寧波網警也在微信公眾號披露了一起利用“語音包”進行詐騙的案件。男子鄧某通過某社交軟件,注冊了多個女性賬號,以提供特殊服務為由添加了多位男性好友。隨后,鄧某通過微信語音包中的女性聲音和受害人聊天騙取受害人的信任,并要求受害人向其匯款。直到民警在鄧某的暫住房內將其抓獲,鄧某已成功詐騙了7000余元。
制售使用均存違法風險
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常莎告訴北青報記者,微信語音包雖然很多時候被包裝成娛樂工具,實際上在語音包的制作、售賣和使用中都可能存在違法風險。
常莎表示,在語音包的制作中,如果聲音是由電腦合成但模仿了他人尤其是社會公眾人物的聲音,在未取得被模仿者同意的前提下,涉嫌侵犯他人的人格權利,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若該語音包存在侮辱他人的內容,則可能構成損害他人名譽權,應承擔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償精神損失等責任。
一旦有不法分子利用語音包進行詐騙,售賣語音包的商家也并不都能免責。“若賣語音包的行為人與買方有利用該語音包詐騙的共謀,并且利用該手段使他人受騙而交付財物,則涉嫌構成詐騙罪共犯。若賣方與買方未產生共謀,則應由實際實施詐騙罪的行為人承擔相應刑事責任。若該詐騙手段針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即使未產生實際受害,根據相關規定該行為亦涉嫌構成詐騙罪(未遂)。”常莎說。
本文整理了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初陌陌的迭代情況,并寫出了相關的見解。
從2017年3月起,看應用商店的版本迭代描述、比較APP的新舊功能,陌陌的產品迭代主要是以下幾個方向:
我們在看陌陌財報的時候,陌陌游戲的營收情況是這個樣子的:
陌陌的游戲營收環比增長率曲線是這個樣子的:
1年前,我認為陌陌在社交游戲上大有可為(以下選自1年前的陌陌產品分析):
“此外陌陌游戲也有一定的增長空間。自主研發的游戲讓陌陌嘗到了甜頭,而2016年風靡的幾款游戲為騰訊、網易帶來的增長也讓人眼熱,金山西山居的世紀佳緣三的創收更是證明了游戲社交or社交游戲大有搞頭。做個不負責任的推測,如果研發給力或者尋找到了靠譜的合作伙伴(這個可能性比較小),陌陌的下一個增長點,或許就在社交類游戲。”
看完財報感覺自己預測翻車了。
但是結果卻是,陌陌這一年中,在游戲營收不算樂觀的情況下,著實花了力氣去搭建社交游戲的入口、并不斷在優化游戲體驗。為什么呢?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游戲是天然且絕佳的主動發起2人甚至多人互動的場景①。
進入“一起玩游戲”模塊,可以發現,里面的游戲大部分是經典而流行的小游戲。這種小游戲區別于一般的網游,擁有隨時進入,隨時游戲,隨時中斷,隨時離開的特性。游戲匹配的合作伙伴或者競爭對手也是隨機的,天南海北俊男美女阿貓阿狗都有可能匹配到。
陌陌的這種小游戲的模式,形式上是“游戲為主,互動為輔”,你可以選擇一邊玩游戲一邊聊天,也可以選擇只玩游戲悶不做聲,選擇自由,沒有其他場景下拒絕社交關系拓展的罪惡感,并且可以隨時中止這段“玩友”關系。
當然陌陌肯定不希望你只是個純粹的游戲黨。和一般小游戲的一個重大差別是,陌陌的小游戲本質上其實還是“約”——正如陌陌小游戲加載過程中頁面顯示的文字“輸贏不重要,加好友聊天才是正經事”——而約,自然就區分出誰來約、來約誰、怎么約了。
這時候就顯示出平臺生態帶來的便利了,陌陌這些年來面向并積累的用戶恰恰就是“誰來約”和“來約誰”的絕優解,因此只要處理好“怎么約”這個問題,小游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我總結了以下2點:
1.智能匹配
我注冊了個陌陌賬號,設置的性別男,然后選擇游戲,開始匹配(匹配時間大概在下午5點左右)。
結果很容易猜到,匹配了一個又一個妹子給我。當然作為一個反應遲鈍早已過了電競生涯高峰期的中老年人,自然是被妹子們殺得片甲不留,羞憤之下連連直接退出游戲(就是逃跑),導致的結果是后面匹配妹子成功后經常是剛進游戲 are you ready 著呢,妹子們人就跑了——雖然不排除機器人的情況。
樣本數不夠多,想依此論證似乎說服性不大強,不過考慮到陌陌性別男數量大于性別女,我也不是很相信是由于自己歐氣沖天桃花朵朵開,再加上對于陌陌這類社交APP來說智能推薦功能簡直是立身之本,我們完全有理由去推測,陌陌在游戲上采取了智能匹配的方式。
2.無孔不入的加好友、送禮物
妹子甲,頭像性別看著聲音開著,加好友,加好友按鈕get1
游戲中,下方聊天框,加個好友吧,加好友按鈕get2
“我走了,加好友下次玩吧”加好友按鈕get3
……
游戲中,下方聊天框,送禮,送禮物按鈕get1
游戲結束,默契度爆表,對TA的印象:圖一19陌陌幣,圖二6陌陌幣,圖三19陌陌幣。送禮物按鈕get2
游戲結束,差一點就能贏了,對TA的印象:圖四6陌陌幣。送禮物按鈕get3
……
遇到個不錯的妹子,加不加?這么多妹子肯定很多人加,憑什么加你?你看陌陌都把標準答案列出來了呀。
去年看柳胖胖老師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是關于功能使用的“起點”和“終點”,大概意思是這樣:別的LBS軟件把定位做成了終點,而陌陌把定位做成了起點,而起點之后,才有無限可能。
我覺得這個概念同樣也適用在陌陌的小游戲上。對于大部分游戲平臺來說,玩游戲是用戶在這些平臺上的操作終點,也是平臺的引流目的;而對于陌陌,玩游戲僅是一個起點,“約”才是它的終點。
直播的模式——內容生產方對內容接收方,少數人對多數人。
一個直播間,開直播的人:一個或者多個連麥的主播,不會更多了;看直播的人:誰都能進入該直播間,理論上可以是陌陌服務器能支撐的最大人數。實際上,只要一個平臺的商業模式中存在內容變現,就注定了在這個平臺上,可變現的內容是有門檻的,這也就意味著,內容生產方永遠是少數。
我們不妨先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答案顯而易見,陌陌當前營收大部分來自于直播,直播間內,觀看直播的人給主播送禮,并且常常是男粉絲給女主播送禮,土豪撐起一片天。
經過數年的經營,陌陌在中國的用戶數和直播收入基本觸及到了天花板,這就意味著能去陌陌看直播會打賞的的那一茬土豪基本已經被收割完畢了,那收入想增加怎么辦呢?回顧之前的問題,可以做出解答:
怎么增加?
1.直播開源節流,深耕細作
在APP上和版本迭代記錄上我們看不到的,陌陌做了工會管理系統,在官網可以直接登錄。
可以理解成陌陌制定了個系統化的管理主播的規則,然后外包出去給工會干,多了個工會來賺差價,少了很多主播的管理成本。而且由于工會能夠抱團取暖,相互導流,除了陌陌重點關注的頭部主播和一些業余的散人主播,處于直播收入中部的大部分主播都會選擇加入一個工會。
工會角色的出現,正意味著陌陌直播體系的成熟。在競爭過程中,工會們會自主招募主播,自主為主播導流,會更關注單個主播的價值創造。
2.增加可變現的內容形式,曲線救國
直播是有門檻的,不僅是對于主播,也是對于陌陌。
非設不可的硬門檻,是實名認證。主播想要好看還要買設備,還要布置房間。買了設備布置房間,也不是每個女孩子都漂亮。而且女孩子們還不一定愿意露臉。愿意露臉的,還不一定有時間天天直播。有時間天天直播愿意露臉的,可能還覺得直播不正經有思想包袱……
怎么解決?
才藝廣場了解一下?錄個視頻展示自己,對方付費可以立即連線“欣賞才藝”哦。
聊天室KTV了解一下?長得不出彩,唱歌可以補嘛。
電臺了解一下?不至于長得不好看,唱得不好聽,還是大媽音?就算大媽音,10元一個的變聲器就能救回來!
舉手問答了解一下?你只是在認真回答問題呀,根本不算“賣笑”,也不是在秀自己臉上敷的幾百來塊的化妝品呢。
……
思路清晰,直切要點。
這塊其實沒什么好說的, 美白瘦臉大長腿、看視頻玩游戲、粉絲榜、土豪特權什么的,看斗魚虎牙YY抖音快手們都在做什么,陌陌自不會落后太多。
說到底這塊的玩法日臻成熟大家都在做,你做啥我也做啥不能落后,基本屬于防御性的迭代,產品競爭力主要還是體現在業務邏輯上。
運營活動就不著重分析了。
就提一個,陌陌前兩天的專屬禮物定制活動。消費滿一定金額可以定制送給別人的專屬禮物,消費再滿該金額可以更換新的專屬禮物,需要自己申請。評論區罵聲一片,罵的主題多為想錢想瘋了吃相太難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現在我已經找不到這個活動的入口了。
很明顯,陌陌的頭部付費用戶實際上就是這些土豪,此番活動目的是刺激土豪消費,可惜的是土豪刺激到了,長尾部分的用戶也被刺激到了。當然入口沒了的話,其實也不打緊,陌陌多花點時間直接定位土豪,主動聯系提供服務就行。
管中窺豹,增長壓力太大了。
其實陌陌雖然嘴里說著不是約X平臺,但是產品還是很誠實的嘛┓( ′?` )┏,當然正經一點的描述就是“陌生人交友平臺”。
在對陌陌的分析中我對以下2點有了更深的感悟:
1.多體驗不同的產品
很多功能其實并不是陌陌的先創,但是陌陌能夠因地制宜,結合自己的業務場景將這些功能稍作改動包裝出來。
電臺是荔枝喜馬拉雅的玩法,KTV是全民K歌酷狗的玩法,舉手問答先前在NICE上見過,而之前說陌陌小游戲的互動,四五年前一款叫做“露臉”的視頻交友APP已經做出來了。
所以產品經理多體驗競品甚至是跨界的產品,真的很有必要。
2.把握人性就能GET增長點
這個說起來很懸乎,做起來也不易,做得直白又含蓄更不易——所以陌陌是真的厲害。
就我自己而言,我打算繼續讀一些關于心理學和社交方面的書籍,多去體驗一些社交產品,去了解它們的業務邏輯,多去問問不同社會角色的小伙伴對于某事某產品的看法,保持開放的心態。當然如果有所收獲也會努力克服懶癌寫下來的。
備注
①:還有一種解讀方式,就是陌陌的小游戲不是算在游戲收入中的,而是屬于增值服務收入的那塊的。就是同樣都是游戲,一個是屬于APP增值服務體系里面的,一個是屬于游戲服務體系里面的,這里舉出財報數據的目的僅在于引出陌陌的小游戲模塊。
簡單整理的拓展閱讀
36kr撰稿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產品經理柳胖胖老師也比較關注陌陌的發展,幾年中也寫了很多關于陌陌的分析,個人覺得有所啟發,有興趣的小伙伴也可以搜他的文章看看。
未在版本迭代中展現出的更新(信息獲取來源:互聯網),主要是陌陌的業務流程的變動:
作者:胖大星,公眾號:吃瓜筆記
本文由 @胖大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