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家或許記得,當初 RTX 2080 Ti 在上市之初,因為設計缺陷,有許多用戶在游戲時遭遇閃爍、花屏、黑屏甚至閃退等問題,本來花大價錢買來享受的顯卡卻成了堵心之物,可想那些卡主的心情是何等郁悶。

    如今,新一代的 RTX 3080 似乎也遭遇了類似的事情,在多個社交媒體或技術論壇上,有用戶報告了 RTX 3080 定制版顯卡出現游戲崩潰的問題。

    而在 NVIDIA 自己的論壇上,也有 RTX 3080 的用戶表示遭遇了游戲崩潰的問題,涉及 EVGA RTX 3080 XC,微星 RTX 3080 GAMIMG X trio 以及 萬圖師。

    出現問題的基本都是非公版顯卡,最近也基本確定了出現故障的原因。為了保證穩定性NVIDIA使用了4個POSCAP電容加二十個MLCC電容的組合方式,作為對比,從流露出的顯卡拆解圖可看出6個電容全部采用POSCAP電容,相比起20系顯卡的花屏原因,確實讓人想象不到。

    那么,你們又是怎么看的呢?

    本文是影音系列的第一篇,后面會陸續更新幾十篇。

    (歡迎加入仙魚的無線影音交流群)

    在PS5和XSX HDMI接口的文章中,詳細的介紹過HDMI 2.1接口的帶寬和各項特性,以及HDMI線纜的購買建議,獲得了不少好評。

    PS5、XSX主機HDMI2.1接口特性全解析 | 線材、電視選購指南(1月更新) - 知乎

    在顯示器這期中,受限于篇幅,只是簡單介紹了HDMI 和DP接口帶寬上的不同,在文章發出后,也有很多朋友私信問DP接口中是否有芯片,DP 1.2線纜能否用在DP 1.4接口的顯示器上?

    全干貨!PS5、XSX、PC電競顯示器購買超級指南(1月更新) - 知乎

    所以,這篇文章就對DP接口做個全面的介紹,包括最大帶寬計算、VRR和DSC。

    同時,在DP線方面,我也會暴力拆解一條DP 1.4的線纜,讓大家明白DP接口和線纜的構造和用料。

    今天換下風格,先暴力拆線,再聊實測和原理。

    一、DP 線拆解

    DP線是京東上買的,買的原則就是價格適中,但需要寫明支持DP 1.4和8K。

    隨機挑了條開博爾的1.5米線,Plus會員56元拿下。

    包裝很簡單,只有一個藍色的塑料袋,拆開后是DP線的本體(特別說明下:這是做完測試后再拍的照)

    開博爾的這條DP線,線徑還是蠻粗的。接口外殼處用的是塑料材質,上面用是燙金的品牌LOGO和8K字樣,接口是24K工業鍍金。

    不過外表不重要,我們要看的是內在:

    拆掉塑料外殼后,是一層金屬外殼屏蔽層。

    DP 1.4版本差分信號的時鐘頻率達到5.4Ghz,滿速工作時在接口處可能對外產生高頻干擾信號,這一層金屬屏蔽類似法拉第籠。因為金屬內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動的電子,電磁波引起的電場變化的能量被電子吸收后變成了動能,相當于把電磁波吸收了,所以能有效隔絕電磁干擾。

    繼續拆掉金屬屏蔽層后,是一層塑料薄膜,主要起到絕緣的作用。

    撕開塑料薄膜,DP接口的真面目就一覽無余。

    沒有芯片,沒有PCB板,只有五顏六色的信號線焊接在接口針腳上。

    大家關心的第20個針腳:電源接口是空置的(下圖最右邊針腳)

    拆完DP接頭,我們再來拆線:

    去除PVC外皮后看到的是一層用鋁鎂編網屏蔽層,編織的密度也比較高。

    編網屏蔽層下,還有一層鋁箔,效果跟鋁鎂編網一樣,都是為了屏蔽電磁干擾,雙管齊下,。

    撕開鋁箔屏蔽層后,就見到了數據線的真容。

    中間5根較粗的導線,是4個高速數據通道和1個低速的輔助通道(AUX CH),其余橙黃紅白四條線分別是電源返回、接地、熱插拔線,因為跑的數據量很低,所以線材也比較細。

    最右邊的銀色裸導線,未接任何接口(空置),可以有效避免顯示器黑屏!!!

    繼續剝開鋁箔,就看到了差分數據通道的3條線,分別是一藍一白的正負信號線和接地線。

    藍白信號線由多股鍍錫銅線組成,直徑要比熱插拔線粗了很多,畢竟跑的數據量非常高。

    DP接口共采用4條高速數據通道傳輸差分信號,1條低速通道傳輸輔助信息(例如EDID),其余5條線分別為電源接口、電源返回、接地、熱插拔線,其中電源接口常常空置。

    具體的針腳定義如下表:

    接口

    功能

    是否高速通道

    引腳1、2、3

    通道0的正負差分信號及接地

    引腳4、5、6

    通道1的正負差分信號及接地

    引腳7、8、9

    通道2的正負差分信號及接地

    引腳10、11、12

    通道3的正負差分信號及接地

    引腳13、14

    接地

    /

    引腳15、16、17

    輔助通道的正負信號及接地

    引腳18

    熱插拔檢測

    /

    引腳19、20

    電源接口和返回

    /

    拆解到這里就結束了,總體來說買的這條開博爾DP線,在用料上還是非常扎實的。

    不過大家肯定還是很好奇,這條線的DP 1.4體現在哪里,我們再來看實機測試,這條線到底能不能跑32Gb帶寬?

    二、DP線實測

    測試電腦配置如下:

    CPU

    I5 10400F

    主板

    華碩B560M-T

    內存

    威剛D20 8G*2 3200Mhz

    顯卡

    微星 RTX3060TI 萬圖師 2X LHR

    硬盤

    鎧俠 RC10 500G

    手里沒有4K 144hz的顯示器,自己在用的是AOC的CU34G2X,34寸帶魚屏,支持3440×1440分辨率和144hz刷新率,10bit色深(8抖10)。

    3440×1440 10bit色深 144Hz,需要的帶寬是26.99Gbps(編碼后),需要DP 1.4才能運行。

    直接看圖:

    在顯卡設置界面,可以將分辨率設置成3440×1440 144hz,并開啟10bit色深和RGB444色度采樣。

    在WIN10的高級顯示中,上述設置都能正常顯示:

    考慮到3060TI的性能,3A大作在4K(偽)分辨率肯定跑不到144hz,所以就用英雄聯盟極高畫質,并開啟垂直同步測試。

    在最高畫質下,游戲最高幀率為144FPS,偶爾會降到120多幀,測試了一個多小時未出現黑屏、閃爍和花屏的情況,說明這條開博爾的線纜完全能滿足DP 1.4的要求。

    DP 1.4的線雖然已經拆完了,也測過了,但是大家看到這里肯定更好奇了,同樣是普通的銅纜數據線,為什么還分1.2和1.4?為什么有的1.2 版本DP線在4K 144Hz會黑屏?

    我們繼續往下看。

    三、DP 接口特性全解析

    3.1 DP版本由哪個芯片決定?

    顯示器的DP接口性能由主控芯片或者DP驅動板決定。

    在高端的顯示器上,一般會用上專門的主控芯片。

    例如華碩的ROG PG32UQ,用的是聯詠NT68552主控,除了支持DP 1.4之外,還支持2路HDMI 2.1。

    當然,光顯示器支持DP 1.4是不夠的,還需要顯卡端支持。

    目前英偉達20系和30系的顯卡都支持1.4,AMD方面也是從RTX500系列開始就支持了。

    3.2 DP 1.4的帶寬特性

    DP 1.4的帶寬從1.2時代的21Gb升級到了32.4Gb(每通道8.1Gb),實際數據帶寬只有25.92Gb,那么這個帶寬能實現4K 10bit RGB444 144hz嗎?

    不能,因為帶寬不夠。

    我們來做個計算就知道了:

    4000*2222*144*10*3=35.76Gb
    其中:
    4000*2222是3840*2160分辨率實際的像素;
    144是刷新率
    10是色深,10bit
    3是RGB像素,需要乘以3

    可以看到,數據帶寬遠遠超出了DP 1.4接口的最大能力。

    8K 60hz呢?

    7840*4443*60*10*3=58.39Gb

    數據帶寬達到了58.39Gb,更加不可能。

    我們測試過的3440*1440 144hz 10bit呢?

    3600*1543*144*10*3=21.72Gb

    21.72Gb<25.92Gb,所以3440分辨率 144hz能原生支持。

    那么開博爾的線纜不是標了8K么,是不是虛假宣傳?

    并不是,8K需要和DSC一起使用。

    3.3 DSC 視頻壓縮

    DSC(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是顯示壓縮流技術的簡稱,與HDR一起,在DP 1.4版本被引入。

    DSC最大的作用是通過算法將畫面幀壓縮,可以2:1或者3:1的壓縮率處理圖像,大幅降低傳輸帶寬,以此來實現8K 60hz

    DSC是視覺無損的壓縮方式,也就是實際是有損的,打游戲時可以開啟,但是如果是專業制圖用的話,不推薦開DSC。

    支持DSC壓縮的顯示價格一般都比較高,顯卡的話一般支持DP 1.4,也都支持DSC。

    3.4 VRR可變刷新率

    最后再聊下VRR可變刷新率。

    Adaptive Sync它是DisplayPort 1.2a接口的一項標準功能,如果顯示器配備DP 1.2接口,那么必定支持Adaptive Sync功能;

    Free Sync是AMD對Adaptive Sync的定制化和商用版本,Free Sync也是Xbox、RX200系列以上顯卡所使用的VRR技術,支持HDMI和DP接口。Free Sync共有三個級別,詳見下表:

    G-Sync是英偉達的VRR技術,GTX10系列開始使用,與Adaptive Sync和Free Sync實現原理略有不同,但目標是一致的。同樣的,G-SYNC也分為三個級別:

    其中,G-SYNC Compatible通過DP接口支持Adaptive Sync和Free Sync功能。

    也就是說DP 1.4接口是同時支持Adaptive Sync和G-SYNC Compatible的。

    四、總結

    現在我們可以來回答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了。

    其實對于DP 1.4來說,各種特性都在芯片層面,除了帶寬之外,都是跟DP線纜沒有關系的。

    對于DP 1.2和1.4來說,線纜的物理結構也沒有發生改變。

    但是為了更加穩定的長距離傳輸高速率的數據,DP 1.4的線會更粗(尤其是高速通道),線材本體和接口處的干擾屏蔽也會做的更加密集,因為速率越高,對信道電磁環境的要求也越高。

    開頭提到的開博爾DP線,雖然說是隨機購買,其實也是綜合考慮到了品牌和性價比。

    普通用戶買DP線的需求,一般也就2米左右,這個長度的線纜價格也就五六十元左右,千萬別貪便宜買劣質線,萬一 20針腳沒做屏蔽,燒壞了顯卡那就得不償失了。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