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汽車4月23日訊 近日,特斯拉女車主在上海國際車展跳到特斯拉車頂維權,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今日有媒體報道稱:維權女車主的丈夫李先生向其表示,針對4月22日下午,特斯拉公開事故發生前1分鐘的行車數據一事,稱:特斯拉侵犯了車主的個人隱私權和消費者權益,會立即向鄭州市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投訴。
在4月19日上海車展開幕的第一天,一位特斯拉女車主,身穿“剎車失靈”白色T恤,突然跳到特斯拉展臺的參展車上,控訴特斯拉剎車失靈的產品缺陷。而特斯拉則在隨后的回應中,硬氣地回嗆消費者:“對不合理訴求決不妥協!”
4月21日,鄭州市鄭東新區市場監管局發出最新回應,責令特斯拉汽車銷售服務(鄭州)有限公司無條件向此次在上海車展維權的張女士,提供事故前半小時的完整行車數據。這是繼新華社、央視、政法委、中紀委等發聲后,來自監管部門對“特斯拉剎車失靈爭議”最明確的指示。
當晚,特斯拉態度“服軟”:“愿意全力配合,提供事發前半小時的車輛原始數據給第三方鑒定機構或政府指定的技術監督部門或者消費者。”態度轉換之快只用了不到一天時間。
4月22日下午,特斯拉表示:“我們已經把數據郵件發給客戶了。電話客戶一直沒有接,(我們是)通過公司郵箱發到了客戶買車時填寫的郵箱。”與此同時,特斯拉提供了車輛發生事故前一分鐘的數據,并作出一份文字說明。
這份文字說明全文如下:
在駕駛員最后一次踩下制動踏板時,數據顯示,車輛時速為118.5千米每小時。在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后的2.7秒內,最大制動主缸壓力僅為45.9bar,之后駕駛員加大踩下制動踏板的幅度,制動主缸壓力達到了92.7bar,緊接著前撞預警及自動緊急制動功能啟動(最大制動主缸壓力達到了140.7bar)并發揮了作用,減輕了碰撞的幅度,ABS作用之后的1.8秒,系統記錄了碰撞的發生。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后,車速持續降低,發生碰撞前,車速降低至48.5千米每小時。
特斯拉方面對此表示:在車輛發生事故前的30分鐘內,駕駛員正常駕駛車輛,有超過40次踩下制動踏板的記錄,同時車輛有多次超過100千米每小時和多次剎停的情況發生。
對于特斯拉的做法,維權女車主的丈夫李先生并不認可,他對媒體表示,行車數據屬于個人財產及個人隱私,而特斯拉未經車主允許,擅自將其公布給媒體及大眾,他無法接受。隨后,李先生將會向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投訴,同時要求特斯拉公開道歉,并將行車數據撤銷。
記者從乘聯會的統計數據獲悉,特斯拉中國1月份銷量為15484輛,2月銷量為18318輛,3月銷量35478輛,一季度的總銷量為69280輛,約占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的37%。
截圖來源:車質網
而隨著特斯拉銷量的走高,其安全事故則屢屢發生。記者從車質網了解到,2020年,有關特斯拉的投訴案例高達幾十件之多,除了中國市場,歐洲和美國也有類似安全事故發生。
此外,中國網汽車質量投訴平臺也曾接到數位特斯拉車主的投訴,除了失控問題,特斯拉還存在嚴重的低頻共振及加速異響等問題。
在此之前,特斯拉CEO馬斯克也曾坦言:處于生產加速間的特斯拉,質量會比穩定期的差,要讓產量直線上升,就很難做到完美。
據了解,自4月19日上海車展維權事件至今,特斯拉股價累計下跌2.72%,最新報719.69美元,市值蒸發193億美元,最新市值6908億美元。
對此,記者也曾試圖聯系特斯拉方面,希望了解到更多的事件細節,但截至發稿,對方未有任何信息反饋。中國網將對此事保持持續關注。
來源:中國網
圖片來自網絡
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以下簡稱“NCC”)于18日做出駁回中天新聞臺(以下簡稱“中天”)申請臺灣地區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執照換發處分,7位“委員”一面倒全數不予同意中天換照,強冠以中天“未能落實新聞專業”、“自律機制失靈”、“違反自主公約”及“未能具體說明改善可能性”等4大罪,引發爭議。中天新聞隨即發出聲明,指出這是臺灣解嚴30多年來,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最黑暗的一天”。相關人士認為,這一切根源在于中天的基本立場,“臺灣居然容不下一個反‘臺獨’媒體”,代表臺灣所標榜的價值觀已被破壞殆盡。
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旺旺集團北京首席代表林天良在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指出,“NCC”認為中天裁罰過多,但中天自2014年取得執照后5年內裁罰僅2件,余19件均在2020選舉期間發生,“這很難不與政治對立氛圍畫上等號。”對于“NCC”認為中天大股東介入,導致所謂內控失靈,缺多元性等,林天良認為,若以此標準檢驗綠媒,“難道不也失靈?”臺灣地區并無任何相關規定、標準來定義內控程度及多元,怎能由“NCC”說了算?
另外,“NCC”認為中天獨立審查人制有缺漏。林天良說,實情是,該制度目前全臺僅中天嘗試落實,既無相關規定可循,“NCC”也未給予行政指導,單獨針對中天既無法理依據,更失公平。
記者注意到,中天新聞更在近期推出《中天人心內話》欄目來講述基層員工的心聲。十數位不同年齡、不同年限、不同崗位的一線員工走到幕前,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內心感受來訴說中天人的故事。
剛到中天工作3個月的文字記者吳女士,在入職前有很多人跟她講,中天有可能會有換照爭議。她在節目中表示,現在中天被肅清,若以后非民進黨執政,現在的綠媒或是所謂民進黨一些側翼,是不是也會遭到如此對待。
今年已是資深制作人陳先生在中天工作的第14年,他曾先后在多家親綠媒體就職。對于“NCC”羅列的罪狀,陳先生表示其實臺灣各臺都有,只是一樣的新聞報道,只有中天要被罰,這難道不是一種選擇性的針對嗎?
中天資深社會記者何女士則坦言,夫家是深綠支持者,但因她在中天工作,家人也愿意看中天。讓她困惑的是,在一個小家庭中,各自立場不同還能相互尊重,但拉大到社會上為何就不行了呢?
有島內媒體亦指出,關掉中天早已寫到民進黨的政治劇本之上。林天良認為,此次事件的一切根源,在于中天的基本立場是反對“臺獨”。他感嘆,香港還有不同聲音的媒體存在,民進黨當局連包容一家不贊同“臺獨”、主張兩岸和平交流的電視臺都不允許,實在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