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時頻繁光顧網吧到去年,我一直用的Windows系統的電腦,用了15年。這期間陸續入手了多臺筆記本、臺式機,還在電腦城里學了一年多的維修。硬件和Windows系統的常見問題基本都遇到過。后來由于工作需要,換掉了沉重的游戲本兒,入手了我的第一臺MacBook Pro。
目前使用的這臺2019款MacBook Pro 13英寸,是官網512GB版本,未定制,去年10月從某東購入。到現在,作為我的主力辦公設備已經有半年左右時間。日常工作使用最頻繁的是微信和Word、Excel、PPT三件套,偶爾PS,基本沒有考驗設備性能的用途。
這半年里遇到了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又找回了當年擁有第一臺筆記本后的狀態:不停地發現新問題,嘗試各種方法來解決問題。當然也沒少找售后。
所以這篇文章也是對入手MacBook Pro之后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的總結。寫給像我一樣的Mac新手。
Part 1
先來說說這段時間發現的一些問題,這些讓人頭疼的小毛病(當然其中有些根本不是硬件或系統問題,只是和Windows不一樣而已)甚至一度讓我覺得這東西并沒有Windows系統的電腦好用。前后陸續求助了多次官方客服,也預約過天才吧,后來終于找到了解決辦法。
第一個問題,是開蓋之后不能正常喚醒,鼠標指針變成轉動的菊花。相信很多人在將系統更新至10.15 Catalina之后,就一直遇到這種問題。同時,還有一系列的“并發癥”。
比如在重啟進入系統之后,無線網絡連接突然出問題,Mac版微信可以正常使用,但瀏覽器打不開網頁;比如風扇狂轉像是要起飛,電量狂掉,一個小時能耗完;比如機身溫度飆升,尤其是Touch Bar附近溫度極高。
我嘗試了網上可以找到的各種方法,比如重置SMC,重置NVRAM,但都是在短時間內有效,幾天之后問題又重復出現。后來在官方客服的指導下,終于有了真正管用的解決辦法:
打開“活動監視器”,查看占用CPU最高的進程,如果其中有“TextInputMenuAgent”、“distnoted”和“loginwindow”,并且占用CPU超高,就選中并強制退出這三個進程。風扇狂轉和電量狂掉的情況立刻就會停止。
之后下載并安裝搜狗輸入法(或者其他第三方輸入法),在系統偏好設置-鍵盤-輸入法中刪除系統自帶輸入法,只留下搜狗輸入法和“ABC”,并重啟筆記本,即可解決上述這些問題。
在解決這一問題之后,終于實現了傳說中的MacBook Pro的使用體驗,開蓋自動喚醒,合蓋自動休眠,不用關機,也不用擔心機器發燙、電量猛降。
第二個問題,在合蓋狀態下筆記本會被自動喚醒,或者在放一段時間不用之后,打開發現電量下降明顯。
這可能是筆記本被使用藍牙的設備或使用WiFi的App喚醒了,解決辦法如下:
系統偏好設置-藍牙-高級,取消“允許藍牙設備喚醒這臺電腦”。有段時間在用藍牙鼠標,下班帶著筆記本回家發現路上筆記本一直是熱的,到家之后發現電量掉了不少。后來才注意到藍牙鼠標沒有關。
系統偏好設置-節能-電源適配器,取消“喚醒以供WiFi網絡訪問”。
調整這兩項設置之后,就不會再出現合蓋狀態下被自動喚醒的問題了。
第三個問題,屏幕色溫自動變化,忽冷忽熱。
尤其是像我這樣經常需要面對Word文檔的用戶來說,這一問題十分明顯。解決辦法也很簡單,在系統偏好設置-顯示器中,關閉“原彩顯示”即可。
原彩顯示可以自動調整顯示屏,以在不同環境光線條件下保持色彩顯示一致。可能對于經常需要處理圖片和視頻的用戶來說是一個有用的功能。但對于我這種長時間看各類文檔的用戶來說就有點別扭了,可能是由于我的工位附近光線變化比較頻繁?
Part 2
接下來說說優點,輕便易攜帶就不說了,這里主要說一說macOS相比Windows系統的優點。
首先,MacBook Pro的觸控板做這么大是有原因的,這塊超大的觸控板的確很好用,讓你從此告別鼠標。各種多點觸控手勢能搞定幾乎所有的操作需求,除非需要精準度更高的操作。具體有哪些多點觸控手勢,大家可以在蘋果官網查詢到。
第二個優點是MacBook Pro與其他蘋果設備的高效協同,比如用“隔空投送”和iPhone互傳文件,比如快速連接并使用AirPods Pro耳機,比如能實現跨設備任務接續的“接力”功能。
而在將macOS更新到10.15 Catalina之后,還可以使用“隨航”功能聯動iPad。只要你的筆記本和iPad使用同一個Apple ID登陸,并都開啟WiFi、藍牙和接力功能,就可以把iPad用作筆記本的第二個顯示屏,可以擴展或“復制”筆記本的桌面。或者把iPad用作筆記本的輸入設備,在筆記本上的App中使用Apple Pencil繪圖。相當于把iPad變成了顯示器或數位板。相信設計人員會很喜歡這個功能。
當然了,并不是所有的iPad都支持隨航功能,根據蘋果官方網站介紹,iPad Pro所有機型、iPad(第6代)或更新機型、iPad Mini(第5代)、iPad Air(第3代)可以支持隨航功能。
你會發現,通過這些設備之間的高效協同,蘋果牢牢地把用戶圈在這個生態圈里,用過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接下來是macOS的一些人性化的小功能點,比如可以便捷地實現全屏,讓工作更專注;比如“訪達”的分欄顯示,讓文件目錄更直觀;比如窗口拼貼,可以快速實現左右分屏;比如設置屏幕的四個“觸發角”,鼠標指針指向屏幕角落就可以快速觸發某個功能;這些小功能還在陸續探索中。
對了,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優點,MacBook Pro的電池續航能力的確很強,我日常需要處理大量文字內容,偶爾簡單地處理圖片,很少進行其他工作任務。在不連接電源的情況下使用七八個鐘頭之后,還能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電量。這樣的續航能力真是驚到我了。
如果你經常關注筆記本行業的新動態就會發現,MacBook Pro和macOS的這些優勢,正在被各大廠商效仿。高分辨率和高色域的屏幕,大容量的電池,類似的外觀設計,都陸續出現在了聯想、華為等廠商的產品身上。雖然生態優勢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學”來的,但我還是希望能有更多廠商把這些優秀的特性用到自己產品身上,讓更多用戶都能享受更好的產品使用體驗。
Part 3
在這部分,我來說一些在我日常辦公場景下發現的MacBook Pro和macOS的缺點:
先說硬件方面,2019款MacBook Pro采用的是備受爭議的蝶式鍵盤(下圖右),打字時雖然手感還不錯,但聲音的確有點大,而且還總是擔心會遇到故障。2019年底推出的16英寸MacBook Pro和2020年3月推出的MacBook Air都將鍵盤換回了剪刀式(下圖左),看來蘋果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然后是接口,我手上這款MacBook Pro只有四個雷靂3接口和一個耳機接口,沒有傳統的USB-A接口。使用起來的確是不方便,經常需要使用轉接口。畢竟Type-C接口的U盤、移動硬盤等存儲設備目前還未普及。雷靂3接口的優勢暫時還沒有發現,可能是我還沒用到吧。這個以后再琢磨琢磨。
說完硬件說軟件。在macOS下,辦公軟件的使用體驗稍微差一些。尤其是Ofiice 365,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PPT中內嵌的文檔無法打開,無法另存;比如PPT的頁面無法右鍵快速切換幻燈片版式;比如經常會彈出不明所以的要求權限的窗口等等,希望這些小問題能隨著后續更新得到解決。
然后,NTFS格式的移動硬盤在macOS下只能讀取,不能寫入。對這一問題我的解決辦法是,將移動硬盤格式化為exFAT格式,就能Windows和macOS通吃了。但是涉及到格式化操作,需要先把其中的文件轉移出來。個人建議轉換為exFAT格式,一勞永逸。
還有,由于macOS系統的原因,無法使用公司的基于IE瀏覽器的考勤系統,我的工位還一直放著一臺Windows筆記本用于填考勤,當然其他只能在IE瀏覽器中運行的網站也都無法正常使用了,比如一些銀行的網銀安全控件。
最后一點就是游戲比較少,雖然可以安裝macOS版Steam,但游戲庫中支持macOS的游戲并不多。很多大作是只有Windows版的。而且,還需要連接鼠標或手柄才能玩。由于MacBook Pro的硬件配置并不是多高,在玩游戲時還會遇到發熱量過大,機身溫度飆升的問題。所以這半年就沒再玩過端游了,一心撲在了Switch上。
先到這里吧,最近在找各種好玩的、實用的App以及MacBook Pro配件,后面再給大家分享。
終于等到了,一年一度的暑期返校季教育優惠活動已經開啟,在活動期間購買iPad、MacBook、iMac等多款產品都有優惠福利。其中,購買iMac、Macbook Air、Macbook Pro的話是可以獲贈AirPods 3,也可通過補差價升級為AirPods Pro 2;而購買Mac mini的話,是贈送AirPods 2耳機,同樣也可以補差價升級為AirPods 3或AirPods Pro 2;購買iPad Air和iPad Pro則可獲贈二代Apple Pencil,看得出這次教育優惠的改變是很大的。
蘋果產品的優勢在于它的生態系統所帶來的流暢度,還有就是性能功耗上的出色表現。但礙于價格太高,學生黨在選擇的時候就變得慎重。而對于今年的教育優惠活動來說,我個人是覺得iPad是要比Mac更值得去入手的,因為平板的入手門檻要低很多,并且用的還是M系列芯片,性能這塊不用多說,性價比很高。
而電腦這塊我是覺得,現在的校園教室配置一般都是用的win系統,如果是理工科和設計專業的學生,用到的軟件也都是以win平臺為主,所以我覺得win陣營的筆記本還是更值得入手一點。加上MacBook的價格確實略貴,丐版又很難頂的下四年的使用,擴內存又是一大筆開銷,MacOS系統相較于win系統封閉,很多軟件都不能使用,所以對比win陣營筆記本來說就不太劃算了。就拿華碩靈耀Pro14 2023(RTX輕薄本)來說,在價格與MacBook差不多的情況下,無論是性能還是軟件適配都是要更好一點的。
首先在輕薄便攜方面,華碩靈耀Pro14 2023將機身重量控制在了1.6Kg,厚度約17.9mm,無論是放在背包里還是拿在手上都基本沒什么負擔。加上機身內置了一塊76Wh的電池,配合著華碩閃充,30分鐘基本可以充到50%的電量,就算是外出都不會有續航焦慮。
在性能方面,該機搭載的是第13代酷睿i9-13900H標壓處理器,采用14核心20線程設計,睿頻至高可達5.4GHz,擁有75W的性能釋放。還配有RTX4060獨顯,支持8GB GDDR6顯存,滿血性能輸出可達110W,無論是玩游戲還是專業軟件的使用都有著相當出色的生產力表現。
同時,還有基于NVIDIA Studio已針對50余款常用創作生產力軟件進行了額外的性能優化,面對像Adobe這類專業設計軟件可以說是絲滑操作。值得說的是,該機還配有一個華碩虛擬按鈕,能夠通過按壓、旋轉這個按鈕來控制各類應用參數。例如在PS中就能直接通過轉動旋鈕來調整圖層大小、飽和度、亮度等各類參數,大大的提升了創作效率,要知道這都是MacBook所不能帶來的體驗。
當然,屏幕也是值得說的一個方面。靈耀Pro14 2023采用了一塊14英寸的OLED#華碩好屏#,支持觸控功能,分辨率為2.8K,支持120Hz刷新率,響應速度達到0.2ms,無論是在玩游戲還是拖動網頁的時候都能擁有絲滑般享受,不會受到拖影觀感的影響。同時,還擁有10bit的色深,100% DCI-P3廣色域覆蓋,峰值亮度至高可達550nits,還支持四種專業色域切換,用來觀影或者是專業設計工作都有一個舒適的觀感。
值得說的是,該機在擴展性方面也很強,擁有著HDMI 2.1、USB-A 10Gbps、雷電4、全功能USB-C以及SD卡槽,不需要拓展塢都可以輕松的滿足日常使用場景,不像MacBook只有少的可憐的接口,便攜程度大打折扣。
總的來說,無論是RTX輕薄本,還是iPad、MacBook等產品都有著對應適合的群體。但如果說是現階段的大學生要入手筆記本的話,我是更推薦靈耀Pro14 2023的,綜合配置一點都不含糊,加上現在i9+32G+1TB+RTX 4060版的價格僅13499即可到手,還支持3期免息,相當的劃算~#RTX輕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