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系統不夠好用的地方,有些可能是我們的設置不當,有些可能是系統本身的能力不足。
今天和大家分享 10 個讓 Win10 更好用的使用技巧,其中包含借助第三方工具來增強系統的功能,希望其中的一些對你有幫助。
蘋果電腦上有一個輔助功能,晃動鼠標可以放大指針,方便用戶快速地找到鼠標指針的位置。
但 Windows 沒有這個功能,不過我們可以通過調節鼠標指針的大小,讓原本不易發現的鼠標指針變大,這對上了年紀眼神不好的人(比如我)比較友好。
在設置頁面搜索「鼠標指針」,選擇「更改鼠標指針大小」,打開鼠標指針的設置頁面
鼠標指針頁面可以修改指針的大小和顏色,指針大小控制條右側展示的是可以使用的最大指針大小。
實際使用中鼠標指針也不宜過大,不然在進行移動或關閉窗口等操作時,容易引發誤觸。
最開始我使用的是 Win10 自帶的輸入法,中間有幾次遇到輸入法無法切換為中文的情況,起初我以為是自帶輸入法的問題,所以就安裝了第三方輸入法,順帶把默認的輸入法刪除了。
后來發現第三方輸入法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這可能是系統的 Bug,覺得錯怪微軟輸入法了,于是想著把它找回來。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曾經手誤刪除了微軟輸入法,可以嘗試使用下面的方法找回來:
打開「設置--時間和語言」,切換到「語言」頁面,點擊首選語言的「中文(簡體,中國)」,選擇「選項」。
點擊底部的「添加鍵盤」,在彈出的面板中,選擇「微軟拼音」,這樣原先被刪除的微軟輸入法就會回來了。
不信的話,點擊桌面右下角的輸入法圖標,在彈出的面板中,就能看到剛剛添加的微軟輸入法。
使用快捷鍵 Win + E,可以快速打開文件資源管理器,系統默認打開的是快速訪問,它記錄了你最近頻繁使用以及主動固定到快速訪問的文件夾。
每次想打開電腦磁盤,我都會先使用快捷鍵打開資源管理器,接著點擊窗口左側欄的「此電腦」,切換到此電腦的路徑下。
對比使用鼠標打開此電腦,使用上面我這種方法,效率其實高不到哪去,不能通過快捷鍵一步到位打開我的電腦。
直到最近才發現,Windows 提供了更改資源管理器默認顯示窗口的選項,配合快捷鍵 Win + E,可以一鍵打開此電腦。
點擊文件夾窗口的「查看」選項卡,選擇「選項」,在打開的「文件夾選項」窗口中,將「打開文件資源管理器時打開」由「快速訪問」更改為「此電腦」。
這樣設置之后,當你再次使用快捷鍵 Win + E,打開的資源管理器顯示的就是此電腦的窗口了。
電腦端的輸入法不像移動端輸入法可以設置聲音,為你在打字的過程中提供反饋,這可能是考慮到實體鍵盤發出的噪音而取消了這一設計。
如果你厭倦了實體鍵盤發出的聲音,可以安裝一個模擬鍵盤音效的軟件「Tickeys」,讓你在打字的過程中,可以發出氣泡、打字機和機械鍵盤等聲音。
Tickeys 是一個免費的跨平臺軟件,支持 Windows、macOS 和 Linux 系統。
Windows 端的軟件是一個壓縮包,解壓后可直接運行,剛開始軟件會在桌面右上角提示「隨時按 QAZ123 打開設置」。
按照提示,在鍵盤輸入 QAZ123,即可打開 Tickeys 的設置面板,鍵盤音效默認使用的是打字機,你也可以嘗試其他的音效:冒泡、機械鍵盤、鋼琴和劍氣。
我覺得打字機的音效最好聽,當分別進行正常打字、按退檔鍵刪除文字、按回車鍵三種操作時,它們之間的音效存在著明顯的差別,也能讓你體會到一種復古的感覺。
當我們在電腦上打開多個窗口,且窗口處于并排顯示時,不容易分清當前選中的是哪一個窗口
為突出顯示當前選中的窗口,可以打開「設置--個性化」,切換到「顏色」頁面,勾選「標題欄和窗口邊框」。
這樣設置之后,當你選中一個窗口時,窗口的標題欄就會從默認的白色變為藍色,如下圖右側的窗口,讓你快速知道當前被選中的窗口是哪一個。
標題欄的藍色并不是唯一的,它被稱為主題色,與設置中「個性化--顏色」選擇的顏色有關,你可以在系統提供的顏色中挑選你喜歡的顏色。
Windows 上安裝的不少軟件,默認都會開啟「開機自啟動」,即每當你開機時,它會伴隨著系統一起啟動,雖然這可以提高軟件的使用體驗,但隨之也會拖慢電腦的開機速度。
如果你想管理所有開機自啟動的應用,可以打開「設置--應用」,切換到「啟動」頁面,就可以看到所有帶有自啟動功能的應用。
系統會自動計算每個應用自啟動對系統的影響,并在右側給出相應的評估——沒有影響、影響很小、未計量,你可以根據評估決定是否關閉自啟動。
除了使用設置面板,我們還可以通過任務管理器來管理自啟動的應用,打開任務管理器的快捷鍵為 Ctrl + Alt + Del。
打開任務管理器之后,切換到「啟動」頁面,同樣可以看到所有自啟動的應用,右擊自啟動的應用,選擇「禁用」即可關閉自啟動的應用。
07. 單獨調節軟件音量
點擊 Windows 任務欄的音量圖標,它調節的是系統的整體音量,改變揚聲器面板的音量,會影響所有軟件的聲音。
如果你想單獨調節某個軟件的音量而不影響到其他應用,使用系統自帶的功能,其實也是可以做到的。
右擊音量圖標,點擊「打開音量合成器」,在打開的合成器面板中,就能看到不同軟件的音量調節按鈕。
但自帶的音量調節使用起來不是很方便,每次使用時都需要右擊音量圖標打開面板,且當軟件的數量比較多時,需要拖動底部的滾動條來找到想調節音量的軟件。
為了更便捷地調整某個軟件的音量,我們可以在電腦上安裝一個第三方音量調節工具「EarTrumpet」,軟件已上架 Microsoft Store,可以免費下載。
運行 EarTrumpet,任務欄會新增一個音量圖標,點擊左側的音量圖標,就可以看到下圖的音量調節面板,沿用了系統默認的設計,簡明直觀,也提高了操作效率。
使用 Win10 的過程中,可能有不少朋友受到系統自動更新的困擾,本來用得好好的系統,更新之后反而出現了一些不兼容的問題。
如果你不希望系統自動更新,可以使用一款第三方軟件「Dism++」,來關閉自動更新或更改自動更新的選項。
Dism+ 是一款開源免費的系統管理工具,它將 Windows 系統上一些隱藏得比較深的功能或設置選項,集成到了一個圖形化的軟件中,降低我們更改相關設置的門檻。
運行 Dism++,切換到「系統優化」頁面,展開 Windows Update 的設置項,將默認的自動安裝更新調整為僅檢查更新或從不檢查,就可以關閉系統的自動更新。
當然,這里雖然介紹了禁用 Windows 自動更新的方法,但也不建議長期禁用系統更新,因為系統的更新,其實也包含了修復系統漏洞的步驟,長期禁用更新可能會帶來潛在的安全隱患。
Win10 任務欄自帶的搜索功能,不僅會在本地磁盤中檢索,也會聯網使用搜索引擎進行搜索,搜索引擎默認使用的是微軟家的必應搜索。
這里使用的必應搜索,系統不支持修改,如果你想將其更改為其他搜索引擎,需要安裝一個第三方應用「Search Deflector」。
Search Deflector,是一個開源的系統小工具,它可以將 Windows 自帶搜索使用的必應搜索和 Edge 瀏覽器更改為你喜歡的搜索引擎和瀏覽器。
安裝后打開,軟件的語言默認是英語,切換到「Language」選項卡,將語言切換到中文簡體。
在「設置」選項卡中,可以修改自帶搜索使用的瀏覽器和搜索引擎,它會識別你電腦安裝的所有瀏覽器,并在下拉列表中顯示出來。
搜索引擎則提供了非常多的選擇,并不局限于日常說的搜索引擎,包括 Baidu、Google、GitHub、Youtube、Wikipedia 等。
在 Search Deflector 中完成更改后,還需要打開「系統設置--應用」,切換到默認應用頁面,選擇「按協議指定默認應用」。
往下滑動找到「MICROSOFT-EDGE」,點擊右側的圖標,在彈出的面板中,選擇剛安裝的「deflector.exe」應用。
完成以上設置后,再次使用系統自帶的搜索,原本的必應搜索和 Edge 瀏覽器就會被替換成在 Search Deflector 中設置的百度搜索和 Chrome 瀏覽器。
Search Deflector 上架了微軟應用商店,但下載需要付費。此外,開發者也將軟件的安裝包發布到了 GitHub 上,可免費下載。
Win10 自帶了分屏功能,使用 Win + 方向鍵(← →↑↓),可以很方便地將屏幕分割為多個區域,例如一分為二、一分為三或一分為四。
自帶的分屏功能,最多只能將屏幕劃分為四個區域,且自由度不夠高,如果你的顯示器足夠大,想將屏幕劃分成更多的區域,可以安裝微軟推出的系統增強工具——PowerToys。
PowerToys 集合了多種功能,如取色工具、圖像批量調整、快速啟動工具和查看快捷鍵等,與分屏相關的功能是 FancyZones。
切換到 FancyZones 頁面,點擊「啟動區域編輯器」,打開窗口布局的編輯頁面。
窗口布局頁面提供了不同的分屏模板,點擊上方的數字,它會自動生成對應數量的分屏預設,下方給出了將一個屏幕劃分為多個區域的預覽效果。
當你拖動窗口時,按住 Shift 鍵,可以激活 PowerToys 中設置的分屏方案,將窗口拖動到任意區域,窗口會自動吸附并覆蓋至整個區域。
如果你不習慣使用鼠標配合 Shift 鍵來實現分屏,可以勾選下方的選項,使用 Win + 方向鍵作為觸發 PowerToys 分屏的快捷鍵。
使用 PowerToys 之前,除了安裝 PowerToys 本身,你還需要為電腦安裝 NET Core 3.1 運行環境,初次運行 PowerToys 會提示下載,下方也附帶了運行環境的下載地址。
以上,就是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如果你還知道其他 Windows 系統的使用技巧,歡迎在評論區與大家分享交流。
重回復古,是為新變
復古設計為何一直吃香
近些年,年輕人們又追起了新浪潮,從極簡風到復古風,再次見證了潮流是個圈,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復古潮。
雖然是復古,卻一點都不“古”。在我看來,復古設計,是為新變。很多插畫家、設計師都熱衷于將復古元素放進作品里表達自己對舊風情的懷念,使之不斷更新、生長,衍生出一種新的藝術。接下來,一起看看以下10個案例都是怎么披上復古的外衣進行“新變”的吧!
Nour Flayhan
—
黎巴嫩藝術家
ins:nouriflayhan
Nour Flayhan是一位來自黎巴嫩的插畫家,用色講究,喜歡描繪植物。曾為知名奢侈品牌GUCCI設計過,通過艷麗的色彩、各種植物描繪富有詩意的女性化畫面,濃艷的色彩里展示了一股新潮的復古風。
這種風格受她童年經歷的影響,她小時候生于藝術家庭,與祖父在黎巴嫩山區花園度過的夏天培養了她對植物花卉和藝術的熱愛,對色彩的把控極為到位,并強烈體現在她的作品中。
永井博
—
日本插畫家
ins:hiroshipenguinjoe
永井博是日本知名藝術家,在他的筆下常常出現沙灘、泳池、棕櫚樹等場景,結合高飽和度的顏色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股濃郁的復古風,這也奠定了他的插畫風格。
Iker Ayestaran
—
西班牙插畫家
ins:iker.ayestaran.ilustration
作為世界上最知名的插畫家之一,Iker Ayestaran常為世界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每日電訊報》和《經濟學人》等許多頂尖雜志進行插畫創作,也曾多次獲得國際獎項。
他常用大片的色彩構構成插畫背景,用色講究,藍色、紅色這些極具表現力的顏色也被他搞得灰暗復古,在他的作品里充滿了質感、柔和的線條和復古的色彩。
Steve Scott
—
英國插畫師
ins:steve_scott__uk
插畫師Steve Scott來自英國倫敦,曾為許多出版商及企業繪制宣傳海報及插圖。他的作品題材涉獵廣泛,包括時尚、科技等領域,常用有著復古的表現形式和色彩表現主題,形成溫馨、和諧的氛圍。
Steve Scott的插畫里具有很強的律動感,線條簡單,色彩華麗,復古的配色讓人感到舒適、親切,再配上很“未來”的內容,這很符合“復古未來主義”的特點。
—
新加坡插畫師
ins:kzgabriella
插畫師Kezia Gabriella來自新加坡,涉足品牌視覺、產品包裝、平面插圖諸多領域,曾經為知名品牌GUCCI創作過2016-2019早秋系列的插圖,所用元素極為復古。
GUCCI2016-2019早秋系列
她擅長用大膽的色彩、不規則的線條,以夸張的形式去捕捉生活里的各種小細節,通過融合扭曲的形狀、圖案找到不同尋常的視角,顏色鮮艷亮麗,整個畫風滲透著一股濃郁的復古味。因此,許多熱衷于復古風的品牌也很喜歡找她做設計。
—
英國插畫師
ins:paulthurlby
Paul Thurlby是一名來自英國的自由職業插畫師,他擅長創作明信片和復古海報,其兒童讀物《字母表》于2011年風靡全球,在2013年獲得博洛尼亞Ragazzi歌劇大獎。
他的創作靈感來自中世紀設計與繪畫。復古女郎加上條紋,色彩對比強烈,風格大膽而有趣,現代感的意境十足,其風格被描述為“現代復古”。
—
美國插畫師
ins:bijoukarman
來自美國洛杉磯的藝術家和插畫師Bijou Karman,畢業于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的藝術中心設計學院。
她的作品大氣不羈,色彩鮮艷,大多描繪的都是堅強的女性,既時尚又復古,強調女性的力量,專注于復古格調的展現,表達她的懷舊情懷。
因此,各大奢侈品牌都喜歡跟她合作,包括Gucci、Marc Jacobs及Marni等品牌,甚至連流行天后Rihanna也是她的客戶。
—
印度尼西亞插畫師
ins:ardhiraputra
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插畫師Ardhira Putra,在幼年時曾是日本動漫、游戲的狂熱粉絲,他現在大部分靈感都來自復古文化和曾風靡亞洲的廣告,這些元素往往帶觀眾重拾昔日的風采。
在他的作品里,我們能看到各種 20 世紀 80 至 90 年代的人物、廣告牌和動感視覺元素,依稀可見那些隨風搖曳的棕櫚樹、和霓虹燈下的酷炫跑車。他以高飽和的色彩、簡潔的線條、繁復的元素,給畫面整體的復古氛圍套上了一層現代濾鏡,讓他的插畫有了更加鮮明的個人風格。
—
阿根廷插畫師
ins:mariano_pascual
來自阿根廷的插畫家、視覺藝術家和設計師Mmarian pascual,專注于設計和插圖,以大膽、俏皮、諷刺出名,通過鮮艷的色彩詮釋形狀,成為圖案、紋理和構圖,形成一幅幅獨特的復古畫卷。
其設計特點是大膽與好玩,以最精簡的方式將抽象化元素與幾何結合在一起,創造了出更多迷幻且富有神秘感的場景畫面。他的個人網站設計得十分有意思,還跟《時代周報》,It’s Nice That等網站均有合作。
—
中國插畫師
微博:小野ITOE
大家把視線從國外轉移回到國內,就會發現咱們中國也有不少優秀的插畫師熱衷復古風。今天阿圈特別想給大家安利收藏好久的寶藏插畫師小野itoe以及他最近的新作品《今日圖形》。
時間:1915-1930
風格:Constructivism構成主義
時間:1917-1928
風格:De Stijl風格派
時間:1919-1933
風格:Bauhaus包豪斯
時間:1917-1928
風格:De Stijl風格派
時間:1919-1933
風格:Bauhaus包豪斯
時間:1907-1914
風格:Cubism立體主義
小野itoe喜歡復古且大膽的視覺表達,奇妙豐富的高飽和度色彩,目前就讀于清華美院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曾服務耐克、希爾頓、滴滴打車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