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大家最期盼的春節大長假,有人回家走親訪友,有人選擇出門遠游。回家當然就得夠風光,而出游也得好用又有面兒,但畢竟大多數人不是土豪,所以只能從實用的角度出發,選擇一些足夠酷炫,同時又便于攜帶的產品,筆記本電腦及其配件當然也屬于其中,今天我們為大家推薦一下有哪些好貨在年關時節是最靠譜的。
隨身耍帥筆記本篇
輕薄是首要前提,價格并非高高在上
考慮到大多數人對筆記本其實并無了解,所以外形成為震撼大家的第一要素,最直接的視覺效果就是尺寸,對于春節回家的人而言,無論乘坐什么交通工具,都是輕裝上陣最好,所以我們推薦的筆記本自然是以輕薄本為主。
但需要注意的是,輕薄本并不具體指某一類產品,在游戲本領域較為輕薄的產品我們也會推薦,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人覺得輕薄本就一定意味著高價,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在英特爾力推超極本概念5年后,即便是主流本甚至游戲本也都進入了輕薄時代,因此選擇起來其實并沒有太高的門檻,15.6英寸2.3kg,14英寸1.7kg,13.3英寸1.3kg就是我們今天推薦產品的基本體型。
低電壓處理器弱?性能趕超前代標壓,續航5小時問題不大
說到輕薄本,就避不開低電壓處理器,即便是在第電壓處理器已經普及數年后的今天,依然有一部分人對其抱有偏見,認為它的性能不入流,中看不中用。但實際上根據我們的測試來看,Skylake Core i7級低電壓處理器已經基本具備與Haswell標準電壓Core i5處理器抗衡的性能實力,除此之外它內置的HD 520系列核芯顯卡在Windows 10操作系統下已經可以流暢硬解現有絕大多數視頻,配合雙通道內存還能完全滿足《英雄聯盟》《魔獸世界》等主流網游的流暢運行需求。
在滿足上述性能需求的同時,別忘了它還是TDP僅15W的低電壓處理器,即便是配合44Wh這種中等容量電池,也能在集顯模式下實現近5小時的視頻播放續航,這對于以前的傳統本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作為低電壓處理器,Core i7 6500U在Cinebench R15測試中的成績卻強于標準電壓的Core i5 4200M,原因很簡單,因為雖然前者是TDP僅為15W的低電壓處理器,但頻率卻與后者相同(基準2.5GHz,單核睿頻3.1GHz),而且工藝更新,且緩存更大。所以以電壓論英雄是一個錯誤的概念
特點:時尚外觀+價格實惠
聯想IdeaPad 500S
14英寸全高清/Core i5 6200U/GeForce 940M/4GB DDR3L/500GB/Windows 10/1.68kg
4999元
曾幾何時,14英寸本的主流重量還是2.4kg,但如今的14英寸本輕薄了太多太多了,即便是傳統設計機型,也都在2kg以內了。
這款聯想IdeaPad 500S只重1.68kg,頂蓋還采用了搶眼的紅色設計,配合銀色機身后視覺效果出色,搭配全高清屏也讓它的綜合實用性不輸其他產品。硬件配置方面不僅有靠譜的Core i5 6200U處理器,還有性能主流的GeForce 940M獨顯,中低特效玩部分大型3D游戲也不算癡人說夢。聯想近年來在主流本市場輕薄化方面下了不少工夫,而且在國內品牌認知度很高,帶它回家很靠譜。
特點:超輕薄+十足眼球謀殺+高性能+舒適體驗+超長續航+配置又升級!
戴爾XPS 13
13.3英寸全高清/Core i7 6560U/Iris 540集顯/雙通道8GB /256GBSSD/Windows 10/1.18kg
8999元
這個機器可能大家知道我們是高度推薦的,也是我們的“2015~2016年度機型”獎獲得者!它超輕薄,設計出色,性能強,超級續航(i5版用“電影和電視”解碼720P可續航10小時。同時,它的屏幕、揚聲器、鍵盤和觸控板也都很出色。100%拉風+好用的選擇。
最重要的是,它又升級了!對,又升級了。I7版本從6500U升級到了6560U,顯卡從HD變成了Iris 540,綜合性能更強!
這個機器在家里一打開,面子絕對爆棚——當然,最重要的是它真的很好用。
戴爾XPS 15
15.6英寸全高清/Core i5 6300HQ/GTX 960M 2GB GDDR5/8GB DDR4/32GB SSD+1TB HDD/Windows10/2.26kg
9999元
是的,XPS微邊框家族第二成員也在我們的推薦名單上,可能有人會覺得我們在吹捧,但事實真的是挺好用啊!作為一款標準電壓四核處理器和GTX 960M獨顯機型,15.6英寸的它體重只有1.78kg,相當輕薄,用它來玩大型3D游戲輕輕松松,比起傳統游戲本來說時髦得多,倍兒有面子,而且絕不是紙上談兵,性能依然有保證。。
另外,XPS 15的擴展能力很強,有雷電3接口,搭配轉接器之后外接屏幕當家里的中心電腦使用妥妥的。
錦上添花配件篇
戴爾PW7015M/PW7015L充電寶
特點:最多可給小尺寸輕薄本增加90%續航時間
43Wh(12000mAh)/65Wh(18000mAh),288g/410g,19.5V/4.62A或5V/2A輸出,2×筆記本適配器接口(輸入,自身充電用);2×USB輸出口;筆記本充電線接口(送兩種規格充電線)
800元(12000mAh)/1000元(18000mAh),戴爾直銷有售
尤其是對離家較遠的朋友來說,每一次回家都堪稱一次旅行,無論是在來回的路途上,還是在家里,筆記本續航都會成為一個巨大的考驗,而如果只是靠筆記本本身電池來支撐的話,產品體型勢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這又與我們本次的主題不符了,所以還得請“外援”,于是筆記本充電寶就自然出現啦。
想要給筆記本充電,大家的第一問題可能會對容量感到疑惑,但實際上目前10000mAh級充電寶也不算稀奇了,真正的難點其實在于輸出,5V/2A很容易做,但筆記本可都是19.5V或更高電壓,同時還需要接近5A的電流,普通的充電寶可就沒這水準了。而戴爾推出的兩款充電寶PW7015M/PW7015L則正為解決這一問題而來。
PW7015M為12000mAh,43Wh,體重僅288g;而PW7015L為18000mAh,65Wh,重量也不過410g,根據我們的測試可分別為XPS 13筆記本延長5小時/7.5小時的視頻播放時間!除此之外它也幾乎支持戴爾全線機型,而且同樣也預留了2個5V/2A USB供電接口,在路途中也可為手機充電,稱得上是居家旅行筆記本必備伴侶了。
4G/3G上網卡/內置模塊升級
特點:擺脫WiFi限制隨時上網,無需使用手機電量做熱點
60~300元
雖然目前手機4G/3G早已普及,但對于筆記本而言,離開了WiFi就沒辦法再繼續聯網了,這時候很多人會考慮用手機做熱點來給筆記本上網,但現在的智能手機電池自己用都夠嗆,再來當熱點就更捉襟見肘了,所以對于回家路上的你,或者工作中需要經常出門在外且必須使用筆記本聯網工作的人來說,使用4G/3G上網卡是個很不錯的替代方案。實現方法無非是以下幾種:有內置模塊的商用機型需要購買SIM卡安裝后即可聯網;只是預留模塊位(有M.2和mSATA兩種規范)的需要購買4G/3G模塊和SIM卡;如果沒有預埋天線還進一步需要自行安裝,天線只需幾元錢,安裝后放置在機身內非金屬材質覆蓋的空隙位置即可;如果連4G/3G模塊安裝位也沒有預留,可選擇外置USB上網卡,裝載SIM卡后連接電腦即可撥號上網。
當然,如果只是家里沒有聯網,或者沒有無線路由器,卻想要上網的話,也可通過購買移動的WLAN服務來進行上網,在很多地方都能通過搜索WiFi找到CMCC信號,在地區所在移動網上營業廳購買WLAN業務流量包就能獲取賬號密碼登錄,進而使用無線上網功能了。
愛國者PB726S全功能無線設備
特點:兼具無線硬盤/移動硬盤/充電寶/無線路由器/3G路由器
699元(1TB)
移動硬盤、充電寶、便攜路由器……相信愛旅行的一族都會隨身攜帶這些配件設備,但會不會覺得東西實在太多了一點,零零散散也很容易丟失呢?如果有這個困擾的話,不妨選擇多功能合一的無線設備來解決這個問題,愛國者PB726S就是這樣一款頗為“神奇”的產品。它的體積比一般2.5英寸移動硬盤略大一點點,但功能非常實用,可通過PC或平板/手機無線訪問1TB硬盤,而硬盤本身又內置了4500mAh電池,無線訪問不需插電,也可在急用時給手機充電,當然也能連接USB3.0接口傳導數據,同時在一些沒有WiFi的酒店還能兼具無線路由器的功能,給部分沒有有線網卡的輕薄本提供無線網絡,除此之外,它也還是一款3G路由器……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說,的確沒有比它更全面的PC配件產品了。 
說起隧道,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我在做美國雪城大學的網絡安全實驗的時候,研究過本地DNS攻擊和遠程DNS攻擊。一年后,2019年加入態勢感知,負責設計基礎網絡威脅檢測的時候,面臨DNS隧道和DGA域名檢測的任務,當時AI研究院的同事需要造DNS隧道數據,于是我通過iodine第一次搭建了DNS隧道,抓包獲得第一手DNS隧道報文。時隔一年,2020年我做內網安全實驗,powercat DNS隧道通信,基于dnscat,從kali linux上獲得windows的控制權。有過了2年,2022年我深度參與了DNS隧道學術研究,看了很多期刊論文,又做了很多實驗,深刻體驗到學術界和工業界對待項目的差異,在學術界,沒看夠100篇論文,沒有發言權。在工業界,能跑就行了,沒問題單就行了,效果不好,那就是項目設計負責人的鍋了。
ailx10
網絡安全優秀回答者
網絡安全碩士
去咨詢
ICMP隧道實戰指南:ailx10:ICMP隧道
摘要:2018年小黑考上了某三本大學的計算機專業,在驕陽似火的9月為了喝闊樂,和辦寬帶上網,小黑選擇了前者。校園宿舍用的是CMCC網絡,需要進行認證才能上百度。為了一邊喝闊樂一邊上網,小黑開始了折騰的不歸路。下面簡單的分析一哈ICMP隧道(icmptunnel)是如何建立和使用的。
ICMP隧道實戰指南:ailx10:再看ICMP隧道
摘要:Pingtunnel是把tcp/udp/sock5流量偽裝成icmp流量進行轉發的工具,不過我已經測試了,并不能通過該工具訪問谷歌、臉書之類主流網站,所以這篇文章只是簡要的回顧ICMP隧道技術,綠色無公害,請放心閱讀。
Lcx端口轉發初探實戰指南:ailx10:Lcx端口轉發初探
摘要:實際上關于Lcx的文章非常多,但是卻沒有一個人告訴你Lcx在哪里下載,為什么呢?因為Lcx騰訊管家等主流殺毒軟件會報告是病毒,雖然這個誤報,但是主流廠商都報,后來者只好跟著報了,Lcx就是為了端口轉發的。通過Lcx可以解決數據流的單邊問題,比如公司內網可以訪問外網,但是外網不可以訪問內網,通過Lcx就可以實現從外網訪問內網,打破單邊網絡實現對內網的控制。
netcat網絡瑞士軍刀初探實戰指南:ailx10:netcat網絡瑞士軍刀初探
摘要:一刀在手,天下我有,ubuntu18和kali rolling上都自帶了netcat,netcat是一款小巧靈活的網絡工具,具有非常強大的功能。本次實驗只是管中窺豹、拋磚引玉,精彩會和你不期而遇,它不僅能夠實現簡單的端口掃描、監聽端口,還能夠文件傳輸、簡易聊天~
3分鐘搞懂反彈shell實戰指南:ailx10:3分鐘搞懂反彈shell
摘要:實際上,很早很早以前就聽說過反彈shell,我最早做的網絡安全實驗就開始反彈shell。比如這個知乎live中的第三個實驗TCP會話劫持,就反彈了shell。一年前在與攻防團隊的交流會上,再次聽到反彈shell,當時也沒放在心上,反正挺重要的。直到今天,才算徹底明白反彈shell是咋回事。如果用一句話概述,那么反彈shell就是:黑客控制了目標,彈一個shell,構建一個穩定的通信后門。
netcat內網代理實戰指南:ailx10:netcat內網代理實踐
摘要:在企業里網絡管控是很嚴格的,有很多堡壘機隔離了內網的不同主機,今天的主題是「內網代理」,我們的kali小黑兄弟,想要去ubuntu16拿點數據,但是發現路由不通。幸運的是,小黑可以訪問ubuntu18,而ubuntu18又可以訪問ubuntu16,這里的ubuntu18就相當于堡壘機,那么聰明你能幫助小黑建立到底ubuntu16的shell控制通道嗎?
windows版瑞士軍刀powercat實戰指南:ailx10:windows版瑞士軍刀powercat之牛刀小試
摘要:做了4個小實驗,最后一個還失敗了,powercat 正向shell(windows-linux),powercat 反向shell(windows-linux),powercat 反向powershell(windows-windows),powercat 反向獲取文件(windows-windows)(失敗了)。
DNS隧道技術iodine實戰指南:ailx10:DNS隧道技術iodine簡介
摘要:黑客成功入侵一臺內網服務器之后,獲取了企業密級文檔,為了躲避內網日志監控系統,為了穿透內網的防火墻策略,選擇一種秘密傳輸的加密隧道。以下是我的實驗:通過9步操作,成功的通過dns加密隧道建立了ssh加密連接。檢測dns隧道是當前態勢感知系統必不可少的功能模塊。
DNS隧道實戰指南:ailx10:再看DNS隧道
摘要:說實話,dns協議從來就沒人讓人失望過,我2017年研究生實習的時候,一個同事被分到研究dns協議,看著他搭建dns服務器,小心翼翼的配置域名信息。還暗自慶幸,幸好這塊不是我研究。2015年,我上學的時候并沒有好好學習,直到2018年我在做美國雪城大學的網絡安全實驗的時候,才算真正面對DNS協議,我寫了2篇文章,算是我和DNS的初次碰撞。(什么是本地DNS攻擊?、什么是遠程DNS攻擊?)
SSH隧道的本地、遠程轉發實戰指南:ailx10:SSH隧道的本地(遠程)轉發
摘要:我們的網絡工程師小黑,可以訪問跳板機,但是不能訪問目標機。然而,跳板機可以訪問目標機。我們可以采取本地端口轉發和遠程端口轉發來實現網絡訪問。本地端口轉發:相當于拉數據,本地從跳板機拉取數據。遠程端口轉發:相當于推數據,跳板機把數據推到本地。本地端口轉發全部都在本地操作,將目標機器的端口轉發到本地指定端口。遠程端口轉發需要在跳板機上操作,所有訪問目標機器的端口流量,都會通過SSH隧道轉發到本地的對應端口上。
SSH隧道的動態轉發實戰指南:ailx10:SSH隧道的動態轉發
摘要:同樣是3臺主機,受害者和攻擊者網絡訪問不通,但是跳板機兩邊都通。我們利用跳板機動態轉發,來實現網絡訪問。這和我們訪問谷歌是很像的,只不過使用的協議不一樣而已。
發布于 2022-05-31 21:03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