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Statcounter的全球操作系統排行榜統計數據,目前Windows 10系統市場份額達到70%,排名第一,與此同時,Windows 11的市場份額在過去的兩個月中出現了下滑趨勢,降至25%左右。
根據圖片顯示,Windows 11的增長放緩并在達到28.16%的高點后開始下滑的情況,可能反映了用戶升級意愿不強或者現有硬件兼容性限制等因素。鑒于Windows 10的支持期限將于2025年10月截止,微軟面臨一個戰略挑戰,即如何加速推動用戶向Windows 11遷移,同時解決用戶對新系統功能、兼容性和升級流程中的潛在顧慮。
微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優化升級路徑、提高系統性能、增加吸引用戶的新功能,并且積極溝通其對用戶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的改進,以鼓勵更多用戶在未來幾年內過渡到Windows 11。同時,考慮到企業用戶的特殊需求和更長的升級周期,微軟可能還需要提供更為明確的遷移指導和支持,確保這一過程平穩進行。
(8697372)
Windows系統作為全球使用人數最多的桌面操作系統,每一次更新都承載了人們無限的期待。在前段時間,英特爾的首席財務官在一次會議上,暗示消費者會在明年因Windows的更新而升級自己的處理器。
再加上許多PC廠商鋪天蓋地的狂熱宣傳,以及IT媒體按耐不住對外釋放的信號,我們基本可以判斷微軟最早會在明年6月份正式發布最新的Windows12系統。就連WindowsCentral 也表示,在迎來全新領導層后,微軟已經修改了Windows更新路線圖,將重新恢復Windows的更新節奏。
此次Windows的重大全面更新將會帶來怎樣的變化?作為目前全球商業最成功、應用最廣泛的主流操作系統,中國又有沒有能力和必要開發同級別操作系統呢?
在許多人的陳舊印象中,Windows系統更新迭代的速度是十分緩慢的。比如2001年發布的WindowsXP,足足打磨了五年之久才發布了下代Windows vista。經典的Windows7到Windows10更是讓廣大民眾苦苦等了六年。
對于中國民眾而言,Windows使用的路線基本都是XP到7再到10,其中的vista和8則以適用性和操作問題而不被歡迎較為冷門。也正是出自于大眾系統選擇,很多人潛意識中就認為Windows大版本更新是五年一次。
實則不然,當我們追溯Windows版本更新歷史,會發現無論是Windows1還是后續的95、98、2000,微軟實則是以三年為更新單位的。只有在Windows10版本上,微軟才花費了更多的心血來打磨下一代。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Windows11的口碑并未達到微軟的事先預期。截止今日,根據StatCounter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Windows10的全球市場份額超過70%,但Windows11卻只有23.64%。更多用戶對于Windows11的看法可總結為四字——無感升級,實際使用更像是10的UI美化版。
而隨著AI時代的到來,微軟更希望能以AI為核心,來打造一個新時代智能Windows系統,或許這就是Windows11尚未全面鋪開,微軟就迫不及待的將12呈現上來的主要原因。
目前PC廠商也在蓄勢待發,坐等Windows12的全面上線,來以AI為核心開發一系列應用,這在未來或稱為電腦廠商的核心賣點,因此我們預測,無論是微軟的Windows12,還是PC的軟件開發,下一代核心都將圍繞AI展開。
Windows 12將針對AI進行全新系統重構,不僅在UI和體驗上做到更靈動個性,還能讓用戶通過語音助手完成更多之前的繁瑣操作。在Windows 12中,AI將與系統底層深度融合,不再收到系統安全的任何限制,可直接調用大部分功能和應用。
在演示場景中,工作人員就利用AI語音開啟和關閉夜間模式。聯想到前些日子,貼吧有一位網友不慎將系統縮放率調到500%,結果畫面文字完全混亂失調,只能上網求助。很多網友在看到后也熱情試驗,結果自己也紛紛中招,電腦小白們頓時束手無策。
但在最新的Windows 12系統中,AI語音助手的加入就能讓用戶輕松規避這個問題,只要一句話就能讓AI助手自動調整縮放率。
除此之外,AI還具備深度學習能力,能根據用戶使用習慣對電腦音量、亮度自動進行調節。在未來隨著AI和系統的整合度提升,PC的實際體驗只會越加流暢。
其他AI功能或將還包括超級分辨率,即通過使用NPU來提升電腦畫質,以及可實時翻譯多種語言的實時字幕,還有AI壁紙、模糊搜索等等,都是令人期待的AI應用。
除了AI之外,Windows 12還將呈現全新的桌面布局,比如浮動式任務欄和類似macOS的狀態欄。還會支持更多的觸摸屏設備和鍵盤,以及最新版本的資源管理器和記事本,它們都將為用戶帶來更加時尚個性的操作體驗。
Windows 12在提升自用戶體驗的同時,對于設備性能配置也有了新的要求:
內存4GB或以上、TPM:可信平臺模塊(TPM)2.0。存儲空間最低要求64GB,8GB RAM,1GHz的CPU時鐘速度。處理器最低兩內核,1GHZ,64位兼容SoC或CPU。顯示器720p以上、8位每色通道。圖形卡DirectX 12以上以及WDDM兼容的2驅動程序。
Windows 自1985年11月發行以來,已經歷經近四十年的打磨更新,現今已經成長為十分平穩可靠的操作系統,在2013年所占市場份額一度來到90.96%的歷史巔峰。
盡管在過去十年間,Windows 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市場份額有所下降,但時至今日依然保持著超過70%的高占比,是桌面操作系統中無可替代的中流砥柱。
早在1995年,比爾·蓋茨與股神沃倫·巴菲特在財富雜志中進行過一次討論,當比爾蓋茨被問到面對中國有什么策略布局時,這位意氣風發的創始人回答道:“中國人不會為軟件付錢,不過我們會讓他們心甘情愿付賬,我們有的是辦法。”
而對于中國人而言,我們已經對Windows 有著深度依賴,它已經成為了品牌電腦系統標配的不二之選。面對昔日芯片的困局,操作系統也成為了懸在國人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令人憂心忡忡,難道我們做不出Windows 這樣的世界級系統嗎?
答案是完全有能力,只是沒必要。
在拋開市場占有率,商業運作,產業生態等一系列關鍵因素,單純只打造一款Windows同類的主流操作系統,舉國之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只是會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
但問題是,這樣的開發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技術上的壁壘可以突破,但商業上的成功卻難以復制。Windows現如今世界霸主的地位不是單純依靠技術優勢,而是聯合BM、Intel、HP、DELL等一眾公司齊心協力的成果。這些軟件公司打造了數以萬計的應用軟件,能在Windows上完美流暢的運行,這才讓微軟有了如今無可撼動的地位,
目前及時中國全力以赴再去開發一個相似系統,對于替代Windows也是無濟于事,目前桌面系統的格局是難以打破的。將桌面系統比作航母,軟件生態就好似艦載機,空有航母無法形成完整戰斗力。操作系統畢竟需要生態體系的融合,內核、軟件、用戶、合作伙伴、產業鏈和商業生態缺一不可,這需要大量成本來磨合成長。
所以目前中國完全有能力開發桌面操作系統,只是鑒于在商業發展黯淡無光的前提下顯得毫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