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經典的撲克游戲空當接龍肯定大多數人都玩過。從win95開始,這個撲克游戲一直存在于Windows系統中。在網絡還不發達的時代,多數人使用電腦都有這樣的記憶:工作太無聊了,偷偷打開空當接龍玩上一局。
空當接龍是個簡單的游戲嗎?也許很多人覺得當然啊。規則簡單,牌都在明面上,簡單得很。
關于空當接龍,游戲的作者Jim Horne是這么說的:“雖然沒經過證明,但是所有的關都是可解的。”
Win98的空當接龍有32000關,而到了WinXP時代,空當接龍一下增加到了100萬關。數量雖然龐大,但是經過網友們多年的游戲總結,還是發現了很多難關,甚至至今無人能解的關。
負關:空當接龍有-1、-2兩個負關恐怕大多數玩了半輩子的玩家也沒發現吧?只要在選關框里直接輸入-1或者-2就能進入。這兩關是作者留下的彩蛋,是絕對無解的。大家只要看看就好。
超難關:空當接龍很多關還是非常有難度的!流傳最廣的就是1941關。無數人在關花了大量時間。還有一些網友總結的難關:1-10, 21, 63, 68, 76, 86, 92, 96, 110, 123, 169, 170, 178, 190, 194, 237, 258, 285, 322, 385, 454, 518, 527, 575, 598, 617, 657, 669, 693, 718, 723, 770, 792, 798, 828, 829, 846, 865, 868, 877, 901, 912, 915, 1025, 1072, 1136, 1150, 1256, 1285, 1314, 1381, 1445, 1483, 1652, 1689, 1734, 1941, 2021, 2081, 2240, 2350, 2405, 2577, 2607, 2670, 2772, 2884, 2902, 3099, 3112, 3199, 3202, 3285, 3289, 3294, 3328, 3342, 3349, 3393, 3426, 3467, 3631, 3685, 3699, 3772, 3788, 3801, 3973, 4074, 4089, 4257, 4368, 4467, 4518, 4538, 4540, 4556, 4560, 4591, 4609, 4714, 4794, 4813, 4946, 5179, 5225, 5265, 5374, 5412, 5453, 5468, 5482, 5490, 5548, 5557, 5851, 5979, 6182, 6240, 6247, 6343, 6505, 6581, 6589, 6673, 6693, 6745, 6751, 6768, 6775, 6801, 6834, 6918, 7000, 7107, 7160, 7239, 7303, 7305, 7354, 7477, 7485, 7600, 7660, 7700, 7825, 7851, 8005, 8122, 8323, 8354, 8454, 8591, 8652, 8678, 8711, 8726, 8732, 8749, 8811, 8820, 9209, 9250, 9385, 9457, 9538, 9617, 9700, 9718, 9787, 9830, 9885, 10302, 10509, 10589, 10623, 10660, 10692, 11114, 11150, 11281, 11386, 11409, 11430, 11677, 11767, 11854, 11873, 11987, 12211, 12220, 12249, 12271, 12277, 12286, 12313, 12319, 12330, 12384, 12795, 12949, 13007, 13015, 13228, 13304, 13388, 13506, 13550, 13551, 13583, 13584, 13612, 13752, 13765, 13867, 13996, 14051, 14070, 14084, 14133, 14188, 14262, 14548, 14580, 14621, 14666, 14676, 14759, 14795, 14879, 14965, 14977, 15023, 15099, 15130, 15133, 15164, 15227, 15238, 15377, 15396, 15512, 15562, 15710, 15746, 15905, 15939, 16129, 16191, 16202, 16508, 16575, 16576, 16768, 17277, 17426, 17467, 17524, 17680, 17683, 17708, 17764, 17768, 17863, 17985, 18446, 18492, 18512, 18623, 18872, 18906, 18992, 19146, 19152, 19410, 19425, 19431, 19444, 19482, 19484, 19497, 19590, 19626, 19633, 19763, 19837, 19861, 19880, 20055, 20251, 20411, 20418, 20426, 20547, 20581, 20589, 20630, 20703, 20715, 20830, 20873, 20912, 21042, 21051, 21185, 21262, 21278, 21283, 21322, 21365, 21491, 21587, 21785, 21896, 21899, 21927, 21944, 21954, 21969, 21998, 22245, 22304, 22332, 22369, 22373, 22574, 22907, 23017, 23190, 23216, 23219, 23444, 23910, 24063, 24104, 24165, 24225, 24457, 24549, 24735, 25122, 25123, 25129, 25146, 25155, 25293, 25315, 25351, 25424, 25450, 25558, 25599, 25602, 25656, 25790, 25856, 25995, 26061, 26093, 26183, 26194, 26197
無解關:經過這么多年,無數人研究很久,發現空當接龍并非如作者所言所有關都可解,有8關至今無人能解,他們是:11982,146692,186216,455889,495505,512118,517776,781948
光線追蹤第一次出現在發售游戲上,沒記錯的話是前年11月份的《戰地5》,而《古墓麗影:暗影》是最早宣布支持但跳票之后才支持的,到目前為止,支持光線追蹤的可玩游戲陣營也終于超過10款以上了,雖然游戲數量少,顯卡要求高但勝在效果還不錯,而隨著微軟DX12 Ultimate版本的公布,光線追蹤普及速度只會更快,目前開發者已經可以使用預覽版了。
ROG Strix RTX 2060S O8G顯卡試玩,光追前后對比和性能分析
而在DX12 Ultimate普及之前,我們慶幸可以看到NVIDIA在3月份宣布正式支持DLSS 2.0,這個版本增強的不是一點半點,而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看到DLSS 1.0的畫面是模糊的,而現在是媲美原生畫質甚至更清晰;以前像在《地鐵:離去》中不同分辨率會限制DLSS的使用,現在是任意分辨率和畫質均能使用。簡單來說,這項技術就是SSAA抗鋸齒(超級采樣)的完美進化版,搭配光線追蹤來體驗簡直不要太爽!
結合以上圖形技術的公布,就可以預料到未來一件恐怖的事情,那就是每一款支持DX12 Ultimate的游戲都會兼容DLSS 2.0。好了開頭嘮叨了那么多,我們今天先來看看支持DLSS 2.0游戲表現如何,在測試之前,先來介紹一下部分硬件的開箱,想看測試可以直接跳過。
這次開箱的是屬于華碩DUAL系列,這款后綴是帶有MINI的,但并不是Phoenix單風扇短卡系列,也許是考慮到尺寸和性能的平衡,Phoenix系列最高僅有RTX 2060的型號,而這款RTX 2070 DUAL系列采用雙風扇和更大尺寸的PCB,根據官方介紹此款顯卡是專門用于英特爾NUC 9 Extreme/Pro機箱上的。
背面相關介紹,Axial-tech Fan技術的風扇、細致唯美的燈帶和軟件控制等,通過這些我們可以初步了解到這款顯卡的定位。
Dual系列顧名思義就是產品搭載雙風扇,而這款RTX 2070 MINI在外觀上也有一些不同的變化之處,橫條的不規則裝飾看起來顯得更加吸引眼球,而搭載的兩枚軸流風向官方宣稱還支持IP5X防塵認證,確實清理顯卡灰塵是一件挺繁瑣的事情,就讓時間來驗證一下吧。
上半部分,左邊還是萬年不變固定位置的GEFPRCE RTX LOGO,而右邊是ASUS LOGO,只有中間的細致燈條才有一點燈效,作為NUC 9 Extreme/Pro的配件之一,果然賣相是足夠低調的。
PCB比散熱器還要更短小一些,這個級別的顯卡理應是配備背板的,但由于是出于配件的定位,似乎節約了這部分的成本,外接供電是單8pin,對于有TDP限制的短卡來說絕對是足夠的,而且就連Founders Edition都是這種規格就更加不用擔心。
側面部分,不用拆解就能看得出這款顯卡采用的是3根熱管+鰭片的散熱模塊,這種規格對于RTX 2070來說已經是最大化利用Boost 4.0機制了,如果還要按照這種規格來設計RTX 2070 SUPER,短卡性能可能會較主流而言損失很多。
視頻輸出接口,屬于短卡因此僅配備DP、HDMI和DVI類型各一個,基本可以滿足NUC的日常需求。
用尺子量了一下顯卡的長度,大概就是官方所說的20CM以內,這種尺寸能滿足大部分ITX機箱,NUC 9 Extreme/Pro則是剛剛好合適。
由于手頭上沒有那么多ITX配件,最終從小倉庫里面折騰半天,翻出了這款酷冷至尊MB400L智瞳機箱代替裝機測試,這款機箱賣點就是足夠簡潔和時尚,前面板是金屬拉絲紋理,側面仍然配備主流的4mm鋼化玻璃,最大支持MATX主板挺符合主流裝機方案的。
機箱內部,風冷的話頂部、前部和后部均支持安裝風扇,而最適合安裝240mm水冷的位置在頂部,兩側面有六角型的進風孔,可以保證一定程度上的空氣流動。
機箱背面,和大多數入門級產品一樣,都是大同小異的設計,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底部的硬盤架,是可移動和拆卸的,這算是酷冷至尊一貫的優良傳統吧。
最后是這次要用到的CPU散熱器——冰神B240最新版本,據官方所說這款是采用了第三代雙腔體冷頭,散熱效率更高,冷排鰭片高度增加了一些可以提升散熱面積,最后是風扇換成新款漩渦系列,其他方面基本和上一代冰神相同,定位都是入門級別的水冷產品。
外觀變化最明顯的是冷頭燈光位置,變成酷冷至尊的LOGO了,相對一堆文字來說更簡潔和干練了。
裝機圖一覽,全程測試都是封箱進行,除了CPU散熱風扇,機箱沒有安裝任何風扇。
測試平臺還是老相好Intel i9-9900KF默頻,內存是芝奇TridentZ DDR4-3600 8GBx2,搭載最新NVIDIA 445.87 WHQL驅動和最新Windows 1909系統。測試項目是3DMark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和Time Spy,游戲有兩款DLSS 2.0代表作《Control》和《我的世界》,考慮實際情況測試會有1080P和2K兩種分辨率。
華碩DUAL RTX 2070 MINI CPU-Z規格圖,標注Boost頻率是1650Mhz(默認是游戲模式,全文測試使用),還有另一個超頻模式是1680Mhz,可以通過GPU Tweake II切換,實際運行頻率大致會在1750Mhz左右,功耗限制最高為190W,確實相比主流非公顯卡來說低一些,畢竟也是為尺寸犧牲一些性能在所難免。
Fire Strike顯卡分數為22521
Fire Strike Extreme顯卡分數為10589
TimeSpy顯卡分數為8565
從理論跑分來看,這款MINI顯卡大致比Founders Edition低3%左右,和一些高端RTX 2070來說差距也是差不多,大致可以認定就是非超頻版的核心,但反映到實際游戲體驗當中可以說是幾乎無差別,DUAL RTX 2070 MINI的充分優勢卻可以體現在尺寸上,假如你還不滿足的話,可以看看接下來的MINI顯卡還要超頻的瘋狂部分。
廣東這邊目前室溫大致25℃左右,這款顯卡在Fire Strike壓力測試中可以跑出97.1%的穩定度,剛好可以越過合格線,核心頻率大部分時間活躍在1750Mhz左右,最高可以達到1860Mhz,風扇轉速略高,不過由于封箱處理其實噪聲也不算太大,最高溫度為78℃,距離上限還有一大段距離,而實際應用在NUC 9 Extreme/Pro上,散熱能力應該會更好,因為側板是全覆蓋通風孔的。
想要調試其他顯卡參數的話,比如說風扇啟停功能和切換模式,都可以在華碩GPU Tweake II軟件上進行,這里硬核就用它來驗證下超頻能力。
最后按照標準設定+100Mhz核心頻率,拉滿+9%功耗上限,可以順利跑完Fire Strike出分數,最高Boost頻率可以跑到2000Mhz左右,這時候跑分就可以堪比一些RTX 2070高端非公型號了,看來這款顯卡的核心體質也是經過精選的,溫度和風扇轉速也降了一點,因為Fire Strike壓力測試屬于烤機級別的。
目前支持DLSS 2.0游戲有《Control》、《德軍總部新血脈》、《飛向月球》、《機械戰士5:雇傭兵》、《光明記憶》以及《Minecraft》,在這些游戲里面,光線追蹤技術也是分層次高低的,這次我們就拿《Control》和《Minecraft》這兩款擁有全局照明技術并且知名度較高的大作拿出來測試,以后有機會再全部測試一次。
先來看看1080P分辨率的表現,在《Control》里面光線追蹤和DLSS是可以單獨分開使用的,所以你需要極高的幀率配合高刷新率屏幕,僅開啟DLSS這款DUAL RTX 2070 MINI也能跑出上百幀的效果。而你需要體驗真實的光影渲染,開啟DLSS+光線追蹤也能基本保證60幀左右流暢運行,完美滿足這款游戲的需求了。那么開啟DLSS效果如何呢,可以參考對比以下截圖。
2K分辨率顯然還是比較吃力,但要知道,這款《Control》本身畫面質量就很不錯,加上優秀的物理效果,顯卡要求肯定就高。不過好在有了DLSS 2.0技術加成,幀率直接是40多幀劇增到75多幀,即便你對光線追蹤的真實效果毫無感覺,但是這項技術是由RTX 20系列顯卡的Tensor Core所支持的,不得不說老黃可是留了一手,況且這款游戲是屬于第三人稱動作冒險類型,開啟光線追蹤+DLSS 30幀以上游玩也是基本流暢的,只不過不完美而已。
1440P@最高畫質光線追蹤
1440P@最高畫質關閉光線追蹤
1440P@最高畫質光線追蹤+DLSS
1440P@最高畫質關閉光線追蹤+DLSS
除了DLSS 2.0的性能提升效果(基本達到50%以上),也不要忘記畫面增益效果,從以上截圖對比可以看出,開啟DLSS 2.0甚至要比原生畫面要銳利和清晰,并且噪點控制更加優秀。另外像《Control》這種全局照明版本的光線追蹤是未來游戲的趨向,因為它是作用于畫面中所有物體,并且完全遵循真實的光線來渲染,而不是像《戰地5》和《古墓麗影:暗影》那樣只應用于反射和陰影部分。
《我的世界》RTX版本目前還處于Beta的階段,這款游戲是運用MOD到極致的靈魂大作,在RTX版本之前,其實游戲各種光影和材質資源包都讓硬件吃不消,現在NVIDIA官方支援光線追蹤+DLSS 2.0之后,在1080P最高畫質自定義RTX地圖中,這款顯卡基本可以達到50幀以上的水平,只是渲染距離不同對幀率會有一點影響,但也滿足流暢創造玩法的需求。
2K分辨率就同樣比較吃力,只能基本滿足30幀左右的運行幀率,還有這個渲染距離在開啟光線追蹤后,會限制在24個區塊以下,不開啟最大是128區塊(最高可以完全吃滿9900K),可能等DX12 Ultimate、光線追蹤以及DLSS技術更加成熟以后就會開放了。
1440P@最高畫質光線追蹤
1440P@最高畫質光線追蹤+DLSS
1440P@關閉光線追蹤
之所以前面說《我的世界》加裝光影資源包很重要,那是因為原版畫面是基本沒有任何光影效果,手機上還能勉強湊合玩玩,但是對于一臺主流級的PC電腦怎么可能隨意滿足呢?所以光線追蹤簡直可以說是為這款游戲量身打造的,配合創造的靈魂玩法,簡直不要太絕配!你可以看看以上截圖對比,完全是兩個《我的世界》,也就是平行宇宙那樣的巨大差別。
總得來說,實時光線追蹤完全取代傳統光柵化是早晚的事情,一來我們PC電腦都會離不開微軟DX12 Ultimate標準的到來,二來無論是游戲還是硬件廠商都會以微軟標準進行合作開發,特別是最近更新的DLSS 2.0技術,通過測試可以發現它完全是光線追蹤的靈魂伴侶。而對于這款DUAL RTX 2070 MINI顯卡來說,本身是應用于NUC機器上,但發現單獨作為ITX平臺配件其實也不錯,尺寸、散熱、功耗和性能控制在一個理想的水平,而且超頻能力居然也還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