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有幾種自帶的錄屏方式,如果顯示“錄制不工作”那么你可以先嘗試下面這種方法來進行錄制。
1、按下快捷鍵【Win+G】就能快速打開win10自帶的錄屏工具,然后點擊錄屏按鈕開始錄屏就可以進行錄制了。
2、錄屏結束之后,再按一次【Win+G】,然后點擊【顯示全部捕獲】,就可以看到使用它錄制的所有視頻了。
(它不僅能夠將聲音畫面一起錄進去,并且還擁有“游戲模式”的錄制,來方便一些需要錄制游戲的用戶,而且視頻自動保存在MP4格式。)
如果還是不能夠完成錄制,那么你就需要選擇第三方專業工具來幫助你完成工作,比如接下來介紹給大家的這款萬興優轉。
步驟1、啟動萬興優轉
啟動萬興優轉,然后在左邊的功能區選擇音畫錄制功能,在主界面點選第一個屏幕錄制選項。
步驟2、自定義錄制區域
接下來就是設置錄制的區域,你可以拖動錄制框中間的符號來調節錄制的位置,同時你可以自定義調節錄制框的寬與高選項值來控制錄制框的大小進行錄制
步驟3、在線涂鴉
點擊紅色的REC按鈕開始錄制,錄制將在3秒倒計時后開始。點擊畫筆按鈕可以對錄制內容進行在線涂鴉。
步驟4、停止錄制
錄制完成后點擊紅色的停止按鈕,錄制將結束。錄制后的視頻將自動出現在產品當中。你可以隨后在產品中對視頻進行格式轉換和壓縮等處理。
都市快報
2018-07-09 14:30
作者:見習記者 孫毓 通訊員 許妍
俗話說“一白遮三丑”,“白”是美女的一大標志。但是過分蒼白就有可能出了問題?!吧n白”的江阿姨和汪女士就不幸得了病。
臉白的像紙一樣,醫生都被嚇到了
10余年前,江阿姨于江西當地醫院行“結扎術”后便開始出現月經量增多的情況,每次來大姨媽不僅經期長,且有大量血凝塊,需每天用成人紙尿褲。因為沒有腹脹腹痛等其他癥狀,她一直未予重視和治療。
2017年,江阿姨因暈倒被送入江西當地醫院,一查血紅蛋白只有45g/L,重度貧血,B超提示子宮大。但是因為未確診病因,只進行了輸血治療。
上周,江阿姨突感頭暈沒力氣,面色差得嚇人,女兒立即送她到余杭婦幼保健院婦科就診。
接診醫生一看嚇一跳,患者臉白的像紙一樣,整個人又浮腫,于是立即開通了綠色通道,把江阿姨收入院治療。
入院后,婦科副主任醫師施文銀檢查發現江阿姨的血紅蛋白只有31g/L,于是緊急輸血,前后共輸血10個單位。同時,B超檢查發現患者子宮增大如懷孕2個多月,確診子宮腺肌病??紤]到患者是乳腺癌術后,藥物治療對乳腺癌預后有影響,便進行了手術治療。近日,江阿姨進行了子宮次切術+雙側輸卵管切除術+盆腔粘連分解術,手術順利,術后恢復良好。
本身皮膚就白,重度貧血難發現
汪女士本身皮膚就白,來大姨媽臉色更蒼白也沒在意,直到大姨媽半個月還沒走,她才到外院婦科就診。
醫生B超檢查發現汪女士盆腔里有一直徑17cm的囊腫,后轉診至余杭婦幼保健院婦科就診。
檢查發現汪女士血紅蛋白46g/L,立即收入院治療。因為汪女士重度貧血,前后共輸血7個單位改善貧血狀況后,進行了手術。術中發現右卵巢增大,占據整個盆腔,與周邊粘連甚廣,直觀可見一個巨大囊腫。手術成功剝除了囊腫,術后病檢提示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月經異常、痛經,要警惕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腺肌病
近年來,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率有不斷升高的趨勢。育齡期是異位癥的高發年齡,其中76%集中在25~45歲。生育少、生育晚的婦女發病明顯高于生育多、生育早者。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常常被嚴重痛經、慢性腹痛、月經異常、不孕等癥狀困擾。
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呢?內膜異位顧名思義是子宮內膜在正常部位以外的地方生長;醫學上嚴格的定義是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腺體和間質)出現在子宮腔被覆內膜及宮體肌層以外的其他部位。最常見的部位是卵巢,此外還有腹膜,宮骶韌帶,宮頸,剖宮產瘢痕等。這是生育年齡婦女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子宮腺肌病多發生于生育年齡的經產婦,常合并內異癥和子宮肌瘤。當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到子宮肌層時,稱為子宮腺肌病。主要癥狀是經量過多、經期延長、和逐漸加重的進行性痛經,疼痛位于下腹正中,常于經前一周開始,直至月經結束。
“痛經在女性朋友中太常見了,所以很多人并不會到醫院就診,常常會采用像多穿衣服、喝紅糖水、敷暖水袋、臥床、吃止痛藥等方法來緩解。有些痛經確實會得到緩解,但是有些痛經,不但不會緩解,而且會漸進性加重,這時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很有可能是疾病引起的,需要立即到醫院就診?!笔┪你y醫生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