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月31日,臨沂市下發緊急通知,要求立即開展電梯特種設備安全大檢查,全市相關單位組織全面檢查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的登記、檢驗、作業人員持證、應急管理和維護保養情況,同時督促電梯使用、維保單位對在用的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逐臺進行檢查。

    30日中午,工作人員在對臨沂一商場的電梯進行安全檢查。 攝影 記者袁文瀟 通訊員袁清海

    安全大檢查活動重點檢查設備的檢修蓋板、樓層板、防護擋板以及梳齒板等,發現事故隱患的要立即停止使用,維護保養作業后應對有關蓋板的復位情況進行仔細確認。同時,對使用單位來說,還要檢查其注冊登記、檢驗有效期、是否設置專門安全管理人員、是否有相應應急預案等情況;對維保單位來說,主要檢查其人員持證情況以及維保記錄、維保質量等。

    通知要求,各縣區局對電梯安全狀況進行全面分析,重點排查人口密集場所使用的各類電梯、使用時間長的老舊電梯、缺少物業管理的住宅電梯以及超期不檢驗的在用電梯等,全面排查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對隱患整改不到位的,予以停用。

    根據市質監局提供的數據,目前,臨沂市電梯共有14366臺,在用13580臺,其中蘭山區7718臺。早在今年年初,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安排,我市開展了電梯安全監管大會戰,最新數據顯示,全市已排查電梯7800余臺,排查整改安全隱患510多處,責令停用電梯183臺。

    市質監局特檢科工作人員介紹,在排查出的安全隱患中,超期未檢問題最為突出,這主要是因為使用單位不按照法律規定,沒有提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部門報檢導致;同時,使用單位日常監管不到位也是較為突出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并沒有配備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如日常維護保養等。停用的電梯,主要是由超期未檢等原因造成電梯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問題。

    【提醒】

    用手頂扶梯扶手入口處也可逼停電梯

    湖北荊州女子被手扶梯吞沒,電梯卻并沒有及時停止,難道沒有一種辦法可以逼停運轉的電梯嗎?7月31日,在解放路九州商廈,我市質監局工作人員向市民普及了一條逼停手扶梯的辦法——觸碰紅色緊急按鈕。

    市質監局工作人員介紹,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手扶梯需具備緊急制動功能,是一元硬幣大小的紅色按鈕。一般來說,紅色緊急制動按鈕位于靠近地板的手扶梯一側或邊緣位置,只要低頭看,比較容易被發現,而且每個單方向的手扶梯上下端各有一個紅色緊急制動按鈕。

    工作人員演示發現,當用手或腳觸碰紅色按鈕的時候,正在運轉的手扶梯很快停止,如果想使電梯重新運轉,只能用鑰匙按照鎖眼處標注的方向進行操作。

    “其實還有一種方法可以迫使手扶梯停止,那就是用手頂扶手入口處,但如果有紅色按鈕,就不要使用這種辦法。”正當大家還處于疑惑中時,商場工作人員再次演示,只見他彎下腰用手指稍用力頂了一下扶手入口處的橡皮圈,橡皮圈向內凹進了大約一公分,就在此時電梯同樣停止運轉。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由于近期電梯傷害事故多發,市區多家商場加大了工作人員對手扶電梯緊急制動及電梯使用的培訓力度,部分商場甚至用外放喇叭提醒廣大顧客如何正確使用手扶梯,增強安全和避險意識。

    【調查】

    手扶梯蓋板有孔,難道是螺絲松動?朋友圈盛傳九州超市電梯問題其實并不存在

    在湖北荊州手扶梯“吃人”事件爆發后不久,某媒體統計出一份全國25省市自治區電梯安全隱患原始數據,其中,我市九州超市因“為節約時間沒有安放螺絲”登上“黑榜”名單,而這份非官方名單也在朋友圈中盛傳開來,并引發市民高度關注。

    手扶梯上的小孔(圓圈處)是廠家為方便維修而專門設置的。

    7月31日,市質監局特檢科工作人員專項檢查的第一站便來到解放路九州商廈。在商廈上下超市的手扶電梯蓋板上,有兩個直徑如一角硬幣大小的鉚釘。通過現場演示發現,鉚釘的長度根本起不到固定蓋板的作用,商場電梯管理人員扭開鉚釘后,便可用專業工具將電梯蓋板提起來。

    九州商廈工作人員認為,商場內扶梯蓋板兩側的孔洞可能就是網絡盛傳的“沒有安放螺絲”之處。記者看到,在通往二樓商場的手扶梯蓋板兩側,各有一個比小拇指稍細的孔洞,如果不留意,根本看不到。商場工作人員解釋,這兩個小孔是廠家專門設計的,作用是方便維修時使用工具伸進去勾起蓋板。商場電梯管理人員用一個帶鉤的鐵環伸入小孔內,用力一拉便將蓋板提起來。記者看到,被提起的蓋板兩側正好可以搭在下面的鋼架結構上用以支撐,蓋板的另一側還有一段突出的鋼結構,恰好與靠近電梯的另一塊蓋板咬合。

    商場工作人員表示,手扶梯上并沒有其他位置可以安放螺絲,也就是說,蓋板上的孔洞并非網絡上傳的“為了節約時間沒有安放螺絲”。

    記者趙輝 實習生陳玉婷

    投資要點:

    保供穩價效果顯著,焦煤供應最緊張的時候已經過去,保供穩價退出后明年制約焦煤產量釋放的重要因素仍是安全生產。暫停澳煤進口或將常態化,焦煤進口主要關注疫情對蒙煤進口量的影響。

    雙碳政策下,焦炭新投產能節奏受到較大影響,預計明年將逐步釋放,但對市場影響相對有限。作為高能耗行業,制約焦炭產量釋放的最大因素在于政策性限產。

    我國鋼鐵行業政策重心已從去產能轉為壓產量,粗鋼產量或將長期維持該水平,年內需求變化節奏主要受季節及政策引導,需求制約形成的負反饋也將向焦煤焦炭上游傳遞。

    供給改善情況下,焦煤運行中樞將下移,失去成本支撐的焦炭也將被動跟隨,明年若無政策性限產,焦煤焦炭運行節奏或將由下游需求主導。

    1.行情回顧

    2020年作為焦化產能置換的大年,落后產能在12月底集中淘汰,新增產能投放進度跟不上,新舊產能時間錯配導致2020年底至2021年一二月焦炭供應緊缺,焦炭期貨突破上市新高達到3000元/噸,現貨連續十五輪提漲。3月,季節性重污染天氣引發下游鋼廠限產,蒙煤受疫情反復擾動,甘其毛都通關車輛持續低于100車。焦炭期貨在3月底創造了2021年最低值2131元/噸。

    第二季度,供暖季結束后一部分落后產能集中淘汰,疊加中央環保督查小組進駐山西,焦企開工率大幅下滑,焦炭供給再次收縮。下游鋼廠利潤恢復良好,對焦炭提漲接受度較高。焦炭開啟年內第二輪沖高,本輪在5月初再次達到接近3000元高點。焦煤端,由于安全生產責任納入刑法,對煤企心里威懾力較大,企業不敢貿然超產,焦煤供應緊缺。大宗商品過快上漲引發高層關注,國常會喊話大宗商品,雙焦應聲下跌。

    第三季度,七一建黨百年大慶,煤焦鋼產業鏈上下游皆出現不同程度的停限產,其中焦煤最為嚴格,大礦基本全部停產,直到7月底還未完全恢復正常。焦炭原料極度緊缺,在焦煤帶動下連連上漲,此時煤焦比連續下跌突破近年新低。焦炭雖處價格高位但被焦煤擠占利潤,利潤微薄。

    第四季度,動力煤增產保供效果顯著,之前被充作電煤入爐的焦煤重新回流至焦化,疊加在港澳煤開放通關,蒙煤進口連創新高,焦煤基本面得到一定改善后價格回調,焦炭失去成本支撐隨之下跌。焦炭端供應擾動頻繁,基本面稍強于焦煤,盤面焦化利潤也陸續得到修復,煤焦比震蕩上行。

    2.焦化產能情況

    “十三五”期間,河北、山東、江蘇、河南、山西焦化行業去產能12792萬噸,其中2020年去產能6522萬噸。截止2021年4月底,Mysteel調研統計全國冶金焦在產產能52561萬噸,其中碳化室高度4.3米及以下產能約14366萬噸,5.5米及以上產能約38195萬噸。從省市分布情況來看,山西省4.3米及以下的焦爐占比最高,占到了其省內焦化總產能的45%,山西省仍將是焦化產能置換目標大省。從區域分布來看,焦化產能分布愈發集中,地區分布不均,華北焦化產能占全國焦化產能46%,華南焦化產能僅占3%。從產能結構來看,獨立焦化廠焦化產能占全國焦化產能61%,并以濕熄焦為主,鋼廠焦化在總產能中占比39%,但以干熄焦為主。

    2021年5月底生態環境部下發《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提出將嚴格“兩高”項目環評審批,推進“兩高”行業減污降碳協同控制,并將碳排放影響評價納入環境影響評價體系。能耗雙控成為下半年政策重心,焦化行業作為高能耗行業,其新建項目的審批以及在建項目的手續審核難度加大,而今年恰逢焦化產能置換大年,這導致今年新增焦化項目達產時間受到不同程度的延遲,一些在建項目由于環保手續不全甚至被推空重建。

    截至今年6月底,Mysteel調研統計下半年將凈新增1853萬噸焦化產能,山西、內蒙及河南是產能置換主要地區。2021年3月9日,由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聯合發布的《內發改環資字(2021)209號》文件,關于確保完成“十四五”能耗雙控目標任務若干保障措施的通知,文件指出2021年不再審批焦炭等高能耗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對已備案、已環評的新增焦化產能進行用能指標的加項審查。受此影響,今年內蒙古新投焦化產能進度一度延遲,原計劃2019年-2023年將有3690萬噸新增焦化產能達產,但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僅有一家110萬噸焦企出焦。2021年3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辦公廳印發了《內工信冶建工字(2021)85號》文件《關于印發淘汰落后化解過剩產能計劃的通知》,文件列出了2021-2023年三年內必須淘汰關停的焦企。截止今年6月底,內蒙古地區焦化在產產能約5020萬噸,4.3米及以下落后產能1530萬噸。綜合內蒙古發布的多項文件來看,2023年之前淘汰1530萬噸落后產能的目標大概率將嚴格執行,與此同時,為完成國家“十四五”能耗雙控目標,作為能耗大省的內蒙古,其新投焦化產能將面臨重重壓力。

    7月下旬中央環保檢查小組進駐山西,并向山西省政府反饋檢查情況,提及焦化行業能耗雙控形勢嚴峻,違規上馬“兩高”項目,多數新建、在建焦化項目手續不全,且部分在產焦化企業違法違規排污。山西各地方政府陸續出臺焦化限產政策,除了在產產能受到影響,新投產能投產時間也大面積延后,部分焦爐甚至被推空重建。作為焦化產能置換大省,山西新投產能不及預期也嚴重拖累了全國進度,據Mysteel調研原預計7-8月新投產能達1041萬噸,但實際投產僅360萬噸。截止2021年8月底,Mysteel調研統計,2021年已淘汰焦化產能1371萬噸,新增3651萬噸,凈新增2280萬噸。

    在雙碳及能耗雙控大背景下,預計明年的新投產能投放也將受到影響,焦炭產能在本輪產能置換完畢后或難有繼續增長空間。雙碳政策除了影響新投產能,現有產能也反復受到環保檢查及“以鋼定焦”的限產制約。今年中央環保督查小組多次入駐各焦炭主產區,焦企限產30%-50%不等。山東延續“以鋼定焦”政策,要求將2021年全省焦化產能由4600萬噸壓減到3300萬噸左右,焦鋼比降至0.4,受此政策山東焦企限產嚴格,截至10月,山東省累計焦炭產量2831.7萬噸,同比下降 7.5%。可以預見,環保檢查高頻趨嚴、以需求制約焦炭產量、能耗雙控等政策制約,仍將是明年焦炭供應主要擾動因素。

    3.焦煤國內供應

    今年作為焦化投產大年,市場原本對今年焦炭供應持有寬松預期,除卻“雙碳”政策對現有產能及新投產能的擾動,焦煤供應緊缺也成為今年焦炭供應難以釋放的核心制約因素。7月大慶之后焦煤生產遲遲未恢復常態,多地“一煤難求”,焦企提前半月支付預付款仍面臨原料緊缺的局面,部分焦企因原料受限甚至難以維系正常開工。

    中國能源結構“富煤貧油少氣”,已探明煤炭資源儲量排世界第四,但優質煉焦煤資源稀缺。根據國土資源部統計,截止2016 年底全國保有查明煉焦煤資源量 3073 億噸,占世界煉焦煤資源量的 23%,占全國煤炭保有查明資源儲量的 19%。其中經濟可采的煉焦煤儲量僅有 395 億噸,僅占煉焦煤保有查明資源儲量12. 85%。在已查明的 3073億噸煉焦煤資源量中,氣煤( 不含氣肥煤和1 /3 焦煤) 1405. 3億噸,占已查明資源量的 46%,而焦煤、肥煤和瘦煤分別僅占 24%、13%和16%,且強粘結性的肥煤和焦煤比較短缺。

    國內供應方面,增產保供動力煤作為今年煤炭市場主旋律,不可避免地影響了焦煤的國內供應,晉陜蒙煤炭主產區全面落實四季度動煤保供任務,山西及內蒙分別承擔5300萬噸、陜西承擔3900萬噸動煤長協合同。動力煤最緊缺的時候,部分省份發改委發文要求配煤焦煤不入洗,直接入爐充當動煤使用,鐵路運輸也以動煤保供為主,焦煤請車困難。截至目前動力煤保供穩價效果顯著,被充當保供的焦煤也回流焦化,煉焦煤庫存回升明顯。汾渭數據顯示,截止11月22日,樣本生產企業煉焦煤庫存為506.7萬噸,自去年9月下旬以來庫存首次超過500萬噸水平,周環比增加29萬噸,較上月初大幅增加254.5萬噸;樣本下游企業煉焦煤庫存量為900.2萬噸,周環比減少7.3萬噸,較上月初減少1.1萬噸。煉焦煤庫存在歷史低位徘徊近一年后,終于回歸“正軌”。

    今年煤炭供應極度緊缺,除卻疫情擾動,最大的影響因素無疑是異常嚴格的查超限產政策。今年3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對未發生生產事故,但存現實危險的違法行為提出追究刑事責任。安全生產責任首次納入法律,對煤礦企業造成巨大心理威懾力,今年煤價直線上漲的情況下,也難有企業貿然超產。

    煤礦安全事故頻發,瞞報、遲報現象嚴重,國家安全部門加嚴安全檢查力度,安全事故導致的大范圍停限產時有發生。比如煤礦第一大省山西省,1-10月份,山西省煤礦發生生產安全死亡事故8起,死亡11人,同比減少3起、9人,分別下降27.27%和45%。但企業遲報、瞞報事故現象嚴重。前10月發生的8起事故有6起屬于遲、瞞報事故。遲、瞞報事故占總量的75%。煤礦之所以瞞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煤礦發生事故后,地方政府傾向于執行“一刀切”停產整頓,除了事發煤礦停產,還會波及區域內其他煤礦。11月3號山西省應急部門解讀《山西省“十四五”應急管理體系和本質安全能力建設規劃》,強調煤礦發生事故后,不搞“一刀切”式區域性停產整頓,節假日期間,嚴禁下達不合理的行政性停產限產措施。若明年該措施確實嚴格執行,將有效減輕煤礦安全事故及節假日造成的產量驟降。

    多重因素疊加,導致往年超產產生的隱形庫存大幅縮減,煤礦嚴格按照核定產能生產。據Mysteel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110家洗煤廠樣本平均開工率為70.06%,同比去年平均開工減4.10%。前三季度洗煤廠平均開工為69.93%,2020年前三季度開工為74.24%,今年的開工遠不及去年同期。從新增產能來看,明年煤炭新增產能主要包括聯合試運轉到期的煤礦延期生產,以及永久產能的核增,預計明年共計將有近3億噸煤炭新增產能,但其中以內蒙古動力煤為主。山西省在增產保供過程公布的2021擬核增煤礦中,僅有1450萬噸煉焦煤凈新增產能。

    4.焦煤焦炭進出口

    2021年1-10月,全國原煤產量32.97億噸,同比增長4%;煉焦煤供應量為40458萬噸,同比增長1.7%,而煉焦煤進口量僅為3946.8萬噸,同比大幅下降39.5%。可見今年國內煉焦煤產量雖同比增長,但仍難以彌補進口減量。2020年我國焦炭總產量為4.71億噸,冶金煤總消費量約在6.27億噸,國內煤炭原煤總產量為38.44億噸,其中冶金煤總產量約在48510萬噸,進口煉焦煙煤總量為7264萬噸,進口依賴度近15%。2020年10月澳煤暫停通關,直至一年后才開放在港澳煤通關,一年間我國煉焦煤價格屢創新高,疫情持續擾動下,進口來源國格局也發生較大變化。

    2020年累計進口澳洲煉焦煤3536.81萬噸,澳洲煤占總煉焦煤進口量接近50%。焦煤第一進口國澳大利亞暫停通關后,市場原本對蒙古寄予厚望,蒙古被譽為“煤炭產業中的沙特阿拉伯”,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優越,與我國是重要的貿易合作伙伴。但今年在中蒙邊境疫情反復擾動的情況下,蒙煤進口不及預期。2021年1-10月份,中國從蒙古國進口煉焦煤1177.58萬噸,同比下降40.30%。國內煤價高漲下,蒙煤進口不及預期引發中蒙雙方高層關注,中蒙高層多次舉行會談,9月中蒙政府間委員會舉行在線會議,討論增加由主要口岸的過貨量,以實現中蒙雙邊貿易額100億美元的目標。會議后甘其毛都通關車輛顯著增加,屢創今年新高,甘其毛都日均通關車輛一度維持在500車以上。后因內蒙古疫情加嚴,目前通關車輛僅維持100車左右,為了遏制疫情傳播,除了甘其毛都口岸外,策克、二連浩特、滿洲里等主要口岸均實施了進口限制。而蒙古國計劃在明年2月底前清理894萬噸煉焦煤庫存,在疫情擾動下略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今年10月底,部分口岸陸續放出消息,20年10月之前在海關系統有報關記錄的在港滯留澳煤允許通關,放行港口包括遼寧營口港、山東煙臺港及河北唐山主要港口,中國煤炭資源網初步數據顯示,唐山主要港口在港澳煤約390萬噸左右,主要以一二線主焦煤為主。這部分澳煤雖然主要流向終端,并未直接進入市場,但對下游特別是鋼廠煉焦煤庫存提升較大,對煉焦煤市場造成較大沖擊。從最新數據來看,10月份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煉焦煤已從0恢復至77.79萬噸。

    今年焦煤進口最大的“黑馬”當屬美國,1-10月份,我國從美國進口焦煤802.32萬噸,同比增加983.41%。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煤炭資源儲量,隨著頁巖氣技術的改革,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強,以及能源結構的轉變,美國煤炭產量逐年下降。特朗普上臺后調整經濟方針,逐年下降的煤炭產量得到一定回升,疊加今年一系列出口政策的發布,全球高煤價刺激下,美國擠占全球煤炭市場份額、將一次性能源變現成資產的驅動力較大。

    展望明年焦煤進口,蒙古雖劃撥鐵路建設資金,但預計明年進口方式仍將以公路為主,蒙煤進口仍受疫情擾動較大。今年在焦煤最緊缺的時候澳煤都未完全開放進口,預計明年開放澳煤進口的可能性較小。美國、俄羅斯及加拿大等發達國家仍將是我國進口焦煤的重要補充,在全球減碳趨勢下,全球煤炭供需格局預計將呈現供需雙弱的態勢。

    1-10月份,我國累計進口焦炭120.9萬噸,同比下降50.65%;累計出口557.6萬噸,同比增長99.1%。今年焦炭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長主要由于全球經濟復蘇,海外粗鋼市場需求強勁,而同時內外價差導致出口經濟效益更高,企業出口積極性較高。預計明年焦炭進出口仍將維持常態化運行。

    5.下游需求

    2020年12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提出“鋼鐵行業要堅決壓縮粗鋼產量,確保粗鋼產量同比下降”,粗鋼壓減首次成為市場關注焦點。2021年4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21年鋼鐵去產能“回頭看”檢查工作的通知》,明確將“2021年粗鋼產量壓減工作方案、進展、成效”列為檢查重點。6月底以來,多個產鋼省份相繼發布了2021年度粗鋼產量壓減工作計劃,粗鋼壓減正式成為今年下半年黑色產業鏈政策主旋律。

    今年電煤供應緊缺,疊加發改委發布《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部分省份能耗不降反升被亮紅燈,江蘇等省份對鋼鐵行業加大限產力度以沖擊完成能耗雙控目標。鋼材產量繼續下跌,對焦炭直接需求產生較大抑制。據鋼聯調研數據,7月后日均鐵水產量開始連續下降,目前僅維持在200萬噸左右水平,處于近年絕對值低位。

    進入秋冬季,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關于開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21-2022年采暖季鋼鐵行業錯峰生產的通知》(以下簡稱《錯峰生產通知》),正式啟動鋼鐵行業錯峰生產工作。雖然往年秋冬季也有“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作為應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采暖季污染物排放問題的必要手段,但今年的錯峰生產通知還為粗鋼壓減補充提供了執行路徑。

    《錯峰生產通知》實施范圍覆蓋全國40%以上的粗鋼產量,輻射企業數量多,《錯峰生產通知》的實施范圍除了延續往年的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即“2+26”城市之外,新增了承德、張家口、秦皇島、臨汾、日照、臨沂、濰坊、泰安等產鋼城市。按照《錯峰生產通知》要求,錯峰生產工作分2個階段進行。其中,2021年11月15日至2021年12月31日為第一階段,重點完成2021年度粗鋼產量壓減目標任務;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15日為第二階段,按照不低于上一年同期粗鋼產量的30%進行錯峰生產。

    2020年全年粗鋼產量10.6億噸,2021年10月份,全國粗鋼產量連續第五個月下降,至7158萬噸,同比大幅下降23.3%。1-10月份,全國粗鋼產量 8.8億噸,同比下降0.7%。照此估算,第一階段2021年粗鋼壓減任務大概率將完滿完成。第二階段參照中鋼協專家估算,將影響粗鋼產量約2450萬噸,約占2021年同期全國粗鋼總產量的11%。受此影響,第一季度焦炭需求難以大量釋放。

    近期政策暖風頻吹,央行降準預期兌現,對房地產態度近年來首次轉為溫和,市場對明年房地產情緒樂觀。值得注意的是,終端需求或有所提振,但我國已進入“雙碳”時期,“一刀切“運動式減排雖不可取,但鋼鐵行業已由去產能轉向新階段的產能產量雙控。多省市在十四五能源發展目標中提及確保鋼鐵、焦化產能只減不增。新增產能幾乎無可能,現有產能基礎上嚴控產量預計將成為新常態。

    6.總結與展望

    供給端,保供穩價下焦煤產量超額釋放,若明年保供退出,安全生產將再次成為制約國內焦煤供應的重要因素,焦煤進口仍需關注疫情對蒙煤進口量的影響,限制澳煤進口或將常態化。焦炭新增產能投產進度將持續受到雙碳政策的影響,預計明年對焦炭市場影響有限。焦炭作為高能耗行業,由環保檢查及能耗雙控引發的集中限產將對市場節奏產生更大的影響。

    需求端,按照目前200萬噸左右的日均鐵水產量來看,今年大概率將超額完成粗鋼壓減任務。錯峰生產政策及冬奧會將對明年一季度需求釋放形成較大制約,但也不排除提前完成粗鋼壓減任務的地區在高利潤刺激下提前復工。雙碳政策下我國鋼鐵產量或將長期維持當前水平,在總產量平控范圍內,需求釋放節奏或將隨季節性及政策引導變化。

    從煤焦鋼產業鏈利潤分配情況來看,今年焦炭腹背受敵,被上下游夾擊,話語權極低,盤面利潤長期為負,煤焦比跌破近年新低。焦炭已基本完成產能置換大周期進入平穩發展階段,上游焦煤產量將長期受到安全生產政策的制約,下游鋼鐵面臨雙碳政策下的減產壓力,目前焦炭僅剩的話語權武器即政策引導下的集中限產,若無政策性限產,焦炭市場或將跟隨上游或下游主要矛盾被動運行。總體來看,焦煤供應最緊張的時候已經過去,明年焦煤運行中樞將下移,失去成本支撐的焦炭也將被動跟隨。

    本文源自金融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