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 FAT32 文件系統格式已經相當普及,但 Windows 用戶多年來仍有一個巨大的疑問 —— 為何默認只支持 32GB 的分區大小?隨著時間走入 2021 年,現已退休的微軟工程師 Dave Plummer 終于在 YouTube 自頻道(Dave's Garage)的最新一期節目中給出了解答 —— 因為當年就是他要求這樣限制的。
視頻截圖(來自:Dave's Garage / YouTube)
考慮到 FAT32 理論支持 16TB 的分區卷大小,Windows自帶格式化工具的默認 32GB 限制似乎有些武斷。
當年為了突破這一限制,許多用戶寧可借助第三方軟件、或者命令行工具來覆蓋預設值。
回顧歷史,Dave Plummer 在這期視頻中給予了解釋:
據悉,上世紀末那幾年,Plummer 參與了將 Windows95 Shell 移植到 Windows NT 工作,其中就包括重制 Windows 格式化工具。
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要求,是因為 NT 內核與 Win95 系統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底層的 API 也必須徹底替換并完全重寫。
于是在一個小時的 UI 創意探討階段,開發團隊就想到了源于經典、但又不大相同的格式化對話框。
在談到這一“天才設計”時,Dave Plummer 表示當時自己想的是如何為 Windows 用戶帶來良好的潛在支持。
如果默認的簇大小偏大,磁盤空間的浪費代價會有些大。比如在設置成 32KB 的時候,即便是小到幾個字節的“Hello,World!”程序,也會占用完整的 32KB 存儲空間。
權衡利弊之后,Dave 最終決定將 FAT32 文件系統格式的卷上限設置為 32GB 。而當年市面上的大容量存儲卡,也普遍只有 16MB 的版本。
Secret History of Windows Format _ by Original Microsoft Author Davepl(via)
雖然經常被拿來和比爾·蓋茨的“640KB 足夠用”經典語錄一起吐槽,但 FAT32 的 32GB 限制其實也只是 Windows UI 上的“臨時限制”。
慶幸的是,盡管仍不完美,但相關方案還是足夠良好地維持了 25 年的時間,直到 NTFS 文件系統格式接替 FAT32 成為主流。
有趣的是,Windows NT 4.0 其實并不原生支持 FAT32(直到打上了 Service Pack 補丁),且 Wintel 聯盟也需要借助第三方驅動程序,才能為 FAT32 提供支持。
大容量時代來臨的小事
我們現在都離不開各種存儲設備,手機、電腦、U盤等都需要足夠大的存儲空間來裝東西。但可惜,我們熟悉的FAT32格式,這些年來一直限定在32G以內,大家通過各種第三方軟件才能格式化更大容量,好不方便呀。不過,近日消息傳出,微軟終于對格式工具做了改進,呼啦提升FAT32格式最大支持到2T!就像我們以前升級128G內存終于不用再刪東西一樣,這次終于可以放心大方地在U盤和SD卡上存儲各種重要文件了。
其實這極限限制背后,有個非常”隨心所欲“的小故事。30多年前,一位Windows開發人員隨手決定把FAT32限制在32G,結果這主意就保留了那么長時間。不過人不 STATIC,技術在不斷進取,經過近30年的發展,時至今日終于有所改變。
不過,值得提醒的是,我們之前常見的4G單文件上限依舊。所以如果有需要傳輸5G級別的大兄弟,還需三思。同時,科普一下,相比FAT32,NTFS格式在性能和安全性方面都更勝一籌,大家如非兼容問題,在選擇存儲格式時最好還是考慮NTFS。
所以總體來說,這次提升FAT32最大容量,對各行各業用戶來說都挺重要的。既方便更多人使用美團外賣、奶茶快遞等App,也能幫助游戲愛好者將PS4手游輕松傳到U盤。技術的更新與進取,確實在不斷 facilitando 我們的生活。相信未來在軟硬件整體水平的 joint 力下,存儲將會越來越 GENIAL。
大容量時代來臨的小事
前篇我們簡單介紹了FAT32格式化最大容量從32G提升到2T這件小事背后的前因后果。這對我們使用存儲設備肯定會很友好。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存儲容量也在持續攀升,2T在不久的未來可能也不能滿足我們日益增長的需求。
相比之下,我們更期待的應該是存儲技術本身的革新。比如目前常用的閃存已經無法滿足性能和儲存需求,而新一代的閃存將采用三維閃存技術,這將迎來一個全新的革命。三維閃存可以將單位體積內的閃存芯片數量增加10到100倍,從而實現比現有閃存技術更高的容量和更快的讀寫速度。
另一個技術方向是以磁性材料為基礎的儲存技術。新一代磁盤驅動采用了軌道記錄技術,大幅提高單位面積的記錄密度,實現了PbTB級的超大容量。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發展,數據量的爆炸式增長并不局限在消費級市場,企業和研發機構對存儲技術的需求日益殷切。新的高容量儲存技術正相應涌現,以滿足新的需求。
總體來說,隨著科技的不斷革新,我們未來或能享受到更高速和更大容量的儲存服務。32G到2T只是邁出的第一個小步,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信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人類將迎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零儲存”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