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溫水槽、恒溫爐、恒溫培養(yǎng)箱、恒溫恒濕箱、恒溫恒濕室、恒溫恒濕腔、恒溫恒濕試驗箱、恒溫恒濕環(huán)境檢測儀、恒溫恒濕器。
溫度穩(wěn)定性、溫度均勻性、溫度控制精度、濕度穩(wěn)定性、濕度均勻性、濕度控制精度、回溫時間、溫度偏差、濕度偏差、溫濕度波動性、工作噪音、能耗測量。
一般7-10個工作日出具報告,可加急。
KS R 3036-2016(2021 恒溫器
IRAM 2042-1962 電動恒溫器
TS 420-1966 電子恒溫器
JIS B 8481:1999 室內(nèi)恒溫器
KS B 6154-2016 房間恒溫器
CNS 9097-1987 恒溫器(壓力式)
CB/T 4373-2014 船舶封入式恒溫器
ANSI Z21.23-2000 and ANSI Z 21.23a-2003 燃氣器具恒溫器
為了判斷水的溫度,可以采取以下步驟:
初步感受水溫:將手懸停在水面上方,通過感受是否有熱量輻射來判斷水的溫度。如果感覺到熱,水可能是燙的;如果沒有感覺,水可能是室溫或冷的。
深入體驗水溫:如果容器足夠大,可以將手肘浸入水中,這樣能更準(zhǔn)確地感知水的溫度。浸入5到10秒后,如果感覺溫和但不燙,水溫大約在38℃左右。(該方法存在一定危險性,謹(jǐn)慎使用)
觀察氣泡大小:在加熱水時,觀察鍋底氣泡的大小。小氣泡類似蝦眼,水溫約70℃;中等氣泡類似螃蟹眼,水溫接近80℃;大氣泡類似魚眼,水溫約85℃;成串的氣泡出現(xiàn)時,水溫在90℃到95℃之間。
通過這些方法,可以大致判斷水的溫度,避免燙傷或誤判水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