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這次的經歷比較有趣,特此分享出來。
最近幫朋友裝機,說是去年組裝的主機他放在門店的主機經常出故障,想換一臺新的主機用來打訂單。
▼ 去年組裝的機器,我覺得直接換新也挺可惜的,不如查查故障到底在哪里。抱著能不能再搶救一下的心態,我打開了機箱的側蓋:
雖說是去年裝的,但打開后的第一眼真的有大型考古現場的既視感了。
→丐板(CF-G6-MX Series3.1)
→DDR3 8GB 1333MHz丐條
→ i5 2380P處理器(去年買的,大概一百多塊錢?)
→乖巧intel原裝風扇
→搭配航嘉的古董雙接口電源。
→500GB的希捷HDD像是服役10年的樣子,小小的房子不知道迎來送往了多少過客。
▼ 我下意識地說:“你這基本就可以考慮50包郵了... ...嗯,等等?這是?”
什么,這XFX的RX470?
卡:biling biling
我:???
結合現在一飛沖天的顯卡價格。
啊這,這波是,屎、屎坑淘金?
開機,安裝GPU-Z,一看RX740已經被開核成了RX580(刷BIOS),真是機智。
2009年的機械硬盤 + 2012年的處理器 + 2016年的顯卡,并在2020年被安裝到一起。
以這一整臺的機器的混搭程度,就像是賽博坦星球撞擊了仙俠世界,碰撞出了一個金丹期的變形金剛?
看到我凝重的表情,朋友問:“怎么樣,這機器還有救嗎?”
我帶著復雜的表情對他說:“整臺機器就像在垃圾場臨時拼湊起來的。
可以說幾乎整機都是垃圾。
說幾乎而而不是全部,是因為這張顯卡現在咸魚翻身了。因為顯卡挖礦卷走了新顯卡的存量,所以現在你只要賣掉這張顯卡,足夠裝一臺新的主機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當時 RX470 在閑魚的掛價在¥2100左右(現在有所回落),降價快速出手,其它配件找人收了垃圾,他再添一點,預算成功上到了2.5K。
配這臺PC的思路也簡單,本身的需求是瓷磚店打打訂單、Office全家桶,軟件算算鋪磚的面積和塊數,普通筆電也能勝任。
▼ 問了一下是否還有游戲需求,答案是:有的(這也難怪,畢竟原本就是RX470的顯卡,肯定會玩一些游戲)
但礙于預算和現在顯卡的價格,果斷推薦了性價比最高的核顯方案。
處理器:AMD R5 3400G
主板:msi A320
顯卡:VEGA 10 1400MHz
硬盤:惠普 EX900 m.2500GB
內存:惠普V6 SERIES 8GB×2 3200MHz
電源:安鈦克VP650 BRONZE
機箱:安鈦克 DP501 ATX
考慮到后續會升級獨顯,整套沒有追求極致性價比,機電有壓縮的可能但整體表現不錯。
▼ 入手時R5 3400G漲價有限,4核心8線程,動態加速4.2GHz,約等于intel 的 i7 7700,勉強能摸到 i7 7700K 的屁股。用來打打訂單絕對足夠,而且不至于很快淘汰。是目前最適合他的處理器之一。
▼ VEGA10的性能略弱于GTX960,只要顯示器分辨率不高也算能用。
▼ 因為是核顯,不吃機箱體積,幾年后升級,R5 3400G退役用作HTPC也不錯。
目前APU的尷尬之處在于它確實可以滿足常規用戶90%以上的需求,就連AMD不樂意讓APU的性能增幅過快。
▼ 主板是msi微星的A320M-A PRO M.2,本身就是性價比套裝,沒必要在主板上傾注太多的預算。
▼ 這片A320M從上海的代理商處提的,據他的說法現在APU的銷量高了很多,而這款主板和華擎的某一款,是用戶搭配APU的首選。
最后我選擇的是微星,如果你也想壓低預算,可以考慮這類高性價比的款式,配合APU絕對夠用。
我順便問了一下現在的顯卡的行情。
以現在不少款式電競顯示器的出貨價格明顯低了不少,緣于渠道商壓貨壓得太多。
得到的回復是:渠道可以拿到顯卡的現貨(華碩等),但是需要搭配一臺電競顯示器、一塊高端主板、加一個高端機電散任選。也就是1:1:1:1提貨。
▼ 只要能拿到顯卡,等于是品牌給渠道商送錢。但能不能處理掉顯示器和機電散就看渠道商自己的本事了。
核顯比較吃內存,首先雙通道內存可以大大提升核顯的性能(帶寬翻倍,性能提升)。
從2016年開始DDR4 16GB就成了標配。2021年了DDR4 單根內存起步8GB,所以組成雙通道16GB,也給未來預留了提前量。
此外,高頻也對核顯的性能有影響(比帶寬的提升弱),但惠普V6的價格有優勢,在高頻馬甲條里算比較便宜的,所以此處直接選V6。
在我理解中,如果硬件升級成本在¥500以內,加內存條和把機械硬盤換成固態硬盤,是提升體驗最明顯的兩種方式。
尤其是固態硬盤,除了可以當作系統盤,還可以做下載的中轉站。迅雷3個以上的并行下載就會因為HDD的尋道機制,性能受到影響,10個以上并行下載性能損失更加明顯。
▼ 如果把SSD作為并行下載文件的第一位置,可以支持更多的并行下載,后期再從SSD轉移到HDD同樣方便。
▼ 這次選擇的惠普EX900 500GB,定位入門級,價格實在是感人。500GB版本券前¥369,已經是這個價位的自營能買到的最劃算的SSD之一。
▼ 閃存顆粒絲印為BW9C1TD8J5D,也有說這一代EX900顆粒來自三星3D TLC 96層以及鎂光兩個供應商,如果到手發現顆粒編號和這款有不同也不用感覺奇怪:
▼ 主控為:SMI(慧榮)定制的2263XT,沒有外置緩存,支持模擬SLC Cache:
▼ 在速度上,EX900如不同門的EX920和EX950,但勝在價格夠低,
原本認為450W左右的電源帶動這套配置還是很輕松的,直到聊起了未來必然會出現的礦難。是的,他想3070收RTX3070。
考慮到電源一用就是10年,而旗艦次旗艦顯卡的功耗并沒有按照我們想象中那樣,功耗逐年減?。≧TX3080的瞬時功耗還破了紀錄),始終保持在一個很高的位置。
這部分也能理解,就和碳排放的本質是發展問題一樣,限制顯卡功耗約等于限制顯卡的性能,自己限制自己的旗艦顯卡功耗上限是150W,然后被對手打爆?誰又愿意作繭自縛。
▼ 瓦數足夠,價格便宜,保留時間長,品牌又可靠,最后還是瞄向了安鈦克。
這款支持3年換新,截止發稿前JD目前無貨,比較尷尬。
▼ 機箱為DP501,二百元級別,支持360冷排自帶兩條ARGB燈帶,可以實現漸變色效果。
▼ 安鈦克DP501的外觀整體方正,但又有別于常規的長方體造型:
▼ 正面并不算矩形,從下圖這個角度看會更明顯(無視我貼歪的AMD RYZEN貼紙)
▼ 整機安裝完成:
▼ 安裝win10時順手拍了一張側面,因為主板本身不帶RGB燈位,散熱器也選擇了原裝,所以常亮位置為風扇+燈帶,就這個價位來說已經是能實現的天花板效果了(主板上加預算不如加在SSD和內存)。
1.自從有了挖礦,顯卡成了一個神奇的產品。買顯卡,用4年,然后原價甚至加價出手,這換以前真是不敢想。連RX480都能煥發出第二春,理財屬性吊打一眾數碼消費品。
2.目前對于入門用戶而言,核顯性能足夠。游戲黨如果顯示器分辨率在1080P,也能玩很多網游,但如果要求更高,只能高位接盤獨立顯卡。
3.核顯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方案。
4.剛看了一眼,AMD 的APU和intel中低端帶核顯的款式,價格已經上漲。供需影響價格,APU漲價雖遲但到。
PS:寫完后,到了06.19 ,加密貨幣開始崩盤,這是終于開始礦難了啊
之前筆者寫過一篇安裝win10系統的教程,原本是沒題材情況下隨便寫著玩得,沒想到引起了許多網友的關注。上期教程是教大家通過微軟官方的U盤制作工具來安裝win10。而在中國登陸微軟官方網站速度實在太慢,有網友反映無法下載官方工具,或者制作U盤過程中會有提示失敗。
接下來我就介紹另外一種安裝方法,這種方法的工具都在國內網站下載。相對來講受網絡影響更小一些。對硬盤的分區過程也相對簡單一些
懶人目錄
1、PE系統介紹
2、安裝工具準備
3、制作PE 啟動盤
4、進入PE,對硬盤分區
5、系統安裝(參看上一篇內容)
6、幾句廢話
一、PE系統介紹
簡單的說,PE系統就是安裝在U盤中的簡易操作系統??梢杂肬盤直接引導電腦啟動到圖形桌面。雖然還不能完全當做windows來使用,但可以獨立引導電腦。在windows系統無法正常引導時,PE系統可以拿來做很多事情。不僅限于重裝系統。
PE系統都屬于第三方團隊制作,其質量良莠不齊。這里推薦兩個個人感覺還不錯的PE版本。優啟通、微PE這兩個PE系統,相對干凈,穩定,兼容強,無廣告。
其余的PE系統,比如大白菜、深度、老毛桃、我心如水、裝機員、深山紅葉、完美者、無垠都算在PE界略有名氣的。隨便用哪個問題都不大。但安裝PE時或者一鍵Ghost時,或多或少都會被安裝指定軟件和修改主頁(利益關系,PE系統都是免費下載的。但人家也是要吃飯的,可以理解)。這些修改不會影響你的使用,安裝完成之后自行刪除即可。
我們這里教的方法并不是使用一鍵Ghost,所以影響基本不會有。大家可以放心使用這些PE來安裝。
?
二、安裝工具準備
1、還是老生常談的注意事項。電腦有價,數據無價,重裝之前請一定備份數據!系統裝壞了可以重來,數據一旦誤刪真的很難恢復回來。建議大家重裝之前,仔細的備份自己的重要文件,照片,文稿,視頻。切記!
2、準備一個8G以上的空白U盤用做PE系統盤。 最好是品牌U盤,這樣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質量和兼容性問題。當然如果你手頭沒有U盤,用讀卡器和TF卡(SD卡)組合也可。兼容性也是取決于品牌質量的好壞。
一臺安裝好系統的電腦,用來下載PE系統和windows鏡像。
三、制作安裝U盤
我們以優啟通為例,百度“優啟通”。最好去指定的官網下載最新版本。
下載完成以后,解壓,打開程序。并插入U盤。制作過程會清空U盤中的原有數據,注意備份。
選擇指定的U盤盤符,選擇全新制作。其他選項不用去動它。
制作時間取決于你的電腦和U盤的速度。制作完成以后我們也可以點模擬測試,測試下啟動盤是否安裝成功。
制作好的U盤通常會兩個區。空間較小的分區里存放的是PE啟動文件。其余空間會自動留給用戶使用,我使用的這個U盤有32G容量。制作完PE系統還有27G左右空間可以自使用。 這部分空間可以存放自己的資料和win10安裝鏡像。
制作好了PE系統,我們還需要一個win10安裝鏡像
win10安裝包下載方式,我們同樣可以像上一期那樣用。微軟的安裝工具下載。只是這次不要寫入U盤,而是直接下載win10鏡像文件即可。
不需要解壓,直接將下載到的iOS文件(win10鏡像)接拷入U盤存放數據的分區內就可以了。
。
另外,我們也可以去國內的一個叫MSDN網站去下載 win10鏡像。這里的下載速度會比官網快很多,而且版本非常詳盡。
方法是百度中搜索“MSDN”彈出的第一個項網站——MSDN 我告訴你 就是它的官網了
在操作系統這里,有非常多的windows系統版本。我們甚至還可以找到windows 3.1,windows XP之類的古董系統。這里我們就選擇最新版本的 win10 1909 update Jan 2020 舉列。
在右邊有四個系統版本,我們選擇第三項,consumer editions (商業零售版)X64。點擊進入
這里我們會看到一串下載鏈接,把它復制到迅雷里就可以下載了。下載好了以后,把它拷貝到安裝好PE的U盤中即可。
四、從U盤引導到PE系統
將U盤插入電腦(臺式電腦最好不要插USB前置面板)。按“引導設備選擇”的快捷鍵啟動U盤??旖萱I的設置根據臺式機的主板和筆記本的品牌各有不同。我在這里整理了一部分品牌的快捷鍵。請大家對號入座。
比如我的聯想thinkpad筆記本快捷鍵為F12 。插入U盤,按下開機鍵以后就狂按F12。就會出現一個這樣的選擇界面
第一項是我插入的U盤,第二項是SATA 硬盤,第三項是從網卡啟動 我們選第一項,從USB啟動即可。(個別臺式電腦的選項會比較多,不過選擇方式類似)
然后,不出意外。電腦會自動進入到winPE的桌面。進入PE系統之后,我們要先給硬盤分個區。
打開桌面上的分區工具DiskGenius (分區精靈),第一項就是我們的主硬盤,我這里故意分了多個區。如果你想要安裝一個純凈的系統,可以將重要資料拷貝出來以后,將整個硬盤分區全部刪掉重建。
在要安裝主系統的磁盤上右鍵,選擇刪除所有分區,選擇“是”。注意,這會刪除我們磁盤上所有的數據。然后再在左上角點下“保存更改”
然后我們就會得到一個完整的硬盤。接著我們可以來看下分區表類型。UEFI啟動模式對應GPT分區,傳統Legacy BIOS 對應MBR分區。
分區表類型的修改方式在“磁盤”——轉換分區表類型內就可以轉換。當然如果這一步不懂也沒有關系,略過即可。重裝系統的電腦一般BIOS啟動設置與分區表是對應的,不需要更改。接下來我們開始分區
右鍵你需要分區的硬盤,選擇快速分區。
這里你可以根據個人習慣可以對硬盤進行任意分區。一般512G大小的硬盤我只建議分兩個區即可。c盤至少留80-100G空間,其余空間分給D盤。
如果你是固態硬盤,分區之后務必將“對齊分區”打鉤。這個玩意就是固態硬盤的“4K對齊”。不選會影響固態硬盤的性能,還會影響固態硬盤的壽命。打鉤,然后點擊“確定”
等出現了分區信息以后,就表明分區精靈已經分好區并格式化完畢了。這時我們就可以關閉分區精靈。進行系統安裝了。
我們打開PE系統的“此電腦”找到原先拷貝進U盤中的win10 安裝鏡像。右鍵——裝載
在自動彈出的win10安裝鏡像中,點擊setup。接著就會進入win10安裝界面
從此往后所有的操作與之前的官方U盤制作工具一樣。具體步驟大家可以參考我上一篇的內容。
手把手教你如何重裝win10系統,自己動手安裝系統其實很簡單
不同的是,因為在PE中我們已經將硬盤分區。所以在實際安裝windows中我們只需要直接將系統安裝到c盤即可。不需要再有刪除分區的步驟。
最后是幾句廢話,我介紹的兩種方式都屬純凈版的安裝方法。雖然會比雨林木風之類的麻煩一點,但安裝出來的系統的兼容性和穩定性更好。安裝過程中也不基本出現的藍屏等問題。如果你嫌麻煩也可以安裝現成的Ghost版本。
至于是不是正版的問題,正版的概念只取決于你采用了正規的激活方式。無論用哪一種安裝方式,只要是是正規激活的系統都屬于正版。
文中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可以在留言區留言問我??梢曰卮鸬膯栴}我會盡力去回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