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POPDV"↑一鍵進入影像圈
作為一個攝像師,除了常規的微電影和紀錄片拍攝,現場活動的拍攝也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和很多人預想的不一樣,在現場活動的拍攝中,往往充滿了更多的變數。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一聊在現場活動中的設備接駁問題。
說到設備接駁大多數讀者可能認為這并沒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內容,就像把小米盒子或者數字電視機頂盒接到電視上一樣簡單,只需要拿一根HDMI線接在兩端設備上即可。但事實上現場活動中使用的大屏幕設備、網絡直播設備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智能,而且在復雜的準備過程中設備提供商可能并沒有時間和機會與攝像師們提前溝通自家設備的接口類型和支持格式,并且大屏設備和廣電設備的方案與協議的混亂造成了現在“接上了并不好用”的狀況經常發生,為了壓縮時間成本而一緊再緊的搭建時間導致了復雜的系統兼設備并不能如愿運作。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攝像師,應該為這種情況做足準備,在不測的情況發生時,像哆啦A夢一樣掏出可以搞定現場狀況的“寶貝”,使得活動可以如預想一樣順利進行。
現場活動中,遇到甲方希望攝像機信號接入現場大屏的情況很多,但實際情況是國內大屏租賃公司的設備不盡相同,現在技術人員的熟練度也參差不齊,筆者就遇到過很多次現場大屏技術人員使用暴風影音軟件來播放大屏視頻。這樣的技術人員就很難指望他們搞清不同的視頻接口和傳輸協議,有效的幫助你解決攝像機信號的接駁調試問題。下面對于如何順利地將攝像機信號接入大屏會分成兩個部分討論:硬件接入和軟件接入。希望這里提到的一些經驗能幫助大家解決一些切實的問題。
硬件接入,顧名思義,就是將攝像機信號直接接入到大屏轉換信號的處理器中,目前LED大屏行業內大多數都使用這種處理器(行業內叫做視頻處理器,下同)為大屏傳輸信號。這種處理器具有多種接口,可以接駁筆記本、機頂盒等大多數視頻設備使用。通常比較新的型號會有HDMI接口,部分舊型號的視頻處理器僅有VGA或DVI接口。大屏供應商技術人員(下文會寫作“大屏商”)會使用HDMI接口來接駁筆記本電腦來播放素材,這時大屏商會提供一根HDMI線纜來接駁攝像機。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兩個常見問題:1、你的攝像機使用SDI接口,沒有HDMI接口;2、攝像機或切換臺距離大屏器材距離很遠。
使用充電寶供電的Blackmagic Micro Converter
使用轉接盒的連接方式
第一個問題解決方法比較簡單。市面上有很多的SDI-HDMI轉接盒,價格從百元至千元不等。你只需要備上一個轉換盒即可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要注意的是很多廉價的轉接盒設計時并沒有考慮到兼容多種復雜的設備,所以在這里筆者推薦Blackmagic Micro Converter SDI to HDMI 這一款轉接盒。首先它使用USB供電,這意味著你可以將它接駁上你的充電寶或者手機充電器來供電。這款轉接盒兼容絕大多數世面上的高清(非4K)攝影器材。同時因為這款產品是面向廣播級產品來開發的,所以畫質基本無損,足以應付現場大屏的使用。需要提醒的是通常這種轉換盒不能逆向使用。
母帶中所錄下的花屏
搖臂攝影師的連接方式
第二個問題解決起來就要相對麻煩些。HDMI線材的傳輸距離理論上可以達到30米,但是因為線材和設備功率等原因,HDMI線材在15米內才是比較安全的傳輸距離。筆者之前拍攝的一場活動,負責操作搖臂的攝影師使用了一根10米的SDI線連接攝像機和監視器,又使用一根10米的HDMI線連接監視器和切換臺,長度理論上并不算特別長,但是在直播中出現了閃屏,花屏的情況,效果大打折扣。這個時候,如果你的攝像機有SDI輸出接口,采用SDI線材是比較穩妥的方案。
長距離連接方式
SDI線材是廣電業界常用的視頻信號線,長距離傳輸能力和抗干擾性能都很優秀。在距離大屏設備較近的地方再轉換成HDMI信號連接處理器會是比較穩定的連接方式。
這里需要說明一點,如果視頻處理器擁有SDI接口(通常這種型號會比沒有SDI接口的型號貴上幾百元,有些廠家為了節約成本不會購買),請毫不猶豫地使用SDI連接線!如果你的攝像機只有HDMI接口或僅僅是使用單反,低成本方案是購買一對轉換盒,也就是HDMI-SDI和SDI-HDMI兩只轉換盒,中間長距離傳輸部分使用SDI線材。同時如果你有Atomos Shogun或者Blackmagic Design Video Assist這類錄機監看一體機,也可以使用錄機上的SDI接口輸出SDI信號后接駁SDI線材,最后再轉換成HDMI信號。
一定有很多朋友注意到淘寶上出售的HDMI延長器,或者叫做信號增強器,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筆者遇見過攝像師朋友使用這類設備,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一味地增強信號強度并不能理想地讓信號傳輸更遠,線材的衰減、中途的干擾都會影響到HDMI信號的傳輸,有線電視射頻信號的增強原理不適合套用到HDMI傳輸上。另外市面上還存在大量的HDMI轉接網線的延長器,這類設備的設計初衷是解決大廈酒店等各處的顯示屏使用的,畫面質量和延遲差強人意,作為臨時使用可以考慮,但是設備的耐用度并不是很理想。筆者曾經購買過一套進行測試,初次使用連接成功,但是第二次使用時就無論如何也連接不上了,如果不得不使用,那么一定要購買需要電源供電的版本,也不要貪圖便宜。
軟件接入也是大屏商常用的一種接駁方式,當大屏商的視頻處理器比較低端(只有DVI或VGA)時或者需要攝像機畫面和演示畫面切換/互相融合時需要用到。接駁方法可以理解成將一臺電腦連接大屏處理器,攝像機信號通過采集卡采集進入電腦,在大屏軟件里控制各種畫面。業內比較常用的大屏軟件有vMix、Resolume Arena、Hirender等,比較高端的還有Watchout等系列。這些軟件都支持采集卡采集攝像機畫面。當然你也會見到使用暴風影音或者Potplayer的低端大屏商,這時候你就要自求多福了,或者接著讀一讀下文,自己準備好播放器材。
如果有比較多的這類業務,自行購買一款USB采集卡是一個比較省心的選擇。筆者比較推薦的是AJA出品的U-TAP系列采集卡,它使用USB3.0接口,不需要特殊安裝驅動,擁有SDI和HDMI兩種款式,可以根據自己的設備進行選擇。
Blackmagic系列的采集卡易用度尚可,但是現在全線產品均為雷電接口,如果不使用蘋果筆記本的朋友不太建議考慮。國產的圓剛品牌價格會相對較低,但是需要安裝驅動,有時會出現莫名其妙的連接問題,同時對一些軟件不太友好,在采集筆記本電腦畫面以及部分游戲機時會有HDCP限制的問題,也需要注意。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有時會出現大屏商不喜歡攝像師來“亂動”大屏器材的情況,這個時候自備一臺筆記本接好采集卡和攝像機,只提供給大屏商一根HDMI或DVI的視頻輸出線來讓大屏商自行連接是最省時省力的選擇。自備播控設備的問題我會在后面詳細說。使用軟件接入可以實現一些僅硬件接入實現不了的功能,比如和其他畫面的無縫銜接,在畫面上顯示活動/主辦方的標志,嘉賓講話時的名條等。實現這些功能并不困難,大家可以自己探索一下。
在解決了接口接入的問題后,另一個更復雜的問題就是視頻格式。廠商標準不一致,國標和各種外國設備的混亂導致了高清信號的格式混雜。比較常見的有(隔行)1080 50i、1080 59.94i 以及(逐行)1080 25p、1080 24p、108050p、1080 60p等。很多具有HDMI接口的視頻處理器僅支持上述中的一種格式,然而大屏商有時并不清楚他們的設備所支持的格式。筆記本電腦之所以可以很順利的接入,是因為筆記本電腦的顯卡具備切換多種不同視頻格式的功能。不幸的是攝像機并不具備這種功能。當你使用常見的廣播級攝像機如索尼EX280、索尼EX1R等時,你可以在機內設置所需要的輸出格式和制式,一般來說隔行的1080i 50和1080i 59.94以及隔行的1080p 25、1080p 30是比較常見的輸出格式,在接駁大屏設備后如果無法正確顯示攝像機畫面,大家可以嘗試切換這幾種不同的格式來找到大屏設備能支持的正確格式。如果你使用的是單反來進行拍攝并使用HDMI接口輸出,那么你需要更加提高警惕。
部分單反和電影攝影機設計HDMI輸出的初衷是方便用戶實時查看拍攝的內容,并不是為了將畫面原汁原味地輸出。使用單反相機、Gopro等連接大屏幕甚至是切換臺經常讓筆者頭疼不已,拋開如何隱藏拍攝信息和操作界面不說,單是設置好正確的輸出格式就已經是一大挑戰。很多拍攝設備只能輸出單一的逐行或者隔行格式,這對于設計上欠缺兼容考慮的大屏設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所以如果你使用單反來進行現場拍攝,那么一定要注意和甲方、大屏商協商妥當,提前連接設備并進行測試。HDMI設備的連接問題遠不止于此,HDCP保護和握手問題、EDID等問題也很常見,本文就不展開贅述了。
Gopro連接MD-HX
那么,存不存在能完美解決HDMI攝像器材連接問題的方案呢?答案是有的。比較投機的方法是自帶整套播放系統,本文的最后部分會詳細討論如何構建自己的系統。這里想說的方法是購買一個多格式轉換器,筆者比較推薦的是由美國廠家DECIMATOR推出的一款多格式轉換器MD-HX,國內稱這款設備為紅蜘蛛。這款轉換器自帶HDMI和SDI輸入輸出,兼容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高清標清格式,可以自行設定使用HDMI輸出或SDI輸出。也就是說無論你的攝像設備的格式是什么,都可以輸出到你需要的指定格式。
舉個例子,筆者希望能將Gopro6接入切換臺用來拍攝演唱會的鼓手,但是由于考慮到其他攝像機使用的1080i50的格式,必須將Gopro的輸出格式轉換成1080i 50(大部分切換臺并不支持多種不同格式的攝像機同時接駁并切換)。當筆者將Gopro的拍攝分辨率設置為1080p 25幀時,經過MD-HX測試得到HDMI接口的實際輸出分辨率為1080p 50幀。這個令人哭笑不得的結果經常出現在筆者的日常工作中。在連接了MD-HX轉換器后,筆者就可以將SDI接口輸出的格式設置為1080i 50。這樣就很輕松地解決了不同種格式的拍攝器材協同工作的問題。另外還有一款名叫Dr.HDMI的轉換器價格便宜些,可以實現逐行信號轉換成隔行信號的功能,但是并不能實現NTSC和PAL的制式轉換和幀率的變換,大家可以按需購買。
除去視頻方面的頭疼接駁問題,筆者曾經遇到過另一個致命情況——共地干擾。具體表現為發送給大屏幕的視頻信號抖動,并且音響師傅會發現音源有很明顯的雜音。這種情況很多發生于會展中心、酒店、廣場等地方。原因是不同設備所連接的電源地線是同一處,導致了干擾的發生。筆者一般使用筆記本電腦采集切換臺輸出的畫面作為連接大屏的信號源,結果發現插在同一配電箱接出的電源播放音頻的筆記本音頻輸出有雜音,伴隨著大屏畫面的抖動,嘗試更換筆記本并沒有解決問題,但是切斷任何一臺筆記本的連接后干擾現象就消失了。這個現象當時并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當時的解決辦法是用很長的電纜從另外一棟樓接電過來供音響師傅使用。共地問題是由于建筑設計時的缺陷導致的,并沒有十分有效的解決方法。畢竟我們無法讓場地方去修改電路設計。筆者也嘗試過淘寶上銷售的所謂“共地過濾器”,效果十分有限:大屏的抖動問題仍然存在,雜音雖然有減輕但也仍然存在。目前筆者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使用vMix軟件搭配NDI來通過局域網傳輸視頻或音頻至另一臺電腦來播放。關于vMix和NDI的相關內容在將來的文章中可能會講到。
筆者經常與多方配合來完成一個活動的錄制和直播,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不論多么可靠的合作方,在設備調試上多多少少都會出一些問題,所以盡可能的保證自己負責的部分也就是拍攝和影像部分的系統的完整性是很有必要的。作為文章的最后的一個部分想聊一聊如何自己搭建一套簡單的拍攝輸出系統。自己搭建系統最大的好處可以說是“不求人”。一些關鍵的部分在自己家里調試是什么樣子,在現場也不會變。我們的系統一共由四部分組成:攝像機,采集設備,電腦和播控軟件。首先需要選擇一款最適合自己的采集卡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偏向于輕便裝備單兵作戰,那么USB采集卡+筆記本電腦的搭配是最適合的。
USB采集卡前面已經介紹過,在此不多嘮叨,原則是夠用就好,不要輕信小品牌。沒有特殊4K需求的不需要去貪圖4K采集卡,因為國內絕大多數的視頻處理器分辨率只能達到1920*1080。另外部分采集卡以1080p 60幀作為噱頭,這是主要針對PS4和XBOX ONE游戲機的游戲畫面采集,如果沒有采集游戲機畫面的需求可以不考慮。如果你每次的拍攝設備是用卡車來運的話,那么PCI采集卡+PC主機絕對是更穩定的選擇。PCI采集卡購買時要慎重挑選,很多針對于安防監控使用的低質量采集卡混跡其中。國產的圓剛、天創恒達可以考慮,進口品牌Blackmagic design、AJA、Magewell都是值得信賴的廣播級供應商。接口方面根據你的器材進行考慮即可,相對于SDI,HDMI采集卡價格會低些,但是前文所提到的SDI優勢也是很重要的。有的朋友會覺得購買HDMI采集卡后再購買一個SDI-HDMI轉接盒會更劃算一些,筆者是非常不推薦這樣做,因為一個系統越復雜,那么出問題的幾率也就越高,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部分可以保證整個系統能穩定運行。部分高端采集卡具備多路輸入的功能,如果沒有在電腦內進行切換(俗稱軟切)的需求沒有必要購買。在采集卡之后就是電腦的選擇,關于筆記本電腦,現今的中高端筆記本電腦都能滿足采集畫面的需要。筆者就經常攜帶2017款的戴爾XPS13外出工作,在之前筆者還使用過一段時間2015款的Thinkpad X1c,籠統上來講,現今的英特爾i5、i7筆記本電腦都有足夠能力勝任。蘋果筆記本是很多的攝像師使用的,但是并不推薦安裝windows來運行播控軟件。
在Windows下蘋果筆記本并不能發揮100%的系統性能,而且溫度較高,對于播控這種需要穩定性的工作并不合適。并且在蘋果系統下可供選擇的播控軟件并不多,目前較為常用的有Resolume Arena和Propresenter等,操作門檻較高,故不推薦。PC主機和筆記本相差不大,主流配置的PC主機基本都可勝任,播控軟件對顯卡性能要求不高,要注意的只有選擇盡量有多個畫面輸出接口可以方便的連接顯示器和大屏幕即可。播控軟件是整套系統中最重要的一環,要注意采集卡是否和軟件兼容,在播控軟件的官方網站上可以查到所支持的采集卡。在很多現場活動中我們能看到大屏中播放的畫面比例極度失調,人物被壓扁或擠得瘦高,在不依賴大屏商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自己解決這類問題。除此之外在畫面上添加活動的logo或者廣告等也會為整體效果增色不少。
筆者在一次活動中遇見了3:4比例的瘦高屏幕。如果直接在整個屏幕播放畫面就會被拉抻得十分詭異,所以筆者調整了輸出畫面的尺寸,并且在下方加入了一個活動logo,整個舞臺效果提升了不少。
在軟件選擇上,vMix和Hirender都是常用并且容易上手的軟件。這些軟件在網絡上都很容易找到教程和資源,學習成本非常低。同時值得一提的是vMix支持在輸出大屏的同時進行網絡推流,如果活動方有網絡直播的需求,則可以直接將視頻流推至所需要的直播網站。前文所提到的調整畫面位置、比例、添加字幕、添加logo等這幾款軟件均能很容易的實現。如果有更多人手,還可以實現演唱會中添加歌詞、歌名條等特效,甚至可以使用vMix配合多路采集卡來進行多機位切換。
活動拍攝與直播是一個多專業、多工種合作的復雜項目,很多熟練的攝像師在參與拍攝中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簡簡單單的“連一根線到大屏幕”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今天分享了筆者在工作中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和需要注意的關鍵點,也提出了一些個人見解。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大屏幕提供商的技術人員都是如上文所說的不負責任,大多數的技術人員還是非常盡職盡責地來幫忙解決問題的,本文舉的一些例子也是筆者遇到的一些極端情況,希望大家能各取所需有所收獲。
推廣合作請添加微信"celinelb",或致電010-52837875聯系。
提示:點擊"POPDV"↑一鍵進入影像圈
作為一個攝像師,除了常規的微電影和紀錄片拍攝,現場活動的拍攝也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和很多人預想的不一樣,在現場活動的拍攝中,往往充滿了更多的變數。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一聊在現場活動中的設備接駁問題。
說到設備接駁大多數讀者可能認為這并沒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內容,就像把小米盒子或者數字電視機頂盒接到電視上一樣簡單,只需要拿一根HDMI線接在兩端設備上即可。但事實上現場活動中使用的大屏幕設備、網絡直播設備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智能,而且在復雜的準備過程中設備提供商可能并沒有時間和機會與攝像師們提前溝通自家設備的接口類型和支持格式,并且大屏設備和廣電設備的方案與協議的混亂造成了現在“接上了并不好用”的狀況經常發生,為了壓縮時間成本而一緊再緊的搭建時間導致了復雜的系統兼設備并不能如愿運作。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攝像師,應該為這種情況做足準備,在不測的情況發生時,像哆啦A夢一樣掏出可以搞定現場狀況的“寶貝”,使得活動可以如預想一樣順利進行。
現場活動中,遇到甲方希望攝像機信號接入現場大屏的情況很多,但實際情況是國內大屏租賃公司的設備不盡相同,現在技術人員的熟練度也參差不齊,筆者就遇到過很多次現場大屏技術人員使用暴風影音軟件來播放大屏視頻。這樣的技術人員就很難指望他們搞清不同的視頻接口和傳輸協議,有效的幫助你解決攝像機信號的接駁調試問題。下面對于如何順利地將攝像機信號接入大屏會分成兩個部分討論:硬件接入和軟件接入。希望這里提到的一些經驗能幫助大家解決一些切實的問題。
硬件接入,顧名思義,就是將攝像機信號直接接入到大屏轉換信號的處理器中,目前LED大屏行業內大多數都使用這種處理器(行業內叫做視頻處理器,下同)為大屏傳輸信號。這種處理器具有多種接口,可以接駁筆記本、機頂盒等大多數視頻設備使用。通常比較新的型號會有HDMI接口,部分舊型號的視頻處理器僅有VGA或DVI接口。大屏供應商技術人員(下文會寫作“大屏商”)會使用HDMI接口來接駁筆記本電腦來播放素材,這時大屏商會提供一根HDMI線纜來接駁攝像機。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兩個常見問題:1、你的攝像機使用SDI接口,沒有HDMI接口;2、攝像機或切換臺距離大屏器材距離很遠。
使用充電寶供電的Blackmagic Micro Converter
使用轉接盒的連接方式
第一個問題解決方法比較簡單。市面上有很多的SDI-HDMI轉接盒,價格從百元至千元不等。你只需要備上一個轉換盒即可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要注意的是很多廉價的轉接盒設計時并沒有考慮到兼容多種復雜的設備,所以在這里筆者推薦Blackmagic Micro Converter SDI to HDMI 這一款轉接盒。首先它使用USB供電,這意味著你可以將它接駁上你的充電寶或者手機充電器來供電。這款轉接盒兼容絕大多數世面上的高清(非4K)攝影器材。同時因為這款產品是面向廣播級產品來開發的,所以畫質基本無損,足以應付現場大屏的使用。需要提醒的是通常這種轉換盒不能逆向使用。
母帶中所錄下的花屏
搖臂攝影師的連接方式
第二個問題解決起來就要相對麻煩些。HDMI線材的傳輸距離理論上可以達到30米,但是因為線材和設備功率等原因,HDMI線材在15米內才是比較安全的傳輸距離。筆者之前拍攝的一場活動,負責操作搖臂的攝影師使用了一根10米的SDI線連接攝像機和監視器,又使用一根10米的HDMI線連接監視器和切換臺,長度理論上并不算特別長,但是在直播中出現了閃屏,花屏的情況,效果大打折扣。這個時候,如果你的攝像機有SDI輸出接口,采用SDI線材是比較穩妥的方案。
長距離連接方式
SDI線材是廣電業界常用的視頻信號線,長距離傳輸能力和抗干擾性能都很優秀。在距離大屏設備較近的地方再轉換成HDMI信號連接處理器會是比較穩定的連接方式。
這里需要說明一點,如果視頻處理器擁有SDI接口(通常這種型號會比沒有SDI接口的型號貴上幾百元,有些廠家為了節約成本不會購買),請毫不猶豫地使用SDI連接線!如果你的攝像機只有HDMI接口或僅僅是使用單反,低成本方案是購買一對轉換盒,也就是HDMI-SDI和SDI-HDMI兩只轉換盒,中間長距離傳輸部分使用SDI線材。同時如果你有Atomos Shogun或者Blackmagic Design Video Assist這類錄機監看一體機,也可以使用錄機上的SDI接口輸出SDI信號后接駁SDI線材,最后再轉換成HDMI信號。
一定有很多朋友注意到淘寶上出售的HDMI延長器,或者叫做信號增強器,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筆者遇見過攝像師朋友使用這類設備,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一味地增強信號強度并不能理想地讓信號傳輸更遠,線材的衰減、中途的干擾都會影響到HDMI信號的傳輸,有線電視射頻信號的增強原理不適合套用到HDMI傳輸上。另外市面上還存在大量的HDMI轉接網線的延長器,這類設備的設計初衷是解決大廈酒店等各處的顯示屏使用的,畫面質量和延遲差強人意,作為臨時使用可以考慮,但是設備的耐用度并不是很理想。筆者曾經購買過一套進行測試,初次使用連接成功,但是第二次使用時就無論如何也連接不上了,如果不得不使用,那么一定要購買需要電源供電的版本,也不要貪圖便宜。
軟件接入也是大屏商常用的一種接駁方式,當大屏商的視頻處理器比較低端(只有DVI或VGA)時或者需要攝像機畫面和演示畫面切換/互相融合時需要用到。接駁方法可以理解成將一臺電腦連接大屏處理器,攝像機信號通過采集卡采集進入電腦,在大屏軟件里控制各種畫面。業內比較常用的大屏軟件有vMix、Resolume Arena、Hirender等,比較高端的還有Watchout等系列。這些軟件都支持采集卡采集攝像機畫面。當然你也會見到使用暴風影音或者Potplayer的低端大屏商,這時候你就要自求多福了,或者接著讀一讀下文,自己準備好播放器材。
如果有比較多的這類業務,自行購買一款USB采集卡是一個比較省心的選擇。筆者比較推薦的是AJA出品的U-TAP系列采集卡,它使用USB3.0接口,不需要特殊安裝驅動,擁有SDI和HDMI兩種款式,可以根據自己的設備進行選擇。
Blackmagic系列的采集卡易用度尚可,但是現在全線產品均為雷電接口,如果不使用蘋果筆記本的朋友不太建議考慮。國產的圓剛品牌價格會相對較低,但是需要安裝驅動,有時會出現莫名其妙的連接問題,同時對一些軟件不太友好,在采集筆記本電腦畫面以及部分游戲機時會有HDCP限制的問題,也需要注意。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有時會出現大屏商不喜歡攝像師來“亂動”大屏器材的情況,這個時候自備一臺筆記本接好采集卡和攝像機,只提供給大屏商一根HDMI或DVI的視頻輸出線來讓大屏商自行連接是最省時省力的選擇。自備播控設備的問題我會在后面詳細說。使用軟件接入可以實現一些僅硬件接入實現不了的功能,比如和其他畫面的無縫銜接,在畫面上顯示活動/主辦方的標志,嘉賓講話時的名條等。實現這些功能并不困難,大家可以自己探索一下。
在解決了接口接入的問題后,另一個更復雜的問題就是視頻格式。廠商標準不一致,國標和各種外國設備的混亂導致了高清信號的格式混雜。比較常見的有(隔行)1080 50i、1080 59.94i 以及(逐行)1080 25p、1080 24p、108050p、1080 60p等。很多具有HDMI接口的視頻處理器僅支持上述中的一種格式,然而大屏商有時并不清楚他們的設備所支持的格式。筆記本電腦之所以可以很順利的接入,是因為筆記本電腦的顯卡具備切換多種不同視頻格式的功能。不幸的是攝像機并不具備這種功能。當你使用常見的廣播級攝像機如索尼EX280、索尼EX1R等時,你可以在機內設置所需要的輸出格式和制式,一般來說隔行的1080i 50和1080i 59.94以及隔行的1080p 25、1080p 30是比較常見的輸出格式,在接駁大屏設備后如果無法正確顯示攝像機畫面,大家可以嘗試切換這幾種不同的格式來找到大屏設備能支持的正確格式。如果你使用的是單反來進行拍攝并使用HDMI接口輸出,那么你需要更加提高警惕。
部分單反和電影攝影機設計HDMI輸出的初衷是方便用戶實時查看拍攝的內容,并不是為了將畫面原汁原味地輸出。使用單反相機、Gopro等連接大屏幕甚至是切換臺經常讓筆者頭疼不已,拋開如何隱藏拍攝信息和操作界面不說,單是設置好正確的輸出格式就已經是一大挑戰。很多拍攝設備只能輸出單一的逐行或者隔行格式,這對于設計上欠缺兼容考慮的大屏設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所以如果你使用單反來進行現場拍攝,那么一定要注意和甲方、大屏商協商妥當,提前連接設備并進行測試。HDMI設備的連接問題遠不止于此,HDCP保護和握手問題、EDID等問題也很常見,本文就不展開贅述了。
Gopro連接MD-HX
那么,存不存在能完美解決HDMI攝像器材連接問題的方案呢?答案是有的。比較投機的方法是自帶整套播放系統,本文的最后部分會詳細討論如何構建自己的系統。這里想說的方法是購買一個多格式轉換器,筆者比較推薦的是由美國廠家DECIMATOR推出的一款多格式轉換器MD-HX,國內稱這款設備為紅蜘蛛。這款轉換器自帶HDMI和SDI輸入輸出,兼容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高清標清格式,可以自行設定使用HDMI輸出或SDI輸出。也就是說無論你的攝像設備的格式是什么,都可以輸出到你需要的指定格式。
舉個例子,筆者希望能將Gopro6接入切換臺用來拍攝演唱會的鼓手,但是由于考慮到其他攝像機使用的1080i50的格式,必須將Gopro的輸出格式轉換成1080i 50(大部分切換臺并不支持多種不同格式的攝像機同時接駁并切換)。當筆者將Gopro的拍攝分辨率設置為1080p 25幀時,經過MD-HX測試得到HDMI接口的實際輸出分辨率為1080p 50幀。這個令人哭笑不得的結果經常出現在筆者的日常工作中。在連接了MD-HX轉換器后,筆者就可以將SDI接口輸出的格式設置為1080i 50。這樣就很輕松地解決了不同種格式的拍攝器材協同工作的問題。另外還有一款名叫Dr.HDMI的轉換器價格便宜些,可以實現逐行信號轉換成隔行信號的功能,但是并不能實現NTSC和PAL的制式轉換和幀率的變換,大家可以按需購買。
除去視頻方面的頭疼接駁問題,筆者曾經遇到過另一個致命情況——共地干擾。具體表現為發送給大屏幕的視頻信號抖動,并且音響師傅會發現音源有很明顯的雜音。這種情況很多發生于會展中心、酒店、廣場等地方。原因是不同設備所連接的電源地線是同一處,導致了干擾的發生。筆者一般使用筆記本電腦采集切換臺輸出的畫面作為連接大屏的信號源,結果發現插在同一配電箱接出的電源播放音頻的筆記本音頻輸出有雜音,伴隨著大屏畫面的抖動,嘗試更換筆記本并沒有解決問題,但是切斷任何一臺筆記本的連接后干擾現象就消失了。這個現象當時并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當時的解決辦法是用很長的電纜從另外一棟樓接電過來供音響師傅使用。共地問題是由于建筑設計時的缺陷導致的,并沒有十分有效的解決方法。畢竟我們無法讓場地方去修改電路設計。筆者也嘗試過淘寶上銷售的所謂“共地過濾器”,效果十分有限:大屏的抖動問題仍然存在,雜音雖然有減輕但也仍然存在。目前筆者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使用vMix軟件搭配NDI來通過局域網傳輸視頻或音頻至另一臺電腦來播放。關于vMix和NDI的相關內容在將來的文章中可能會講到。
筆者經常與多方配合來完成一個活動的錄制和直播,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不論多么可靠的合作方,在設備調試上多多少少都會出一些問題,所以盡可能的保證自己負責的部分也就是拍攝和影像部分的系統的完整性是很有必要的。作為文章的最后的一個部分想聊一聊如何自己搭建一套簡單的拍攝輸出系統。自己搭建系統最大的好處可以說是“不求人”。一些關鍵的部分在自己家里調試是什么樣子,在現場也不會變。我們的系統一共由四部分組成:攝像機,采集設備,電腦和播控軟件。首先需要選擇一款最適合自己的采集卡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偏向于輕便裝備單兵作戰,那么USB采集卡+筆記本電腦的搭配是最適合的。
USB采集卡前面已經介紹過,在此不多嘮叨,原則是夠用就好,不要輕信小品牌。沒有特殊4K需求的不需要去貪圖4K采集卡,因為國內絕大多數的視頻處理器分辨率只能達到1920*1080。另外部分采集卡以1080p 60幀作為噱頭,這是主要針對PS4和XBOX ONE游戲機的游戲畫面采集,如果沒有采集游戲機畫面的需求可以不考慮。如果你每次的拍攝設備是用卡車來運的話,那么PCI采集卡+PC主機絕對是更穩定的選擇。PCI采集卡購買時要慎重挑選,很多針對于安防監控使用的低質量采集卡混跡其中。國產的圓剛、天創恒達可以考慮,進口品牌Blackmagic design、AJA、Magewell都是值得信賴的廣播級供應商。接口方面根據你的器材進行考慮即可,相對于SDI,HDMI采集卡價格會低些,但是前文所提到的SDI優勢也是很重要的。有的朋友會覺得購買HDMI采集卡后再購買一個SDI-HDMI轉接盒會更劃算一些,筆者是非常不推薦這樣做,因為一個系統越復雜,那么出問題的幾率也就越高,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部分可以保證整個系統能穩定運行。部分高端采集卡具備多路輸入的功能,如果沒有在電腦內進行切換(俗稱軟切)的需求沒有必要購買。在采集卡之后就是電腦的選擇,關于筆記本電腦,現今的中高端筆記本電腦都能滿足采集畫面的需要。筆者就經常攜帶2017款的戴爾XPS13外出工作,在之前筆者還使用過一段時間2015款的Thinkpad X1c,籠統上來講,現今的英特爾i5、i7筆記本電腦都有足夠能力勝任。蘋果筆記本是很多的攝像師使用的,但是并不推薦安裝windows來運行播控軟件。
在Windows下蘋果筆記本并不能發揮100%的系統性能,而且溫度較高,對于播控這種需要穩定性的工作并不合適。并且在蘋果系統下可供選擇的播控軟件并不多,目前較為常用的有Resolume Arena和Propresenter等,操作門檻較高,故不推薦。PC主機和筆記本相差不大,主流配置的PC主機基本都可勝任,播控軟件對顯卡性能要求不高,要注意的只有選擇盡量有多個畫面輸出接口可以方便的連接顯示器和大屏幕即可。播控軟件是整套系統中最重要的一環,要注意采集卡是否和軟件兼容,在播控軟件的官方網站上可以查到所支持的采集卡。在很多現場活動中我們能看到大屏中播放的畫面比例極度失調,人物被壓扁或擠得瘦高,在不依賴大屏商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自己解決這類問題。除此之外在畫面上添加活動的logo或者廣告等也會為整體效果增色不少。
筆者在一次活動中遇見了3:4比例的瘦高屏幕。如果直接在整個屏幕播放畫面就會被拉抻得十分詭異,所以筆者調整了輸出畫面的尺寸,并且在下方加入了一個活動logo,整個舞臺效果提升了不少。
在軟件選擇上,vMix和Hirender都是常用并且容易上手的軟件。這些軟件在網絡上都很容易找到教程和資源,學習成本非常低。同時值得一提的是vMix支持在輸出大屏的同時進行網絡推流,如果活動方有網絡直播的需求,則可以直接將視頻流推至所需要的直播網站。前文所提到的調整畫面位置、比例、添加字幕、添加logo等這幾款軟件均能很容易的實現。如果有更多人手,還可以實現演唱會中添加歌詞、歌名條等特效,甚至可以使用vMix配合多路采集卡來進行多機位切換。
活動拍攝與直播是一個多專業、多工種合作的復雜項目,很多熟練的攝像師在參與拍攝中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簡簡單單的“連一根線到大屏幕”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今天分享了筆者在工作中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和需要注意的關鍵點,也提出了一些個人見解。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大屏幕提供商的技術人員都是如上文所說的不負責任,大多數的技術人員還是非常盡職盡責地來幫忙解決問題的,本文舉的一些例子也是筆者遇到的一些極端情況,希望大家能各取所需有所收獲。
推廣合作請添加微信"celinelb",或致電010-52837875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