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腦文檔數量日益增長,查找文檔越來越費時費力,特別是整理長年累月積攢的視頻和照片,更是相當耗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常整理電腦文檔顯得十分必要。
電腦文檔的整理方法經歷了三個階段。
開始采取分門別類建立文件夾的方式進行管理,對于個人來說,當文件夾數量超過20個以上時,這種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應對,尤其是忘記了分類依據時,往往想不起來該查找哪個文件夾。
后來,采取專門的文檔管理軟件,管理照片、視頻和普通文檔,通過為電子文檔添加標簽的方式進行管理,雖然前期麻煩一些,但以后查找起來方便高效,然而,標簽依賴于特定的管理軟件,一旦丟失很難恢復。
最終,發現真正徹底解決的辦法很簡單,就是依據文件分類確定文件命名規范,并以此對收藏的各類文件名稱進行修改規范,不依賴于任何管理軟件,只要查找關鍵字,Everything工具軟件可以在1秒內搜索到電腦上存儲的任何文件。
# 文件查找神器Everything (只查找文件名,不支持查找文件內容)
https://www.voidtools.com/support/everything/
通過使用規范的文件名稱,基本上解決了文檔查找問題,但有時還需要查找文件內容,由于一些文件格式為掃描件或圖片,要檢查文件內容還需要具備OCR圖文識別功能,這就得使用另一款文件內容查找工具Anytxt Searcher,它有兩個安裝版,區別在于是否具備OCR圖文識別能力。
#文件內容全文查找神器Anytxt Searcher
https://anytxt.net/download/
大多數情況下,網絡上下載的影片和文檔名稱與預先設定的文件命名規范不相符,逐一修改起來費時費力,因此,還需要一款強大稱手的文件名批量修改工具,推薦使用微軟官方出品的PowerToys工具集中的PowerRename工具。
# Windows 系統必備工具軟件PowerToys
https://github.com/microsoft/PowerToys
安裝好PowerToys工具集后,選中需要批量修改文件名的文檔,右鍵選擇快捷菜單中的PowerRename菜單,即可彈出PowerRename工具軟件操作界面。
有了以上工具軟件,電腦文檔管理問題基本得到解決,接下來是影片視頻和照片共享的需要,即實現一處下載,隨處播放觀看的目標。由于手頭有一臺安裝了Linux系統的電腦,自然而然使用Samba建立文件共享服務,具體安裝不再贅述,僅貼出Samba服務配置文件供參考。
# 編輯samba服務配置文件
vim /etc/samba/smb.conf
# 安裝ntfs-3g驅動以實現linux系統對NTFS文件系統的寫入
apt install ntfs-3g fuse
# 掛載外接的移動硬盤,格式為ntfs
mount /dev/sdb1 /mnt/sdb/ -o rw
以下為Samba文件共享服務配置文件內容:
[global]
workgroup=WORKGROUP
log file=/var/log/samba/log.%m
max log size=1000
logging=file
panic action=/usr/share/samba/panic-action %d
server role=standalone server
obey pam restrictions=yes
unix password sync=yes
passwd program=/usr/bin/passwd %u
passwd chat=*Enter\snew\s*\spassword:* %n\n *Retype\snew\s*\spassword:* %n\n *password\supdated\ssuccessfully* .
pam password change=yes
map to guest=bad user
usershare allow guests=yes
[share]
comment=share for lan
path=/mnt/sdb
guest ok=yes
read only=no
browseable=yes
public=yes
create mask=0644
directory mask=0755
force user=root
為了Windows 10系統可以正常訪問Samba文件共享服務,需要依下圖修改相應系統設置:
還需要開啟Windows系統中的SMB直通功能,進一步提高訪問Samba文件共享的速度,如果播放4K甚至8K視頻,可能還需要對Samba文件共享服務配置進一步優化相應參數。
目前,Windows系統、Linux系統、蘋果操作系統、智能電視、智能手機和電視盒子等都具備通過網絡訪問共享文件的功能,只要處于同一個局域網或WiFi網絡中,任何設備都可以正常訪問Samba文件共享服務,從而實現隨時隨機播放觀看視頻的目標。
【寫在前面】
前面兩篇文章探索了手機Linux(Debian9)基礎上的博客與論壇部署。那么本期我們來談談一個比較簡單的課題:網絡文件共享。有大佬肯定會第一時間嫌棄:不就是NFS嘛,簡單!但就我基于手機平臺的NFS安裝與部署卻失敗了,翻閱了一些文檔,覺得解決起來挺復雜。所以只能換一種方式——Samba共享。雖然NFS部署號稱“Need For Speed”(笑),但Samba個人覺得更簡單易懂。
【聲明】
本文圖片基本為原創,文末附有參考文獻。
【以下正文】
一、基本環境概述
本文所涉共享文件夾位置為/var/www/html/files,跟網上很多教程不同,因為本人手機的/var/www/html文件夾已經設置了外網訪問,而且部署了WordPress和DiscuzX,為了方便從外部環境觀察實際效果,所以直接把共享文件夾也設在一起了。
二、部署過程
1 Nginx的相關配置
①創建files文件夾,并賦予其讀寫權限
cd /var/www/html
mkdir files
chmod -R 777 files
# 如果不賦予權限,那么文件夾中的文件只能由Linux端寫入修改,其他端只能可見只讀
②修改Nginx配置文件(要找到正確的配置文件位置)
cd /etc/nginx/sites-available
用文本編輯器打開其中的default文件
在server字段添加以下代碼,以確保瀏覽器以UTF-8編碼訪問
charset utf-8;
找到接下來的location字段,將共享文件夾/files插入其后,并在下面增加三行代碼
autoindex on; #打開目錄索引
autoindex_exact_size off; #以MB/GB來顯示文件大小,如為on則以字節顯示
autoindex_localtime on; #顯示文件的服務器時間
③保存default配置文件,并重啟Nginx服務
service nginx restart
然后在瀏覽器鍵入192.168.1.105(手機IP)/files/即可訪問這個文件夾
2 打開“此電腦”,在計算機選項卡下,選擇“映射網絡驅動器”,分配盤符,鍵入正確位置即可
在文件末尾加上以下代碼后保存文件:
[share] #共享文件夾名稱
comment=file share #共享說明
path=/var/www/html/files #共享文件夾位置
browseable=yes #共享文件夾可見
writeable=yes #共享文件夾可寫入(需要前文設置權限)
guest ok=yes #訪客可訪問
③重啟Samba服務
service smbd restart
三、Win10下訪問共享文件夾
1 Win+R打開運行,鍵入\192.168.1.105(手機IP)\share,回車訪問
2 打開“此電腦”,在計算機選項卡下,選擇“映射網絡驅動器”,分配盤符,鍵入正確位置即可
【效果示范】
Win10下訪問
【參考文獻】
https://www.linuxprobe.com/
https://blog.csdn.net/q649381130/article/details/81261306
https://m.jb51.net/LINUXjishu/63475.html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495ba841cf3e0d38b20ede71.html
https://blog.csdn.net/fightingboom/article/details/10487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