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前不久,IE瀏覽器正式退役了,盡管它曾一度占據全球超95%的市場份額,卻仍擋不住被戰略性拋棄。IE瀏覽器的故事給其他瀏覽器們敲醒了警鐘,而其中備受關注的便是“千年老二”QQ瀏覽器,它是怎么做的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萬年老二的隱憂。
前不久,28歲的IE瀏覽器正式退役。它的風光始于上世紀90年代,靠著免費及捆綁Windows操作系統的戰略優勢,打敗了第一款商業瀏覽器Netscape。
盡管IE曾一度占據全球超95%的市場份額,創造出一段神話,但依舊擋不住被戰略性拋棄。在Chorme、Firefox、Safari等強勁競爭對手的面前,IE沉浸在過去的成績,繼而在互聯網快速更迭的潮流中逐漸被甩開。
前人失腳,后人把滑。IE瀏覽器的故事給當前仍活躍在舞臺上的瀏覽器們敲響了警鐘。畢竟,歷史的更迭從不按照先來后到的標準,時代拋棄你的時候,并不會打聲招呼。
據國際統計網站Statcounter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谷歌旗下的Chorme瀏覽器以66.16%的份額穩坐第一,Edge瀏覽器和Safari瀏覽器份額各占10.12%和9.14%。
相比PC端瀏覽器市場格局的穩定,移動端的瀏覽器市場對國內互聯網巨頭們而言存在更多的可能性。
在國產瀏覽器玩家們中,備受關注的一位便是QQ瀏覽器。前身為國內第一家多頁面瀏覽器,又背靠騰訊的流量優勢,QQ瀏覽器是否能獨占鰲頭也是當初市場的期許。而事實上,自QQ瀏覽器移動端發布12年以來,越過山丘,卻難脫下“萬年老二”的帽子。
在降本增效的大勢之下,騰訊當前更需聚焦To B業務的戰略重點?;蛟S第二的市場地位還不會讓QQ瀏覽器感受到太大的威脅,但互聯網巨頭們過招瀏覽器,本質上是一場搶占入口的較量。面對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市場,QQ瀏覽器也在不斷嘗試,不過,至今還未贏得尖叫聲。
2000年,騰訊基于IE內核發布了TE瀏覽器,但只是被內置在當時的OICQ(QQ前身)里充當“聊天室”的功能。同年5月,QQ同時在線人數首次突破十萬大關,次月QQ注冊用戶突破千萬。
綁定QQ,無疑讓TE走在了起跑線前。
不久后,騰訊在TE的基礎上對近90%的代碼進行重寫,推出了獨立的TT瀏覽器,從QQ中剝離,成為市場上最早的多標簽瀏覽器之一,并實現了多頁面瀏覽,新增了更換皮膚、鼠標手勢、廣告屏蔽等個性化功能。
自研出一款獨立瀏覽器,騰訊可以說是在行業里先發制人,率先擁有了一個互聯網入口。
而出身“名門”,無論是起初的TE,還是后來的TT,天生享有騰訊的技術優勢、用戶資源、平臺資源和流量輸血。但人算不如天算,隨著谷歌Chrome的強勢入席,掀起了繼IE大戰網景后的第二次瀏覽器世界大戰。
Chorme的極速概念加強了用戶對瀏覽器速度的認知,國內瀏覽器們紛紛迎合趨勢,開發兼有IE內核與Webkit內核的雙核瀏覽器。隨著競爭愈演愈烈,TT已不能滿足騰訊的戰略野心,開始另外研發QQ瀏覽器。
而TT本身也沒能跟上時代的腳步,無法支持新的標準及協議,沒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注定無法再獲得“偏愛”。騰訊對TT的更新速度也隨之減慢,給予的技術支持資源也逐漸減少。
盡管入場較早,背靠騰訊,又享有用戶使用習慣的更換成本,TT瀏覽器按理來說已先發制人。但騰訊或許沒有想到的是,在TT瀏覽器與QQ瀏覽器的戰略交接中,用戶并沒有完全理想地按照騰訊的戰略重心在內部平臺之間轉移。
2011年就有文章指出:“如果在引導TT用戶轉用QQ瀏覽器的過程中有點偏差的話對其就會引來一次重大的災難,因為它激起了用戶更換瀏覽器意識,如此便讓用戶有主動選擇其他的瀏覽器的可能?!?/p>
彼時,搜狗、遨游、360、世界之窗等國產瀏覽器都已掌握當下最時興的雙核技術,競爭一片血海。迅速搶食高地遠比盈利更重要,因此當時的QQ瀏覽器上幾乎沒有廣告。
騰訊也盡其所能給“新寵”輸入資源??恐鷳B圈,QQ瀏覽器既能和QQ實現“一鍵偷菜”的夢幻聯動,更是在后來引入了微信關系鏈。
但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瀏覽器入口的唯一性優勢不再明顯,QQ瀏覽器在騰訊內部的戰略地位也不如早年。合并QQ瀏覽器與搜狗瀏覽器的傳言時有流傳,側面映射出其獨立的戰略地位不再堅不可破。
國內著名商業咨詢顧問劉潤曾指出:“短期的高市場份額并不能保證能讓你永遠領先,它只是給了你更多挖護城河的時間。你要懂得如何把市場份額,轉化為‘成本優勢’,或者其他護城河。”
360瀏覽器早年的崛起就是個典型。盡管起步較TT瀏覽器晚,但仍然憑借著安全軟件的背景,明確主打“安全”定位,迅速切下了一塊市場蛋糕。隨后360瀏覽器的份額穩步攀升,而TT瀏覽器則逐步走低。
有過之前被后來者反超的經驗,QQ瀏覽器更不能掉以輕心。當前移動端瀏覽器戰事水深火熱,QQ瀏覽器想站穩腳跟急需找到一條出路。
用戶體驗重要還是廣告訂單重要?這是一個沒有答案卻需要平衡的問題。
早年IE瀏覽器憑借免費策略打敗了收費的網景,證明了“體驗在免費面前一文不值”。免費序幕一旦拉開,便陷入難掉頭的境地。不似國外瀏覽器能夠與操作系統捆綁售賣,國內第三方瀏覽器商業變現路徑更窄。
因此,國外瀏覽器可以實現完美理想,頁面簡潔干凈,而國內操作系統們則需要自食其力。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單純瀏覽網頁已不足以留住用戶,廠商們需要其他抓手豐富瀏覽器內容,從而實現商業價值。
UC瀏覽器定位內容分發平臺,被劃在阿里的數字媒體和娛樂板塊;QQ瀏覽器在騰訊的財報中則屬于“其他廣告收入”,從此可窺見二者戰略定位的不同。而要想依靠廣告盈利,就需要搶占更多的用戶使用時長。
2016年,騰訊公布騰訊瀏覽服務(TBS,Tecent Broswer Service),整合了騰訊的底層技術、內容框架、廣告體系以及大數據等多方面能力升級瀏覽解決方案。隨后騰訊又推出了移動瀏覽行為的數據分析工具——騰訊瀏覽指數(TBI),通過建立數百個標簽體系,捕獲用戶的閱讀興趣屬性和行為觀察,QQ瀏覽器的商業價值也進入爆發期。
這樣的戰略的確有效,2017年騰訊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超一半,其中網絡廣告業務同比增長超55%,而其中QQ瀏覽器的商業化貢獻了可觀的收入,依靠騰訊的資源整合,廣告收入環比增幅超過260%。
2013年,QQ瀏覽器產品部總經理鐘翔平在接受采訪時指出,瀏覽器是移動互聯網關鍵入口,卻難成為唯一入口。手機瀏覽器首先應該回歸工具屬性,將用戶體驗提升作為前提。
在瀏覽器們為了爭奪入口你死我活的時期,鐘翔平對瀏覽器的價值認知非常清晰,但QQ瀏覽器卻沒能做到堅守工具屬性。這既迫于商業化價值的變現,卻也是主動的戰略選擇。
隨著QQ瀏覽器商業化的推進,仿佛掉進了“錢眼”,打開App便是琳瑯滿目的廣告和無休止的內容彈窗,引發用戶抱怨聲一片。
一般在搜索能力強大之下,用戶會傾向于主動尋找,這樣的動作不僅能反哺算法,也能使內容推薦更為精準,最大程度上維系用戶體驗,形成良性循環。但當前,QQ瀏覽器的推薦引得用戶抱怨聲不斷,仍處于“強硬喂食”階段。
因此,即便憑借騰訊系產品相互依存和流量盤活的優勢,QQ瀏覽器坐擁強大的用戶量級,但用戶粘性卻仍不如意。
當下垂直搜索崛起,外有抖音、快手、B站,就連騰訊內部,也在大力發展微信搜索。搜狗加入騰訊后能否使得QQ瀏覽器的搜索在用戶側轉被動為主動,仍有待觀察。
隨著入口價值的唯一性被削弱,瀏覽器越來越回歸“工具化”的身份。但即用即走也意味著用戶留存度并不會太高。而QQ瀏覽器為了留住用戶,不斷增加的模塊臃腫不堪,仿佛陷入了一種“不可能三角”。
從商業史上看,企業的競爭經歷了一個從產品競爭到產業鏈競爭,再到平臺競爭的演化階段。而平臺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一個強大有序的生態系統,考驗著企業構建孵化商業生態系統以及多樣化服務提供的能力。
騰訊憑借實力研發一個瀏覽器并不難,但商業模式、后續持續的服務能力和產品運營能力才是決定能否走到最后,走得漂亮的關鍵。
為了留住用戶的心,QQ瀏覽器開始挽回形象,推出“直達-搜索”功能,并放在了底部欄的中心位置,以期實現快捷和高效。
所謂直達,其實就是做小程序的聚合。在該板塊,用戶可以登入微博、B站、愛奇藝、拼多多等小程序,通過聚合大部分主流互聯網平臺,試圖將用戶和流量框在自家App內。
QQ瀏覽器小程序本身兼容適配微信小程序,這意味著開發者只需要進行簡單的適配工作便可直接將微信小程序移植到QQ瀏覽器上。或許是為了追求“簡潔”的形象,QQ瀏覽器僅允許添加9個入口。
小程序的互聯互通,也為QQ瀏覽器的電商業務提供了機會。去年五月還曾推出過內容種草平臺“QQ瀏覽器好物”,期望通過資訊內容吸引用戶購物。盡管發展已過一年,打開后依舊處于基礎的圖文形式,沒有搜索板塊,也沒有任何互動板塊,可見其并沒有獲得太多的培養資源。
在直達頁面的上方,QQ瀏覽器將此視作另一個變現窗口。去年便開始在直達頁面上線doodle探索主題玩法,實現了從直達到doodle,再到搜索的閉環。
但相比上線之初的簡潔,直達頁面下又出現了“全網熱搜榜”。不僅頁面復雜,在模塊定位上,“搜全網”和熱搜榜單都與首頁的搜索框及下方的信息流相重合。
(左為首頁界面,右為直達界面)
且不論用戶對這個“既要又要”的模塊是否買單,但對QQ瀏覽器來說,首先要做到的是,讓用戶打開App。當前,盡管其擁有較高的月活,但留存時間卻不長。在此之下,任何App內渴望變現的動作恐怕都只能是繡花拳頭。
相關數據顯示,當前在移動網民每日App的使用時長中,短視頻占三分之一,即時通訊占五分之一,其余在線視頻、手機游戲、綜合新聞、綜合商城、在線閱讀和搜索下載幾大類型App瓜分剩下的移動網民用戶時間。
雖然QQ瀏覽器在盡可能增加各種各樣的功能,視頻、放映廳、游戲、小說等,但在超級App分流下,能分到的蛋糕仍然不多。
即便當前直達模塊位于QQ瀏覽器的C位,但小程序本身便主打“即用即走”的概念,靠功能板塊的完善或許能帶來一定的流量,可商業化的變現需要的是用戶留存度,而非看似好看的月活。目前來看,無論是靠“直達”承擔起變現的使命,還是挽回簡潔的形象,恐怕仍然困難。
有用戶直言,自己的手機里一直下載有QQ瀏覽器,但由于頁面復雜、功能臃腫,當前他更喜歡用手機自帶瀏覽器或者直接在微信和抖音進行搜索。QQ瀏覽器僅作為一個備選的三方瀏覽器,使用時間寥寥。
IE的退場也給高位者們敲響了警鐘。較高的市場份額的確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但這是否可以作為護城河?這種競爭優勢又是否可持續且堅不可摧?QQ瀏覽器恐怕需要捫心自問。
當前瀏覽器的選擇越來越多,這種時候,要么跟上時代需求,要么就有可能像IE一樣任其于安寧中衰亡。
作者:嘉榮;編輯:伊頁
來源公眾號:新熵,洞察商業變量,探尋商業本質。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新熵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協議。
來源:新京報
在設計生涯中,郭培認為自己收獲到的不止那些已成“過去式”的成就,還有她關于時代與設計、文化與傳承、匠心與高定之間的關系。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郭培受美國《VOGUE》雜志及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服裝藝術部之邀,攜作品“大金”“青花瓷”展覽。 受訪者供圖
郭培,被稱為中國高級時裝定制第一人,玫瑰坊創始人、首席設計師。她是中國第一個且唯一被世界認可的高級服裝設計師——是國內首位且唯一一位得到巴黎高級時裝公會正式邀請的高定設計師。作為第一代中國服裝設計師,郭培自1986年參加工作以來于專業領域不斷探索。她于1997年創立北京玫瑰坊時裝定制有限責任公司,開創了中國高級定制時裝的先河。專業領域,郭培無論是從業早期備受矚目的成衣設計,還是近年來廣博贊譽的高級定制,都可成為中國高級定制的最高水準的代表。
2016年1月27日 法國高定首秀,首次以正式受邀會員的身份亮相高定,用“庭院”為主題的手工華服系列為自己從事設計工作30年慶祝。
2016年4月16日 郭培受邀擔任中法文化之春活動推廣大使。為中法文化藝術交流貢獻一份力量。
2016年5月6日 受美國《VOGUE》雜志主編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 以及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服裝藝術部之邀。
攜作品“大金”“青花瓷”參加展覽。
2016年5月19日 郭培被聯合國貿發會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世界峰會頒發“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獎”。
2017年5月28日晚 意大利佛羅倫薩市市長里奧·納爾德拉(Dario Nardella)向郭培頒發“翡冷翠之鑰” 。
匠心闡釋
“我熱愛高級時裝,因為她是一種生命的停駐。她不像成衣那樣簡單地流行,再迅速地被遺忘。我希望我的高級時裝成為館藏級的精品,殿堂級的珍寶,成為傳世杰作。因為真正的高級時裝能夠歷久彌新,經得起考驗。多少年后,她的存在就是時光的回眸。到那個時候,她能再現逝去的輝煌和殘留的光彩,能重新演繹我曾經擁有過的幸福,以及我曾經創造過的美好?!?/p>
——郭培
雖然采訪中的郭培笑稱“不怎么記得自己獲得過哪些成就”。但大多數人開始了解郭培時,難免都會被她堪稱“彪悍”的“成績表”驚嚇到。
據不完全統計,自1993年郭培踏入服裝設計界至今,她本人、所創辦的“玫瑰坊”和同名服裝品牌“Guo Pei”獲得的各類獎項、稱號就有72項之多,其中不乏“世界杰出青年獎”、“全國三八紅旗手”、《時代周刊》“年度百位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翡冷翠之鑰”榮譽勛章持有者等這些大多數人窮盡一輩子都很難獲得的、被全球認可的極致殊榮。
《尚書》有言“唯精唯一”,告誡我們要把心思鎮定下來,一心一意地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像庖丁解牛,梓慶削木一樣。
在此,我們能看到十年前的郭培,就已經開始嘗試用50000萬個小時去制作一件“當時沒人理解為什么要做,現在總是會被眾人所提及”的藝術品。
商學院理論告訴我們“決定一個人高度的,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的能力。”一個能夠獲得極致成就的人,往往已經把極致當成了她的習慣。
作為業內公認的“中國高級服裝定制第一人”,郭培32年來走過的人生履歷,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中國時尚行業從無到有的個體鏡像。
在設計生涯中,郭培認為自己收獲到的不止那些已成“過去式”的成就,還有她關于時代與設計、文化與傳承、匠心與高定之間關系的獨特思考,她希望能夠把這些思考通過作品、通過自身影響力分享傳達給更多的人,她希望高定以后不再局限于“小小的一群人”,而是成為更多人的追求與目標。在郭培看來,越多的人追求認同高定,就會有更多的時代匠人將才華發揮運用到極致,而這將會帶挈起中國時尚行業走向專業與繁榮。
高定理念深入靈魂的“女戰士”
初見郭培的人,很難想象得到,這個外表嬌小甜美,語聲溫柔清淺的女子,近幾年在業內最為響亮的稱號是“女戰士”。
這個稱謂出自于《紐約時報》時尚評論家Cathy Horyn之口,原話是:“她是中國的香奈兒,有著女戰士的偉大夢想”。在2010年,這個素有“毒舌”之名的業內權威,在跟蹤采訪了郭培5天后,一反常態地對“玫瑰坊”和郭培的作品贊許有加。
Cathy Horyn的描述中,郭培作品當時的水平已經“同巴黎時裝的工藝不相上下,甚至有時超越巴黎時裝的工藝。而參觀玫瑰坊之后帶來的‘光怪陸離的震驚’,遠大于先看到沙漠,再看到拉斯韋加斯時所帶來的震驚?!?/p>
對于“戰士”這一稱號,郭培本人是比較認同的。因為在她看來,“所有人的艱難應該都是在眼前,所有人的苦是在明天”,困難總是與機會如影隨形,克服了困難的同時,往往也能獲取到機會。作為一個樂觀主義精神的“信徒”,郭培現在甚至會比較期待“困難的降臨”,因為對于自己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能力有足夠的自信,克服困難的過程,就像是戰士殺了一個敵人,積累了一份戰功一樣,每戰勝一個困難,就代表人生又向上走了一個臺階。
回顧過往,郭培的“戰功”,總是與“高定”這個詞緊密相連。
所謂“高定”,名字源自于法語“Haute Couture”, Haute代表頂級,意味著奢華的制高點, Couture 直譯過來就是裁縫、刺繡等手工藝,“Haute Couture”這個詞簡單直譯過來就是“高級裁縫”。
郭培指出,即便是現在,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很多消費者、同行、媒體乃至專業人士都對“高定”的理解不夠充分,甚至存在一些理解誤區。首先,需要認識到“高級裁縫”這個說法起源于100多年前法國巴黎,迪奧、香奈兒等服裝大師們,當時或者更早的時候需要完成制作一件衣服,呈現他們的藝術與天分,乃至自己的一切才華,然后再展示給大家,他們當時的身份被稱為“高級裁縫”,推出的作品被稱為“高定服裝”,展示服裝的集會被稱為“高定時裝周”。
但“高定”本身并不等同于如上這些的綜合,就像是我們提倡匠心,但工匠精神并不等同于工匠一個道理,“高定”是一個理念,一種精神。所以,在郭培看來,高定永遠都不會被沖擊,它會永恒地存在,因為就像是太陽一樣,不需要那么多,但需要有溫度和獨特的光芒。
想要再深刻地了解“高定”,還需理順“高定”“街頭”、“流行”之間錯綜復雜、千絲萬縷的關聯。對此,郭培的理解,或許是諸多“專業分析”中最為清晰的一例。
郭培講到,在30年前她曾經聽老師講過一句話,叫做“流行看高定,高定看街頭”。
“流行看高定”,指的是我們看到高級定制發布,一直以來都是少有的,業內極其有資質的、有創意、有高度的人,他們的作品發布的時候一直以來都是引導流行的。所以我們看到的流行往往比高定要晚一季,高定發布永遠是一月底和七月初,不和任何人撞車,發布并且全世界只有巴黎,一月是高定發布春夏,三月是成衣發布秋冬,七月是高定發布秋冬,九月是成衣發布春夏,它永遠是反著來的。
而至于“高定看街頭”,很多人可能就比較難理解了。其實,這個概念里面的“街頭”,是廣義的理念,它指的就是社會,高定反回來要看的是社會,看社會現象、看生活。
綜上所述,郭培歸納認為“高定”真正的定義應該是“今天這個社會的記憶,今天人類的記憶”。站在當下的時間點,若回溯歷史的話,其實處處都能看見到高定的痕跡——過去的幾千年里,其實有許多的服裝,被當做歷史的脈痕,成為那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存在過的證明。所以說,追溯過去幾千年服裝乃至于人類的發展史,高定不應該被忽略。因為真正的高定是永恒的,代表著人們當下的需要,不能以人們穿和買去選擇和定義它,真的要看到它內在的精神之美。
服裝之美生于“匠”而升于“心”
在接受本報專訪之前,郭培剛剛從巴黎歸來,作為每年7月“巴黎高定周”的受邀設計師,她剛剛完成了一場名為“建筑”的主題秀。本系列作品中,郭培通過盤扣、刺繡等經典東方手法呈現出中世紀建筑的精髓,以豐富的線條、幾何圖形與花形圖案平衡著理性與浪漫,展示東、西融合之美。
郭培將建筑元素融到每一個細節。所以我們能看到形似教堂的服裝輪廓,迷你鐵塔造型的配飾。但如果你僅僅是將這系列的服裝理解為“像是建筑的衣服”,那就大錯特錯了。
實際上,在本季里面,郭培想要通過呈現“建筑”這一主題,去講述“空間”,去體現人類對于空間感的追求。
郭培的認知中,衣服的輪廓其實也是空間,衣服留下空間,除了為了舒適感之外,還有一層我們十分容易忽略到的意義是為了表達靈魂。所以我們能看到從古到今,我們很多帝王的衣服其實形式感都很強,都很有“建筑感”。在中國,我們能看到封建帝王服裝也會把肩膀做得很寬廣,帽子做得很高大;而在西方,比如現在我們看到婚紗,他們會做很大的裙子,新娘們用空間很大的拖尾來表達自己的純潔。
人們對空間的追求到底代表了什么?
從個體角度分析,它代表了一個人成長的軌跡,就比如說,我們對于真的建筑——房子的需求,很多人一開始想要一個小家,但伴隨著財富、人生閱歷的變化之后,往往我們會希望空間越來越大,希望有大房子。服裝也是一樣,伴隨著我們地位、所處環境的變化,我們需要通過一些空間的設計與變化,來展示自身發生的變化。若放眼更寬廣深遠的時空角度來看,建筑與服裝說到底都會留下人類和歷史成長發展的軌跡。在這一方面的效用及功能上,服裝與建筑高度相似相通。
所以,業內人士評價稱這場呈現著“行走中的建筑”的饗宴,人們首先會驚艷于他的“顏值”,因為足夠的精致,足夠的美麗,能夠看出來“匠”之所在,而后則會深陷、傾心于它的“靈魂”,建筑與服裝,本就是超越時間的存在,郭培選擇讓古老的時裝與建筑相遇,讓空間與身體對話,所展現的是哲學層面,關于人性關于靈魂的問答,“這樣的作品有時候即便很多人不能盡然懂得,也能感受其極強、極有穿透性的感染力?!?/p>
所以,談到對于本次“大國匠心”主題的理解時,郭培表示,國之匠心,更重要的是其根本,這個“根本”就是我們國家的傳統和精神。在精神層面,我們現在提倡“匠心”,恰恰就是對傳統文化的認真,對我們這個民族歷史的尊敬。我們希望通過對匠人的態度,提倡的是一種民族的精神,這樣才是匠心,其實更重要的是“心”,是內在的、情感的、精神的,匠只是外在的呈現、實現形式,通過這些外在的東西,我們才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他內在的付出,這種付出的過程,實際上是她的精神所在,也就是“心”。
現在物質生活極其豐富,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很容易被流行迷惑住,眼花繚亂的商品充斥著貨架,刺激著人們的眼球。談及于此,郭培不無擔心地指出,現在市場上,有很多“沒有神”的商品,這些東西實際上是給社會造成了更多的負擔,甚至是成為了年輕人成長的不積極的因素,物質的吸引,變化得太多令他們已經沒有了尋求真正美好的標準,他們的消費,有時候只是源于新奇和刺激。
現在在服裝領域,在時尚行業,我們提倡匠心精神,就是要呼喚人們重新審視何為真正的“服飾之美”。一個好的作品,和一件普通的商品,他們的差異就是在于“神”而不是“形”,好的作品是有發自于內在的那種能量,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精神的傳遞。
就比如十年前,郭培制作的那件傳說中50000小時、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中展出的“大金”。很多西方的時尚行業人士都說從那件衣服上,他們看到了“中國的時尚”。在此之前,在很多西方人的眼中,中國是沒有時尚的,但這件衣服改變了他們的看法,使得他們對中國對于有了一個新的認知,而這就是匠心之作之所以能夠傳世,能夠改變社會人文表達方式、表達方向的核心力量。
■ 同題問答
你覺得在完成自己的成就中,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
我認為我的作品的最為美好、最值得珍惜之處就是付出的那個過程。對于我自己來講,做任何一件服裝,我的要求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飽含著我真誠而真摯的付出,我希望我的作品不是因為表象的美麗而吸引別人,經歷過短暫時間后就把他丟棄。
任何事物、任何物質的創造,都是有付出的。而我在創作時,會更加注重創造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我覺得只有真摯的付出,誠心誠意,發自于情感的那份愛,才能夠打動別人。我不會做沒有神的東西,我覺得我做的東西比較不同的地方,就是賦予它那份“神韻”,我用了很多努力,大量的時間去實現它,所以也會分外期待,別人看到它們之后所展現的那份感同身受。
有沒有一些您認為最艱難的時刻?能夠堅持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我認為經歷過的都已經成為了過去,就像是你摔倒了后站起來,你就會發現,你沒必要去記著摔的時候的痛感。所以,我認為經歷過的苦都應該就不叫苦。
可能是因為我是一個特別樂觀的人。我一直覺得如果記憶中留著的都是苦,那我一定是個失敗者。失敗者更多會向別人講失敗的原因,經歷過哪些苦、難、坎坷。但對于一個樂觀者,或者別人眼里的成功者而言,我會覺得堅持抗爭后,能夠把問題解決了的,都是幸運。
如果非要說有艱難和苦惱,那么我認為它們應該都是在未來吧,人的艱難應該都是在眼前,人的苦是在明天,每個人“今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完成,有很多目標都要實現。這種時候我們不能逃避,因為一旦逃避,你就會失去未來的機會,成為一個失敗者。
你希望未來還取得怎樣的成就,自己的理想現在實現得怎么樣了?
當別人問到我,你想讓這個世界上,假如說所有的人里面你都可以請到的時候,你想讓誰來穿你的衣服,我卻難以說出我心目中唯一的一個最美的女人,我覺得誰都還不夠。所以,十年前忽然在我心目中,內心深處萌發了“中國新娘”的這個答案。
那一刻,我忽然覺得,我一生中都在追求著的那件最美的衣服,就是嫁衣,就是人一生中最幸福的那個時刻,中國新娘穿上的那件喜服,而最美的那個女人,就是新娘。我覺得任何一個女人,任何時刻,都難以超越她做新娘的那一刻,所以,我自己就終于明白了,這也就成為了我一個更清晰的理想,也就是更大的理想——就是我想做中國人的,中國新娘的那件喜服?,F在看來,這個理想其實已經成為我一生都在奮斗、努力的那個追求。
生命中有哪些東西是你一直堅守的?
應該就是追求美,追求美的極致,追求美的分享,對美的感動,我愿意用美和任何人分享,而且用美傳遞一種精神,一種“神韻”,我希望用我的美好可以感動所有人。
特018版、特019版面采寫/新京報記者 周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