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言、展示、預告了許久之后,傳說中搭載驍龍835主控,但運行著完整x86架構的Windows 10系統的“Windows 10 on ARM”筆記本近日接連曝光,似乎真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按照高通方面的說法,這些設備不僅能夠滿足流暢運行Office、Photoshop等生產力軟件的需要,還具備兩大重要特性。一是驍龍835筆記本的功耗和供電需求相比傳統x86芯片大為縮減,因此主板體積可以做到非常迷你的尺寸。這樣一來,筆記本廠商能夠輕易設計出既輕薄又內置更大電池的產品,預計其使用續航可比現有的輕薄本超出50%,而待機續航更是能達到五倍以上。
除此之外,由于驍龍835內置了高通引以為傲的千兆LTE基帶,這意味著Windows on ARM筆記本無需加裝冷門的上網卡就能實現全時在線。據微軟官方消息透露,這種筆記本將采用內置eSIM方案,用戶購買后無需插卡,直接激活就能上網和打電話了。
是不是看起來十分美好?是不是已經有些心動了?但是,你要知道,微軟和高通雄心勃勃地宣布驍龍835筆記本的計劃是在今年年初的事,之后最近的一次技術通報發生在今年6月的Computex 2017,距離現在也已經過去了五個月之久。在這段時間里,原本把持著輕薄本市場(現在也依然把持著)的英特爾推出了性能暴漲100%的第八代四核心酷睿系列輕薄本CPU,NVIDIA的MX150顯卡取代了老舊的940MX讓超極本也具備了流暢游玩大型網游的能力,甚至就連一度在筆記本平臺上被遺忘的AMD,也準備靠著全新的“Zen+Vega”架構APU打一場翻身仗。
換句話說,原本看起來非常美好的“驍龍Windows筆記本”構想,在實際產品還沒上市之前就遭遇了競爭對手強力阻擊,而且每一個都讓“驍龍筆記本”變得更加不那么吸引人。最壞的情況下,原本旨在靠著超輕薄、全時在線等優勢“革新移動計算體驗”的這一新概念產品,最終對于普通消費者很可能就淪落為“又一種上網本”……而這顯然不是高通想要看到的結果。
雖然“驍龍筆記本”還不至于出師未捷身先死,但俗話說“窮則思變”——無論是對于微軟還是高通來說,在陡然增大的市場競爭壓力面前,勢必都得動動腦筋了——比如說,推出曾讓粉絲們望眼欲穿的運行完整Windows 10系統的手機產品,就會是個不錯的主意。
首先,驍龍835的手機現在已經十分普遍了——無論是主板設計、配套模具都不是問題,也許為了能夠兼容Windows 10系統需要更換少部分外圍芯片,但從高通展示的筆記本主板參考設計來看,把它縮小到適合手機的尺寸并不是什么難事。
其次,相對于和Intel、AMD在傳統筆記本市場上正面“拼殺”,做成平時能當手機、接上大屏之后直接就能作為全功能PC使用的設備,顯然能給產品增加更多的賣點和噱頭。當然,要是手機屏幕足夠大,說不定也能直接玩上幾把《LOL》——豈不比“農藥”手游更加美滋滋?
最后,對于如華碩、惠普這些“傳統PC廠商”來說,其實它們都不缺乏制造手機的經驗和技術——華碩的Zenfone AR和惠普的Elite X3都是以高配置、大尺寸、高生產力而知名的機型,特別是后者是公認規格最高、性能最強(驍龍820)的Windows Phone。如此一來,與其強行和安卓手機廠商們比拼“性價比、跑分”,還不如做點差異化設計,爭取極客、時尚和企業用戶的喜愛。
當然——這只是筆者自身的腦洞,相關廠家是否真的會這樣動腦筋,其實是未可知的。何況,目前的驍龍835在適配x86 Windows的時候還存在著一個較為嚴重的BUG——因為經歷了代碼轉換,CPU的執行效率被迫大打折扣,據目前的測試數量來看,和安卓系統上的835相比,在Windows系統下的性能大約只有50%左右……
不過,對于高通和微軟這兩家來說,合作已然確立,相關廠商也動員起來了——技術上的事情,不可能不會努力解決的。至少,從我們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在下一代高通驍龍處理器中,就可能存在著專為PC端優化的版本,具備比驍龍845還要高出一倍的GPU(顯卡)性能。相信屆時各種“驍龍Windows”的產品會有更好的用戶體驗和大幅提升的性能。至于市場表現嘛——因為它還和宣傳、銷售推廣等諸多因素相關,我們也只能選擇觀望和默默祝福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對于國內用戶來說,更熟悉的可能是華碩ROG系列的游戲手機,而對華碩主力機型ZenPhone系列知道的并不多,這個系列也不在國內售賣。去年,華碩推出了一款ZenPhone 6手機,在大家都流行使用水滴屏或劉海屏設計時,它重拾翻轉攝像頭設計,這讓它看上去多少有點與眾不同,使用過程中這一設計也能帶來一些有趣的體驗。
老實說,ZenPhone 6的外觀并沒有太多值得說道的地方,表現中規中矩。正面是一塊完整的全面屏,除了下邊框看上去要寬一些,整體看上去觀感還不錯。另外,整塊屏幕并沒有被完全被邊框包圍,采用的是以前的懸浮屏設計,視覺上會顯得機身要纖薄一些。細節上,ZenPhone 6將實體按鍵全部集中在左側邊框,除了電源鍵和音量鍵,最上方還有一個智慧按鍵,據說是應谷歌要求。起初我以為這樣的設計會對操作帶來影響,但使用后發現并無太多不適。
來到機身背面,一眼就能看到那塊碩大的可翻轉的雙攝相機模組。據華碩的說法,這命名為Flip Camera的翻轉相機是以液態金屬外殼作為保護,有著更高的強固度。但在ZenPhone 6如此厚的機身情況下,攝像頭還是凸出,在個人看來,雖然它很顯眼,但掩蓋不了丑的事實。下面則是一個矩形的指紋傳感器,作為旗艦機型來說,沒有用已經成熟的屏下指紋確實顯得不夠誠意。
ZenPhone 6使用的是一塊分辨率為2340x1080的6.4英寸全高清LCD屏幕,能夠達到600尼特亮度,并且支持100%DCI-P3色域和HDR 10。在習慣了艷麗的OLED屏后用回ZenPhone 6的這塊LCD屏時,竟有一絲讓眼睛舒適的感覺。而當拿來播放一些超清視頻時,特別是風光視頻,這種舒適感尤為明顯。
作為華碩去年的旗艦機型,ZenPhone 6配備的是驍龍855處理器,我們手中的這臺機器是6GB內存加64GB存儲組合,內存和存儲是小了點,但卡槽支持SD卡擴展,另外由于使用的是類原生的Zen UI,所以這個配置足夠讓系統運行流暢。而對性能要求較高的游戲也能流暢運行,只是發熱控制的并不好,在玩一些大型游戲時,沒過多久,后面的攝像頭區域會有明顯的灼熱感。
ZenPhone 6既不輕也不薄,但當你知道它塞進了5000mAh的電池,可能就會有點釋然了。由于它并不支持高刷新率以及更高的分辨率,所以日常使用下基本可以續航一天半的時間。然而雖然它配備了大容量電池,但并沒有像國內手機廠商一樣用上較為激進的快充技術,只支持18W的PD快充。根據華碩的說法,一個小時可以充3300mAh的電量。而要完全充滿則需要兩個小時左右,這對于已經習慣了快充的人來說是不能容忍的。
相機是ZenPhone 6最有意思的地方,雖然國內廠商OPPO、華為早就有過類似的嘗試,但這次又有些不一樣。首先與我們熟悉的OPPO N3相比,它并不支持360°翻轉,只能翻轉180°,因為它的模組是凹進后面機身的,所以從正面根本看不出任何痕跡。其次,在打開相機時,華碩還專門為這組支持翻轉的相機設計了一些有意思的功能。
在相機頁面,我們可以看到運動跟蹤的選項。當我們選擇一個運動物體作為拍攝對象時,攝像頭自動會跟隨物體翻轉,這樣在拍攝時我們只要保持手機不晃動就行了,以讓畫面更加穩定。
另一個則是常見的全景拍攝模式,但ZenPhone 6上不同的是,在拍攝全景照片時,并不需要手動移動鏡頭,也是利用相機的翻轉能力就能自動拍攝全景圖片,而我們要做的也只是保持手機穩定。
除此之外,在拍攝界面,我們也可以通過長按音量+鍵和音量-鍵來調節攝像頭的翻轉角度,雖說實用性不強,但可玩性挺高。
華碩ZenPhone 6搭載的是Zen UI,我手中的這部已經升級到了安卓10。無論是從操作還是界面來說,都偏原生安卓系統,并內置了大量的谷歌應用,這有點像一加的氧OS,對于國內用戶來說,使用這樣的系統可能并不習慣。
但同時華碩也有在其中添加一些獨特的功能,比如“智能鍵”,它可以對右側邊框最上方的按鍵做一些設置,除了可以設定長按喚出谷歌語音助手外,還可進行自定義,比如按一下進入“聲音模式”,按兩下打開“手電筒”。如果只是作為語音助手按鍵,還不如屏幕邊緣向內滑動或直接語音喚醒。好在它有其他的功能選擇,否則只會讓人感覺十分多余。
另外,考慮到翻轉相機長期使用會發生角度偏差的問題。華碩特意在設置中添加了“相機重置”功能,當翻轉角度異常時,可以重新校準相機恢復到原來位置,并能夠強制重置相機到緊貼機身的位置。而在狀態欄中也有添加“相機重置”的快捷功能按鈕。對于翻轉相機來說,這個功能設置確實很有必要。
華碩ZenPhone 6最具特點也最具爭議的地方是它的翻轉相機設計,之前OPPO、華為都有推出過這樣的機型,但都淺嘗輒止,并沒有延續下來。ZenPhone 6讓翻轉相機重出江湖,一方面新奇的玩法讓大家感到有趣,另一方面由此而增加了機身厚度,并且刺耳的機械馬達聲(也有人覺得這顯得很硬派)被人詬病。并且2019年還是雙攝、后置指紋,即便用上了旗艦的驍龍855處理器也注定不被國內用戶所接受。而華碩也確實沒有向大陸市場推出過這款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