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燒錄光盤的時代開始,浦科特就一直有著好口碑,到了SSD時代更是如此,在Sata接口SSD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速度的神話,不僅快,還很穩定,尤其使用過一段時間之后,不會出現三星840SSD那種掉速的情況,你買的時候什么樣,用多久基本還是那樣,好顆粒,好主控,好算法(固件),讓浦科特在Diy的圈子里成就了一個神話。
Sata接口,畢竟是機械硬盤廠家搞出來的,機械硬盤的速度和SSD差了一大截,他們也就沒有心思再去升級個什么新標準,就算有,也非常小眾,面對這種不公平的競爭條件,浦科特的優勢發揮不出來,本事再大,600MB/S封頂的傳輸速度就是你邁不過去的一個檻,但是玩家的追求最強性能大要求促使Nvme接口的出現,硬盤第一次可以直接走高速通道,低延遲,高帶寬,讓浦科特這樣的品牌再次找到了方向,能夠脫穎而出。以前的M6S Plus總算找到了接班人。
這次拿到的是浦科特M8Pe SSD,追求性能的旗艦級產品,和Sata對比,走Nvme通道的產品規格比較多,這里多說幾句,浦科特M8Pe系列是2280規格的產品,也就是最長的那個標準,對于一些筆記本升級之前要查一下,能不能用(大多數都行)?其次是從命名上可以看出不同的用途, 如果筆記本或臺機上面有M.2接口,可以用M8PeG,而M8PeY則是專門為臺式機上的PCIe接口準備的。
至于為什么腰上1T這個相當土豪的規格,很簡單,現在的游戲都已經非常大了,SSD容量明顯不夠用了,比如最新的使命召喚,據說130GB干貨,你讓一塊小容量SSD怎么破?有些人喜歡把游戲裝在HDD上,我可受不了,我買了游戲本就是為了好好玩游戲的,速度很重要!相比Sata接口,Nvme口只有一個呀,一步到位吧!和雷蛇的設備一樣,有著好用的信仰。
在浦科特大寶劍的面前,以前本子里面的兩塊Sata 接口的SSD,就算組了Raid都不是對手,淪落為倉庫盤了,三接口全固態的夢想達成。這里為大家先演示下如何安裝,回到前面,如果不確定散熱片是不是礙事,請選購M8PeGN,而像我這樣的本,采用的是藍天的公模,絕對地方很富裕,一定要選擇帶散熱片的M8PeG,Nvme的快,功耗也大,尤其待得位置還比較憋屈,又沒有Sata那么大的金屬外殼充當散熱片,有個散熱片也是極好的,而Thinkpad 的黑將S5,聯想就給設計了一塊管用但很難看的散熱片。還是挺管用的。
M8PeG還有個不帶散熱片的型號,被稱為M8PeGN,這個適用范圍更廣,為那些超薄的羽毛本所設計,而帶有散熱片的M8PeG更適合空間敞亮的游戲本。比如我個人用的炫龍本,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在風扇旁邊,可在散熱上,Nvme的固態硬盤不占什么便宜,畢竟Sata口的有個金屬外殼做散熱片,里面貼上3M的導熱帖,比Nvme的舒坦多了,追性能的玩家還是來個這個吧!兩者價格差很小,不像有的廠商,在散熱片上還要啃下一塊肉。
在安裝螺絲之前,需要讓大家看看浦科特的顆粒照片,浦科特不生產顆粒,主控,但用的都是東芝最好的顆粒,雖然東芝成產顆粒,但因為算法的原因,同樣的SSD在性能比浦科特差了一截子,尤其使用Sata 轉 USB的時候,M8Pe上好顆粒再加強悍的馬牌主控,配合自己研發算法。性能那是杠杠的。
在浦科特之前,我為其它ssd做過一個評測,上圖是影馳SSD的跑分,4K在跑分軟件里面簡直慘不忍睹,在這個牌子的官網上也沒能在評測的時候找到驅動,這是在評測Nvme SSD的時候,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哪就是微軟自帶的驅動很差勁,4K成績慘不忍睹,三星這樣的公司都是在產品推出很久才有的驅動,而浦科特的驅動在今年的三月份就已經做好了,從側面說明了浦科特對于產品研發、測試很靠譜。如果沒有更新驅動,跑分很難看,后面我們會講講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雖然官網上標注的是win7用,實際上win8也能用,因為微軟強制推廣win10,所以你懂的,win8的驅動很可能就再也找不到了。所以在評測之前,去官網下個驅動,不跑分的沒有這個必要了。而更新了驅動之后,浦科特的成績在2800分以上,
如果綠字的部分顯示是nvme,用的是浦科特驅動,如果顯示是stomvme就是微軟的驅動,這個時候需要關閉緩存才能提升速度。
跑分之前,請一定要確認驅動程序的事情是不是搞定了,如果不想安裝這個驅程,就請在磁盤策略里面做如下的更改,要不跑分成績差,請不要著急,這是微軟的鍋,可不要罵浦科特。默認情況下面,這個對勾打不打,使用上的感受區別不是太大,因為普通用戶除了啟動大多數都是Qd1的工作,而跑分就不一樣了。可以感受一下這種酸爽。
經過跑分就能看出,沒有劃分Op的M8PeG很厲害的,在其它能跑離散度的軟件里面也能看到,但是大多數用戶真心用不到,就像看電視,你關心的是電視里放了什么,可是電視怎么工作的,你管它干嘛!
比跑分還要直觀的在這里,從Sata口的磁盤1這塊SSD向Nvme口的硬盤裝游戲,Cpu占用率就有很大的區別,Nvme低延遲,你幾乎感覺不到CPU在工作,對于一些老臺式機用戶來說,浦科特可以通過自家的軟件模擬出個bios,讓自己的盤可以被系統識別,這種便捷性也是在其它品牌上少見的。因為我沒喲類似的設備,就是順帶說一句。
我們國內很多的SSD企業,就像是Diy電腦一樣大批量生產SSD,但沒有能力進一步開發,而浦科特有點像微軟,生產更好的固件,提供更好的性能。當然了用戶體驗會更好。在打開了快速通道之后,浦科特這塊帶有“大寶劍”的SSD,可以撒開了歡去跑了。
Apache與Tomcat的區別
APACHE是一個web服務器環境程序 啟用他可以作為web服務器使用 不過只支持靜態網頁. 但asp,php,cgi,jsp等動態網頁的就不行.
如果要在APACHE環境下運行jsp 的話就需要一個解釋器來執行jsp網頁, 而這個jsp解釋器就是TOMCAT, 為什么還要JDK呢?因為jsp需要連接數據庫的話就要jdk來提供連接數據庫的驅程,所以要運行jsp的web服務器平臺就需要APACHE+TOMCAT+JDK 整合,好處是:如果客戶端請求的是靜態頁面,則只需要Apache服務器響應請求如果客戶端請求動態頁面,則是Tomcat服務器響應請求因為jsp是服務器端解釋代碼的,這樣整合就可以減少Tomcat的服務開銷 .
apache是web服務器,tomcat是應用(java)服務器,它只是一個servlet(jsp也翻譯成servlet)容器,可以認為是apache的擴展。
Apache:普通服務器,本身只支持html即普通網頁,它是html容器,功能像IIS一樣
tomcat:解釋java程序(jsp,serverlet),它是是jsp/servlet容器,用于發布JSP及JAVA的apache是一輛卡車,上面可以裝一些東西如html等。但是不能裝水,要裝水必須要有容器(桶),tomcat就是一個桶(裝像JAVA這樣的水),而這個桶也可以不放在卡車上。
IIS與Tomcat的區別
IIS是微軟公司的Web服務器。主要支持ASP語言環境.
Tomcat是Java Servlet 2.2和JavaServer Pages 1.1技術的標準實現,是基于Apache許可證下開發的SJP語言環境容器,嚴格得說不能算是一個WEB服務器,而是Apache服務適配器。
tomcat主要的任務不是WEB服務,而是支持JSP語言環境.
IIS就是也款WEB服務器,支持ASP語言環境
IIS與 Apache的區別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建立自己的網站,對外展示自己的頁面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了。目前最流行的建立WWW服務工具就要屬Apache與IIS了。那么他們之間都有什么區別呢?到底哪個工具才是最適合我們的呢?
一、免費與收費之爭:
雖然很多用戶都使用IIS建立網站,他是集成于Windows操作系統中的組件。不過要想合法使用IIS就要購買正版Windows操作系統。
反觀Apache,他是完全免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就可以免費下載并使用了。
結論——Apache免費,IIS收費,前者占優。
二、穩定性:
接下來要比較的就是穩定性了,WWW服務要隨時運轉正常,一個網站也需要一天24小時,一周七天為公眾開放。所以穩定性是IIS和APACHE比較的重點。
IIS在實際使用中經常出現500錯誤,而且有的時候還會出現莫名其妙的假死現象。用戶需要不定期的重新啟動IIS服務才能保證網站的正常。
Apache在配置上比IIS要復雜,不過一經設置完畢就可以長期的工作了。大型網站都使用APACHE作為自己的WWW服務提供工具。APACHE的所有配置都保存在配置文件中,使用時完全按照配置文件中記錄的信息執行。一般不會發生莫名其妙的假死情況。
結論——APACHE穩定,IIS有時假死,前者占優。
三、擴展性:
擴展性是指WWW服務提供工具是否可以應用于多種場合,多種網絡情況,多種操作系統。
IIS只能在微軟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統下使用,離開了windows他將一事無成。無法移植到其他類型的操作系統中。
APACHE是個多面手,他不僅僅應用于windows,對于unix,linux以及freebsd等多種操作系統來說他都可以勝任工作。而且不同操作系統的配置步驟基本類似,可移植性非常高。
結論——IIS只能在windows下運行,apache應用范圍廣。apache獲勝。
四、安全性:
經常看到某某網站被黑客攻擊或者某某網站被非法用戶上傳病毒的消息,對于為其他人提供服務的站點來說,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個網站連自身安全都沒有保證的話,誰愿意瀏覽和使用呢。
早期的IIS在安全性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如果使用默認設置的話黑客可以輕松趁虛而入。不過在IIS6中微軟公司對安全方面進行了大幅改進。只要保證操作系統補丁更新及時,就可以將網站安全系數盡可能的提高。特別是IIS6及其以上版本與.net平臺相互倚靠,使安全性幾乎完美。
APACHE在安全方面一直做的不錯,因為很多用戶都是在linux下使用apache,所以操作系統的特點使得linux下的apache具有先天的保護傘,安全性自然沒得說。
五、開放性:
所謂開放性就是指是否開放了程序的源代碼,眾所周知IIS是WINDOWS系統的一部分,所以他的源代碼是沒有開放的。而apache則不同,最早他是為了 類unix系統服務的,所以完全對外開放源代碼。任何人都可以分析他的代碼,發現其中的漏洞,并發布補丁來彌補該漏洞。
正因為APACHE的這種開放性,也使其安全性大大提高。
六、難易性:
一個工具使用的難易程度直接影響其用戶的多少,特別是網頁發布工具。畢竟很多公司希望有自己的網站,但又不希望聘請高薪的網絡管理員來維護。因此必然找上手相對容易的工具來搭建自己的站點。
IIS開起來比較簡單,很容易就可能讓IIS工作,對外發布網站。不過管理員很容易出現錯誤配置和誤操作問題。不過總體說來IIS還是非常容易學的,但要學好他恐怕是件非常困難的事。
APACHE的使用比IIS要難,需要有一定計算機及網絡基礎的人才可以使用。他的配置也不是圖形化的,需要我們通過編輯配置文件來實現。但是單從APACHE的設置上講,只要我們嚴格按照幫助文件進行參數設置的話還是沒有什么難度的。
結論——IIS容易安裝但難精通,APACHE安裝相對困難,要想精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IIS略占優勢。
七、編程性:
為了讓網頁更加豐富多采,更加美觀,互動性更好,高手為我們開發了多種組件與控件,那么這些控件在IIS或APACHE下是否正常運行呢?
APACHE 下的Mod Rewrite功能非常強大,而IIS中的ISAPI的Rewrite需要專門開發,一般初學者是不能夠實現的。APACHE可以使用 Subversion WebDev以及.htaccess功能,還可以使用ForceType。另外IIS對FastCGI的支持也不是很好,所以一些CGI、PHP程序運行 起來速度很慢,遠不如apache。
結論——不同的環境下使用不同的組件,因為選擇IIS還是APACHE由工作環境所決定,這點兩者不分高下。
八、支持語言方面:
由于目前建立網站和論壇的語言多種多樣,例如ASP,PHP,JSP等語言。那么IIS和APACHE對他們都支持嗎?
IIS對ASP特別是.net運行很穩定,不過對于PHP和JSP就比較麻煩了。PHP需要經過反復配置才能在windows2003上支持。APACHE則能夠很好的支持上面提到的幾種語言,運行ASP,PHP,JSP都沒有任何問題。
結論——APACHE支持語言比較多,IIS支持PHP和JSP時有點麻煩,需要經過一定的配置。APACHE獲勝。
九、待遇方面:
提到待遇方面可能很多讀者會比較納悶,怎么IIS和APACHE還存在待遇問題呢?其實我們這里要討論的是網絡管理員的待遇。一個會IIS的網絡管理員與一個會APACHE的網絡管理員,他們的薪水是不一樣的。
APACHE最大的好處就是配置參數多,如果要精通APACHE需要很高的水平。所以同等水平的網絡管理員會APACHE的要比會IIS的待遇更好。
結論——錢多是獲勝的唯一標準,APACHE占優。
總結:
其實今天我們在這里爭論IIS好還是APACHE好是沒有很大意義的,本文所進行的比較也只是給那些徘徊在網絡管理員路口,不知道學習哪個工具來建立網站的讀者一點參考。只有你對IIS和APACHE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之后,才能為自己的未來進行規劃。
總的來說Apache的優點在于在各種開源的WWW服務提供工具中特性最全,支持最廣,相對比較穩定的,而且擴展性豐富。不過正因為要考慮擴展性,性能就肯 定不會太高,只能保持一個中等的水平。而IIS6在處理連接及事件性能方面還是很強大的,超過了APACHE。另外安全方面IIS6也有了質的飛躍,彌補 了以往IIS漏洞漫天的缺陷。如果你的公司網絡環境不負責,沒有涉及太多的開發的話建議仍然使用IIS6。當然如果是建立在WWW上的開發和調試還是使用 APACHE更加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