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你使用win7電腦的時候,本地連接無法禁止或開啟,那該怎么解決呢?接下來小編就從主要癥狀、可能原因以及解決辦法來處理。
主要癥狀
無法啟用和禁用本地連接,提示連接失敗
可能原因
相關系統文件損壞
解決方案 WIN7
方案一:禁用啟用網絡適配器
1. 右鍵點擊【計算機】→【管理(G)】:
2. 選擇【設備管理器】→【網絡適配器】→右鍵點擊對應的網卡,選擇【禁用(D)】:
3. 再次右單擊該網卡,選擇【啟用(E)】:
此方法可以代替右鍵啟用禁用本地連接
方案二:替換損壞文件
1. 打開【C:\WINDOWS\system32\CatRoot2\{F750E6C3-38EE-11D1-85E5-00C04FC295EE}】目錄→右鍵點擊【catdb】文件→選擇【文件粉碎(電腦管家)】→點擊【粉碎文件(Q)】:
2. 復制下載好的【catdb】文件到該目錄下:
3. 右鍵點擊【計算機】→【管理(G)】:
4. 點擊【服務和應用程序】→【服務】→在右側文件顯示欄右單擊【Cryptograpgic Services】→選擇【重新啟動(E)】:
5. 重啟服務后禁用啟用本地連接(詳見方案一)
以上內容就是在win7電腦的時候,本地連接無法禁止或開啟的解決辦法,如果對此還有疑問的朋友可以到騰訊電腦管家官網找到解決辦法。
據說,到2020年,有500億設備要連接網絡,這是未來物聯網的廣闊前景。好消息,以后運營商也不用跪著發展客戶了,坐等設備連接就好了!
不過,沒那么樂觀!支持物聯網的無線技術太多,蜂窩網絡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做個計算題,假設500億連接設備中,減去100億連接手機和PC,剩下400億去連接物聯網,按照目前的蜂窩網技術,估計只有2%(約8億)的物聯網設備可接入蜂窩網絡。
才8億?我泱泱中華的手機用戶數都超過啦,何況物聯網那點流量,呵呵!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Cat.0就來了!
什么是Cat.0?
Cat.即UE-Category,根據3GPP的定義,UE-Category分為1~10共10個等級,其中Cat.1-5為R8定義,Cat.6-8為R10定義,Cat.9-10為R11定義。
如上圖,UE-Category主要定義了UE終端能支持的上下行速率。
Cat.0是被寫入3GPP Rel.12標準,支持更低速率、更低功耗版本的LTE終端等級。Cat.0和Cat.1都是指向廣闊的物聯網市場,實現更低功耗、更低成本物聯網設備連接到LTE網絡。支持更低Category,對可穿戴設備、智慧家庭和智慧電表等物聯網應用非常關鍵。
不過,一直以來,無論是網絡還是終端芯片,LTE與物聯網之間總是存在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不過,隨著這些年一些通信設備公司和芯片公司的積極投入,可望改變市場局勢,為LTE網絡連接物聯網提供更廣闊的前景。比如,前不久,Sequans與Altair相繼宣布近期將推出Cat.0和Cat.1芯片組。
為什么要定義Cat.0呢?
為了應對物聯網,LTE-M(M2M)必須對LTE網絡進行幾個方面的優化:
1)設備成本
盡管大量設備接入帶來巨大價值,但是,連接設備的成本卻是一個大問題。連接蜂窩網絡的設備需要芯片支持,為了支持高清視頻、在線游戲,目前LTE芯片主要支持幾十到幾百Mpbs的高速高性能LTE網絡。芯片支持的速率越高,硬件就越復雜,成本也就越高。物聯網M2M應用并不需要這么高的速率,甚至有些設備間連接只需要幾百bps就夠了。因此,為了減小設備成本,就得簡化芯片來滿足物聯網M2M應用需求。
2)電池壽命
我們可以每天給手機或平板充電,物聯網設備不可能每天甚至每個月為其充電,不僅不方便,而且維護成本上升。一些設備需要長期保持運行狀態,一旦電池耗盡,通信中斷,可能會導致重大損失。比如,應用于火警聯動的設備直接將信號傳送至消防中心。超長的電池使用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
3)增強覆蓋
對于物聯網M2M應用,覆蓋同樣非常重要。一個簡單的例子,智能水表都安裝在地下室或建筑物內隱蔽的地方。由于信號衰減,通常這些地方信號偏弱。所以,需要提升增強網絡覆蓋來應對物聯網。
設備成本
為了減少設備成本,R12就制定了Cat.0終端等級,實際上,Cat.0指的就是低成本的M2M設備。為了降低設備復雜性和減小設備成本,Cat.0定義了一系列的簡化方案,主要包括:
1.半雙工FDD模式(Half duplex FDD)。
半雙工FDD模式允許在FDD模式下時分復用。
2.減小設備接收帶寬到1.4MHz,當然,也可以擴到20MHz。
3.單接收通路,取消RX分集雙通路。
4.低速數據速率。不僅降低速率需求,處理器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也相對降低。
在R13版本還會有進一步的優化,比如取消發射分集,不再支持MIMO,支持小于1.4MHz更低的帶寬,支持更低的數據速率。
關于Cat.0、Cat.1、Cat.4和R13版本的Cat.的特征比較如下圖:
為了面向物聯網,降低設備成本,除了定義Cat.0終端設備等級外,還需要對電池使用時長和覆蓋進行優化。
電池使用壽命
為了省電,R12采用一種叫power saving mode (PSM,省電模式)的方案。如果設備支持PSM,在附著或TAU(Tracking Area Update)過程中,PSM向網絡申請一個激活定時器值。當設備從連接狀態轉移到空閑狀態后,該定時器開始運行。當定時器終止,設備進入省電模式。當設備進入省電模式,設備不再接收尋呼消息,看起來設備和網絡失聯,但設備仍然注冊在網絡中。設備將一直保持這種省電模式,直到設備需要主動向網絡發送信息(比如周期性TAU,發送上行數據等)。
據說,采用這種方案,兩節5號電池可以用10年以上。
如上圖,如果DRX不連續接收循環為10分鐘,設備每周上傳一次數據,這樣,兩節5號電池可以用132月(11年)之久。
增強覆蓋
在增強覆蓋方面,LTE-M采用的技術包括:放大數據和參考信號發射功率、重傳、和降低性能需求,比如,允許更長時延和更高的誤碼率。采用這些技術,覆蓋性能可以提升20dB。
總之,當我們在要求4G網絡更快、更強時,物聯網M2M設備卻不停在喊,低點,再低點,還能再低么?也許后面還有比Cat.0更低的等級,不過應該叫Cat.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