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方便工作或者生活,很多人家里或者辦公室會配備兩臺電腦,同時還采用一套鼠標操控兩臺電腦,這樣可以節省空間還避免人來回移動。那么你知道一套鼠標、鍵盤是如何操控兩臺電腦的嗎?
一套鼠標鍵盤操控兩臺電腦,其實大家一定不陌生,因為sharemouse、Synergy等第三方工具就能實現。不過問題在于這種辦法非常麻煩,因為你除了需要在電腦上各自安裝軟件,還需要設置“本機名稱”、切換、共享,本人體驗過,感覺沒有人指導真心很難搞的定。所以在這里分享兩種簡單的方案,需要一些輔助的配件完成的辦法。
雙電腦共用切換器
目前市面上有一種很簡單的方法,一個切換器能讓一套鼠標鍵盤同時操控兩臺電腦,不需要安裝任何插件。
比如綠聯的雙電腦共用切換器,工作原理是首先通過數據線將兩臺電腦同時連接(切換器配置有專門數據線);
其次將鼠標鍵盤分別連接到切換器上即可操控其中的一臺電腦,如果你想用鼠標操控另一臺電腦,只需要輕輕按一下切換器上的切換開關,即可跳轉另一臺電腦。
當然這個設備還能讓兩臺電腦分別讀取U盤、共用打印機,辦法都是通過切換器的切換按鈕來跳轉,可以說方法相對簡單實用!
USB對拷線
如果你覺得切換器用著很麻煩,那么再介紹一種超級簡單的辦法—USB電腦對拷線。
一根數據線即可將你的電腦互聯,一般電腦會自動安裝程序,然后也不用切換,鼠標和鍵盤就可以在兩臺電腦上操作,非常簡單。
綜合上述兩種辦法,其實本人更推薦對拷線,主要是連接方便,而且也不需要各種切換。但是從功能上說,切換器又比較多功能,不用頻繁插拔U盤、鼠標鍵盤。兩種辦法,不知道你更喜歡哪種呢?
為一名鼠標控來講,我一直都非常喜歡羅技的鼠標產品。畢竟羅技作為鼠標外設類的一哥來講,他是最了解用戶需求的。主打游戲的G系列、主打辦公的MX系列都是我非常喜歡的系列。產品精準的定位,細化用戶需求推出的各種鼠標都針對用戶痛點。我最近又入手了一款羅技MX Anywhere 2S無線鼠標 ,雖然是一只發布了好幾年的鼠標了。但是它小巧的體積、超長的續航,靈活的連接方式以及Darkfield(高精度追蹤能力)都讓我覺得入手并不虧。這里也和大家分享一下羅技 MX Anywhere 2S是如何打動我的。
這款羅技 MX Anywhere 2S包裝也十分小巧,熟悉的灰色和綠色的外觀設計,正面可以直接看到產品圖片。
與之前MX系列鼠標一樣,打開就可以看到實物了。一側的蓋子介紹了鼠標主要的功能:多種連接方式自由切換。這樣的包裝設計可以讓用戶直接觸摸到鼠標,感受鼠標的握持感。畢竟對于鼠標來講,第一印象都是來自外觀方面的。
包裝背面介紹了羅技MX系列的一大黑科技:Flow功能。我是非常喜歡羅技的這個功能,作為一款可以多設備連接的鼠標來講,這樣就可以直接用鼠標進行跨屏操作,而且Flow技術是支持跨系統的,為讓我們這些日常使用多設備辦公的人提供很大便利
MX Anywhere 2S無線鼠標主打便攜概念,因此不僅鼠標本身設計的小巧,就連優聯也是做了瘦身處理的。附件主要就是Micro USB充電線材、說明書和mini優聯了。
MX Anywhere 2S是支持藍牙4.0和自家的 2.4G優聯連接兩種模式的,可以同時連接三個設備。日常如果需要外出攜帶,本身就非常mini的優聯插在電腦上可以做到即插即忘而且不占空間,另外你還可以通過藍牙的連接方式使用。現在藍牙普及度還是非常高的,更重要的還是無論是藍牙連接還是優聯連接,它的延遲都非常低。
另外一個,在購買羅技鼠標像是MX系列的時候打開會發現,底部有一個這樣的連接操作貼紙。會告訴你鼠標使用的快速步驟,有一個連接操作的教學,讓用戶可以快速上手。
撕開之后就可以看到底部設計了,在底部設計了電源開關,以及三設備切換按鍵。切換邏輯也十分清楚,短按切換連接設備、長按進入藍牙配對模式。
接口方面,因為MX Anywhere 2S 發布比較早,所以還是Micro USB接口。畢竟日常需要充電的時候并不多,70天的續航表現我基本都忘了它還需要充電,而且應急的話,充電3分鐘就可以用一天(按照8小時工作時長計算)。所以續航和快充能力都令人滿意,如果下次更新可以直接支持無線充電就優秀了。
鼠標本身十分小巧,三圍是100.3mm*61.6mm*34.4mm,非常適合外出攜帶。對于手小的用戶也是非常友好,對稱設計,讓不管是左右手用戶都可以使用。正面還搭配了無極滾輪,具體什么是無極滾輪后面會和大家詳細聊。滾輪下方有一個正方形的按鍵可以在 Windows 系統下實現打開新標簽頁快捷操作,macOS 系統時默認打開多任務界面。當然整體按鍵都是支持自定義功能的。
鼠標采用采用了不規則圖形來增加手感,側邊拇指按鍵可以控制前進和后退。相當于多了快捷鍵,習慣后,辦公更高效。
我喜歡MX系列鼠標的一個原因就是MX Anywhere 2S和大哥MX Master 2S一樣搭配了疾速滾輪,通過按壓滾輪來切換逐擊滾動,可以支持超快速的滾動,在瀏覽長文、制作表格的時候就可以實現快速瀏覽。
此外硬件方面,相比前代的DPI僅有1000,MX Anywhere 2S的直接升級到了4000,這個設計就可以完全滿足辦公需求了,日常作為辦公鼠標、商務鼠標來講,4000的DPI刷新完全足夠應對當下高分辨率的顯示器產品了。
另外作為一款辦公鼠標來講,MX Anywhere 2S的重量控制的也很好,僅106g日常長時間辦公也不會很累。
Darkfield無界技術,讓它日常應用場景更豐富。不論是在玻璃上、木板上再或者是在牛仔褲上都能精準定位。這點也是很好延續了MX系列的設計。日常攜帶出差辦公非常方便,不論在什么材質表面移動都可以實現精準定位。
設置方面,如果需要體驗Flow功能是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的。1、需要在兩臺處在同一 Wi-Fi 電腦(支持Windows與Mac系統);2、兩臺電腦上都要安裝 LOGITECH OPTIONS并分別配對鼠標,然后打開 FLOW 的配對功能即可。設置之后就可以使用了。使用上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兩臺設備的位置。比如我一般是筆記本和臺式機同步使用,所以把屏幕調整成上下擺放更舒服一些。
此外其他像是按鍵自定義功能設置上羅技的設置邏輯也一直十分清楚,可以根據需要來設置對應的按鍵功能。比如我習慣會把滾輪下方的按鍵設置改為切換應用程序。讓我可以更高效的在多窗口間使用。
如果你也有支持Flow功能的羅技鍵盤的話,還可以通過DUOLINK功能來實現更多的操控。主要原理就是通過鍵盤的Fn搭配鼠標的手勢操作、鼠標按鍵實現更多的組合鍵功能??梢哉f羅技對于用戶體驗以及高效辦公上面是花了非常多的心思的。這樣的體驗也讓我在外設選擇上會更偏向羅技的產品。
小巧便攜絕對是MX Anywhere 2S最大的標簽,不論在家還是外出攜帶它都是你日常辦公的利器。而且搭配筆記本應對經常外出的場景,它的Darkfield高精度追蹤能力,可以讓你在各種場景下精準定位。即便在玻璃上使用也不怕。當然對于我這樣多設備用戶,讓我感受最方便的還是Flow功能,可以直接跨屏操作,更可以跨屏復制文本、文件一類的,簡直不要太方便。當然對于目前MX Anywhere 2S來講,我更期待它的更新版本了。畢竟它的老大哥Master 3都更新了,相信它的更新也不會太久了。也期待現在老舊的Mirco USB接口可以順利升級為Type-C接口,或者干脆直接直接無線充電好了。
臺主機控制兩個顯示器,大家可能都已經見怪不怪了,只需把顯示器的視頻線插在主機的視頻輸出口就可以實現。但是如果說你想用一套鍵控制兩臺電腦,好實現嗎?不知道你有沒有碰過這樣的問題,就是你需要用多套鍵鼠來操作對應的設備,就像我就碰到過這個問題。直播的時候需要一臺打游戲、一臺進行對流,視頻渲染的時候,可能會用另一臺主機刷刷視頻、看看劇。但是桌面就只有這么大,兩套鍵鼠,一來桌面顯得非常擁擠,二來還經常會出現操作混亂。那一套鍵鼠能控制兩臺電腦嗎?
答案是當然可以,目前有兩種方案,第一種軟件方案,第二種硬件方案。硬件呢肯定是要花錢的,軟件總有辦法白嫖。那么我們就先從軟件開始,目前實驗這個功能最好用的軟件有synergy和share mouse。synergy是一個收費的軟件,同時支持macOS、Windows、Linus,而share mouse是免費的,但是只支持windows和mas。
就拿share mouse舉例,想用用一套鍵鼠控制多臺設備,需要所有的設備都處于同一局網下,所有的設備上都安裝share mouse軟件,其免費的版本最多只支持兩臺設備。在兩臺電腦上都裝好super mouse并運行后確保在同一局域網內。
這時share mouse會自動識別,并且在windows的機器上彈出上面的提示。你需要做的就是移動屏幕的位置,畢竟方便你使用鍵鼠進行控制。安裝完之后,右下角的狀態欄會出現一個鼠標的圖標。
另一臺設備安裝完下share mouse之后,狀態欄的鼠標小圖標上面會出現一個綠色的對勾標識,右鍵圖標選擇display manager。
就會出現以下的界面,就可以拖動兩個顯示器的位置。
關于拖拽文件傳輸速度跟你的局域網的速度有關,如果你的寬帶是一百兆的,那么傳輸文件帶寬就是一百兆。
當然通過硬件也是可以實現一套鍵鼠控制多臺電腦。USB切換器需要通過USB切換器上的物理按鍵來實現切換,本質上跟你插拔鍵鼠沒有什么區別,在切換過程中會有一些延遲,不支持文字和文件的拷貝。
USB對拷線目前只支持windows和macOS,不支持Linux設備。連接上USB對拷線之后會自動安裝驅動,雖然支持文字和文件的拷貝,但是體驗感一般。
羅技FLOW,需要支持羅技FLOW的羅技設備,如max、master鼠標等,然后安裝對應的軟件可實現文字和文件的復制、粘貼,不僅貴,體驗感還不是特別好。裝過羅技驅動的都知道,懂得都懂。
當然硬件還可以解決軟件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說多臺設備連接、同一鍵鼠、同一顯示器,操作方法如下:KVM切換器,多臺主機連接到KVM切換器,KVM切換器輸出的畫面到單顯示器,通過切換按鈕控制不同的設備,存在一定的切換延遲,體驗感并不是非常好。支持PIP/PBP和KVM的顯示器,可以理解為集成的KVM切換器支持PBP功能的顯示器,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感受上的撕裂感,目前硬件層面最優的解決方案。
那什么是PIP和PBP技術呢?PIP和PBP技術是利用顯示器上的多個接口連接多個信號源,在同一屏幕上同時顯示多個信號源的畫面。PBP畫外畫是多個畫面拼接在一起的,而PIP叫畫中畫,一些畫面縮小后顯示在一些畫面之上。
主流的顯示器一般是支持兩個信號源實現的PIP和PBP的功能,PIP和PBP設計初衷是讓不同的設備實現同屏顯示。例如我們可以把電腦和PS游戲機連接在同一臺支持PIP和PBP功能的顯示器上,讓他們的畫面同屏顯示。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主流顯卡都提供了多個輸出接口,而且支持多屏顯示,因此我們可以用多臺設備輸出多個信號,在同一臺顯示器上實現PIP/PBP,玩出一些特別的效果。
上講的這幾種方法呢我還是比較推薦share mouse,因為兩臺設備只要裝好軟件就可以,幾乎你不需要操作任何的設置。硬件方面的話呢,我只推薦顯示器自帶PIP/PBP功能的,因為其他的硬件方案體驗感并不是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