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BLACK系列SSD,一直隸屬固態(tài)硬盤領(lǐng)域的高端序列。為了迎合更多游戲玩家對磁盤性能的苛刻要求,西部數(shù)據(jù)于3月1日正式在國內(nèi)發(fā)布了第二代高性能WD BLACK SN750 NVMe SSD。
新一代WD BLACK SN750 NVMe SSD不僅有著最高2TB的容量,還在SSD儀表板中添加了“游戲模式”功能,高達3470MB/s和3000MB/s的續(xù)寫性能也極為給力。
今天CFan給大家?guī)淼捏w驗產(chǎn)品,就是WD BLACK SN750家族中的1TB容量的版本,官方售價1999元。如果你預(yù)算有限或更加充裕,還可考慮250GB、500GB和2TB的型號,它們的售價分別為579元、989元和3999元。
WD BLACK SN750實物賞析
WD BLACK SN750 NVMe SSD的包裝盒以黑色為主,凸顯了高達1TB的容量以及3740MB/s的讀取速度,一眼就能彰顯其“黑盤”的定位。
WD BLACK SN750 NVMe SSD采用了M.2 SSD標準的2280版型以及M Key接口,其PCB主板也采用純黑設(shè)計,芯片表面貼有參數(shù)和條碼的貼紙。
從貼紙信息來看,這款SSD的工作電壓為3.3V/2.8A,支持NVMe協(xié)議,1TB容量和WD BLACK SN750 NVMe SSD型號名稱也非常醒目。
將貼紙揭下來,就能看到WD BLACK SN750 NVMe SSD上封裝的各種芯片了,包括2顆3D NAND閃存顆粒,1顆主控和1顆緩存芯片。
WD BLACK SN750 NVMe SSD采用了閃迪的64層堆疊BiCS 3D TLC,具體型號為SanDisk 05560,單顆容量就高達512GB,2顆閃存共計1TB容量。
WD BLACK SN750 NVMe SSD的主控為SanDisk 20-82-007011,支持PCIe Gen 3.0 x4通道和NVMe協(xié)議,理論可以提供高達515000的隨機讀取以及高達560000隨機寫入IOPs能力。
這款SSD的緩存芯片來自海力士(SK Hynix),具體型號為H5AN8G6NAFR UHC,是一款有著1GB容量的DDR4-2400緩存。
WD BLACK SN750 NVMe SSD表面芯片的排列順序也很有講究,2顆3D NAND閃存顆粒分列兩側(cè),中間則分別為緩存和主控芯片,距離主控芯片的距離都很短,也有利于把熱量擴散到硬盤其他位置。
西部數(shù)據(jù)還找來了EKWB公司合作,為WD BLACK SN750 NVMe SSD定制了集成散熱片的版本,它能幫助硬盤在密集操作時將產(chǎn)生的熱量及時釋放出去,相比于無散熱片版本,帶散熱片的硬盤能保持電腦在高效的順序讀寫狀態(tài)下持續(xù)運行更長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帶散熱片的WD BLACK SN750僅適合臺式機用戶,筆記本那寒酸的內(nèi)部空間可塞不進去它。
WD BLACK SN750性能測試
根據(jù)西部數(shù)據(jù)給出的官方參數(shù)來看,1TB容量的WD BLACK SN750 NVMe SSD是家族最強,擁有3.47GB/s和3.0GB/s的讀寫性能,而250GB的版本則相對寒酸,讀寫速度分別只有3.1GB/s和1.6GB/s。
WD BLACK SN750 NVMe SSD的TBW壽命都很長,250GB、500GB、1TB和2TB容量分別擁有200TBW、300TBW、600TBW和1200TBW,按照五年質(zhì)保,從500GB容量的版本開始都可以每三天一次全盤寫入。
此外,WD BLACK SN750 NVMe SSD還提供了儀表盤軟件,在這里不僅可以看到詳細的磁盤健康信息以外,還能一鍵激活“游戲模式”(需要重啟系統(tǒng)),打開該功能系統(tǒng)后會禁用SSD的低功耗狀態(tài),從而大大降低讀寫延遲,只是其功耗和發(fā)熱會有所增加。小編覺得這個功能最適合配有散熱片的版本或散熱風道良好的臺式機用戶,筆記本用戶則需要根據(jù)機器的散熱條件選擇是否長時間開啟。
本次測試平臺為英特爾酷睿i7-6700K+技嘉GA-Z170X Gaming G1主板+金士頓駭客神條8GB DDR4-2666內(nèi)存,并使用CrystalDiskMark、AS SSD Benchmark、TxBENCH和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WD BLACK SN750 NVMe SSD的理論性能。
CrystalDiskInfo檢測的SSD信息
最開始測試時,WD BLACK SN750 NVMe SSD在AS SSD Benchmark下的表現(xiàn)令人大跌眼鏡,順序讀寫速度只有1484MB/s和1459MB/s,還不到官方性能的一半。
測試成績表現(xiàn)異常,目測只有PCIe Gen3.0x2的速度
如果你的PC還停留在和六代酷睿搭配的100系列芯片組時期,需要注意主板各個功能組件對PCIE通道的占用,比如顯卡,比如雷電3功能,比如外接的USB3.1 Gen2擴展塢等等。當我們將傲騰內(nèi)存、雷電3和USB3.1擴展塢拆卸和關(guān)閉后,WD BLACK SN750 NVMe SSD終于可以表現(xiàn)出應(yīng)用的性能了。
拔下USB3.1 Gen2擴展塢
關(guān)閉擴展的雷電3功能
只保留WD BLACK SN750 NVMe SSD進行測試
在AS SSD Benchmark中,該SDD可以取得2989MB和2612MB/s的順序讀寫速度。嗯,終于正常了。
在CrystalDiskMark中,WD BLACK SN750 NVMe SSD可取得3498MB/s和3015MB/s的順序讀寫速度。
在TxBENCH中,SSD的順序讀寫速度分別為3489MB/s和3024MB/s。
在ATTO Disk Benchmark中,其順序讀寫速度也達到了3.5GB/s和3.0GB/s的水平。
小結(jié)
綜合來看,WD BLACK SN750的性能在NVMe SSD陣營中處于一流水準,64層堆疊的BiCS 3D TLC閃存、SanDisk 20-82-007011主控以及高達1GB容量的DDR4緩存功不可沒。
這款產(chǎn)品還擁有高達600TBW的寫入壽命以及5年的質(zhì)保,也解決了玩家的后顧之憂。如果你喜歡玩游戲,對速度和穩(wěn)定性有著較高的要求,這款WD BLACK SN750 NVMe SSD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老電腦升顯卡 GTX 750Ti還是GTX 1060?
選擇1060顯卡和750Ti顯卡哪個更好一點?”
這個問題在眾多老電腦準備升級顯卡的用戶中頻繁出現(xiàn)。
但是眾多用戶都統(tǒng)一選擇750Ti顯卡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覺得750Ti顯好一點,性能和價格都行,是個性價比顯卡。
很多老電腦用戶都選擇750Ti顯卡,但GTX 1060性能上明顯優(yōu)于GTX 750Ti顯卡。
如果說眾多用戶一味追求750Ti顯卡,性能上完全不能滿足大部分用戶使用要求。
但對于老電腦用戶來說,顯卡僅是電腦的一部分,不能只看顯卡要求計算機配置。
本文將為大家詳細講解老電腦升級顯卡GTX 750Ti和GTX 1060顯卡該怎么選?
GTX 1060和GTX 750Ti顯卡都是n卡的型號,且都是n卡顯卡中較為出色的一款。
GTX 1060顯卡是性能無可挑剔的顯卡,尤其在1080P分辨率的游戲畫面對GPU性能的要求中,GTX 1060顯卡能夠滿足大部分用戶使用要求。
而GTX 750Ti顯卡是GTX 750顯卡的增強版本,雖然性能很不錯,但畢竟年限較建筑,已經(jīng)有些跟不上時代了。
GTX 1060顯卡在性能上表現(xiàn)更出色,能夠勝任更多游戲和應(yīng)用程序的需求,同時也能夠提供更高的幀數(shù)。
相比之下,GTX 750Ti顯卡在性能上的表現(xiàn)稍顯遜色,無法滿足一些新游戲?qū)︼@卡性能的高要求。
因此在選擇老電腦升級顯卡時,如果只看顯卡性能并在價格上存有偏執(zhí),那么GTX 1060顯卡是更佳的選擇。
根據(jù)某電腦硬件的性能評測結(jié)果顯示,GTX 1060顯卡性能至少是GTX 750Ti顯卡的兩倍。
GTX 1060有兩個版本,一個是3G顯存的版本,另一個是6G顯存的版本。
在使用上建議大家優(yōu)先選擇1060 6G版本,因為1060 3G版本顯存較小,無法滿足大部分需要高性能計算的應(yīng)用程序的需求。
只有GTX 1060顯卡性能優(yōu)秀,就能搭配所有老電腦嗎?
其實并不能,因為老電腦和新電腦的整體配置上并不相同,不同的電腦配置對顯卡的搭配也有所差異。
僅考慮顯卡性能的話,GTX 1060顯卡性能高于GTX 750Ti顯卡,但如果考慮功耗,GTX 750Ti顯卡性能更優(yōu)。
GTX 1060顯卡的功耗達到了120W,而GTX 750Ti顯卡的功耗僅為75W,且GTX 1060顯卡需要三個供電接口,而GTX 750Ti顯卡只需要一個供電接口。
從功耗要求上看GTX 750Ti顯卡更加適合老電腦使用。
GTX 1060顯卡需要支持PCI3.0的主板才能正常運行,而GTX 750Ti顯卡只需要支持PCI2.0的主板才能正常運行。
老電腦大部分主板不支持PCI3.0,因此GTX 1060顯卡無法正常運行。
GTX 1060顯卡的推薦配置為四代i5以上的CPU,同時還需要額定功率達到350W的電源,才能支持GTX 1060顯卡的正常運行。
如果老電腦的主板不支持PCI3.0,就算想升級GTX 1060顯卡也升級不了。
而GTX 750Ti顯卡的推薦配置為四代i3以上的CPU,同時要求額定功率達到250W的電源,且主板支持PCI2.0的主板都能使用GTX 750Ti顯卡。
GTX 750Ti顯卡適合什么電腦使用?
GTX 750Ti顯卡適合配置較低的老電腦使用,比如四代i3四代i5的電腦配置,同時還需要考慮內(nèi)存和電源的合理搭配。
GTX 750Ti顯卡最好的搭配是四代i3處理器8G內(nèi)存,能夠滿足大部分用戶的使用需求。
GTX 750Ti顯卡適合低配置的老電腦和新電腦使用。
如果是老電腦使用GTX 750Ti顯卡,可以發(fā)揮老電腦的剩余價值。
如果是新電腦選用GTX 750Ti顯卡,GTX 750Ti顯卡可以作為電腦亮機卡使用。
如果新電腦選用GTX 750Ti顯卡,其他部件必須保證最高規(guī)格,有利于提升電腦整體性能。
如果其他部件配置過低,GTX 750Ti顯卡的性能也無法得到充分發(fā)揮,對用戶體驗會造成影響。
GTX 750Ti顯卡是非常經(jīng)典的一款顯卡,廣受用戶喜愛,其性能足以滿足大部分游戲和應(yīng)用程序的需求。
而GTX 1060顯卡則是次世代顯卡,無論是在性能還是功耗上,都顯得更加出色。
盡管GTX 1060顯卡性能上明顯優(yōu)于GTX 750Ti顯卡,但老電腦用戶選擇750Ti也是因為考慮到電腦整體配置,包括CPU、內(nèi)存和電源等因素。
總體來說,GTX 750Ti顯卡更適合配置較低的老電腦以及作為老電腦的亮機卡使用。
而GTX 1060顯卡則更適合新電腦使用以及用于大型游戲和專業(yè)軟件的運行。
老電腦升級顯卡時,不能只考慮顯卡本身的性能和功耗,還需綜合考慮CPU、內(nèi)存和電源等因素,以保證硬件之間的性能均衡。
GTX 1060顯卡的性能優(yōu)于GTX 750Ti顯卡,但老電腦用戶選擇750Ti顯卡也是出于考慮自身電腦配置和使用需求的原因。
因此,在老電腦升級顯卡時,用戶需要謹慎選擇,綜合考慮各因素,以確保顯卡與其他硬件的匹配性和兼容性,從而提升整體電腦性能。
隨著第四代PCIe總線技術(shù)開始逐漸普及化,除了PC端Intel和AMD最新的平臺,次世代游戲主機都已經(jīng)全面轉(zhuǎn)向PCIe 4.0了。性能更強PCIe 4.0 SSD無疑是高端發(fā)燒友、專業(yè)玩家裝機的首選。不久前,西數(shù)就發(fā)布了一款入門級PCIe 4.0 SSD——WD_BLACK SN750 SE,下面一起來看看這款主打性價比的PCIe 4.0 SSD的表現(xiàn)吧。
規(guī)格參數(shù)
容量:1TB
閃存:SanDisk BiCS 3D TLC
傳輸通道:PCIe Gen 4.0×4
傳輸協(xié)議:NVMe 1.4
標稱速度:3600MB/s(順序讀)、2830MB/s(順序?qū)懀?/span>
參考價格:959元(1TB版本)
作為WD_BLACK旗下的產(chǎn)品,WD_BLACK SN750 SE從PCB到銘牌標簽都使用了黑色的設(shè)計,包裝正面右下角還貼著產(chǎn)品的參數(shù)信息,WD_BLACK SN750 SE擁有250GB、500GB、1TB這三個相對常用的容量版本,其中我們拿到的1TB版本標稱讀取速度為3600MB/s。
WD_BLACK SN750 SE采用了標準的M.2-2280規(guī)格、單面顆粒設(shè)計,可以輕松安裝在主流平臺以及筆記本電腦上。由于沒有配置散熱裝甲,也不像SN750一樣有覆蓋整個PCB的參數(shù)貼紙,因此可以直接看到SSD上的閃存顆粒和主控。WD BLACK SN750 SSD采用了SanDisk BiCS 3D TLC,具體型號為SanDisk 60980,單顆容量就有1TB。1TB版本的寫入耐久度為600TWB,與SN750保持一致。
主控支持PCIe Gen 4.0×4通道和NVMe協(xié)議,同時兼容PCIe 3.0,主打低功耗和低發(fā)熱,理論可以提供440K的隨機讀取以及500K的隨機寫入IOPs能力。
測試平臺
CPU:AMD Ryzen 5 5600X
內(nèi)存:海盜船統(tǒng)治者鉑金 DDR4 3600 8GB×2
主板:Asus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系統(tǒng)盤:WD_BLACK SN850 2TB
測試盤:WD_BLACK SN750 SE 1TB
顯卡:ROG STRIX RX 6600XT O8G GAMING
電源:航嘉WD650P白金電源
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10 64bit專業(yè)版
首先我們使用CrystalDiskInfo來查看WD_BLACK SN750 SE的各項參數(shù),可以看到目前運行在PCIe 4.0×4的速度下,SSD支持NVMe 1.4標準,在27℃的室溫下,軟件顯示的待機溫度為41℃。1TB的容量格式化后WD_BLACK SN750 SE的容量為931.5GB。
接下就是性能測試了,經(jīng)過實測,在CrystalDiskMark軟件測試中的順序讀取速度3621.33MB/s,順序?qū)懭胨俣?862.11MB/s,成績達到了官方給出的數(shù)據(jù),在七讀三寫混合測試中,也達到了2666.95MB/s的速度。一般來說,M.2接口的PCIe 3.0 SSD的速度不會超過3500MB/s,為了對比,我們又將M.2插槽的切換為PCIe 3.0,此時順序讀取的速度為3487.87MB/S,比PCIe 4.0下慢了200MB/s左右。
AS SSD Benchmark測試中,產(chǎn)品連續(xù)讀取速度達到3234.34MB/s,連續(xù)寫入速度達到2721.67MB/s,而4K-64Thrd多列隨機讀取寫入也保持在567504 IOPS和480818 IOPS,綜合讀寫得分7255分,各項性能均強于它的前輩SN750。
為了測試WD_BLACK SN750 SE的SLC Cache大小以及緩?fù)馑俣任覀兪褂肏D Tune中的文件基準對這塊SSD進行測試,可以看到當寫入數(shù)據(jù)量達到65GB左右時,硬盤掉速至950MB/s,而當SSD占用了一半的存儲空間之后,SLC Cache依然保持在65GB。相比SN750 13GB的SLC Cache,WD_BLACK SN750 SE日常傳輸大文件的優(yōu)勢更明顯,不過緩?fù)馑俣缺萐N750慢了大約40%。
文件拷貝測試中,我們首先復(fù)制了一部容量為71GB的電影文件,用時30秒,平均寫入速度2.37GB/s,接下來我們選擇了《生化危機8》的游戲客戶端,總大小28.8GB,一共用時14秒,平均寫入速度2.05GB/s,不管是大文件還是小文件拷貝都幾乎沒有速度波動很穩(wěn)定,配合65GB的SLC Cache,實際使用體驗很不錯。
在上面的大文件寫入測試中,小編也專門測量了SSD的發(fā)熱情況。可以看到WD_BLACK SN750 SE的熱量主要集中在主控周圍,待機狀態(tài)下的最高溫度為49℃,工作狀態(tài)下則達到了72.6℃,而閃存顆粒的發(fā)熱相對更小,工作狀態(tài)時的溫度也沒超過60℃。作為一款沒有散熱片的SSD,這樣的溫度表現(xiàn)比較優(yōu)秀,日常使用完全沒問題。
接下里的游戲加載測試,我們使用了另一塊PCIe 3.0 SSD進行對比測試。游戲方面我們選擇了“武俠吃雞”游戲《永劫無間》以及《生化危機8》,《永劫無間》從游戲匹配成功黑屏開始計時,直到出現(xiàn)英雄選擇頁面,WD_BLACK SN750 SE用時7.21秒,另一塊PCIe 3.0 SSD用時7.89秒。《生化危機8》也是從讀檔加載游戲開始計時WD_BLACK SN750 SE用時5.72秒PCIe 3.0 SSD用時6.14秒,4K隨機讀取性能的優(yōu)勢為WD_BLACK SN750帶來了一點游戲加載速度的提升。
入門PCIe 4.0 SSD的新選擇
相信從上面的各種測試成績也看出來了,WD_BLACK SN750 SE的性能處于入門級PCIe 4.0 SSD的水平,在應(yīng)對日常使用時,高性能的IOPS能力應(yīng)用在文件讀寫、游戲加載時有著不弱于頂級PCIe 3.0 SSD的表現(xiàn)。WD_BLACK SN750 SE作為一款入門級消費級別的PCIe 4.0 SSD總體性能處于主流水準,是用戶嘗試升級PCIe 4.0平臺的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