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組對比數據,我想你也應該和我一樣產生同樣的疑問,那就是為什么蘋果手機4G都夠用,安卓手機3倍的容量都不夠用呢?是蘋果太會省物料,還是安卓系統優化的太差?今天就來簡單分析下原因。
首先大家要了解手機內存的作用,內存的作用就是暫時存放處理器的運算數據,方便及時調取。舉個例子,如果把手機運行軟件比作一次數學考試,那么內存就像是草稿紙,承載演算的步驟,而處理器就是運算公式負責計算。也就是說當草稿紙的面積不夠時,演算的效率就會下降,最終影響答題的速度。
按照這個理論其實就可以簡單推算出iPhone之所以不需要那么大的內存,要不然就是它的算法更簡單高效,不需要那么多的草稿紙。要不然就是它有橡皮擦,可以一邊算一邊擦,用過的區域可以及時清理掉。當然這只是基于事件的基本邏輯推斷,具體原因我們來分析下吧。
IOS和安卓系統的生態差異:
首先IOS和安卓系統雖然結果導向都是觸屏智能手機,對用戶的體驗感知而言差異性也非常的有限。但實際上這兩套系統的運行邏輯是有著比較明顯的區別的。
比如安卓由于谷歌服務的限制,所有的APP都必須在后臺真運營,也就是說你打開一個100MB的APP,那么后臺內存就會減少100MB,現實中你的安卓手機APP是要全天不斷給你推送消息的,所以很多APP即使你不使用也需要掛載在后臺,這樣內存的占用就非常大。
而蘋果IOS系統采用的是后臺墓碑機制,信息的接受是配合蘋果服務統一推送的,所有APP推送消息需要將消息先發送到蘋果Apple Push Notification Service,再推送給用戶,這樣只需要一個接口也不會耽誤用戶獲得最新的消息。
同時APP在后臺時,安卓是真運行機制,IOS則是虛擬后臺,APP放到后臺是被掛起,不會工作的。當上一個任務被中斷時,系統會記錄當下應用程序的狀態,并記錄起來,當需要恢復時,根據記錄的內容,將程序恢復到中斷之前的狀態。
這樣,隨著APP越來越多,越做越大,安卓的內存就需要越來越大,而IOS基于規則的優勢則不需要太大的內存。
閉環和開源 對APP開發者的要求差異:
同樣一個APP在安卓和IOS兩個系統上運行的占用內存也是不同的,除了系統機制的差異外,這根開發者對APP的優化其實也有關系。
IOS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只有蘋果可以使用,所以蘋果對開發者的要求也更加的嚴格,審核機制更完善,開發者需要更強大的優化機制來適配蘋果的硬件。
反觀安卓,作為一個開源系統,它的管理機制更松散,所以對于開發者來說,就不需要太多的考慮硬件適配的問題。這樣就導致雖然是同款APP,但由于優化不到位安卓占用的內存要比IOS更大。
內存大和內存小哪個更好?
看到這里其實你應該明白,為什么蘋果不需要做大內存了吧。那很多用戶可能還會有疑問,那究竟是內存大好,還是內存小好呢?
對于蘋果iPhone自身而言,小內存首先意味著更低的成本,顯然是更好的。而對于用戶而言無論是4GB內存還是18GB內存,只要用戶能夠流暢使用,都是最好的。
(7947403)
今手機性能可以說是越來越強,每年最新的旗艦級處理器發布都會宣稱比前代提高了百分之多少多少。而運行內存方面也是水漲船高,安卓方面,旗艦機4GB基本都是標配,有的甚至做了8G,那么差別到底有多少?
首先,我們主要來看系統機制(因為蘋果機制不同,自成一派,這里主要討論安卓)。安卓系統的后臺為真后臺,軟件確實是在占用運存空間,越大的運行內存,意味著可以在后臺運行較多數量的軟件,但普通人一般不會在后臺運行大量的軟件。
我們日常使用的App整體容量大小也不過幾百M,4G綽綽有余。比較能造成卡頓現象的情況要么是開了特別多的App,要么說多開游戲,當然這些情況沒有太大意義,也并不會經常發生。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谷歌商店的軟件開發者,大多針對4GB運存機型進行適配優化,所以你可以發現,三星旗艦機型依舊是4G運存起步,畢竟海外的安卓生態環境要出色很多,毒瘤軟件很少,嚴格來講,4GB運存和8GB運存的實際表現差距不大,日常使用幾乎感受不到區別。
最后,結論就是4G完全夠用,8G更好但差別不大。玩游戲卡頓主要還是和處理器和GPU性能不足導致。
家好,今天跟大家談談10年的老電腦如何提速,首先給大家看個2010年電腦的配置單
2010配置單
2010AMD
這個配置估計能代表很大一部分電腦的配置了吧,然后再給大家看張現在電腦的主流配置單
2021AMD
2021INTEL
這兩款是今年最新的兩款配置了,因為最近顯卡瘋漲,所以都是采用核心顯卡,沒有采用獨顯,基本的辦公和簡單的游戲娛樂其實也能勝任了,而且等到日后顯卡價位下降后,還是可以后加顯卡。
大家可以看到,INTEL平臺采用的是第一代I5處理器,4G的DDR3內存,250G的機械硬盤,GT220的獨立顯卡。
AMD平臺是速龍CPU,2GDDR2內存,500G的機械硬盤,顯卡是集顯。
這里INTEL平臺用的H55主板,所以最高也就只支持一代的酷睿,所以CPU可以不用升級了,內存建議升級到8G,二手的4G內存也就50-70元左右,硬盤建議換成固態硬盤,這樣的速度會有很大的提升,容量240G的也就足夠了,價格200元左右,顯卡的話,如果不玩游戲,就不要動了,如果要玩游戲的話,建議再等等,等到顯卡價格下降穩定以后再考慮。
AMD平臺的升級建議,因為A78確實很老的平臺了,CPU也沒什么好換的了,所以CPU也不要動了,內存建議可以升級到4G,2GDDR2內存不一定好找,可以上閑魚一類的平臺找找,估計也就30-50左右,硬盤換成固態240G左右的硬盤,200元左右,顯卡是核顯,也不需要動了,玩游戲的話,就等等吧,或者買塊二手的750TI,300元左右,市面上的游戲也基本上都能玩,3A大作基本上是沒可能了。
現在新的兩款配置采用了INTEL的10代酷睿平臺和AMD銳龍平臺,8G的內存,240G硬盤,這個配置可以滿足大家基本的辦公需求,也可以玩一些主流的游戲。
好了,今天跟大家聊到這里,這里只是舉了幾個簡單的例子,可能和大家的具體情況不完全相同,有不完善的地方,歡迎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