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很多朋友反映自己的iPhone無法連接藍牙設備,尤其是車載藍牙設備,針對大家遇到的這個問題。今天小靚靚教大家如何處理。
1.重復或重啟打開iphone的“藍牙”功能,然后再次檢查是否可以搜到藍牙。
2.如果是已經連接過的藍牙設備,建議用戶在藍牙界面選擇忽略此設備,然后再重新連接。
3.部分藍牙設備,需要先打開藍牙配對模式,否則是不能檢測到藍牙的。
4.部分藍牙設備有對ios系統有所要求的,建議大家升級最新的系統后,在重新連接。
5.刪除車載或其他藍牙設備的所有配對。iPhone用戶可以依次選擇“設置”(Settings)->“一般”(General)->“重置” (Reset)->“重置網絡連接”(Reset Network Settings),同時按下“睡眠/喚醒”(Sleep/Wake)和Home按鍵,直至屏幕上顯示蘋果標識。確保車載或其他藍牙設備是可發現的,重新開始設置連接。部分用戶稱恢復出廠設置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6.藍牙耳機進入配對狀態時,只需要一直按住開機按鍵10秒左右別松手,耳機就會從關機轉為開機再轉為配對狀態,其表現為耳機指示燈(長亮)。然后用手機搜索藍牙設置,就可以找到你的耳機。
可能是蘋果推出的最受爭議的產品之一,不僅因為智能手表的前景還不明朗,續航等技術難題還沒有解決,更是因為它較高的售價,Apple Watch Sport沖到2588元,普通版抵過一部iPhone6,至于Edition版,呵呵.......關于Apple Watch,各種體驗、測試甚至拆解都有了,我作為首批預購用戶,在4月24日當天拿到Apple Watch(就是那只5288元的米老鼠),經過十多天的深度體驗,我發現了這些:
1、外觀的高水準做工,點贊。
42毫米不銹鋼表殼搭配黑色經典扣式表帶,這是我手中Apple Watch的款式。相比外形設計更接近傳統手表的Moto 360,方形的Apple Watch有點挑戰傳統用戶的審美。不過,近距離觀察這款產品,會發現蘋果的做工依然高水準,Digital Crown和側邊按鈕的轉動和按下阻尼感受很不錯,反饋比較明顯。
要是你想為手表搭配不同的表帶,扣式設計也方便滑出更換(是的,蘋果依然在賺配件錢)。多說一句,蘋果已經開放了Apple Watch配件認證項目,所以預計會有一大波第三方表帶襲來,第三方充電器等配件應該也會很快上市。
2、輕微刮痕不用擔心,可以擦除。
與運動版的陽極氧化鋁表殼不同,不銹鋼更有質感和光澤,但是這種材質也比較容易留下磕痕,想想當年iPod touch和iPod classic的背部...不過你不用太擔心,通過我嘗試發現,輕微的痕跡是可以被清除的,比如使用金屬拋光劑,或者去專門的修理店。
此外,運動版的表面覆蓋了Ion-X玻璃,而普通版和Edition版則是藍寶石,這兩種材料所呈現的顯示效果并無不同,堅硬程度也足以應付日常生活,考慮到表面邊緣經過了弧度處理,如果你對時尚和審美還有追求的話,就不要貼膜了。
3、抬手觸發顯示屏并非100%準確。
Apple Watch說到底還是一款手表,所以看時間的功能一定是最基本的。值得一提的是,Apple Watch校準時間與iPhone是同步的,并且支持手動調節,查看時間時只需抬起或轉動手腕即可,顯示屏會持續點亮6秒左右后熄滅。
不過,在我使用過程中發現,這種“抬手觸發”的方式并非100%準確,如果你轉動手腕后屏幕沒亮,就只能通過敲擊屏幕中央部分實現了。與傳統手表相比,這種抬腕看時間的方式有些刻意,如果能讓手表處于低功耗模式常亮僅顯示時間,應該會更自然一些。
相信我,戴了Apple Watch之后,你看時間的頻率一定會增加不少。
4、手機支持手表內容斷點閱讀,部分應用卡頓。
區別于Android手表,Apple Watch的最大特色就是與iOS系統的深度整合。Apple Watch中的應用都是iPhone上的鏡像顯示,通過藍牙安裝,蘋果宣稱Watch應用的數量已經超過3000款,未免有些夸張,其實常用的應用最多也就幾十款。S1處理器的性能(據說與iPhone 4s的A5相當)使得手表打開應用時并不像iPhone 6那樣流暢,甚至有時候會有延遲和卡頓感,我也遇到了幾次應用崩潰的情況。要知道,當進入微信需要4、5秒鐘的時候,我寧愿拿出手機。
iPhone上的Apple Watch應用,可以對手表上的應用進行排列、安裝/卸載等操作,Apple Watch在運行某款應用時,實際調用的是iPhone的資源,并且支持Handoff。例如,Apple Watch查看網易新聞時,iPhone鎖屏界面左下角會有該應用圖標,在手機端進入后會自動跳轉至手表上所瀏覽的內容。不過,我在使用中發現,其實有些應用針對手機和手表提供的內容并不同(比如CNN),也就是說手表查看的內容手機端不一定會有。
社交(如微信、QQ)、服務(如支付寶、攜程、網易云音樂、Shazam)、新聞(如網易新聞)、辦公(如PowerPoint、印象筆記)類別的應用使用率最高,至于游戲,現代戰爭5、Real Racing 3這些大作只在Apple Watch上提供排行榜、裝備庫等簡要功能,此外也有一些養成類游戲,但是考慮到續航和小尺寸屏幕,我想在手表上玩游戲的人應該不多。
5、手表手機互補應用場景多,Siri室外喚醒成功率不高。
軟件應用和操作體驗方面,你可以用手表控制iPhone正在播放的音樂(iTunes已購歌曲可以同步至手表,獨立播放),也可以讓手表充當取景器,利用iPhone的后置攝像頭拍攝效果更好的照片(可以跟自拍神器說再見了),或者用手表接聽和撥打電話(Apple Watch的揚聲器很好,通訊效果也讓人滿意)......
要是你騰不出手,也可以呼出Siri幫你進行信息回復、查看內容、設定鬧鐘等操作(支持"嘿Siri"語音激活,前提是藍牙連接手機),如果你愿意,Siri也能幫你查找周圍的餐館和路線。不過使用中我發現,如果室外環境有些嘈雜,Siri的激活成功率并不太高。
下圖中,小紅點表示有未讀通知(左)手機上有斜線表示未連接設備(右)。
6、交互反饋感受細膩,恰到好處。
如果你用慣了iPhone或iPad,那么你對Apple Watch的操作就會很容易上手。除了下拉和上拉、左右滑動之外,蘋果為Apple Watch加入了三種全新交互方式:壓力感應(Force Touch)、轉動(Digital Crown)、振動(Taptic Engine),極大方便了用戶在小屏幕上實現更多操作。
轉動(Digital Crown)有點像鼠標滾輪,為了防滑設計有很多紋路,滾動時阻尼感適中,大多數的頁面瀏覽和數字、音量調節等操作都要依靠這個小滾輪。當頁面滾動到最上端或最下端時,會有輕微的振動感,著實體現了蘋果對細節的追求。
壓力感應(Force Touch),應該是蘋果準備大力推廣的技術,MacBook已經有了,iPhone 6s也會有。這種壓力感應為交互提供了更多可能,用力按下后多呼出了一層菜單,豐富了功能層級。
Taptic Engine則帶來了一種新的提醒方式——振動,當有通知呼入時,手腕會感受到輕微的振動,振幅和頻率非常適中,反饋感受把握在皮膚恰好可以感知的程度,很舒服。沒有了聲音提醒,安靜的世界真好。
7、如果你是個懶人,Apple Watch能激勵你動起來。
我曾經買過一個Jawbone up24手環,幻想著借此成為運動達人,但結果是它已經失寵兩個月有余,我甚至想不起來看一眼它是否還有電。原因很簡單,我很難建立一個系統的鍛煉目標并為之堅持,而且也沒有強烈的需求或必要去鍛煉,所以一款純粹的健康設備并不適合我。為了宣傳Apple Watch的運動和健康功能,蘋果拉攏了很多專業運動員,而這些人的目標顯然不適合我們。對我而言,Apple Watch能讓我多運動一會兒,就夠了,事實證明它也做到了。
為了鼓勵人們運動,蘋果將健身活動設計成了三個待完成的圓環(據說是因為人總有想填滿圓環的沖動),最外一圈的紅色環是活動,這里通過心率和運動計算活動時所消耗的卡路里,你也可以更改每日活動目標;中間一圈的綠色環是鍛煉,它會記錄你的各種運動,把它填滿需要稍微劇烈一些的活動,例如跑步或打籃球;最內一圈的藍色環是站立,它記錄的是在12小時內你完成了幾次站立,并且會定時發送提醒,久坐辦公室的人應該會很受用。
如果上述運動需求無法滿足你,那你也可以選擇更為專業的“健身”,這款應用提供了“戶外步行”、“戶外跑步”、“戶外單車”、“室內步行”、“室內跑步”、“室內單車”、“橢圓機”、“劃船”、“踏步”和“其他訓練”,每一種運動模式中,可以設定卡路里消耗目標、時間目標、距離目標和自由訓練。開啟之后,手表會記錄運動耗時、配速、距離、卡路里消耗和心率,以及運動時間和當日天氣。
當你完成特定的活動目標時,Apple Watch會彈出相應的獎章,這種激勵措施還是很討巧的,我就曾為了獲得其中一枚獎章,專門設定了運動目標并且最終完成。
8、續航確實要一天一充,但其實可以接受。
要功能還是要續航?這是當前智能手表廠商遭遇的普遍問題,蘋果也不例外。說心里話,“一天充一次電”讓我在購買Apple Watch之前猶豫了一下,畢竟百年來的傳統手表已經讓我們幾乎忘記了手表還需要充電。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Apple Watch的續航讓我有些驚喜。正常情況下,我在早上6點半出門時,電量充至100%,晚上8點半回家電量剩余30%左右,這段時間內,我大概會看20次左右時間,接收5次左右新聞推送,10條左右微信,加上對主界面應用的使用,換算后與蘋果宣稱的18小時續航差不多。
不過需要注意,Apple Watch在斷開藍牙連接、熄屏的狀態下,電量也會掉不少,我測試發現從晚上11點到第二天早上6點半我出門前,電量能從100%掉到92%。
充電方面,一個小時電量能充40%左右,照此計算,一次完全充電差不多需要2-3小時。我在詢問蘋果官方工作人員后得知,Apple Watch僅支持標配的充電器,無法通過其他功率的充電器充電。
有人說Apple Watch連接手機后,會拖累iPhone的電量,我測試后確實是這樣。由于Apple Watch實際調用的是手機的資源,所以你在手表上玩應用的時間越多,手機掉電可能就越快。我用的是iPhone 6 Plus,在保證手機端輕度使用(微博、微信、新聞均十多分鐘)的前提下,同一時間段內在Apple Watch上點擊超過20次應用(均使用數秒鐘),接一次電話,手機電量就會多掉15%-20%。如果只是查看時間,耗電就會慢一些,不太容易察覺。
總的來說,一天一充無法避免,但實際上并沒有給我造成太大困擾。每天回家之后,我都會將表取下把“聽診器”貼上去充電,我也沒有戴表洗澡或睡覺的習慣,所以沒有遇到過沒電的情況,省電模式也從未開啟過。當然要是你經常出差,還是有必要配一條官方的磁力充電線,畢竟這種“聽診器”并不常見。
9、越貴的不一定是越好的。
Apple Watch是否值得購買?相信多數人都是拒絕的。的確,與iPhone搭配使用、續航短、售價高,都是對它說“不”的理由,而且照著蘋果產品的更新速度,明年很可能也會有第二代產品。之前有人提到過,Apple Watch會支持內部硬件升級,不過從iFixit的拆解來看,系統級封裝的S1芯片讓這種可能性變得很小。
這么說吧,如果你對科技產品興趣十足,可以買來體驗,具體型號我會推薦購買Apple Watch Sport,顏色可以考慮深空灰,更顯沉穩大氣,2588元的價格與同類產品相比不算太貴,功能和顯示效果也與普通版相同,而運動款的表帶則是實用性最好的。我戴的不銹鋼表殼已經出現了一點磕痕,不防水的皮質表帶讓我在天熱出汗多的時候不得不取下清理一下,為此,我也訂購了一條運動表帶。
如果你有一定預算且對智能手表充滿好奇,運動版Apple Watch是可以考慮購買的。較為舒適且實用性很高,能夠讓你拓展iPhone的使用體驗,還是有不小的驚喜。
最后總結一下,我認為在不考慮性價比的前提下,Apple Watch在現階段是一款合格的智能手表,甚至可以說是最有競爭力的智能手表。前提是,要正確看待智能手表的角色。手表只是對手機功能的補充和拓展,如果你希望這是一款能夠取代日常使用iPhone的產品,那就完全不用考慮購買Apple Watch了。
另外,如果你是一個追求性價比的用戶,也暫時不要考慮購買。畢竟這是第一代產品,還有很多類似應用載入時間長甚至卡頓、Siri識別不精準、易刮花、續航時間短等可以提升的空間,相信第二代產品會有所改善。
月12日消息,此前IT之家剛剛報道了微軟闡述Win10手機/手環如何解鎖電腦的消息,這些適合沒有內置生物識別的Windows10PC使用,不過三星明顯已經開始踐行,在自家Win10二合一平板電腦Galaxy TabPro S開啟新解鎖方式。
Galaxy TabPro S是售價900美元的Win10平板電腦,搭載12英寸2160x1440 Super AMOLED屏幕,6.3mm厚,在Win10平板中十分輕薄。三星把這項手機聯動解鎖PC的功能稱為Samsung Flow。
它是一款Win10應用,需要特定的驅動支持,因此伴隨著硬件解決方案是支持三星安卓手機的指紋識別解鎖,機型包括:
? Galaxy S6, S6 edge, S6 edge+
? Galaxy S7, S7 edge
? Note 5
一旦三星Flow應用被安裝到三星Galaxy手機和Galaxy Tab Pro S平板中,進行設備藍牙配對后,用戶將可以在Windows Hello中進行標準設置指紋識別。
這些是如何工作的呢?
Samsung Flow不論是通過安卓客戶端還是讀取內置在TabPro S鍵盤上的NFC功能標簽,使用起來都很方便。值得注意的是,TabPro S不需要一直開啟,在待機狀態下仍然可以被喚醒,直接完成解鎖屏幕請求。
當在三星安卓手機上進行指紋識別驗證后,用戶無需觸摸TabPro S就可以解鎖PC設備,但該過程中需要求保持藍牙連接。
微信搜索“IT之家”關注搶6s大禮!下載IT之家客戶端(戳這里)也可參與評論抽樓層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