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報道,日前,山東省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作出《關于課堂禁止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規定》。
“任何學生在管理學院課堂教學時間內(理論課、實驗課、實訓課),應將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關閉,不得以任何理由使用電子產品。如有違反者,任課教師有權制止,并當場收繳,交給各班級輔導員。”
“所有學生在管理學院教室內自習時,不得在自習教室接打電話、收發短信、上網游戲、聊天、聽音樂、看小說等。如有違反,予以收繳。”
圖片來源: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網站
中青評論
“一刀切”禁止并不是好辦法
乍一看,以上規定,簡直不像是針對大學生的,倒像是針對自我約束力有限的中小學生的。因為,如今大學生學習已經離不開電腦和網絡了,記筆記也好,搜尋資料也罷,都需要電子產品的幫助。雖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確實有可能是為了玩游戲,但僅僅因為擔心學生不好好學習,就發布“一刀切”的“禁令”,未免有些過度了。
當然,也有人會考慮到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為對于一些自我驅動力和約束力不強的學生,就應該嚴格管教。其實,對于那些不愛學習的學生,就算是禁止他們在課堂上使用電子產品,恐怕也很難起到多大的“勸學”作用,反而容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真正需要電子產品來輔助學習的學生,也會被“禁令”誤傷。
值得注意的是,曲阜師范大學曾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秩序管理的意見》,特別提到,“教學單位和教師要積極探索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條件下教學方法的改革,合理發揮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校園wifi等在教學互動、資源共享、資源檢索等輔助教學方面的有益作用。”由此可見,校方并非意識不到電子產品和網絡資源對于學生學習的積極作用。只是在具體的課堂管理事務上,可能一些老師還是擔心“不管就亂”,為了讓學生專注聽課,認真學習,不得不采取“一刀切”做法。或許,其良苦用心是對的,但具體辦法,確實也有待完善。
因噎廢食不能解決真問題,引導學生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才是治本之策。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固然需要學生的自覺維護,但也需要校方提供一個相對寬松、包容和積極的氛圍,讓那些愛學習的學生能自由地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讓那些一時懶惰的學生也能得到鼓勵和幫助,見賢思齊,更好地改進自我。
根據電子產品在課堂使用的具體情況,應該有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手段。首先,應該更加靈活地限定電子產品的適用范圍,而不是簡單地“一刀切”。比如,有學生使用筆記本或平板電腦記錄課堂筆記,或者用手機拍攝老師的PPT課件,這些行為應該是被允許的。而那些借著上課機會打網絡游戲的行為,自然是應該被禁止的。對此,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合理使用電子產品來促進學習。
當然,也可以借助技術手段進行規范,比如有的教室是屏蔽網絡信號的,在這樣的教室上課,就不用擔心學生沉迷網絡游戲,讓學生專心利用電子產品進行學習。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及時聽取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完善學校的管理方案。在加強互動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就會更加理解學校的良苦用心,老師也能更及時地了解學生的想法,制定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案。
來源:中國青年報
澎湃新聞報道,日前,山東省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作出《關于課堂禁止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規定》。
“任何學生在管理學院課堂教學時間內(理論課、實驗課、實訓課),應將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關閉,不得以任何理由使用電子產品。如有違反者,任課教師有權制止,并當場收繳,交給各班級輔導員。”
“所有學生在管理學院教室內自習時,不得在自習教室接打電話、收發短信、上網游戲、聊天、聽音樂、看小說等。如有違反,予以收繳。”
圖片來源: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網站
中青評論
“一刀切”禁止并不是好辦法
乍一看,以上規定,簡直不像是針對大學生的,倒像是針對自我約束力有限的中小學生的。因為,如今大學生學習已經離不開電腦和網絡了,記筆記也好,搜尋資料也罷,都需要電子產品的幫助。雖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確實有可能是為了玩游戲,但僅僅因為擔心學生不好好學習,就發布“一刀切”的“禁令”,未免有些過度了。
當然,也有人會考慮到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為對于一些自我驅動力和約束力不強的學生,就應該嚴格管教。其實,對于那些不愛學習的學生,就算是禁止他們在課堂上使用電子產品,恐怕也很難起到多大的“勸學”作用,反而容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真正需要電子產品來輔助學習的學生,也會被“禁令”誤傷。
值得注意的是,曲阜師范大學曾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秩序管理的意見》,特別提到,“教學單位和教師要積極探索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條件下教學方法的改革,合理發揮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校園wifi等在教學互動、資源共享、資源檢索等輔助教學方面的有益作用。”由此可見,校方并非意識不到電子產品和網絡資源對于學生學習的積極作用。只是在具體的課堂管理事務上,可能一些老師還是擔心“不管就亂”,為了讓學生專注聽課,認真學習,不得不采取“一刀切”做法。或許,其良苦用心是對的,但具體辦法,確實也有待完善。
因噎廢食不能解決真問題,引導學生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才是治本之策。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固然需要學生的自覺維護,但也需要校方提供一個相對寬松、包容和積極的氛圍,讓那些愛學習的學生能自由地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讓那些一時懶惰的學生也能得到鼓勵和幫助,見賢思齊,更好地改進自我。
根據電子產品在課堂使用的具體情況,應該有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手段。首先,應該更加靈活地限定電子產品的適用范圍,而不是簡單地“一刀切”。比如,有學生使用筆記本或平板電腦記錄課堂筆記,或者用手機拍攝老師的PPT課件,這些行為應該是被允許的。而那些借著上課機會打網絡游戲的行為,自然是應該被禁止的。對此,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合理使用電子產品來促進學習。
當然,也可以借助技術手段進行規范,比如有的教室是屏蔽網絡信號的,在這樣的教室上課,就不用擔心學生沉迷網絡游戲,讓學生專心利用電子產品進行學習。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及時聽取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完善學校的管理方案。在加強互動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就會更加理解學校的良苦用心,老師也能更及時地了解學生的想法,制定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案。
來源:中國青年報綜合自中青評論、中國青年報視頻號
迎大家捧場,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村,下面讓我給各位領導梳理一下事情吧。
一、事件梳理
微軟要求9月份之后中國員工只能用蘋果手機不能再使用安卓手機!
也就是說中國員工在登錄工作電腦或手機時只能使用蘋果的設備來驗證身份。
這一動作影響的人員很多呀,中國員工只能使用蘋果的手機了。
微軟單方面聲稱,不讓員工使用安卓手機是因為咱們沒許可Google Play,這樣的話員工就沒辦法使用此軟件鏈接到谷歌的移動服務,所以只能使用蘋果的應用商店來下載這些強制性安全應用程序。
還補貼安卓手機員工一部蘋果手機。
可是這樣難道就能規避風險了么?這不是讓我們的風險增加了?畢竟不給許可肯定是有緣由的,非針對誰。
二、說一說
對于該規定,有網友表示這是在歧視安卓,而有的網友則認為,“出錢給員工配手機,那就沒毛病”。你如何看待微軟的這項舉措?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
#微軟#這些都屬于霸王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