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另外一個使用方塊字國家的語言——韓文。韓國的文字稱為韓文(??)——也是正正方方寫在方格內,左右上下結構。
在韓國創造出韓文之前,韓國是用漢字來記錄的。現在查閱一些韓國傳統文獻或者在韓國傳統建筑物里面,你都能發現,他們都是用漢字寫的。
我們都知道漢字是古今中外世界上最難寫的字。所以在韓國古代,只有貴族才有機會學習漢文,而平民大多數是文盲。這在當時的韓國造成了文言分離的情況,即講話用韓語,寫的卻是漢字。(比如我們講的普通話,用的卻是韓文字,這是非常不方便的。)
韓國王朝第四代王——世宗大王李祹(táo),感覺到這種情況下對于文化傳播的不方便,急需發明本國語音的文字。在1443年(此時中國處于明朝時期),世宗大王頒定了《訓民正音》(即朝鮮諺文)。他召集許多學者,從1443年到1446年,經過多年努力,創造推廣出了韓文。
韓國發行的10000韓元上,圖案就是世宗大王。該帝王是朝鮮乃至東亞歷史上最為賢明的國王之一。希望有機會能向你們介紹介紹他。(2020年1月23日匯率,10000韓幣=59.25元。)
目前韓國正在修建“世宗市”,為未來的韓國行政首都,一些政府機構將陸續搬過去。其大部分原因由于首爾距離“三八線”(南北朝鮮軍事線)太近了。韓國還有“世宗路”、“世宗文化中心”等,可見其賢明偉大。
我們古代漢字出現的很早,而韓國文字出現的較晚,故韓文吸取了已有文字國家的一些經驗和優點。
韓國一萬元上頭像的世宗大王
《訓民正音》與世宗大王
“國之語音,異乎中國,與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為此憫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習,便于日用矣。”
這是《訓民正音》打開后的一句話,表明了世宗大王創建韓國文字的目的。表示“我們國家的語言和中國話不一樣,文字不相互流通。我們的子民處在想說卻說不出來,想寫卻寫不出來的尷尬的狀況。故創造了28個字母(現在是40字母),想讓愚民們能夠容易的學習,方便在日常使用”。
現在韓文共有40個字母,21個母音,19個字音,不算多。而中國字母里,聲母23個,韻母24個,整體認讀音節為16個。韓文中的母音就是中國的聲母(b p m等),韓文子音相當于中國的韻母(a o e等)。韓文母音是利用“天,地,人”原理,根據中國陰陽學,五行八卦創作出來的(天? 天圓,地 ? 地平,人? 人直)。利用這三個可以衍生很多母音。字音則是根據人的發音器官“牙,舌,唇,齒,喉”創作出來的。
訓民正音被稱為世界上最容易學習和最科學化之一的字母。它就是以“簡單易學”為宗旨的,《訓民正音》里面還有這樣一句話,“聰明的人只需要三小時就學會,就算愚蠢的人也只需要三天。”
韓語詞匯分為漢字詞(占比70%),固有詞(占比20%,韓國本土的詞),外來詞(占比10%,例如英語,日語,法語等)。韓語語法結構是主語+賓語+謂語,像中國人說“我吃飯了”,而韓語則變為“我飯吃了”。(當你會韓語的時候,聽韓國人講話,要聽完整哦,因為你不知道到底是“我飯吃了”,還是“我飯沒吃”。)
好啦,今天的小知識介紹到這里啦~,有沒有對韓國文字文化多了解一點點點呢,希望您看文愉快。
漢字的筆畫部首能否匹配得上英文的26個字母?如果可以,那么一個英文單詞就可以用一連串的筆畫部首來表示,如果再進一步設計,甚至還可以將英語單詞轉變為方塊字。帶著這個問題,我對這兩種字符進行形態構成上的匹配。匹配原則:漢化的英文字母,不再區分大小寫,只要筆畫部首形似或形近某個英文字母,都可以認為匹配是OK的。結果如下:
由于這些字符是電腦上可以直接輸出的,所以更改字體也很方便,比如下面這個字體更加具有漢字的韻味:
這樣看來,英文字母也具備了漢字書法藝術的屬性。
另外,有時候會有不止一個筆畫元素看起來形似某個英文字符。由于漢字筆畫是一種特殊的字符,這些近似的筆畫元素造型上略有差異或在計算機輸出的時候相同字號下大小可能不同,可依據不同的使用場景來使用。下圖是我目前發現的:
OK,我們馬上來試用一下:
既然是計算機已經編碼過的字符,當然可以直接輸出,好像有點意思呀:
屮卄亽ㄒ'丂 丫〇ㄩ亻 冂亽巾巳 ?
乚〇冂彑 ㄒ丨巾巳 冂〇 丂巳巳 !
冂丨匸巳 ㄒ〇 巾巳巳ㄒ 丫〇ㄩ !
另外,雖然“亽”和“厶”都可以代表A登場(或者“艸”代表“卄”),但是在此刻的書寫平臺下“厶”在單詞里會顯得比例過小:
屮卄亽ㄒ—VS—屮艸厶ㄒ
好,我們繼續,連著寫看看:
屮卄亽ㄒ'丂 丫〇ㄩ亻 冂亽巾巳 ?乚〇冂彑 ㄒ丨巾巳 冂〇 丂巳巳 ! 冂丨匸巳 ㄒ〇 巾巳巳ㄒ 丫〇ㄩ !
搞幾個方塊字看看效果??(英文單詞里的字母從左到右,當轉變為方塊字時,對應的書寫順序原則: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從外到內)
上圖的英文漢化方塊字是一個基本的試驗,字形看起來稍顯復雜,要是對那些英文長單詞進行漢字方塊化,那就更不好把控了,況且如果要對所有英文單詞轉變為漢化方塊字,那將會是一個不小的字體設計工程了。所以我又想到了簡化的漢化英語方塊字,我稱為Simplified Hanglish。
之前設計了一套基于粗宋的英文字母:
我試著簡化了一下如下(不分大小寫):
然后接著做了一下方塊字的組合設計(字母大小可根據字型結構放縮或調整):
有點那個味兒,但是襯線也讓字型看起來復雜很多。
再一次繼續簡化?為了讓方塊字看上去更簡約,是否可設計一套更簡潔的漢化字母字符呢?試了一番,如下:
好,馬上來用看看:
而漢化方塊字大概就是這樣:
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a lazy dog.一只敏捷的棕色狐貍跳過一只懶惰的狗。這個短短的句子剛巧包含了從A到Z的全部26個字母。
驀然抬頭才發現有點尷尬,有點像韓文!——看起來確實沒那么復雜了,好很多而且更規整和更有方塊感,如果能對其筆畫進行漢字特征的設計調整,就會更有漢字的味道了。
還有一個重點,對于那些復合英語詞匯,在漢化重組的時候利用了英語詞根詞綴的構詞特性,設計重組的基本原則為:
1/英語單詞前綴和詞根單獨成字,組合封裝成詞,且不同詞根和詞綴排列組合可產生新的詞匯,這是模擬漢字的構詞法。如interview,會被拆解成inter和view兩個字來漢化,各字有各自含義。2/不發音的尾e直接棄用。
如果說中國漢字是形聲字,那么英語詞匯漢化方塊字是合意詞,而這個復合的基本詞意又可以引申出很多意思。
例如,上圖幾個單詞的前綴也就是漢化的旁邊部首,super-這個部首表示“上,超”等意思,uni-表示“一,單”,inter-是in的比較級,有“進入,互相”的意思,pre-表示“在前,在先,向前”,ex-表示“向外,在外”;而詞根簡單來解釋,son=聲音,view=看,ven=來(異變自went),clud=關閉(異變自close),fer=帶,帶來。superson=超聲,unison=同聲的,齊唱,可引申為和諧一致等意思。superview=監督,就是在上面看,interview=面談,就是相互看,等等,英文里面還有很多類似的詞匯,preclud先關上門,就是“預防、阻止”,exclude關在外面就是“排除”等。作為有特定涵義的詞根詞綴帶可以排列組合出很多新的詞匯,這點和漢語的偏旁部首極為類似——這也是英語漢化的重要線索之一。
OK,至此,寫到這里,回頭看來,目前可執行度最高的當然是那套“用偏旁部首書寫英語”解決方案(電腦輸出稍覺得有點不爽的是有的偏旁字符占位比較寬,導致離隔壁字母會比較遠,造成單詞構造松散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這套設計可以從電腦里直接輸出變成英文單詞,感覺很有趣。
26個筆畫字母來了:
亽(厶) 阝匸(匚)刂巳 扌彑 卄(艸)丨亅丬乚巾冂(ㄇ) 〇卩卪亻丂丅凵(ㄩ)丷屮?丫?
最后,是時候用漢字偏旁部首來書來寫一篇文章了:
〇ㄇ乚丫 屮卄巳ㄇ 丫〇ㄩ 凵冂刂巳亻丂丅亽ㄇ刂 丅卄巳 丅亻凵巳 巾巳 亽ㄇ丨ㄇ彑 〇扌 乚丨扌巳 匸亽ㄇ 丫〇ㄩ 乚丨丷巳 丅亻凵乚丫。阝丨丅丅巳亻丂屮巳巳丅 亽丂 乚丨扌巳 丨丂,丨丅'丂 丂丅丨乚乚 屮〇ㄇ刂巳亻扌ㄩ乚, 亽ㄇ刂 丨丅'丂 扌亽丂匚丨ㄇ亽丅丨ㄇ彑 巳丷巳ㄇ 丨ㄇ 丅亻亽彑巳 刂丫。丨扌 丫〇ㄩ' 亻巳 亅凵巳丅 亽乚丨丷巳, 丅亻丫 卄亽亻刂巳亻 亽冂刂 丅亻丫 丅〇 乚丨丷巳 屮〇ㄇ刂巳亻扌ㄩ乚。
Only when you understand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can you live truly. Bittersweet as life is, it's still wonderful, and it's fascinating even in tragedy. If you're just alive, try harder and try to live wonderfully.只有在你了解了人生的真諦后,才能真正地生活。雖然人生苦憂參半,但依舊美妙,而且即使在悲劇中也藏著迷人之處。如果你只是活著,那就再努力點吧,試著活得精彩。
行為通常涉及包含阿拉伯語、中文、日文和韓文字符的文本。當舊的 Windows 字體移至可選字體包時,會發生此行為。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字體可能在所有 Windows 10 客戶端計算機上不可用。這些更改的副作用是,一些字符會顯示為正方形或矩形框,或顯示為內部帶有圓點、問號或“x”的方框。
使用更低版本的 Windows 打開同一文件時,不會出現此問題。
要在 Windows 10 操作系統中解決此問題,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以安裝一個或多個可選字體功能:1.右鍵單擊 Windows“開始”按鈕 >“設置”。
2.轉至“應用程序”。
3.在“應用程序和功能”下,單擊“管理可選功能”>“添加功能”。
4.選擇字體 >“安裝”。
最后一步添加需要的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