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題:創辦“紅旭達”企業課堂,對接崗位培養專業技能人才——齊齊哈爾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校企深度合作工作案例

    齊齊哈爾紅旭達科技有限公司,是齊齊哈爾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校企合作校外實訓基地,多年來一直保持訂單培養合作關系。為了向企業輸送真正滿意的專業技能人才,經校企協商啟動了“紅旭達”企業課堂。學生從入學起,就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企業課堂,將日常實訓融入企業產業鏈,使教學與生產、學生與企業零距離接觸,做到了“車間與教室合一、學生與學徒合一、教師與師傅合一、作品與產品合一、理論與實踐合一、育人與創收合一”。經過企業課堂培訓的學生,全部走進齊齊哈爾紅旭達科技有限公司就業,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家長的贊揚、企業的歡迎。

    一、實施背景

    (一)齊齊哈爾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為了改革“以學校、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

    (二)改變產學脫節,學生動手能力不強,跟不上現代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需要。

    (三)解決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實訓設備不足,專業技能訓練不能與市場專業崗位接軌的需要。

    (四)加強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競爭能力,解決數控專業師資不足,專業技能不強的需要。

    二、主要目標

    (一)通過企業課堂,以真實任務為載體,開展與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對應的四個崗位對接的實習實訓,使學生獲得在真實生產環境中學習和操作的寶貴機會。

    (二)通過企業課堂,以企業管理為契機,體驗企業情境、接受企業文化,強化學生的質量意識、效益意識、創造意識、職業意識、感恩意識。

    (三)通過企業課堂,針對職業崗位能力標準,開發基于企業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基礎教材。

    (四)通過企業課堂,培養與專業崗位對接的企業歡迎的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使學生實現“零距離”上崗。

    (五)通過企業課堂,采用共建、共享、共用、共管等方式,建設數控技術專業長期合作的校外實訓基地。

    三、實施過程

    2011年11月,學校與齊齊哈爾紅旭達科技有限公司簽定校企合作協議,舉辦了“校企合作實訓基地贈牌儀式暨數控技術應用專業企業課堂開班式”,開啟了學校與企業的深度融合。

    企業課堂開班儀式

    校企互贈基地牌匾

    (一)設備資源共享,實現學生與生產環境的對接

    齊齊哈爾紅旭達科技有限公司擁有VMC850B加工中心、線切割等數控設備80余臺套,學校投入數控車、銑和普通車床和聯想電腦等四十余臺套,作為企業生產和學生對接行業崗位進行實習實訓的共享設備資源。企業還將部分設備投入到學校的實訓室,部分生產任務分撥到學校,使學生在校的實操訓練與實際生產有機銜接。

    “紅旭達”企業課堂整體框架圖:

    (二)課程設置共商,實現教材與生產實際相對接

    1.教師深入企業

    有計劃的安排專業教師,深入企業開展調研與實踐活動,挖掘課程資源和實訓案例。制訂了青年教師深入“紅旭達”企業實踐每年不少于2個月工作制度。

    2.校企共同開發應用教材

    由學校教學骨干和紅旭達技術骨干組成課改小組,以行業制定的職業能力標準和國家統一職業資格等級證書制度為依據,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道德及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出發點,把崗位職業能力標準作為核心內容,企業生產實際緊密結合,開發編寫了《數控車床編程與加工訓練》《普通車床加工技術》等6門基于典型工作任務、以真實工作任務或產品為載體的核心課程和應用教材,其中,有3門已成為省級精品課程”。得到了全體專業教師的支持和學生的歡迎及企業的認可。

    教師編寫的校本教材

    (三)教、學、做合一,實現學生與工作崗位的對接

    1.企業課堂的組織與安排

    首先與企業共同研究制定了《“紅旭達”企業課堂實習實訓工作實施方案》,隨著工作的深入,又相繼制定了《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工學結合實施辦法》《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實施辦法》等系列制度。在此基礎上構建了“紅旭達”企業課堂人才培養方案,其基本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紅旭達”企業課堂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各年級學生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框架

    2.企業課堂的運行與管理

    按照專業部與企業共同制定的生產實習教學計劃,將進入企業課堂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分配到各生產和技術車間,將每個學生定崗、定位、訂師傅。企業課堂中學生的學習實訓活動主要遵循“六個原則”。一是工作時間由企業統一管理的原則。二是崗位學習由師傅帶徒弟的原則。三是崗位技能實操訓練分為三個階段循序漸進的原則:即崗位觀摩、師傅指導操作、頂崗訓練三個階段。四是每個階段考試考核達標晉級的原則。五是每天專業指導教師點評的原則,點評指導課時要求每天至少1-3課時(1-3學年不同,課時不同,在企業教室進行)。六是輪崗申報原則,當一個崗位的實習考核達標后,可自愿申請第二個崗位實習。

    遵循這六個原則,使學生身臨其境的置身于生產環境,技能訓練與職業崗位無縫對接。學生在崗位上真刀真槍的訓練,實際操作技能提升很快。

    企業技術人員講解實操要點

    3.成績的考核與就業安置

    企業課堂,建立一整套與“產學結合”相適應的成績評價體系,能夠較真實地反應學生的職業能力與綜合素質。學生的成績考核與評價辦法見下圖:

    企業課堂的學習,按照實習教學計劃,分階段進行成績測評和考核。第三學年頂崗實習結束后,企業組織招聘雙選活動,按照企業用人標準,經企業和學校考核雙選成功者被企業直接錄用,簽訂用工合同,直接轉為正式員工,實現了學生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

    (四)教育管理共擔,實現學生與市場價值理念的對接

    學生進入企業課堂后,日常管理由企業負責。學生即為企業的準員工,一切工作和活動跟著企業走。不僅要嚴格遵守企業的廠規廠紀,還要積極參與企業的生產會戰、技術比武、文化活動等。作息時間早7:30,晚5:00,不準遲到早退,任務緊急時和師傅一起加班。頂崗實習時,工作任務由企業統一安排,加工產品的計件工資和工人一樣拿。有廢品時一樣扣點,違反廠規時一樣受罰。

    自2011年11月1日以來,通過“企業課堂”的形式,相繼已舉辦長短班六期企業課堂活動,學校誠聘3名企業技術人員為學生實習實訓指導教師,相繼已為學生指導的實訓課達600余課時。參加企業課堂的近百名學生,都已陸續被該企業北京和齊齊哈爾分公司錄用。“紅旭達”企業近年來錄用的新員工,80%來自于齊齊哈爾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現在,他們中的多數已成為企業數控崗位生產一線的技術骨干。

    四、條件保障

    (一)政策保障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和省、市級等相關文件,為企業課堂指出了方向。

    (二)需求保障

    企業和學校雙方面都有迫切需求,校、企領導高度重視為具體工作落實提供了先決條件。學生、家長、教師及社會的需要為企業課堂提供了原動力和不竭的資源。

    (三)資源保障

    齊齊哈爾紅旭達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經營智能機器人、焊接機器及焊接輔機,數控生產設備先進,生產操作自動化程度高,對中精度高,是數控專業學生實習實訓的難得環境。

    (四)制度保障

    結合實際制定各項工作和管理制度,是企業課堂有序運行和取得成效的必要保障。在此期間學校與企業協商先后建立了《企業課堂與實習管理制度》《企業課堂與實習考核與成績評定辦法》《日常表現綜合評價鑒定》《專業實習報告》《實習指導教師跟蹤管理工作記錄簿》《實習考勤、階段考核達標晉級或輪崗制度》《綜合成績合格獲就業安置資格制度》等十余項制度。

    五、實際成果、成效及推廣情況

    (一)較好地實現了與市場價值理念自然對接

    企業課堂中,日常工作的企業化管理,較好地實施了學生到準員工身份的過度,使學生在思想與理念上與企業接軌。

    (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讓學生感受到從校園到企業車間的變化,從課堂到生產環境的變化,從模擬操作到實際生產的變化等,這些變化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崗位工作任務的要求,師傅的示范、教師的指導都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生動。企業課堂期間,學生們一直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旺盛的工作熱情。

    (三)有力地促進了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學生走進企業走上崗位真刀真槍的訓練,使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得到了很好地提升。兩年多來,學生在企業課堂能接觸到五十多種較復雜工件的加工生產,加工工件八千余件,學生的實操技能水平明顯提高。

    如:數控車工學生經過企業課堂訓練后,變化明顯:

    學生在校企合作前后數控車床崗位加工能力對比表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參加市、省、國家級大賽連年取得好成績。2011年以來15名學生獲省級一、二、三等獎,2名學生獲國家級獎項。數控專業學生高考成績也佳訊頻傳,連續三年升學率98%,升本率75%。

    王博:榮獲省大賽一等獎全國大賽三等獎

    (四)實現了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

    企業課堂學生,身臨其境的進入生產環境學習和訓練,畢業后到該企業就業,實現了與就業崗位無縫對接。三年來,有近百人在齊齊哈爾紅旭達科技有限公司就業。

    (五)青年教師得到了很好地的鍛煉和提高

    截至2013年學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雙師型教師達100%。全省教學名師1名,參加全省技能大賽的優秀指導教師4名。數控專業教師參與并完成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職業院校課程改革的理論與實踐》(FFB090557)子課題的研究,取得優秀成果。

    (六)初步顯現了示范引領作用

    齊齊哈爾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示范校建設中的大工程和重要項目改革,收到了較好效果。齊齊哈爾市區兄弟學校多次來校學習、取經、借鑒,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發揮了區域的示范引領作用。

    六、體會與思考

    (一)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性實訓基地是職業學校解決實訓設施不足,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一個有效途徑。合作中要注意找好切入點,實踐證明,在校企合作實習實訓基地開設“企業課堂”就是校企深入合作的很好形式。

    (二)實踐證明,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直接決定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合作中不僅要考慮雙方利益,還要從整個行業發展、整個市場需求設定培養目標,只有這種深層次合作,才能提高數控專業建設的成效。

    (三)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實訓基地是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有效途徑。

    (四)企業課堂實踐活動中的組織管理、指導點評、考核評價、就業資格及雙選活動等都必須嚴謹到位,只有深入細致、真抓實干,才能確保實習效果。

    (五)校企合作期間,安全生產與工傷保險的問題是學校、企業以及家長共同關心的問題。除了各方加強教育之外,要認真執行國家相關的政策法規,維護學生的利益。

    齊哈爾市,別稱鶴城,古稱卜奎,“齊齊哈爾”源自達斡爾語,是“邊疆”或“天然牧場”之意。齊齊哈爾作為黑龍江省下轄地級市,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黑龍江省西部中心城市。齊齊哈爾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遺存眾多,既有昂昂溪文明,也有工業文明;既有民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也有數百年的流人故居、站人故居等流人邊塞文化;既有黑龍江將軍府、將軍衙門、督軍署等有效控制邊疆的官署遺址,也有塔子城、金長城、百年中東鐵路車站等歷史文化遺存。自此,在齊齊哈爾這片土地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風云人物。下面為大家盤點一下齊齊哈爾市比較有名的名人,他們就是伊作衡、陳玉謙、何韋、楊利民、姚映佳、崔曉東、黃玉斌、翟志剛、田洪武、劉伯明、黃曉敏以及沈騰。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他們的風采吧!

    1、伊作衡

    伊作衡(1912—1943年),字任之,漢族,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人,反滿抗日英雄。1938年秋,他接受國民黨地下抗日組織"東北調查室"派遣,出任東北調查室哈爾濱分室主任,同時擔任東北調查室主任石墨棠的聯絡員,在錦州建立交通接頭站,他公開身份是《營口新報》錦州總支社社長,以記者身份奔走哈爾濱、吉林、長春、沈陽、四平、大連、營口等地,收集情報,宣傳反滿抗日,發展組織。1982年3月29日,伊作衡以抗戰殉難者入祠臺灣“忠烈祠”。

    2、陳玉謙

    陳玉謙,齊齊哈爾市人,滿族,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名譽委員、齊齊哈爾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他的長篇小說《蛙鳴》出版發行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進行了長篇小說連載、多家報刊連載、先后再版三次,在全國引起一場“全國少年兒童娃娃手牽手愛蛙簽名活動”,全國30多家新聞媒體參加了此項活動,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和陳玉謙本人收到全國來信6000多封。此項活動對保護青蛙、保護野生動物及環保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

    3、何韋

    何韋(1934年11月-2012年1月20日),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克山縣人,原籍遼寧法庫。曾歷任《工人日報》社美術編輯、美術攝影部主任、高級記者等職,長期從事全國職工的美術與攝影等的組織和報道工作。從1953年開始,經何韋主編的“工人的畫”專欄,至今已達到1430多期,扶持培養大批職工和青年畫家,為我國的群眾美術事業做出突要貢獻。曾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漫畫藝術委員會委員,2002年獲“中國漫畫金猴獎”。

    4、楊利民

    楊利民,男,1947年生,現為國家一級編劇,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省文聯副主席,市文聯名譽主席。近40年來,他在戲劇、影視以及文學創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創作了大型話劇《黑色的石頭》、《地質師》、《特殊的故事》、《秋天的二人轉》、《鐵人軼事》《大荒野》《危情夫妻》等,影視作品《家族的榮譽》等,小說散文《暴風雪中》等,被評為我國新時期十名優秀劇作家之一,并榮獲中央戲劇學院首屆學院獎。

    5、姚映佳

    姚映佳,出生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聯想集團副總裁,首席設計師,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設計總指導。2009年,他被英國權威消費電子產品雜志《T3》評為“全球科技領域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2013年,他被香港設計中心授予“世界杰出華人設計師”稱號。同年,其帶領的聯想設計與用戶體驗團隊獲得 “紅點年度最佳設計團隊獎“,設計產品Ideapad U430s第三次榮獲“紅點最佳中的最佳獎”。

    6、崔曉東

    崔曉東,男,1953年12月出生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祖籍江蘇揚州。1977年他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崔曉東18 歲開始發表作品,曾在中國美術館及上海、新加坡、臺灣、日本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和聯展,作品曾參加第7屆和第8屆全國美展,《歷史的思考》等入選1985年“國際青年美展”并獲獎,有多部個人畫集出版。作品曾被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南海等收藏。1998年他參與創作了大型山水畫《錦繡中華》,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中南海等收藏。

    7、黃玉斌

    黃玉斌,1958年出生,1970年入黑龍江省體操隊。1975年他入國家體操隊。技術全面,吊環最強,是中國第一個用全直臂完成吊環成套動作的運動員,曾獲1978年全國體操比賽全能和吊環冠軍,第八屆亞運會體操比賽、第五屆世界杯體操賽吊環冠軍,第二十二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吊環亞軍,是第九亞運會體操比賽和第二十二屆世界體操錦標賽男子團體冠軍中國隊的主力隊員。兩次獲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8、翟志剛

    翟志剛,男,1966年10月出生,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龍江鎮龍西村人,祖籍為濮陽清豐縣1989年他畢業于空軍第三飛行學院,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戰斗機飛行員,飛過殲七、殲八等機種,安全飛行95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他正式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2003年曾入選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梯隊。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在2008年9月25日至27日的神舟七號飛行任務中,他擔任飛船指令長,是第一位出艙活動的中國人。截至2021年11月6日,翟志剛正在與隊友王亞平、葉光富執行神舟十三號航天任務,為期6個月(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發射升空,2021年10月16日10時順利進入天和核心艙)。

    9、田洪武

    田洪武,男,漢族,1966年5月生,小學文化,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山縣洪武馬鈴薯種薯有限公司董事長。1994年創業初期,田洪武投資6.4萬元為克山縣古北鄉東北小學修建圍墻640延長米,此后每年為學校送10噸煤。1996年起,他每年為兩名貧困大學生提供7000元生活費,保證他們順利完成學業,截止2015年5月,已有30余名大學生受到資助。2006年—2009年間,他每年給福利院贊助5000元醫藥費。隨著企業實力不斷壯大,田洪武在公益事業方面的投資規模也不斷加大。

    10、劉伯明

    劉伯明,男,漢族,1966年9月出生,黑龍江省齊齊哈爾齊依安縣人,大學學歷、雙學士學位,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中隊長,安全飛行105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劉伯明正式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2005年6月,他入選神舟六號飛船載人飛行乘組梯隊成員;2008年9月,他執行神舟七號飛行任務,在軌道艙協助翟志剛出艙行走,后獲“英雄航天員”稱號;2018年1月,他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11、黃曉敏

    黃曉敏,1970年4月14日生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是女子游泳運動員,國家級運動健將。12歲時她被穆祥雄教練選入國家集訓隊,1985年、1986年和1987年她被評為全國游泳十名最佳運動員之一。在1987年2月在阿雷納第五屆國際短池游泳賽中,她奪得50米、100米、200米三項冠軍。1988年10月在南朝鮮舉行的第24屆奧運會上,她以2’27”49的優異成績奪得200米蛙泳銀牌,打破了奧運會紀錄,使我國游泳運動進入了世界前列。

    12、劉和剛

    劉和剛,1977年11月26日出生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拜泉縣,祖籍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空政文工團青年歌唱家,畢業于黑龍江藝術學校和解放軍藝術學院。2001年考入空政歌舞團,2003年2月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并演唱《歡聚一堂》 。2006年獲第十二屆“隆力奇”杯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榮獲民族唱法專業組金獎。2009年發行專輯《媽媽》。2012年在春節聯歡晚會表演相聲《小合唱》。2015年2月18日,劉和剛登上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并演唱《拉住媽媽的手》。 2020年8月,當選為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三屆常務委員會委員。

    13、沈騰

    沈騰,1979年10月23日出生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表演系,是中國內地影視導演、演員,開心麻花舞臺劇簽約藝人。自2003年出演開心麻花第一部舞臺劇《想吃麻花現給你擰》后,他的“麻花”之路就沒有停下過,《人在江湖漂》、《索馬里海盜》、《烏龍山伯爵》等一系列經典搞笑劇目的上演,讓沈騰形成了自己的搞笑風格。連續三年登上春晚小品舞臺,“郝建”的名字深入人心,使他得到了全國觀眾的喜愛與認可。

    結語:你還知道齊齊哈爾市有哪些比較知名的人,歡迎留言討論。


    華社哈爾濱昨日電,黑龍江省應急管理廳官網公布了“7·23”重大坍塌事故調查報告, 去年7月23日15時許,齊齊哈爾市第34中學校體育館屋頂坍塌,致11人死亡、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254.1萬元。這是一起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報告建議對有關人員和單位依法追責。

    此前媒體報道,齊齊哈爾市第34中學體育館屋頂,違規堆放的建筑保溫材料珍珠巖,遭雨水浸泡,致體育館屋頂超過承載極限,瞬間坍塌。11名死亡人員,除一位教練員,皆是正值花季的學校女排隊員。“7·23”重大坍塌事故雖已過去半年多了,有關部門也依法依規啟動了對責任人員與單位的追責程序,但每每想千里之外這起人員重大傷亡事件,仍舊令人痛心。今天,瞧瞧我們周邊的屋頂,有沒有堆放著“珍珠巖”那樣的東西?事實上,有的住宅小區屋頂滿目瘡痍,有人私搭建筑,堂而皇之在屋頂“圈地務農”,栽種果蔬。此影響鄰里關系之屋頂亂象,不僅與城鄉精神文明建設格格不入,更時刻威脅著不特定人群的生命財產安危。多地時值雨季,聯想齊齊哈爾市的坍塌事件,怎能不讓人深感憂慮。

    把屋頂作隨心所欲的“私家領地”,想干啥就干啥,想咋干就咋干,讓他住戶怨聲載道,卻無可奈何。由此,我們的各級城鄉建設管理、環境衛生、消防安監等職能部門應本著對老百姓生命財產安危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履行法定職責,針對屋頂亂象,該清理的及時清理,該拆除的堅決拆除,該處罰的依法處罰,絕不能讓齊齊哈爾市體育館垮塌悲劇重演。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