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的人覺得電腦城可以實際體驗電腦,可以上手,也有的人覺得電腦城的售后比較有保障方便,或者父母只相信實體店,認為網上買這種大類的電子產品可能會買到假貨等等原因,首先,在實體店可以體驗產品的確是網上所不能達到的,這是網購的缺點,但是我們可以在實體店體驗后然后在網上進行購買,原因就是電腦城可能會存在一些貓膩,后文我會講到,然后售后問題其實一些大品牌的筆記本電腦的售后點已經在全國的很多小城市都有覆蓋,維護起來也很方便,而且他們是比較專業的,而電腦城的很多人員其實并不很懂電腦,他們只是比較擅長賣電腦而已。最后現在網購已經十分發達了,各種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體系已經很成熟,賣家肯定不敢以次充好,畢竟好的信譽才是他們的立足之地。
但這些都不是我們選擇網購筆記本的根本原因,而是因為其中包含很多套路。
套路一:很多時候電腦城的人或者介紹你去電腦城的人都會告訴你我們這里電腦多么多么便宜,比網上還便宜,然后還特意把配置都說出來,讓你以為很專業的樣子,而對于很多人來說,對于電腦也都處于在半懂半不懂的狀態。我們就不說別的,網上那些地方本來就已經很便宜了,然后實體店還有那些亂七八糟的費用,怎么可能低?而如果你真的信了基本上就是要坑你了,你看著是這個配置,然后人家去后臺一拿,配置全變或者干脆就是二手的配件,然后作為消費者的你還以為撿到了一個大便宜!
套路二:很多的時候你在選好什么配置之后他會告訴你交一些定金,然后去給你訂,然后就開始套路你!比如說沒有貨,有些更好的型號,然后巴拉巴拉一通推薦,而作為銷售者的他們基本上都有三寸不爛之舌,說得你昏天暗地的,本來你就不是很懂,然后一忽悠更懵了,然后就買了一款比較差勁的電腦,我當年就是這些被坑的,因為完全不懂,就被忽悠買了一臺amd處理器和顯卡的電腦,因為17年之前在筆記本市場amd完全是被英特爾和英偉達吊著打,有句話說i3默秒全可不是瞎扯的。
套路三:這個套路就更加的黑了,就是在你修電腦的時候,他會先跟你嘮,看看你的底細,然后看出來你不怎么懂就開始說你的這個零件不好,那個零件不好,然后實際根本就沒有問題,就是要給你換上一個更差的,還用高價買給你!俗話說,一年不開張,開張吃一年!
當然實體店也不是所有商家全是奸商,也有個別比較良心的不那么坑你,但是費用一般不會比網上低,除非有特別大的活動,建議新手朋友還是老老實實在網上購買,建議京東自營,質量售后都有保障。
電子城買電腦、買手機
遇到騙子不是新鮮事
但是
不法商家利用互聯網平臺
低價誘惑消費者
然后開始“套路”
這樣的事
你可要小心了
如今,雖然中關村地區開始轉型,關閉了一些電子城,但是一些不良商家借助互聯網平臺重操舊業,套路還和之前的一模一樣,導致不少消費者上當受騙。
日前,北京市消費者谷先生向《中國消費者報》投訴說,他通過58同城,聯系了一家商家,就遭遇了并不新鮮的套路,商家不退錢,不退貨,甚至威脅說,要“弄死他”!來看一下谷先生遭遇的套路。
套路一:網上發布低價信息
3月16日,北京的谷先生在58同城上看到一個賣手機的商家,正準備購買手機、電腦的他就通過電話聯系了他們。隨后,商家要求他添加微信,并告訴他價格肯定比同行優惠,且質量有保證。
谷先生說,自己覺得58同城是大網站,可信度較高,加上也急著用手機和電腦,因此在商家的積極游說下,答應去店里現場購物。
套路二:想方設法讓先交錢
3月18當天,谷先生按照商家提供的信息,到了商家的指定地點:中關村海龍大廈二層2030。這家寫著“手機之家”的店鋪,有近30平方米的空間,銷售華為、蘋果、oppo等品牌的手機和其他一些品牌電腦。
谷先生隨后與商家溝通,告知了自己想要的手機、電腦的品牌和規格型號。對方表示,手機1700元,電腦7200元。谷先生說,只要商品型號、規格對得上,并且是正品就可以。但對方說,按照他們的規定,要先交錢才可以出庫,并且安撫谷先生說,品質一定有保證,保證是正品,如果覺得是假貨可以隨時退,不交錢是看不了貨的。被輪番勸說后,谷先生交了款。
套路三:各種理由讓你加錢
你以為交了錢就可以提貨?
太天真
接下來的套路是該讓你繼續等
并且讓你加錢了
付完款的谷先生等了半小時,商家還是沒有把貨提來。并且開始找各種理由讓谷先生加錢,說不加錢就沒有貨。已經交了錢的谷先生說想退款,對方表示款肯定是退不了,你要貨的話,只能加錢。無奈的谷先生,又被忽悠著交了800元錢,然后等著商家給電腦。
但是,商家卻又有了新的要求:新買的手機要簽一個入網協議書,上面寫著24個月,每月500元月租的手機卡套餐。
谷先生感覺自己被套路了,不同意簽這樣的協議,并且要求退掉這款手機。對方說,不買手機的話,錢也不能退,只能給張借條!
套路四:威脅恐嚇不退不換
可憐的谷先生,在商鋪等了幾個小時。后來,商家給他拿來了電腦,并且讓他回家再測試。回到家之后,谷先生聯網看了一眼,發現機器配置和規格、品牌沒有一樣是對的。氣憤的谷先生隨即返回商場要求商家退貨。但是上了賊船,想下船哪里這么容易?
商家出來了一群人,不僅不退貨,還把當時電腦配置的清單給搶過去撕了。谷先生氣憤地想找他們理論,沒想到的一幕出現了:
“他們幾個人圍著我,說要弄死我,說我永遠也別想退錢退貨!”谷先生說,后悔在58同城上找商家,自己現在是有苦說不出。
記者了解到,谷先生已經先后向海淀區工商部門和消協組織投訴。
看完了上面谷先生遭遇的套路
小編又搜集了之前的一些案例:
一名博士在中關村鼎好電子商城內某商家處花6400元購買了某品牌的筆記本電腦,可回家一查發現該款電腦在網上的報價竟然只有3199元。
一名女生想買一款電腦,在京東上價格是5699元,聯想官網5489元,經過中關村,進去一看,標價是5100,然后刷卡買了。等了半天商家卻不給貨,說是沒貨了。讓她換一款系統性能更好的電腦,標價是5900元,女生回去一查,官網價格只要4900元,并且系統性能偏低,多次去退貨,對方各種理由不退。
類似的案例比比皆是
一位網友說,在中關村一些電腦城買電腦,不管你是懂不懂行,一旦進了黑店,那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
一位網友在知乎上說,覺得比爾蓋茨去電腦城去買電腦,照樣也會被宰。
近些年,各地的一些電腦城也出現類似上面的套路,特別是,借助一些互聯網平臺,發布信息,吸引消費者前去,然后開始套路。
小伙伴們可得認清上面的套路
別再給不法商家可乘之機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作者/田珍祥
編輯/李曉雨
監制/何永鵬 田珍祥
你投訴 我曝光
消費遭遇煩心事
歡迎關注我們留言!
長按二維碼關注
來潛個水,有料
過中關村,就回想起那些電子賣場。雖然大多已關停,但高樓大廈還在,熙熙攘攘仿佛就在昨天。
中關村一橋的四個角
在這片方圓不過1平方公里的區域,曾聚集了海龍、鼎好、科貿、E世界、中海等電子賣場。這片區域的高峰時期,每日人流量達20萬多人次,可以說寸土寸金,用川流不息、摩肩擦踵兩個成語表述毫不為過。
中關村一橋是一座跨越四環連通中關村大街的立交橋,東西兩側是四環的主路和輔路,每天進出中關村西區的車輛行人都需要經過這里,曾經是中關村擁堵地點之一。現在這里有一個口字型連廊天橋,是在2011年12月才正式啟用。
中關村電子賣場鼎盛時期的中關村一橋上,總有殘疾人、老人、磕頭小伙在乞討,當然更有各類流動小販,以及賣光盤、賣虛假票證的違法人員。2006年,這個橋附近發生了一個轟動全國的案件。
中關村一橋的西南角這就是海龍電子城,老IT人應該還記得那句廣告:買電腦,去海龍。現在是海龍大廈門前的中關村地鐵口位置,曾經是海龍電子城獨有的推廣資源,每天做路演的企業要等排期。
2022年的海龍大廈
10多年前的海龍電子城
海龍電子城側北側就是鼎好電子市場。鼎好電子市場在2020年關停,現在鼎好一期的樓上依然能夠看到電子市場字樣。
2022年的鼎好大廈
10多年前的鼎好電子市場
中關村一橋的西北角現在是一片空地(下圖紅框處),這里曾經是中關村最早的電子賣場—中海電子城,一座地上+地下的三層市場
中海電子城北面就是天平洋數碼城。中海電子城與太平洋數碼城中間有一條東西路,這條路向西走就是北京大學南門,直行就能看到2019年停業的硅谷電腦城,這條路上也有很多故事。
中關村一橋的東北角,中國電信營業廳的位置曾經是一個叫做“大恒”的門店,主要銷售刻錄機、光盤。
原先,這里有一條2米寬的人行便道,路人、游人、送貨員、黑導購、賣違法音響制品的婦女、辦理虛假證票和兜售不明來源自行車的違法人員等絡繹不絕。但是,在這個腳踩腳、人貼人、巴掌大地方,我撿過20元錢,非常不可思議。
中關村一橋的東南角就是科貿電子城。這座IT商鋪從未滿售過的賣場,曾幾經轉型定位,但是直到今天竟然還有IT賣場業務堅守,也是很神奇。
內外交困下的陸續倒閉
中關村電子賣場曾是全國電子產品最大的集散地,日進斗金。2009年中關村電子賣場電子產品銷售額為220億元,2010年為280億元,到了2011年卻下滑至176億元。而中關村電子賣場的疲態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那一年顯現的。
2008年,中關村電子賣場產品銷售總額213億元,相比2007年增長6.8%,這是自2003年有調研數據以來增長率第一次降到個位數。與之相反,電商卻迎來爆發式增長。2010年,京東商城IT產品銷售額突破100億元,2011年估計為210(對外公布銷售額為309億,其中70%為IT產品)。
屢屢爆出的不誠信經營行為,讓中關村電子市場背負“騙子一條街”的罵名。價格透明、交易擔保、售后可評價的電商平臺直接碾壓了中關村電子市場。
可以說在假貨、黑導購、欺詐等沉疴頑疾以及電子商務的沖擊下,中關村電子市場完成了歷史使命。那種情形,就像一個人陷入流沙中,知道命不久矣卻無能為力。
中關村電子賣場陸續關停轉型日期:
2011年,太平洋數碼大廈關停;
2015年,中關村e世界關停;
2015年7月,海龍電子市場停業整頓;
2017年11月,中海電子市場撤市,2018年5月,被拆除;
2019年,硅谷電腦城停業轉型;
2020年10月,鼎好大廈電子商城關停。
受影響的豈止是實體的電子賣場,伴隨中關村電子賣場起步的IT產品網站。作為信息化布道者、互聯網重要的模式——IT產品網站,高峰時全國擁有10多萬從業者,如今鮮有人再提及。在快節奏的互聯網浪潮中,人們不會再記得那些被淘汰的“舊載體”。
7年前,我認為:
隨著技術和網絡的發展,IT互聯網進入了新融合發展的時期,企業產品與消費產品關系預計密切,未來的IT產品網站趨勢絕對不是單一的產品型、導購 型 、資訊 型 、甚至是商城型,而是更加綜合體驗型的平臺,或者是一種愈加注重個性體驗的讓融合IT產品型。兩點:跟著技術創新走,網站不落伍;跟著用戶選擇走,方向沒大錯。
IT產品網站模式還在,只是換個了形式與載體。
電子賣場里一些騙人小伎倆
我是在IT產品網站入行的。在那1年多的時間里,幾乎每天泡在中關村。認識了很多門店、柜臺的小老板,拍攝了近百款數碼、硬件和整機產品,寫了幾百篇產品和市場導購,當然大多是過目就忘的流水賬。也看到聽到很多欺詐、跑路、討債、斗毆以及惡性競爭,可惜大多沒有記錄下來。
累的時候,我會找個買賣交易熱鬧的角落,坐在一邊聽那些柜臺老板、銷售跟顧客講產品技術指標、如數家珍的點評各個品牌的同類產品、毫不臉紅的忽悠顧客出高價,感覺柜臺銷售真是大學問。
以價格欺詐來說,最常見的套路是導購用一個人心動的價格把消費者吸引過去,然后再告知顧客想買的產品缺貨或存在“質量缺陷”,向消費者推薦一款“更優”(其實價格更高、產品更差)的產品,在銷售人員輪番轟炸和現場幾個銷售人員的“多簧”扮演下,無數消費者稀里糊涂就掏錢買了一個高價低質的IT產品。
無數人在中關村遇到過‘身著白襯衣皮膚卻被黝黑的“導購”,他們開口的詞一般是:看筆記本,買相機嘛?XX層筆記本大展銷。如果消費者跟著走,很大概率被騙。我此前遇到他們一般回答:XX柜臺或XX層來拿貨的。“導購”聽到后立刻轉向其他人。
我當時還挺奇怪,自己經常到各個柜臺和門店來,按說這些人該看著臉熟啊,為什么每次來都是同一套詞?一個熟悉的店主說:他們從不看臉,只看能不能在這人身上撈到錢,哪怕是親兄弟來了也是這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