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好,這節課給大家分享一張華碩X99固定線的是不顯示。首先開機給大家看一下,測試一下這邊的復位,看一下復位和時鐘是不是正常,再看一下復位正常,再看一下時鐘,10:39,0.4正常。
需遇到這種不顯示的故障,接下來我會教大家測試幾顆電容,判斷一下cpu以及橋是否有問題。
·看到這個地方有八組電容,一組、兩組、三組、四組、五組、六組、七組、八組,就是dmi總線直接到cpu。測試的時候一定要測電容的兩端,一端靠近橋的這端全部都是由橋發光過來,另外電容的另外一端是cpu到cpu。如果測出來其中任何一端有問題都能判斷是橋還是cpu。
·接下來直接測試,打在二極管檔位,紅標b、g、d直接測試電容,電容的兩端都需要測試,看下有那個值有沒有問題。這六顆沒問題,再看一下這邊所有的電容都需要測試。
·如果能測出來有一個有問題代表橋或者是cpu座子有問題,可以看一下這一顆沒有,第四顆沒有,可能cpu的座子有問題,現在只有這第四顆。
·再看一下把cpu拆掉,cpu拆掉以后看一下底座,底座初步看來發現了一個問題,在這個位置可以看一下底座有腐蝕,初步判定有可能底座有問題,需要更換。
·如果遇到cpu底座有腐蝕的,基本上拆掉以后pcb底部有可能有帶線,造成接受性不良。還可以這樣按壓,按壓以后看一下有沒有直,如果依然沒有直,這種情況下基本上要更換。
·再試一下,直接測試這邊第四個,可以看一下沒有任何反應,像這種情況下基本上需要更換cpu的座子,因為其他的電容都有值,可以看到這種值都是cpu直接發過來,主板需要更換cpu底座。
PConline雜談]主板的選擇應該是所有DIY玩家在DIY時感到最棘手的事情,同一顆CPU能搭配好幾種主板,每一種主板又有N種型號,每個型號之間的差別往往又很復雜,什么M.2接口不同,什么供電不同,還有一些預裝無線網卡等等。而主板主要決定的是一臺電腦的擴展性能以及穩定性,他是一臺電腦的骨架,鏈接各塊硬件。
而這其中不用我多說就知道保持電腦穩定性肯定是最重要的,電腦不穩定想干啥都白搭,其中能保證CPU穩定性的就是主板的供電了,這也是很多DIY玩家選購主板時最看重的參數。
那么主板供電怎么看呢?在這里我就簡單教一下大家。
大家聽主板供電總是叫多少相多少相,那么什么是一相供電呢?
最簡單的完整一相供電由電感(扼流線圈)、PWM控制器、2個MOS橋(MOSFET,一個上橋,一個下橋)、MOS驅動器(現在大都跟PWM控制器或者和DrMOS集成了)以及濾波電容構成,上面這塊主板圖片應該很直觀了,不過圖中的主板一相供電是有2個上橋,2個下橋,這就涉及到了目前主板供電的發展趨勢了。
技嘉的Z390 AORUS XTREME WATERFORCE大部分供電只有一個MOS橋,采用了DrMOS
最新的酷睿X系列處理器i9-10980XE有18個核心,最新的線程撕裂者3990X更是有64個核心,隨著CPU核心數目越來越多,CPU對主板供電要求越來越高,現在一相主板供電已經沒那么簡單了,比如在MOS橋的構成上為了加大電流承受能力,現在會有1個上橋搭配2個下橋,甚至2個上橋搭配2個下橋的方案,為了減少供電的發熱量,還有集成上下橋的DrMOS方案。
多個單相供電回路并在一起,就組成了多相供電,多相供電并非是將元件單純的并聯起來,而是在并聯的基礎上,還將其工作時間交錯開來,多相供電輪流工作完成一個周期。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交流電的那個波形,類似sin函數,當一個周期工作的供電相數越多,供電的波形就會越平滑、純凈,對CPU的供電自然也就越穩定。
因此在供電的MOS橋上用料一樣的話,理論上供電的相數越多越好。
那么怎么判斷主板的有幾相供電呢?
這款技嘉主板就有12相供電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數電感,剛剛也說了一相最簡單的供電會由電感構成,而電感在主板上是比較顯眼的,因此數電感確實是可以作為判斷供電的方法。
不過現在不少的商家使用了走捷徑的加強供電方案,有時候一相供電采用并聯設計會有2個電感,甚至有些主板廠商會加一些不相關的電感,這樣的供電設計單相供電雖然比傳統的單個電感要好,但還是比不上兩相供電純凈平穩,此時單純通過數電感來判斷供電就不準了。
之后就可以看看MOS橋使用的方案去輔助判斷了。
這張主板就明顯有2個不同的供電方案,一種為2上2下,一種為DrMOS
通常主板供電分為核顯(AMD方面是SOC)供電和核心供電(主要供電部分),兩個部分的供電方面又往往不一樣,此時可以看看主板供電的MOS橋,一般是由兩種設計方案。
比如這塊主板,有一部分供電為1個上橋搭配2個下橋,這樣的供電有4相,還有一部分供電是1個上橋搭配一個下橋,因此可以簡單判斷這塊主板為4相核心+2相核顯供電設計。
查PWM控制芯片也是輔助判斷的方法。
找到主板的PWM控制器,搜索查找資料,比如這顆ASP1400CTB,最高支持是8相供電,因此你看到再多電感也是假的,這塊主板的供電沒有超過8相。
在一些高端主板中也可以數倍相芯片去計算供電相數。
在高端主板中有許多型號會通過倍相芯片把供電翻倍,雖然理論上同樣的10相倍相供電純凈度理論上比不上10相直出供電,但也比5相直出好得多,像技嘉這塊Z390 AORUS MASTER就是擁有12相倍相供電,供電能力比一般的主板要好得多了,當然也只有這樣的主板才能駕馭i9-9900K。
而倍相芯片往往在主板背面。
而許多高端主板中一般只有核心供電才會使用倍相增強,核顯供電是沒有的,因此一般情況下倍相芯片的數量乘以二就是核心供電的相數了。
當然除了供電本身的用料,一塊主板的供電散熱設計與用料也不應忽視。
供電區域有大電流通過,供電區域的發熱自然也會隨之增大,溫度變高又會引起電阻變大,電流也就變得不穩定,因此,供電區域的散熱也是很重要的。
目前主流主板關于供電模組散熱的辦法都是加裝散熱裝甲,散熱裝甲通過導熱貼與接觸,熱量隨著大面積的散熱裝甲散發出來。
一些更高端的主板比如這塊技嘉X299X AORUS MASTER還會有熱管設計輔助熱量導出,這種就是比較頂級的主板才會有的了。
現在CPU核心越來越多,對主板供電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選一款供電用料好的主板已經成為了當代DIY玩家的必修之課了,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
當然小白在購買主板前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來我們太平洋電腦網DIY頻道看看主板的評測,就很直觀看到主流主板的供電用料啦。
00系列主板無CPU電壓,這種故障應該應該算是一個難點。
在工廠維修見過很多同事修不好這種板子,我也是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修板才總結出這種故障的維修方法。
修不出這種故障的,我都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這種板子的時序,確切的說是CPU何時發出VID。
今天就附上其中的一列不出CPU電壓的維修,代碼00,實測CPU電壓。接下來按時序,測一些基本條件,內存供電如下1.2V:
測量內存供電
VCCSA供電:
測量VCCSA供電
(VCCIO,VCCPLL)實測都正常。
時鐘正常,復位正常
測量時鐘
這里做一個重點敘述,測量復位是一個關鍵的信號,復位信號就是修這種上CPU,而無CPU電壓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因為CPU發出VID的前提就是CPU必須得到復位。有了復位之后,不出CPU電壓常見的有四種情況:
1、當然是CPU供電電路本身的問題(像微星的設計,一般都有CPU供電啟動開關,不上CPU時,短接開關出CPU供電,說明CPU供電電路無問題,開關就是CPU供電附近的兩Pin插針)
2、DMI總線,DMI總線只有在兩條以上的信號線出問題會導致無CPU電壓。
3、橋內部的一個VCC-PCIE供電0.8V左右的電壓,一般在橋附近連接一個100歐的電阻(此電壓是橋自身出發的,應該是通過電阻后給DMI模塊的供電)
4、VID信號,我這個板子就是VID信號問題,如下圖測量VID信號:
測量VID信號
電壓0.3V不正常,VID信號由VCC-PLL上拉,正常時1V。繼續檢修發現斷線如圖:
發現斷線
工廠維修經常出現的問題,鎖支架時打斷線。
這只是有復位之后不出CPU電壓的維修,相信很多人碰到的是無復位,無CPU電壓的情況。
今天就到這里,下次再聊聊復位的時序問題。還需要說明什么是100系列之后的包括200,300系列,上CPU無CPU電壓首先測復位信號,復位不出絕對是時序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