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管供貨量少,一些應用也可能無法正常工作--但這部安卓手機使用流暢,且讓用戶重拾控制權。

    這部最近上市的一加手機有多優秀?優秀到我做完評測后就買了一部。迄今為止,它是我發現的硬件和軟件的最佳結合,且價格公道。

    在我詳談之前,讓我給你們一些提醒。這部手機很難買到,因為一加在初期對供應量實行配給,你需要從已買到的用戶處獲得邀請碼來購買,但一加表示會盡快提升產能。(抱歉,我沒有邀請碼提供)一加和中國制造商OPPO有很深厚的關系,以接近成本的價格銷售其手機以刺激需求。所以用戶對一加的售后服務總有各種疑問("不能使用數據上網。去了AT&T的門店,他們檢查了APN設置,全都對,但就是用不了。"),這樣的報道可不算鼓舞人心,這對一加未來的定價和產品銷售周期也是不利的。

    但除此之外,這是一部絕贊的手機。這部"平板電腦"尺寸(5.5英寸屏)的手機十分出眾,硬件參數與同類競品相當,甚至更好--2.5GHz的四核高通驍龍801處理器;3GB的RAM;1,920x1,080像素的屏幕和1300萬像素攝像頭。它支持多個GSM和LTE網絡(但不是全頻帶支持,所以感興趣的消費者最好確保他們運營商的網絡可以支持)。一加手機16GB的型號售價299美元(229英鎊),64GB型號售價349美元,價格遠低于三星之流的機型,不可謂不超值。它的外形驚人的苗條,比我一直在用的三星GalaxyNote 3還輕。另外,其砂巖黑外殼背部也很有質感,一個評測者將其比作"貓舌"一般。

    一加手機后蓋拆開后--因為電池不可拆卸,所以你自己無法拆開

    雙手持握手感好

    一加的屏幕尺寸使其不太適合單手持握。但是,作為媒體播放器和電子書閱讀器,這樣的尺寸是非常有用的。大猩猩玻璃屏幕在日光下使用可能有些過亮,但這只是我吹毛求疵。

    續航很優秀--重度使用一天后無需充電。這點很重要,因為電池本身是不可拆卸的。一加的另一個缺點是沒有內存卡插槽,但考慮到它本身充足的存儲空間,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問題。

    然而,硬件并不是我買它的唯一原因。一加預裝的軟件也同樣重要。它預裝的CyanogenMod是安卓系統的變體。它始于一個極客項目,現在已經獨立為一家新公司。CyanogenMod是眾多在開源的安卓系統和應用(即AOSP)上做調整,并使其更加開放和實用的團隊之一。

    通常情況下,如果有人想使用這些修改后的系統,就得在購買手機后安裝軟件,徹底更換手機的操作系統和基本應用。技術上這很麻煩,對于非發燒友來說更是個艱巨的任務。CyanogenMod已經為一小部分測試設備開發了一鍵安裝功能,盡管使用起來也不是特別容易。

    基本運行和可調整性

    除了上述的小問題之外,我認為CyanogenMod和其他開源安卓第三方開發者(見XDA開發者論壇上的許多項目信息)正在做的事情,是至關重要的。相較于竭力掌控用戶的使用體驗,比如制造商和運營商在幾乎所有市售的安卓手機上都預裝自己修改的系統,而開源的開發者則將控制權返還給用戶。把后者的做法稱作為在移動世界具有革命性都不為過,而且我也不能掩飾對運營商和制造商強烈控制欲的厭惡,他們赤裸裸地展現了蘋果那種"我們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而你不懂"的iOS生態系統理念。

    毋庸置疑,一加手機是完全無鎖的,因為它不通過運營商銷售。令人高興的是,它也基本上沒有像三星推送給消費者的那些垃圾軟件或對用戶界面的重度修改。這些東西偶爾會給手機增值,但大部分時候只是累贅,且幾乎不可能被移除。

    喜歡擺弄設置選項的人將享受的一加上CyanogenMod系統近乎無限的可調整性。例如,系統自帶的主題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但你還可以從CyanogenMod社區獲得各種顯示"主題"。

    沒有說明書,這是一個缺點,可能會嚇住一些潛在的消費者。但用戶可以在包括一加和CyanogenMod在內的許多論壇上找到各種幫助信息。

    一加手機:前視圖和側視圖

    一加有一個叫"隱私衛士"的功能,我想著重強調一下。它應該與所有的安卓設備捆綁發行。但是,在我看來,收集海量手機用戶信息的齷齪行為已經使得這種保護用戶的行為無從展開。隱私衛士可以讓你調整谷歌及其合作伙伴所說的"權限",即我所說的,將手機產生的包含私密信息的的數據,提供給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的制造商和開發者。我使用隱私衛士的標準設置,拒絕了系統自帶應用之外的程序產生的大多數不必要的權限要求,還停用了一些應用的數據傳輸功能。個別的應用在調整后會有不可預知的運行風險,如徹底死機等。但是,隱私衛士對于大型應用商店(安卓,蘋果和微軟)那種"要么接受,要么別用"的敗壞風氣來說,已然是個巨大的進步了。

    如果你想要一部完全不帶谷歌應用(地圖、Gmail、應用商店)的手機,則一加就不太適合你了。一加的CyanogenMod集成了這些應用,也無法將其刪除。隱私衛士在限制這些應用上有更大的靈活性,但谷歌永遠都是一個貪婪的數據采集者。

    對于那些想要從專有軟件生態系統中充分解放的人來說,自由軟件基金會正在開發一個名為Replicant的操作系統。該項目旨在為用戶提供對系統的近乎絕對控制,并繞過所有專有軟件。該基金會還提供了一個名為F-Droid的免費軟件目錄,我一直用它。

    我現在堅持使用CyanogenMod版的一加,我也曾嘗試在一部較舊的三星手機上安裝這個系統。但看起來,三星想方設法讓這件事變得很難。

    對于我來說,一加手機已經深深打動了我。如果你愛嘗鮮,并且留心我之前的提醒,你可能會發現它也已經打動了你。

    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就是要不惜成本做好產品。未來三年,一加產品的硬件綜合凈利潤率可以為 0 。”

    在上周六舉行的一加9周年慶祝活動上,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正式對外宣布了這一決定。

    在這場并不長的周年慶活動上,一加公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戰略決策。作為品牌創始人,同時也是首席產品經理的劉作虎更是給一加明確了新的品牌定位和發展方向:一加作為 OPPO旗下主打性能的先鋒品牌,未來將專注于線上市場。在雙品牌協同策略下,一加將充分發揮線上的效率優勢,為用戶打造更極致的產品。

    對于剛滿9歲的一加來說,這意味著這家公司自此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線上市場就是一加的主戰場

    明眼人都能看出,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內,一加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的品牌戰略轉變和產品策略的調整。

    去年6月,一加官方宣布一加團隊和OPPO團隊合并,一加正式成為OPPO旗下獨立運營的子品牌,創始人劉作虎成為OPPO首席產品官,統籌OPPO和一加的產品規劃。這一舉動可以看做是一加品牌正式回歸了OPPO體系。此前的幾年時間中,一加在品牌運營商相對獨立,除了在供應鏈資源方面能夠得到的支持之外,完全可以看做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品牌。

    跟OPPO的合并之后,一加迎來了一些的變化:一加手機開始入駐OPPO線下門店,售后體系也跟OPPO實現打通;OPPO諸多新技術、新方案開始在一加手機上部署(比如一加11將首發OPPO帶來的光追方案);一加也對自身的產品線進行了調整:除了傳統的數字系列旗艦之外,還推出了新的Ace系列主打性能體驗。

    品牌融合的化學反應很快也帶來了良好的市場反饋:一加發展全面提速,2021年全球手機市場整體面臨收縮的態勢下,一加逆勢提前完成了既定目標:全球出貨量首破1000萬。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三季度,根據Counterpoint的統計,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銷量同比下降12.4%。但憑借一加Ace Pro的熱銷,一加在中國市場的總銷量同比增長9.6%,環比增長44.3%。

    良好的市場反饋,證明了一加和OPPO品牌戰略調整的正確性和必要性,也為接下來的進一步變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于是在9周年慶祝活動上,一加進一步明確了品牌戰略:OPPO正式開啟雙品牌時代。OPPO和一加各自建立品牌特色,針對不同用戶推出差異化產品以滿足用戶的購機需求。

    新的雙品牌策略下,OPPO會繼續通過Find和Reno兩個系列,在影像和設計兩個賽道引領行業。而一加則作為 OPPO 旗下主打性能的先鋒品牌,聚焦性能賽道,打造兼具極致性能和質感設計的精品。

    在品牌協同層面,一加的路線更為明確:未來OPPO線上就是一加,線上市場將會是一加的主戰場。

    對于一加而言,線上市場是他們最擅長的主場。9年前,這家名不見經傳的手機品牌就是通過發力線上市場,一點點積累用戶口碑,一步步成為出海最為成功的中國品牌之一。雙品牌戰略,很也可以算作是OPPO和一加面對新的市場和競爭環境,在品牌布陣上做出的適應性調整。

    不得不說,中國線上手機市場的確給一加提供了足夠的市場空間。據此前IDC的調研數據,2021年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線上和線下渠道銷量占比為36.3%、63.7%。按照這個占比來看,盡管2022年全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規模相比往年有所下調。但線上市場依然有9000萬到一億臺的市場規模。

    在大行情不佳的背景下,相較于全渠道而言,線上市場的銷量和出貨更加穩定,消費者的剛性需求也更為集中。對于一加來說,未來的線上市場自然是沃土。此前在接受采訪時,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直言:這個市場容量對一加來說絕對是夠的。

    讓一加在自己最擅長的主場作戰當然有足夠的現實意義:在OPPO全渠道發力的基礎之上,一加專注線上市場不僅能夠實現資源的進一步優化,也能夠在戰略上對OPPO起到一定的策應作用,最終實現雙品牌的聯動發展。對于未來的線上市場,一加很有野心:他們希望三年內在2000元以上的線上市場,一加能夠做到市場份額第一。

    “百億補貼”主要用于打造產品

    雙品牌戰略帶來的另一個優勢就是一加獲得了更多的資源支持。

    在官宣新品牌戰略的同時,一加也公布了一個重磅消息:OPPO為一加開啟「護航計劃」,未來三年將單獨為一加投入 100 億。

    OPPO對一加的這筆投入,被很多人戲稱為“百億補貼”。除了真金白銀的百億投入之外,OPPO給予一加的支持還包括另外的技術、渠道、服務等多個層面。未來OPPO研究院、研發部門的領先技術,特別是性能賽道的前沿技術,會優先向一加傾斜,讓一加的產品快速應用到行業頂尖的技術;在渠道和服務層面,一加已入駐OPPO全國超 5000 家線下門店,OPPO全國近 1000 家服務網點向一加用戶開放,提供同等優質的售后服務。

    有了資源之后,怎么利用資源就成為了關鍵問題。對于100億“怎么花”的問題,一加已經給出了答案:做好產品。這是一加自成立以來,就一直在反復強調的理念。這句口號也很有一語雙關的意思:把產品做好,做出真正好的精品。

    在新的產品定位下,一加口中的“好產品”包含三個方面的特質:極致性能、質感設計和旗艦體驗。一加未來的所有產品,都會圍繞著這三個方面來打造,OPPO給予一加的100億專項投入主要也用于相關層面的技術攻關和創新研發。

    一加的確有“做好產品”的品牌基因。

    在早期階段,一加就是憑借出色的設計和良好的手感,獲得了國內外一部分專業發燒友的青睞,逐漸建立起了產品口碑。隨后一加在此基礎之上將極致性能和流暢體驗作為產品的核心賣點,率先在行業引入了諸如高刷屏這樣的領先方案。再到后來,一加又在自家旗艦產品上加入了哈蘇影像、HyperBoost極限穩幀引擎等技術方案,進一步為用戶提供了差異化的產品體驗。

    之前每一代的一加手機身上,我們都能見到頗具創新和領先意義的技術和方案。一加手機的很多技術和方案不僅解決了用戶的痛點,被消費者認可,很多時候還對整個智能手機行業起到了引領作用。

    一加手機接下來的產品思路非常明確:聚焦性能賽道,打造兼具極致性能和質感設計的精品。要做到這一點其實并不容易,圍繞性能體驗打造產品的差異化,涉及到的技術面很廣:芯片的調度和調優、系統、軟件底層的適配和開發、材料技術的迭代、網絡技術和服務的升級......要想在性能體驗上打造足夠的“技術壁壘”,需要更多涉及底層,涉及軟硬件多個層面的創新研發,也需要廠商更加深入地洞察用戶核心需求。

    這些技術研發的背后,必然需要更多的資源投入和技術支持,這也是這次一加和OPPO這次在品牌戰略上進行調整核心原因。

    “盈利”是可以放在第二位

    如果說OPPO對于一加的資源和技術投入,是未來兩個品牌協同發展的可靠支撐。那么,“三年不賺錢”的承諾,可以看作是OPPO給新的一加吃了一顆定心丸。

    九周年活動上,一加正式宣布:為了做好產品,一加將不惜成本,未來三年公司硬件綜合凈利潤率可以為0。

    相比“三年不賺錢”的說法,“硬件綜合凈利潤率可以為0”更準確的解釋應該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一加手機可以不用考慮盈利的問題。一加團隊只需要思考如何把產品做好,如何把體驗做好。做好產品依然是“不盈利”口號的前提。用創始人劉作虎的話來說,這句口號其實代表了一加的決心:只需要把產品做好,讓用戶滿意,其他的都可以放在第二位。

    一加手機未來會將更多的成本投入到產品層面,在用戶最在意的產品體驗層面投入更多的成本和資源。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加手機會采用刻意定低價的手段,打價格戰去贏得市場。把產品做到極致,提供給用戶物超所值的體驗,這才是根本。

    還是以性能體驗為例,當前智能手機在性能體驗方面已經進入到了“深水區”。傳統依靠提升芯片工藝制程,堆疊更多硬件的做法已經不能從根本上拉開產品之間的體驗差異。要做到極致的性能體驗,解決用戶詬病的性能難題,需要的是一整套完善的軟硬件解決方案。其中可能會有更多獨家定制的硬件,同樣也有更多涉及底層的系統、軟件層面的新技術。相比以往依靠純硬件疊加提升性能的方式,這種做法難度更高,技術壁壘也更深,對應的賽道也更長。

    據了解,在即將發布的一加11旗艦上,一加將首發一系列獨家技術方案:其中為了解決安卓卡頓問題,一加11將首發一項全新的內存管理機制。這項技術將具備“逆天改命”的實力,還獲得谷歌官方認可;為了解決弱網網環境下的一系列體驗問題,一加11將帶來弱網服務器群技術。它的核心能力是解決弱網絡或網絡擁堵環境下的手機網絡信號卡頓、延遲問題,通過這個云服務器集群開啟一加11網絡專屬通道,對于無論哪種通道傳輸過來的數據封包都能實現納秒級的處理。

    類似的創新技術和獨家方案,才是未來一加手機真正的“殺手锏”。當然,在實現了跟OPPO的雙品牌聯動之后,這些新的技術方案也將會賦能到更多的OPPO、一加產品上。

    一加是當前手機市場中少有的“另類”。自誕生以來,這家公司在品牌運營和產品打造上所展現出來品牌形象都迥異于大多數的同行。9年時間,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可能并不算長。但面對一個高度內卷,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作為一個新品牌的一加依然能夠拿下一個又一個驕人的成績,很值得整個行業觀察、解讀和學習。

    說到根本,這么多年來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無論在戰略、品牌、團隊方面如何調整,一加一直都沒有忘記“做好產品”這一根本理念。這一理念,也與一加“不將就”的品牌口號相契合。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一加都將繼續堅持這一理念,不斷創新,不斷通過好的產品去贏得市場和用戶。或許,這才是這家公司在任何時候都永葆活力和戰斗力的關鍵。

    加手機作為一個小眾的品牌,卻有著不錯的口碑,尤其在北美地區,上代旗艦一加3T的表現受到了外媒的一致認可。今天,一加發布了自己全新的手機一加5,我們有幸在第一時間拿到了新機,來看看它離完美還有多遠。

    外觀

    在造型上,它依然延續了一加3T的設計,但是攝像頭從中間移到了左上角,打破了視覺上的平衡,讓手機少了幾分銳利,多了幾分圓滑。

    另一個變化出現在中框,一加5后蓋向中框延伸的曲面更大,將分界線直接與按鍵平行。這帶來的首先是手感上的提升,手掌接觸手機,完全沒有割手的感覺,這讓一加5在長時間握持的舒適性大幅提升。

    一加3T

    一加5

    另一個提升在視覺上,這種設計讓一加5從后面看更有一種貝殼的感覺,配合天線的偏移,讓它的背部更加渾然一體。

    正面與上代的區別不大,屏幕的與邊框的距離很短。0.2秒就能解鎖指紋,而且準確度相當高,但Home鍵依然有色差,這可能和使用高靈敏度的陶瓷材質有關。

    配置

    我們手上的是8GB內存,128GB儲存的版本,真的是一個性能怪獸,我們簡單看一下它的跑分。

    內置安卓7.1.1的操作系統,一加沒有像很多國產安卓機對系統進行大刀闊斧的定制,所以一加手機使用起來很流暢,配合強勁的硬件,可以無壓力運行任何主流游戲,在APP的啟動速度,多任務處理方面也是國產手機的佼佼者。

    事實上,它比同樣搭載了驍龍835的三星S8和小米6都要快,除了系統的純凈之外,應該與比電腦還高的內存和UFS 2.1的新規格有關。如果你沒有用過一加3T,一加5的速度一定會驚艷到你,但問題是,它會不會像其它安卓手機一樣,1年后系統就開始變慢呢?

    在色彩上,一加5的屏幕依然延續了AMOLED材質,在色彩上比LCD更加濃艷。一加3T上被人詬病的屏幕顏色過飽和的現象,在一加5上有所緩解,另外有多種模式可以選擇,讓畫面顯示更加自然。

    以前很多人拿屏幕進行對比,但隨著產業鏈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同價位的LCD屏幕在顯示上已經沒有什么大的差別。但是在AMOLED被三星掌控的狀態下,AMOLED屏幕的素質也參差不齊,一加5的這塊屏幕不會讓人感到不適,但是效果比三星自家的S8相比,它并不是頂尖的,沒有S8上的那種細膩和觀感。

    屏幕沒有上2K,這個無可厚非,2K屏幕對于VR顯示非常重要,但在VR還未成熟之前,1080P的分辨率足夠看,而且還省電。

    一加5保留了3.5mm耳機口,使用了3300mAh的電池,充電方面,用上了新一代的Dash閃充,大概50分鐘可以充滿,使用一天(非重度)電量還能剩余個10%。

    另外有一個小驚喜,手機在輸入法借鑒了iOS11,不用切換鍵盤,直接上掃就能輸入數字和符號。

    相機

    一加5這次主打的是雙攝,鏡頭與國外著名機構DxOMark合作,在拍照的表現上有了金字招牌。實際體驗中,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相機在拍照和對焦速度上的變態,眼花繚亂的速度,基本沒有照片處理的時間,簡直酸爽...

    一加5采用的是與iPhone 7 Plus一樣的雙攝方案,一個廣角主攝像頭,f1.7的大光圈,用上了1600萬像素的IMX398。另一個是變焦鏡頭,使用的是2000萬像素的IMX350,f2.6的光圈。

    它采用了耐刮的藍寶石玻璃,但沒有光學防抖,支持2倍光效變焦,切換的速度非常快,當你要放大被拍攝的圖片時,它能在保證拍攝畫質的前提下,更快更準確地拉近距離。

    視頻錄制時,在屏幕上能看到明顯的抖動,但出來的效果比較理想,抖動不是很明顯,這應該是電子防抖的功勞。

    室外的拍照表現:

    iPhone 6s

    iPhone 6s

    iPhone 6s

    具體來說,在白天的表現相當不錯,與iPhone 6s相比,看不出什么明顯的差距,但是在色彩方面要更濃郁,似乎加了一層濾鏡,這在拍攝食物的時候非常明顯。

    雙攝的另外一個好處是背景虛化,能夠突出主題,拍出更有藝術感的照片,我們簡單試用了一下,發現效果并不理想,與同價位的國產雙攝手機相當,但在邊緣的處理不及iPhone 7 Plus。我們簡單來看一組例子,一加5對于主體邊緣的處理更好,小米有點背景主體不分,但一加在顏色上出現了問題。

    一加5

    一加5

    總體來說,雙攝的算法依然不成熟,事實上,幾乎所有的雙攝手機拍出的照片都很假,與單反拍出的照片對比,你一眼就能分辨出區別。在簡單拍攝了一些虛化照片后,我對這個功能就失去了興趣,一加5的雙攝并不比其它家的要更出色。

    總結

    優點:

    1.優秀的旗艦機做工

    2.變態的配置和系統流暢度

    3.極快的拍照速度

    4.優秀的續航

    缺點:

    1.雙攝有些雞肋

    2.外觀設計缺乏創新

    一加5身上依然保留著一加3T的印記,最新的處理器,比電腦還要高的內存,優質的機身做工,近乎于原生安卓的流暢系統。也許是我對于它的期待過高,以至于它缺乏創意的設計和一流但不完美的攝像頭讓我不滿,但3000元的售價,用頂級旗艦的手機去衡量它,是不是有些過分?

    一加5不將就,但與三星S8和iPhone 7相比,它不夠完美。

    「智能」是一種前衛的生活方式

    關注鎢絲科技微信公眾號(woosmarter),一起品玩智能產品,暢想智慧生活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