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paste 是一款免費的截圖軟件,操作簡單功能強大,還沒有廣告,是做自媒體,寫文章,貼圖的必備工具。還有,他的Logo也是很漂亮的。
首先將下載的軟件解壓縮,然后打開文件夾找到Snipaste.exe文件,創建快捷方式到桌面,以備隨時使用。
使用前,要對軟件做一些簡單的設置,雙擊桌面創建的快捷方式啟動軟件,在Windows任務欄右邊找到Snipaste軟件圖標,點鼠標右鍵選擇“首選項”,設置的內容如下:
1,常規:里面的“開機啟動”可以取消,因為我們不是每次開機都要使用此軟件,沒必要一直掛在后臺運行,只要在使用軟件的時候,點擊桌面的快捷方式啟動他就可以了。
2,輸出:這里是設置截圖保存的地方,我一般是在D盤新建一個“snipaste截圖”文件夾,專門用來保存截圖文件,方便查找和使用,在輸出這里選擇好自己的文件夾就可以了,文件名推薦使用默認設置。
3,控制:這里是截圖的快捷鍵,F1是截圖,一般不用修改,除非和你自己設定的某些快捷鍵沖突了,可以自行做修改。
4,更新:“啟動時檢查更新”也可以不用選,因為這類軟件夠用就好,不一定要實時更新,并且這個和“開機啟動”一樣,總會占用一點系統資源。
最后說說軟件的使用,操作非常簡單,只要用“F1,Tab,鼠標”就可以了。啟動軟件后,按F1調出截圖畫面,然后用Tab鍵切換選擇截圖區域,或者按住鼠標拖動選擇截圖區域,再點鼠標左鍵彈出編輯工具欄,這里有功能強大的編輯工具,包括:矩形/橢圓,折線,畫筆,記號筆,馬賽克/模糊,文字,橡皮擦等工具,最后面到是保存和復制到剪切板。另外,截圖后可以按F3直接貼圖到桌面,我個人不習慣這個操作,所以這里不做介紹,有興趣的朋友自己去了解吧!
在日常的文章寫作中,我最喜歡和最常用的是四個工具,在截取圖片后用以下四個步驟來編輯和完善圖片:1,用“矩形/橢圓”工具用來畫矩形和橢圓框以標出圖片中的重點內容,2,用“折線”工具來畫箭頭和直線再配以文字說明,3,用“畫筆”工具用來畫一些曲線,4,用保存工具將編輯好的截圖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夾里面。
我的每一篇有圖片的文章或微頭條,除了直接拍照的以外,都是通過Snipaste截圖并做好編輯再發布的,是寫文章的好幫手,改變你的寫作方式,提高效率。
這里只是講了Snipaste 的簡單功能,他還有一些較高級的用法,等著大家自己去發掘,也可以讀一讀他的用戶手冊。Snipaste軟件可以從他的官網下載,也可以在微軟應用商店下載。
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姝
新冠疫情期間,每日統計并錄入相關人員的核酸檢測信息,對基層工作者來說工作量不小。4月11日,騰訊云微搭上線了OCR文字識別能力,支持批量識別核酸檢測記錄、行程卡等截圖中的有效信息,并自動統計到數據管理后臺。手工錄入一張核酸檢測截圖信息需要近半分鐘,應用OCR能力后僅需0.1秒,大幅度提升錄入效率。
類似需求正大量出現在學校、社區和園區中。以學校為例,復學后,很多基層教師每天都要搜集學生核酸檢測截圖,然后手動錄入信息并制表,不僅耗時耗力,也容易發生錯漏。
基于微搭的OCR能力,教師可以在小程序或H5中批量上傳核酸檢測記錄、行程卡等截圖,經OCR識別錄入后一鍵導出統計文檔。該功能不僅能將教師從機械、重復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也能大幅提升錄入效率和準確率。
值得注意的是,啟用該能力無需進行復雜開發,只需將微搭平臺生成的功能頁面鏈接至現有小程序或H5中即可啟用。用戶也可以直接使用微搭平臺免費提供的“疫情信息智能上報”小程序模板,該模板內置了OCR文字識別功能,真正做到“拿來即用”。
微搭上線的OCR能力來自騰訊云AI產品團隊,由騰訊優圖實驗室提供算法支持。據悉,該能力在特定場景下的識別準確率高達99%以上,單張圖片可在0.1秒內完成識別,同時支持海量圖片同時識別。
上線OCR能力并非微搭平臺首次為抗擊疫情助力。自疫情發生以來,微搭平臺不斷推出各類免費的疫情防控管理小程序模板,包括春節返鄉信息申報小程序和疫情防控企業上報小程序等等。模板還支持二次開發,讓需求方大幅降低開發周期及成本,低成本高效率地部署數字戰疫工具。
微搭是由騰訊云在2021年推出的企業級低代碼平臺。幫助開發者少寫代碼或者不寫代碼,就能快速搭建小程序、H5、PC Web 應用。微搭也是國內首個微信小程序原生的Serverless低代碼平臺,支持開發者3分鐘搭建一套企業級應用。未來,騰訊云微搭將持續為防疫助力,發揮低代碼平臺的價值。
審讀:譚錄崗
家好,我是一個用頭條的老新人,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之前一直拿來看新聞,不久前才意識到頭條原來也可以創作。
這是我在頭條上的第1篇文章,因為之前一直在寫微頭條。之所以用文章的形式來表達,有兩點原因。第1點,我覺得今天要表達的內容用文章的形式會更清晰,微頭條難以表達出我的全部心得。第2點文章后面再說。
那么微頭條到底能不能掙到收益呢?答案是肯定的。微頭條簡短精悍,不需要長篇大論,形式類似于發朋友圈,但畢竟是創作平臺,簡單的當做是發朋友圈就錯了。下面,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分享我的心得。當然我還只是個千粉的新人,單篇收益還是以元為單位,以百為單位的大佬可以劃過了。
我的微頭條收益截圖
相信很多新人跟我一樣,剛開始寫的時候內容五花八門,段子也寫,熱點也寫,游戲、孩子、花草樹木也會寫。這樣下去,你會一直做無用功。聽我的,一定要做垂直領域,現在停下來好好想一想,自己到底擅長哪些方面,而且是可以長期寫下去的。頭條上的領域很多:娛樂、搞笑、歷史、情感、游戲、旅游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題材。
尤其是情感方面,家里長家里短的、婆媳關系、夫妻感情等等,大家都很熟悉,只要是原創,被推薦的概率還是非常大的。當然如果你是某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可以申請認證,深耕類似于財經、健康、教育等比較專業的領域,這些都是稀缺內容。
圖片來自平臺
然而對于大眾百姓來說,我們就找自己的小興趣,專注某一項,這樣你的粉絲粘性才會高,頭條推薦也會精準。我也是前期浪費了很多時間,天天琢磨寫些什么,后來不知不覺中選擇了本地領域,只關注自己城市的新鮮事、時政新聞,發現這樣寫起來順暢多了,粉絲畫像也逐漸的明朗。在相關領域會有很多大咖賬號,你關注幾個,學學他們的發文思路。堅持下去,你會收獲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圖片來自平臺
微頭條文字一般不多,但要重視開頭幾句話,前幾句能吸引到人,別人才愿意點進去。一般在推薦頁上你的微頭條會顯示出前3行文字,所以前面的內容很關鍵。常用方法你可以試試:吐槽式、驚嘆式、開門見山式、反轉式、疑問式。
圖片來自平臺
單獨的文字會比較枯燥,建議大家配上圖片,記得是與內容相關的圖片。一般來說,圖片選擇建議3張、6張、9張。另外要分段空行,不要一逗到底,否則沒有觀賞性。
文章末尾建議引出相關的并且可以討論的話題,你文章下面的評論越多,活躍度就越高,平臺更愿意給你推薦。另外要插入話題,加話題可以提高展現量,也可以對內容歸納,在看相同話題的人更容易點開你的文章。所以,請用好“#”符號。
圖片來自平臺
利用好置頂。如果你發現某一條具有潛力,想讓更多人看到,我建議你置頂。這樣對你有興趣的人點開你的頭像時,就會優先看到你置頂的文章。至于是選擇一個置頂后不變還是每天經常更換,我建議每天更換。畢竟微頭條的實效性也就一兩天,時間長了幾乎不再推薦,沒有意義。
迅速啟動。剛發出的微頭條是有個冷啟動時間的,如果這個時候你的頭條點擊率高、評論量多會加快推薦。建議你參加幾個小組,發文的時候關聯小組。這樣在大平臺推薦之外,在小組內的人也會看到。你也可以自己給自己點贊、評論,引導大家參與進來。題外話:每個小組都會有很多活動,多參與,沒準哪天被選中,幾塊到幾十塊不等,也是一筆收獲。
圖片來自平臺
審核問題。有的頭條發出后會被審核很長時間,即使放出來之后展現量也不高。這說明你的文章不大健康??赡艽嬖诿舾性~、違禁詞或者偏激言論。頭條上有個小程序,叫靈犬反低俗助手。建議發文前,去檢測一些,盡量能到到90分以上,低分的就不要發了,先更改詞語。當然其他的小程序也可以,比如輕抖,還是很好用的。
當然,Zui大的技巧是堅持原創。這個沒有捷徑可走。當你看到別人一個很火的微頭條展現量幾十上百萬,當你再發可能就只有幾千。頭條鼓勵的就是原創,前期資源少,文筆不順,可以少寫,但要堅持寫,一邊寫一邊學習,時間長了,你會發現收益也在滾雪球,現在看不上的幾毛、幾塊,未來也許是幾百、幾千。
圖片來自平臺
再次回到這次用文章形式的第二點原因,就是我也在嘗試進步。客觀地講,雖然微頭條可以獲得收益,但文章、問答也不要放下,微頭條適合300字左右的話題,字數多了建議用文章,文章、問答的推廣時間更長,只要這個話題還在,一直被人點擊閱讀,那么收益就一直在。另外因字數原因,閱讀時長普遍高于微頭條,單價也就比微頭條要高。
創作不易,且寫且學習。入駐頭條一個多月的時間,所寫的都是這些天的摸索和總結,難免有些疏漏和表達不當的地方,歡迎留言補充[比心]
圖片來自平臺
泉城身邊事,時事觀察員。大家好,我是蔥花,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