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玩家們來說,我們日常裝機可能使用到的電源共分為三大類:非模組電源、半模組電源、全模組電源。非模組電源在入門級電源產品中較為常見,其特點是各類線材數量固定,用戶無法根據實際使用需求拔掉多余的線材。但非模組電源價格相對實惠,因此更適合追求性價比的玩家們選購。
非模組電源
半模組電源和全模組電源類似,都可以根據用戶的使用需求來增加或減少供電線材的數量,半模組電源的主板24PIN供電線和CPU的8PIN供電是固定在電源上的,而全模組電源所有的供電線都可以拔下來。模組電源的優勢是可自定義線材的數量,并且MOD達人還可以根據主機的主題來更換不同類型和外觀的線材。但模組電源的價格相比非模組電源要高一些,更適合高端用戶選用。
半模組電源
無論是玩家們選購電源產品之前,還是商家們對電源產品的推廣部分,最先要提到的一個參數就是電源功率。可以說,功率是衡量一款電源性能的重要參數之一。相信大部分網友對于電源的認識是這樣的:如果是一套入門的核顯平臺,一般搭配一款300W左右的電源就夠了,游戲玩家們常用的獨顯平臺,大概需要500W左右的電源,才能確保整臺主機穩定運行,而多卡互聯或是極限超頻平臺,可能還需要更高功率的電源來支持。其實以上這種說法是很片面的,功率只是電源眾多參數中的一項,與功率同樣重要的參數還有負載效率。
DIY技術交流QQ群:436842456 為了讓各位DIY玩家們更好的交流經驗心得,同時為我們的內容提出更多寶貴的意見,我們將在群內與大家積極互動,并不定期送上福利~
提到負載效率,就不得不說一下80 PLUS。80 PLUS是由美國能源署出臺的一項電源轉換效率認證標準,該標準將根據電源在10%、20%、50%和滿載環境下的轉換效率來評判一款電源的綜合效率。根據電源轉換效率的逐步提升,80 PLUS認證可分為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和鈦金牌。
80 PLUS認證標準
我們在電源的宣傳材料或是包裝盒上經常會看到一個標有80 PLUS字樣的LOGO,這就表明這款產品經過了80 PLUS的認證,而LOGO的顏色則表示這款產品經過80 PLUS認證的級別。比如一款電源經過了80 PLUS白牌認證,就表明這款電源在20%、50%和滿載環境下的轉換效率均超過了80%。
80 PLUS作為電源選購分類之一(圖片來自京東商城)
不過,由于國內的電源市場還不夠規范,因此一些廠商受到利益的驅使,會過度追求80 PLUS認證,更有甚者會偽造認證等級,或者以類似的LOGO來誤導消費者購買。在我們之前的電源盲評《你是我的眼 10款80+金牌500W電源盲評》中也發現,有些標注了80 PLUS金牌認證的電源其實沒有完全達到金牌的標準,這樣就會嚴重誤導消費者。
500W金牌電源盲評
因此,僅靠了解電源功率及80 PLUS認證的相關信息,還是很容易被一些虛假信息趁虛而入,造成誤導消費的現象,可以說80 PLUS依然無法代表一款電源產品的真正實力。想要進一步了解到一款電源的品質,還需要我們對電源銘牌上的一系列參數有所了解。
無論是二三百元的入門級電源,還是千元以上的高端電源,只要是通過正規渠道銷售的產品,都會在包裝盒及電源表面提供標有該電源各項指標的銘牌。我們平時主要關注的額定功率只是銘牌中參數之一,即便是相同功率的電源,性能上依然可能出現很大的差別。
電源銘牌
以榜YOUNG大圣定制主機所使用的游戲悍將刀鋒50 AK450電源為例,可以看到這款電源的銘牌區域主要分為三部分內容,首先是電源的具體型號,其次是電源輸入部分的參數,最后是電源輸出部分的參數。電源輸入部分,不同品牌和型號的產品之間區別不大,主要差異性體現在對寬幅電壓的支持上。對于大部分供電系統穩定的家庭用戶來說,標準的220V輸入電壓就可以滿足整套主機的供電需求。
標準的220V輸入電壓
電源參數真正的差異化體現在輸出參數上,輸出參數可分為+5V、+3.3V、-12V、+5VSB和+12V。我們知道,電源的每條供電線需要連接不同的設備,而每種設備所需的電壓是不同的,對于一套平臺來說,顯卡、CPU和內存等重要的部件都需要12V供電,因此+12V供電的性能更是電源輸出參數的重中之重。
選購電源時要留有余量
比較正規的電源銘牌應該直接標出各項輸出參數的功率,但也有部分產品僅標出了電流參數,不過通過公式W=UI,也可以直接計算出功率。比如上面這款電源如果沒給出+12V輸出功率,可以根據公式12V*34A計算出最終的功率為408W。想要選擇合適的電源產品,需要先了解平臺中顯卡和CPU這兩個用電大戶的TDP(熱設計功耗),如GTX 960的TDP為120W,而Intel酷睿i5-6500的TDP為65W,再加上其他部件,理論上+12V輸出功率在200W以上的電源就可以滿足以上的配置。但是,由于電源在運行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性能損耗,也就是上文提到過的轉換效率,因此在選購電源時要預留出一部分的余量,如果整套平臺的大概功耗為300W,那通常要選擇400W或以上功率的電源產品來搭配。
一部分網友在選購電源之前,都會在ZOL機電頻道查詢一下相關產品的評測,不過在評測文章中,可能涉及到一些術語和圖標,讓一些小白用戶感到一頭霧水。下面我們就為各位DIY新手解讀一下電源評測中的相關測試項目。
轉換效率
以用料考究 游戲悍將刀鋒50AK450電源評測這篇文章為例,文章的第四頁提到了電源轉換效率。圖表中詳細列出該款電源在10%到100%負載下的轉換效率,其中20%、50%和100%負載下的轉換效率可以聯系上文中80 PLUS標準的相關要求,用來確定這款產品在同類產品中處于什么樣的檔次。從測試結果中可以看到,這款產品的效率超過了白牌并且接近銅牌。
+12V電壓偏離
接下來是電壓偏離測試,這項測試是用來了解電源在不同負載環境下的輸出穩定性,偏離幅度越接近理想值0%,證明所測試電源的穩定性越好。最后再來看一下文章第六頁的紋波表現,紋波是由于電源的電壓波動而造成的一種現象,因為電源輸出是由交流電轉換形成的,這就不可避免地在直流穩定量中多少帶有一些交流成份,這種疊加在直流穩定量上的交流分量就稱之為紋波。從電源的工作原理上來看,紋波的出現是很正常的現象,只要紋波在合理波動范圍內,就無需擔心電壓品質。
50%負載下紋波 | |
---|---|
12V低頻 | 12V高頻 |
最后,在選購電源時還需要注意一點,某些產品對于供電接口的數量要求很高,比如一些非公版的顯卡需要三個供電輸入,這時就需要廣大消費者在購買電源之前,先對其他部件的供電需求有一定的預估,包括顯卡供電、CPU供電、硬盤供電等,因為很多非模組電源無法提供太多數量的供電支持,所以有必要在購買電源之前就先將這些細節計劃好,這樣才能夠不被奸商欺騙,為自己的平臺購買到一款稱心如意的好電源。
知道你的舊電子產品,比如舊電腦里面有金子嗎?你能從哪里提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