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這個東西,就像人體的骨骼,支撐身體的各個部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塊好的主板不但能夠使用更長的時間,也能夠最大化的發揮其他硬件的性能。
下面我們來聊一聊主板的選購。
大提升分為以下步驟:
1.芯片組的選擇
2.主板規格的選擇
3.供電規格的選擇
4.主板擴展性的選擇
5.bios的選擇
6.主板燈控的選擇
7.主板品牌的選擇
芯片組指的是主板芯片組,它負責將計算機的核心——微處理器和機器的其它部分相連接,是決定主板級別的重要部件。不同的CPU需要搭配不同的芯片組才能正常工作。我們在購買CPU時一定要選擇對應的芯片組,避免無法安裝的尷尬。
因特爾
因特爾的芯片組目前市場在售的分為3個級別。
H<B<Z
H系列是因特爾的入門級芯片組,H310支持9代酷睿,H410支持10代酷睿。適合入門辦公及影音使用。不支持超頻,內存頻率支持到2666。
B系列是因特爾的常規級芯片組,B360支持9代酷睿,B460支持10代酷睿。適合日常辦公及大中型游戲使用。同樣不支持超頻,內存頻率支持到2666。
Z系列因特爾的高端芯片組,Z390支持9代酷睿,Z490支持10代酷睿。適合高端發燒游戲玩家使用。支持CPU及內存超頻,超到多少由CPU內存體質以及散熱規格決定。
ROG M12E
AMD
AMD的芯片組目前市場在售的分為3個級別。
A<B<X
AMD的芯片組全產品線支持超頻,并且由于近幾代的CPU并沒有更換AM4接口,所以AMD的主板也是支持一代二代三代銳龍的,未來的四代銳龍也可以通過更新bios的方式獲得支持。
也就是說AMD的主板在兼容性上秒殺因特爾,我們可以看到B450配3900X,但在因特爾平臺中是絕不可能使用B460搭配10900K來使用的(不是不能用,是不能發揮性能)。
目前在售的AMD主板性能排行:
A320<B450<B550<X570
微星MEG X570 GODLIKE
從大到小分別有EATX>ATX>mATX>ITX
請根據自己對于擴展性的需求來選擇主板的大小。一般沒有特殊需求建議選擇mATX或者ATX主板。
記得選擇適合主板大小的機箱
一般而言,因特爾i3或AMD的r3級別CPU對于主板的供電規格沒有要求,隨便都可以,但是為了以后升級還是不要選擇那種最便宜的主板,在使用更高級的CPU的時候會出現供電不足的情況。
不要盲目的相信廠家宣傳的的N項供電,要看實際使用的電容以及供電的串并聯等情況。小白可以直接搜索某某芯片組供電天梯圖,這樣可以直觀的看出每塊主板供電的好壞。超頻的小伙伴們建議選擇中檔以上供電。
這塊的挑選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常見的考慮問題如下:
(1)主板支持幾個SATA接口(硬盤擴展性)
(2)是否自帶WIFI,如果沒有WIFI是否支持擴展WIFI網卡的安裝
(3)主板支持幾塊m.2固態硬盤的安裝,協議是nvme還是sata
(4)主板支持幾個前置USB3.0接口(華碩太陽神就需要兩個,一般的主板只有一個)
(5)主板是否支持多顯卡的安裝
(6)內存插槽有幾個,內存通道有幾個
(7)主板有幾個風扇接口
(8)主板RGB接口是5V還是12V,有幾個
不準備超頻的小伙伴可以忽略這一點,這點對你們一點都不重要。
需要超頻的,請參考如下排名:
華碩=微星>華擎>技嘉>其他
這一點上,如果你需要神光同步的話,就選華碩就行了,其他品牌不是沒有,實在是不怎么好用罷了。
ROG>微星=技嘉>華碩>華擎>其他
這里需要重點說明一下,ROG(玩家國度)可以算作華碩,但它與普通華碩并不是同一個等級的東西,普通華碩相比微星技嘉沒有任何優勢,但是ROG它高貴的血統和那敗家的眼睛秒殺一切其他品牌,這就是信仰。
而信仰,是無價的!
ROG打錢!!!!!!!!
PS:高端主板推薦微星的ACE,哈哈
多沒有組裝電腦的經驗的朋友,都以為電腦主機的主板隨便買就好,但是,好的主機板直接關系到:可不可以超頻、可不可以升級,還要考慮供電、考慮散熱,這些都可以提高效能、延長零件壽命的,今天寫的這篇內容的主要是來簡單了解一下,要組一臺臺式機的話,主板要怎么選比較好。
一臺組裝的電腦要發揮出CPU以及各種硬件的效能,全都靠主機上的主板了,所以千萬不要隨便選一張便宜的就拿來裝的!
【挑選的第一步:與CPU的搭配】
1.先確認你的CPU是哪一顆;
因為不同廠牌的CPU,必須使用不同的板子,AMD挑支持AMD的,INTEL挑支持INTEL的。
而且,就算同一牌的CPU,不同世代,(插槽)也不同。
先找到你CPU是哪一顆,搜尋出它的插槽,才能找到能用的主機板哦!
以現在INTEL第十代來說,必須選擇兼容LGA1200的主機板才裝得上去 ,但如果你的CPU是第九代,就不能裝了。
目前以「兼容性」來講 …AMD做的比較好,現在主流的CPU腳位都是AM4,向上向下都可兼容,所以不論是買二手,或是等升級都很方便,不用整組換掉。
【主機板的等級:AMD篇】
接下來講主機板的等級;主機板的等級通常跟晶片組直接相關。那怎么看晶片的等級呢?簡單,先看開頭的字母。
X開頭 → 用料最好、效能最高、又最適合超頻的。
B開頭 → 中階型號,CP較高,雖然也可以超頻,但幅度有限。
A開頭 → 經濟入門款。
就游戲玩家來說,現在首選主機板晶片組有這2個:
X570+B550
選這兩張的話,現在主流的3000系列都可以直接用。
未來要升級5000系列CPU也完全沒有問題 (不過就沒辦法向下兼容到1000系列了)
重點是還兼容PCI-E 第四代!GEN 4因為頻寬大,所以可以讓你的SSD速度變快!
如果CPU是R7 或R9,或是喜歡超頻的玩家,可以用到X570。如果不打算超頻,也沒有用到R9的話,就用B550就夠了,如果想少花一點錢,手上也有很多可以沿用的舊零件,短期也不打算升級CPU的話,就可以買:
X470+B450
至于X370跟B350 …
除非你現在打算組二手,或是手上有舊CPU不用可惜,否則三代板已經舊了,雖然更新BIOS可以讓它對應到3000,但極限就在這了,現階段建議買更新的了啦。
最后,還有A520、A320這兩個晶片組。不過這就是入門辦公主機在用的規格,游戲玩家應該是不考慮。
【主機板的等級:intel篇】
INTEL的選擇比較少。
因為每一代之間的腳位幾乎都不相容,不換板子就沒辦法升級,所以主機板跟CPU都綁死了,不用肖想可以沿用
也因此…挑主板其實也沒有什么好挑的。
現在主流是第十代,也就是LGA1200插槽,選擇就這四種:
? Z490 (高階)
? H470 (中階)
? B460 (進階)
? H410 (入門)
(H410就是辦公電腦用的了)
所以要組裝機的話,簡單來講就是這樣:
Z490 → i7、i9、想要高效性能/想超頻
H470 → i7
B460 → i5、想要CP值
【電腦主板的型號怎么看?】
然后來談的是比較復雜的型號。
晶片組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大致上的主機板等級,但各家廠牌會再依據玩家們的需求,細分出一大堆的型號,令人眼花繚亂。
但還好,各家廠商也知道會把大家搞得很亂 ……所以為了讓大家更好辨認,會特別區分出「系列」讓大家一眼就可以挑出適合自己的產品。
例如微星 (MSI) 的主機板,只要有MEG、MPG、MAG的標志,就是性能較好的電競主機系列。
其他家廠牌也有一些系列可供辨識,例如華碩的ROG、TUF;技嘉的AORUOS,這些也都是電競系列。或是看有型號有沒有pro、gaming的字眼,就是適合拿來打游戲的產品 (適合打游戲通常也就是適合開臺啦!)
【電腦主板的尺寸怎么挑?】
說到電腦主板的尺寸,目前的電腦主機板常會分成四個尺寸:
E-ATX (特大)
ATX (一般)、
M-ATX (小)
ITX (特小)
尺寸不同,會影響到擴充性、可移動性、散熱跟外觀。買之前要再三確認一下機殼有沒有合適?顯卡插得進去嗎?(還有小板的RAM插槽可能會比較少。)
主流的大小是ATX跟M-ATX兩種。
一般情況優先考量ATX;但買M-ATX可以省一點點空間 (或省一點點的錢錢。)
E-ATX跟ITX往往是特別需求才會考慮。
例如想要裝兩張顯卡的話,就可以買E-ATX。
ITX則是適合小空間用的,通常會有散熱的問題,而且只能裝短版顯卡,不太建議游戲玩家用
【主板的I/O跟WIFI功能的選擇】
雖然主機板上面的這些插槽都可以另外買零件擴充。
但如果主機板本身就能挑到符合需求的,那何必還要多花心力去擴充?
尤其是網路,現在很多人用電腦的環境是WIFI,如果直接挑內建WIFI網卡的主機板,就可以少插一張網卡,多一個USB可以用,也省去很多功夫。
反過來說,若你不需要WIFI,卻買到支持WIFI的網卡,不但要多花冤枉錢,還有一根天線在那邊擋路就很不方便
溫馨提示:游戲通常需要快又穩定的網路,建議還是別用WIFI啦)
于DIY和MOD愛好者來說,為了打造整體統一的主機風格往往費盡心機。而為了讓廣大玩家能更好的打造風格一致的“全家桶”套裝,無論是主板還是配件廠商都進行了不少的合作。前不久,在機電和散熱器領域有著不錯口碑的NZXT恩杰也發布了旗下NZXT N7系列的首塊AMD主板產品——NZXT N7 B550,作為配件廠商推出的主板產品,它的表現如何呢?
簡約養眼,與H系列機箱同款設計風格
參考售價:1999元
NZXT N7 B550主板的家族化風格非常明顯,從包裝開始就和其機箱、散熱器包裝一樣采用了紫色和白色相搭配的設計風格,僅看包裝就知道這是NZXT出品。在主板的整體設計風格上,NZXT N7 B550主板采用了與H系列機箱相同的金屬外甲設計,連漆面顏色也完全一致,
該主板的設計看上去也非常簡潔,除了裸露在外的處理器插槽和內存插槽,裝甲幾乎覆蓋了整塊主板,NZXT為玩家提供了黑色和白色兩種金屬蓋板,以配合機箱實現無縫化的外觀設計,本次評測的這塊是其中白色的版本。VRM區域和芯片組區域的裝甲采用了規則的波點圓孔設計,和NZXT H系列機箱的散熱孔設計相呼應。總體來說,作為NZXT旗下的主板產品,它可以很好的和NZXT H系列機箱融為一體,安裝在一起毫無違和感,為玩家打造風格統一的“全家桶”機箱提供了便利。
該主板采用了B550芯片組打造,能夠很好的支持AMD Ryzen 5000系列和3000系列處理器以及PCIe 4.0標準。NZXT N7 B550采用了6層PCB設計,供電部分搭載了12+2組DrMOS整合式供電模組,達到了目前主流中高端B550主板的標準。CPU供電接口則采用了8Pin+4Pin的實心針腳設計,滿足日常超頻的供電需求也沒有壓力。
散熱方面,除了有著大面積的整板散熱裝甲,NZXT N7 B550主板在VRM區同樣也采用了多層大面積散熱鰭片設計,覆蓋了整個MOSFET和電感區域,更大的接觸面積可提供更好的降溫效果,同時也提供了高導熱系數的硅脂墊,能夠迅速將熱量從元件轉移到散熱片,保證VRM區的整體溫度不會過高。
內存方面,NZXT N7 B550主板提供了4條具有15μ金觸點技術的DDR4內存插槽,最大支持128GB內存,頻率方面則最高可以支持到DDR4 4733+(OC),能夠很好的滿足玩家對高頻內存的使用和超頻需求。
存儲部分,NZXT N7 B550提供了2個NVMe 2280插槽,主插槽支持PCIe4.0×4模式,由于B550芯片組不提供PCIe4.0支持,所以第二條NVMe插槽則是PCIe3.0×2模式。M.2的裝甲采用了磁吸式設計,安裝方便,設計非常人性化。另外,主板板載了6個SATA接口,足以滿足玩家的存儲使用需求。由于正面覆蓋了整體的裝甲,所以這6個SATA接口都是側置設計,還是比較方便美觀的。
擴展插槽部分,該主板提供了兩條全長的PCIe×16插槽和2條PCIe×1插槽,其中主PCIe×16插槽支持PCIe4.0×16,并提供了加強型鋼制裝甲,能夠更好的應對旗艦顯卡。第二條PCIe×16插槽則工作在PCIe3.0×4模式上。PCIe插槽支持NVMe SSD作為啟動盤模式,另外還有一條M.2 Key E插槽用于安裝WiFi及藍牙模塊。
網絡部分,其搭載了Realtek RTL8125BG 2.5Gb有線網卡和Intel AX210 WiFi 6E無線網絡模(附帶藍牙5.2),能為玩家提供更快的傳輸速度與更低的網絡延遲。這也是目前中高端主板的主流配置。
音頻部分,其采用了Realtek ALC1220 7.1聲道音頻編碼解碼器,同時搭載了用于前置面板音頻接口的NE5532耳放,可以支持高達600Ω阻抗的耳機。接口方面則采用了鍍金接口設計,能更好的保證音頻的純凈。
I/O接口部分,該主板采用了一體式I/O面板設計,并聽取了玩家們對上一款N7系列主板的建議,配備了更加豐富的USB接口。其一共設計了2個UBS2.0接口,3個USB 3.2 Gen2接口,1個USB 3.2 Gen2 Type-C接口和4個USB 3.2 Gen1接口。另外中高端主板上常見的BIOS重置按鈕和BIOS刷入按鈕也有搭載。
作為機電和散熱大廠出品的主板,自然在風扇控制方面也會有不錯的表現。使用NZXT N7 B550主板的玩家可以通過熟悉的NZXT CAM軟件直觀的控制四個RGB通道和七個風扇通道,其也能夠很好的支持市面上大多數制造商的相關燈效組件。玩家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打造屬于自己的燈光效果,充分滿足個性化方面的需求。
對于玩家們來說,顏值固然重要,但肯定也擔心NZXT這樣的機電廠商進入主板市場,設計方面是否有足夠的實力。其實這方面大可放心,因為這塊主板是大家所熟知的主板大廠華擎定制設計的,在華擎中高端主板上常見的技術和設計也都有搭載,完全不必擔心主板的設計、穩定性和后續BIOS更新等問題。
從拆解也可以看出,NZXT N7 B550主板的用料還是比較不錯的。供電部分,其采用了瑞薩半導體的RAA229004 PWM主控芯片,該主控芯片是一顆6+2相的PWM控制器,CPU供電部分使用了6顆ISL6617A 倍相芯片,組成了12+2組供電規格。MOSFET部分則采用了Vishay(威世)的SIC654 DrMOS,單顆最高可承載50A的供電電流,足以滿足中高端處理器的供電需求。
性能與超頻測試,表現達到中高端B550水準
測試平臺
處理器:AMD銳龍5 5600X
散熱器:NZXT Z73
內存:DDR4 3600 8GB×2
主板:NZXT N7 B550
硬盤:WD_BLACK PCIe4.0 SN850
電源:NZXT E650全模組
我們使用甜品級的AMD R5 5600X搭配NZXT N7 B550進行了簡單的性能測試,從測試來看,該主板的性能釋放比較充分,在CPU-Z的測試中,單核成績就能達到646分,表現比較不錯。和更高規格的X570主板相比,性能方面并沒有縮水,成績甚至好過了一些入門款的X570主板。
相信玩家們同樣也在意其超頻性能的表現,所以我們也對這方面的表現進行了簡單的測試。由于NZXT N7 B550主板是由華擎代工設計制造,所以其BIOS界面也有著不少華擎的風格,但相比華擎原生的風格,NZXT的界面更加簡約,很符合其一貫的極簡作風。BIOS的整體設置項目非常豐富,滿足大部分玩家的需求沒有問題,相比不少二三線主板品牌的BIOS可以說是好了不少。
BIOS的導航欄中,我們可以直接進入“超頻工具”選項,進行內存XMP模式的加載和處理器的超頻設置。總體來說界面還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對于新手來說,也不會有太大的障礙。而如果之前是華擎主板的用戶的話,那就更加駕輕就熟了。
我們在NZXT N7 B550主板的BIOS中,將這顆AMD R5 5600X的全核心頻率設定為4.8GHz,電壓設定為1.38V,能夠順利的進入系統并完成穩定測試和跑分。此時由于全核心頻率的提升,CINEBENCH R20多核的跑分已經能夠達到4840分,超頻能力表現還是比較不錯的,玩家可以放心使用。
超頻至全核心4.9GHz也能進系統,但穩定性方面則需要更多調試
在NZXT CAM軟件中,可以對N7 B550主板的各種插針進行詳細的設置。由于這款軟件可以說是NZXT用戶的必備軟件,所以搭配這塊主板使用時,可以更加方便。
總結:顏值性能均出色,打造NZXT全家桶必備
不少玩家都曾問過NZXT官網水冷或機箱宣傳頁面中那塊養眼的主板是來自哪里或如何購買,現在它終于在國內正式開始銷售了。顏值方面是其賣點之一,全覆蓋的裝甲采用了自家機箱同樣的設計風格,讓玩家打造“全家桶”主機實現一體化視覺效果時更加方便,無需再絞盡腦汁的去尋找配件組合或手動MOD,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省事的方案了。在養眼的外表下,NZXT N7 B550主板也同樣有著姣好的內在表現,并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徒有其表。它基于AMD B550芯片組打造,整體的規格達到了市面上的中高端B550主板的水準,性能釋放和超頻方面的表現也比較不錯。如果你想打造一臺NZXT全家桶主機,那么這塊主板就再適合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