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門老年大學的學員參加兩岸三地合唱交流音樂會。

    【名片】

    廈門老年大學

    1985年建校,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重視下,在市委組織部和市委老干部局的直接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經過30年發展,從建校之初的3個教學班、150名學員,發展為現在的79門課程,101個教學班;學校從無固定校舍,發展為目前擁有建筑面積6390平方米的獨立校舍,成立了8個專業學會,59個晨練輔導站,指導全市390所區、街(鎮)、村(居)老年大學(學校)辦學,在全省率先開辦遠程老年教育并向基層老年學校推廣,建校至今累計已招收學員近9萬人次。

    本報記者 衛琳

    通訊員 周海梅

    “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廈門老年大學教學樓上的這16個金字,在秋日暖陽的照射下更加耀眼。本月,廈門老年大學迎來建校30周年慶典,建校至今,學校為無數老人提供了拓展興趣、充實生活的學習機會,讓他們在陶冶情操中增進了身心健康。在這里,既有幾乎學遍了學校所有課程的96歲老人郭順英這樣的忠實粉絲,也有“學有所成”后接班當起老年大學老師的“學霸”學員。這所學校的魅力,與它的“按其所需、授其所宜、潛心辦學、持續創新”不無關系。

    海外教學烹飪班。

    嚴抓教學質量 精品課程深受老人歡迎

    今年70歲的曾海泉是個“新潮爺爺”,他會用手機發微信、叫的士、導航指路、買飛機票,不懂英文的他,甚至還會利用手機翻譯軟件看懂英文藥名,他笑著說:“這都要歸功于老年大學的手機班,我們再也不用羨慕年輕人會用智能手機,我們也學會了。”

    像手機班這樣備受老年人歡迎的課程,在廈門老年大學里還有許多,通過事先調研老年人的興趣和需求,深入各行各業挖掘專業老師,老年大學目前開設了79門課程,許多熱門課每年都“一位難求”。

    學校重視打造精品課程,通過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創建規劃和實施方案、組織聽課評課、加強教學質量監控等舉措,打造在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建設和教學管理等方面都具有較高水平的示范性老年教育課程,近年來已有《形意拳》、《攝影》等多門課程被認定為省、市級精品課程。

    市面上在售的學習教材適合老年人使用的不多,為此,廈門老年大學出臺文件鼓勵教師自編教材,目前教師參編或主編的優秀精品教材已有《老年音樂基礎》、《老年攝影基礎》、《老年保健推拿》等近十套,此外還有自編校本教材三十余套,其中《電腦入門》和《網上沖浪》等被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教材編委會選為電腦課程主要教材,在全國各級各類老年大學中推廣使用。

    學校同時開展特色辦學,加強對臺對外民間交流,率先同臺、港、澳地區和海外僑胞中老年團體開展交流與合作,共同舉辦“兩岸三地合唱交流音樂會”和“海峽兩岸攝影展、書畫展”;多次在廈或應邀赴臺與臺灣南陽義學等老年團體進行文藝演出等文化交流;還先后接待新加坡禾山公會、臺灣基隆社區大學教育基金會、馬來西亞同安金門聯合總會等多批海外老年團體來我校參觀訪問,學校借此宣傳展示了國內改革開放成果和廈門老年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在老年大學建立廈門對外交流窗口,搭建海峽兩岸老年朋友交流的橋梁,得到了國家海協會的肯定和贊揚。

    廈門老年大學還從1998年開始,采取辦專業班、學術交流班和接收海外親友來廈探親、旅游插班等形式,為來自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外國老人教授中國傳統文化、體育、養生保健、美食烹調等課程,促進了中外老年人文化交流。

    開展遠程教育 推進老年教育信息化建設

    “宋大叔電子琴教學”、“洪恩老兔教你學電腦”、“人體穴位自助按摩”……剛登錄上廈門老年大學建立的廈門遠程老年教育學習網,五花八門的網絡課程便撲面而來,電腦、健康、書畫、聲樂等類型應有盡有,老同志們只需“想學哪個點哪個”,便可坐在家里聽名師授課。

    為緩解老齡人口增長與有限教育資源之間的矛盾,滿足老年人就近學習、終身學習的需求,廈門老年大學2008年開始試點遠程老年教育,先后開設了攝影、老年實用保健、詩詞和易經等課程,在省內老年大學中率先把遠程老年教育納入學制班招生,指導基層遠程老年教育收視點開展收視工作,建立“廈門市遠程老年教育學習網”,免費提供優質課程給全市各級老年大學和老年朋友使用,自主錄制的《攝影學解碼》、《刮痧療法》和《中醫經絡養生》等視頻課程被中國老年大學協會遠程教育工作委員會評為“全國老年遠程教育優秀課件”并在全國推廣,《刮痧療法》還被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推薦參加中國國際老年產業博覽會展出。

    廈門老年大學還利用信息技術建成包含校園網站、多媒體教學系統、智能多媒體廣播系統、教學管理系統等在內的“數字校園”,2015年首次實行方便快捷的網上報名,有效解決了每年老年大學報名時排長隊、入學難的問題。

    拓展第二課堂

    老人發揮所學服務社會

    廈門老年大學陸續成立了藝術團、老媽媽關愛團、體育、攝影、書畫、詩詞、老年教育理論研究、中醫養生等8個專業學會,不僅拓展了老年人活動平臺,還有效引導老同志發揮所學本領,成為服務社會、助力美麗廈門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力量。

    多年來,老媽媽關愛工作團的成員們堅持不懈地深入收教所、戒毒所、啟明學校等,幫扶感化失足青少年,老媽媽們還把自己在老年大學學到的烹飪、培植花卉等技能教給他們,幫助他們就業;藝術團成立后,多次走進社區、養老院,為居民及孤寡老人表演節目,送去溫暖;書畫學會會員黃美麗告訴記者,她學了三年書法,如今每年春節都會寫春聯送給鄰居和朋友,她說:“這個學習平臺讓我們交到朋友,學有所為,真是太好了。”

    八個專業學會經常組織老年人參加全國、全省和全市的比賽和交流活動,取得優異成績和眾多獎項,他們甚至走出國門,在國際舞臺展示廈門老年人的風采:藝術團多次出訪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演出交流;體育學會率隊參加2001年首屆世界太極拳健康大會交流比賽,在26個國家的4000多名太極精英角逐中,斬獲3個個人項目一等獎和集體項目特等獎。

    突破學校“圍墻”,廈門老年大學已在市、區的公園和社區廣場建立了59個晨練輔導站,開展武術師資培訓,為各晨練點輸送教練員,免費帶領晨練老人開展活動,其中金榜、南湖、前埔等8個晨練點被評為國家和省級的定點和諧站點。

    【榮譽榜】

    ●2007年被授予首批“省級老年大學示范校”稱號

    ●2008年被評為“福建省老年教育先進集體”

    ●2009年被評為“全國先進老年大學”

    ●2011年被評為“全國老年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

    ●2013年被評為“省一級示范校”稱號

    門老年大學的學員參加兩岸三地合唱交流音樂會。

    【名片】

    廈門老年大學

    1985年建校,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重視下,在市委組織部和市委老干部局的直接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經過30年發展,從建校之初的3個教學班、150名學員,發展為現在的79門課程,101個教學班;學校從無固定校舍,發展為目前擁有建筑面積6390平方米的獨立校舍,成立了8個專業學會,59個晨練輔導站,指導全市390所區、街(鎮)、村(居)老年大學(學校)辦學,在全省率先開辦遠程老年教育并向基層老年學校推廣,建校至今累計已招收學員近9萬人次。

    本報記者 衛琳

    通訊員 周海梅

    “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廈門老年大學教學樓上的這16個金字,在秋日暖陽的照射下更加耀眼。本月,廈門老年大學迎來建校30周年慶典,建校至今,學校為無數老人提供了拓展興趣、充實生活的學習機會,讓他們在陶冶情操中增進了身心健康。在這里,既有幾乎學遍了學校所有課程的96歲老人郭順英這樣的忠實粉絲,也有“學有所成”后接班當起老年大學老師的“學霸”學員。這所學校的魅力,與它的“按其所需、授其所宜、潛心辦學、持續創新”不無關系。

    海外教學烹飪班。

    嚴抓教學質量 精品課程深受老人歡迎

    今年70歲的曾海泉是個“新潮爺爺”,他會用手機發微信、叫的士、導航指路、買飛機票,不懂英文的他,甚至還會利用手機翻譯軟件看懂英文藥名,他笑著說:“這都要歸功于老年大學的手機班,我們再也不用羨慕年輕人會用智能手機,我們也學會了。”

    像手機班這樣備受老年人歡迎的課程,在廈門老年大學里還有許多,通過事先調研老年人的興趣和需求,深入各行各業挖掘專業老師,老年大學目前開設了79門課程,許多熱門課每年都“一位難求”。

    學校重視打造精品課程,通過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創建規劃和實施方案、組織聽課評課、加強教學質量監控等舉措,打造在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建設和教學管理等方面都具有較高水平的示范性老年教育課程,近年來已有《形意拳》、《攝影》等多門課程被認定為省、市級精品課程。

    市面上在售的學習教材適合老年人使用的不多,為此,廈門老年大學出臺文件鼓勵教師自編教材,目前教師參編或主編的優秀精品教材已有《老年音樂基礎》、《老年攝影基礎》、《老年保健推拿》等近十套,此外還有自編校本教材三十余套,其中《電腦入門》和《網上沖浪》等被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教材編委會選為電腦課程主要教材,在全國各級各類老年大學中推廣使用。

    學校同時開展特色辦學,加強對臺對外民間交流,率先同臺、港、澳地區和海外僑胞中老年團體開展交流與合作,共同舉辦“兩岸三地合唱交流音樂會”和“海峽兩岸攝影展、書畫展”;多次在廈或應邀赴臺與臺灣南陽義學等老年團體進行文藝演出等文化交流;還先后接待新加坡禾山公會、臺灣基隆社區大學教育基金會、馬來西亞同安金門聯合總會等多批海外老年團體來我校參觀訪問,學校借此宣傳展示了國內改革開放成果和廈門老年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在老年大學建立廈門對外交流窗口,搭建海峽兩岸老年朋友交流的橋梁,得到了國家海協會的肯定和贊揚。

    廈門老年大學還從1998年開始,采取辦專業班、學術交流班和接收海外親友來廈探親、旅游插班等形式,為來自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外國老人教授中國傳統文化、體育、養生保健、美食烹調等課程,促進了中外老年人文化交流。

    開展遠程教育 推進老年教育信息化建設

    “宋大叔電子琴教學”、“洪恩老兔教你學電腦”、“人體穴位自助按摩”……剛登錄上廈門老年大學建立的廈門遠程老年教育學習網,五花八門的網絡課程便撲面而來,電腦、健康、書畫、聲樂等類型應有盡有,老同志們只需“想學哪個點哪個”,便可坐在家里聽名師授課。

    為緩解老齡人口增長與有限教育資源之間的矛盾,滿足老年人就近學習、終身學習的需求,廈門老年大學2008年開始試點遠程老年教育,先后開設了攝影、老年實用保健、詩詞和易經等課程,在省內老年大學中率先把遠程老年教育納入學制班招生,指導基層遠程老年教育收視點開展收視工作,建立“廈門市遠程老年教育學習網”,免費提供優質課程給全市各級老年大學和老年朋友使用,自主錄制的《攝影學解碼》、《刮痧療法》和《中醫經絡養生》等視頻課程被中國老年大學協會遠程教育工作委員會評為“全國老年遠程教育優秀課件”并在全國推廣,《刮痧療法》還被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推薦參加中國國際老年產業博覽會展出。

    廈門老年大學還利用信息技術建成包含校園網站、多媒體教學系統、智能多媒體廣播系統、教學管理系統等在內的“數字校園”,2015年首次實行方便快捷的網上報名,有效解決了每年老年大學報名時排長隊、入學難的問題。

    拓展第二課堂

    老人發揮所學服務社會

    廈門老年大學陸續成立了藝術團、老媽媽關愛團、體育、攝影、書畫、詩詞、老年教育理論研究、中醫養生等8個專業學會,不僅拓展了老年人活動平臺,還有效引導老同志發揮所學本領,成為服務社會、助力美麗廈門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力量。

    多年來,老媽媽關愛工作團的成員們堅持不懈地深入收教所、戒毒所、啟明學校等,幫扶感化失足青少年,老媽媽們還把自己在老年大學學到的烹飪、培植花卉等技能教給他們,幫助他們就業;藝術團成立后,多次走進社區、養老院,為居民及孤寡老人表演節目,送去溫暖;書畫學會會員黃美麗告訴記者,她學了三年書法,如今每年春節都會寫春聯送給鄰居和朋友,她說:“這個學習平臺讓我們交到朋友,學有所為,真是太好了。”

    八個專業學會經常組織老年人參加全國、全省和全市的比賽和交流活動,取得優異成績和眾多獎項,他們甚至走出國門,在國際舞臺展示廈門老年人的風采:藝術團多次出訪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演出交流;體育學會率隊參加2001年首屆世界太極拳健康大會交流比賽,在26個國家的4000多名太極精英角逐中,斬獲3個個人項目一等獎和集體項目特等獎。

    突破學校“圍墻”,廈門老年大學已在市、區的公園和社區廣場建立了59個晨練輔導站,開展武術師資培訓,為各晨練點輸送教練員,免費帶領晨練老人開展活動,其中金榜、南湖、前埔等8個晨練點被評為國家和省級的定點和諧站點。

    【榮譽榜】

    ●2007年被授予首批“省級老年大學示范校”稱號

    ●2008年被評為“福建省老年教育先進集體”

    ●2009年被評為“全國先進老年大學”

    ●2011年被評為“全國老年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

    ●2013年被評為“省一級示范校”稱號

    門老年大學的學員參加兩岸三地合唱交流音樂會。

    【名片】

    廈門老年大學

    1985年建校,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重視下,在市委組織部和市委老干部局的直接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經過30年發展,從建校之初的3個教學班、150名學員,發展為現在的79門課程,101個教學班;學校從無固定校舍,發展為目前擁有建筑面積6390平方米的獨立校舍,成立了8個專業學會,59個晨練輔導站,指導全市390所區、街(鎮)、村(居)老年大學(學校)辦學,在全省率先開辦遠程老年教育并向基層老年學校推廣,建校至今累計已招收學員近9萬人次。

    本報記者 衛琳

    通訊員 周海梅

    “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廈門老年大學教學樓上的這16個金字,在秋日暖陽的照射下更加耀眼。本月,廈門老年大學迎來建校30周年慶典,建校至今,學校為無數老人提供了拓展興趣、充實生活的學習機會,讓他們在陶冶情操中增進了身心健康。在這里,既有幾乎學遍了學校所有課程的96歲老人郭順英這樣的忠實粉絲,也有“學有所成”后接班當起老年大學老師的“學霸”學員。這所學校的魅力,與它的“按其所需、授其所宜、潛心辦學、持續創新”不無關系。

    海外教學烹飪班。

    嚴抓教學質量 精品課程深受老人歡迎

    今年70歲的曾海泉是個“新潮爺爺”,他會用手機發微信、叫的士、導航指路、買飛機票,不懂英文的他,甚至還會利用手機翻譯軟件看懂英文藥名,他笑著說:“這都要歸功于老年大學的手機班,我們再也不用羨慕年輕人會用智能手機,我們也學會了。”

    像手機班這樣備受老年人歡迎的課程,在廈門老年大學里還有許多,通過事先調研老年人的興趣和需求,深入各行各業挖掘專業老師,老年大學目前開設了79門課程,許多熱門課每年都“一位難求”。

    學校重視打造精品課程,通過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創建規劃和實施方案、組織聽課評課、加強教學質量監控等舉措,打造在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建設和教學管理等方面都具有較高水平的示范性老年教育課程,近年來已有《形意拳》、《攝影》等多門課程被認定為省、市級精品課程。

    市面上在售的學習教材適合老年人使用的不多,為此,廈門老年大學出臺文件鼓勵教師自編教材,目前教師參編或主編的優秀精品教材已有《老年音樂基礎》、《老年攝影基礎》、《老年保健推拿》等近十套,此外還有自編校本教材三十余套,其中《電腦入門》和《網上沖浪》等被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教材編委會選為電腦課程主要教材,在全國各級各類老年大學中推廣使用。

    學校同時開展特色辦學,加強對臺對外民間交流,率先同臺、港、澳地區和海外僑胞中老年團體開展交流與合作,共同舉辦“兩岸三地合唱交流音樂會”和“海峽兩岸攝影展、書畫展”;多次在廈或應邀赴臺與臺灣南陽義學等老年團體進行文藝演出等文化交流;還先后接待新加坡禾山公會、臺灣基隆社區大學教育基金會、馬來西亞同安金門聯合總會等多批海外老年團體來我校參觀訪問,學校借此宣傳展示了國內改革開放成果和廈門老年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在老年大學建立廈門對外交流窗口,搭建海峽兩岸老年朋友交流的橋梁,得到了國家海協會的肯定和贊揚。

    廈門老年大學還從1998年開始,采取辦專業班、學術交流班和接收海外親友來廈探親、旅游插班等形式,為來自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外國老人教授中國傳統文化、體育、養生保健、美食烹調等課程,促進了中外老年人文化交流。

    開展遠程教育 推進老年教育信息化建設

    “宋大叔電子琴教學”、“洪恩老兔教你學電腦”、“人體穴位自助按摩”……剛登錄上廈門老年大學建立的廈門遠程老年教育學習網,五花八門的網絡課程便撲面而來,電腦、健康、書畫、聲樂等類型應有盡有,老同志們只需“想學哪個點哪個”,便可坐在家里聽名師授課。

    為緩解老齡人口增長與有限教育資源之間的矛盾,滿足老年人就近學習、終身學習的需求,廈門老年大學2008年開始試點遠程老年教育,先后開設了攝影、老年實用保健、詩詞和易經等課程,在省內老年大學中率先把遠程老年教育納入學制班招生,指導基層遠程老年教育收視點開展收視工作,建立“廈門市遠程老年教育學習網”,免費提供優質課程給全市各級老年大學和老年朋友使用,自主錄制的《攝影學解碼》、《刮痧療法》和《中醫經絡養生》等視頻課程被中國老年大學協會遠程教育工作委員會評為“全國老年遠程教育優秀課件”并在全國推廣,《刮痧療法》還被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推薦參加中國國際老年產業博覽會展出。

    廈門老年大學還利用信息技術建成包含校園網站、多媒體教學系統、智能多媒體廣播系統、教學管理系統等在內的“數字校園”,2015年首次實行方便快捷的網上報名,有效解決了每年老年大學報名時排長隊、入學難的問題。

    拓展第二課堂

    老人發揮所學服務社會

    廈門老年大學陸續成立了藝術團、老媽媽關愛團、體育、攝影、書畫、詩詞、老年教育理論研究、中醫養生等8個專業學會,不僅拓展了老年人活動平臺,還有效引導老同志發揮所學本領,成為服務社會、助力美麗廈門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力量。

    多年來,老媽媽關愛工作團的成員們堅持不懈地深入收教所、戒毒所、啟明學校等,幫扶感化失足青少年,老媽媽們還把自己在老年大學學到的烹飪、培植花卉等技能教給他們,幫助他們就業;藝術團成立后,多次走進社區、養老院,為居民及孤寡老人表演節目,送去溫暖;書畫學會會員黃美麗告訴記者,她學了三年書法,如今每年春節都會寫春聯送給鄰居和朋友,她說:“這個學習平臺讓我們交到朋友,學有所為,真是太好了。”

    八個專業學會經常組織老年人參加全國、全省和全市的比賽和交流活動,取得優異成績和眾多獎項,他們甚至走出國門,在國際舞臺展示廈門老年人的風采:藝術團多次出訪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演出交流;體育學會率隊參加2001年首屆世界太極拳健康大會交流比賽,在26個國家的4000多名太極精英角逐中,斬獲3個個人項目一等獎和集體項目特等獎。

    突破學校“圍墻”,廈門老年大學已在市、區的公園和社區廣場建立了59個晨練輔導站,開展武術師資培訓,為各晨練點輸送教練員,免費帶領晨練老人開展活動,其中金榜、南湖、前埔等8個晨練點被評為國家和省級的定點和諧站點。

    【榮譽榜】

    ●2007年被授予首批“省級老年大學示范校”稱號

    ●2008年被評為“福建省老年教育先進集體”

    ●2009年被評為“全國先進老年大學”

    ●2011年被評為“全國老年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

    ●2013年被評為“省一級示范校”稱號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