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篇
騰訊因為 QQ 企鵝形象被稱為鵝廠。
原騰訊大廈位于馬化騰母校深大對面。
騰訊班車覆蓋整個深圳,有超過 250 條線路,
比一個中小城市的公交系統還要完善。
從早 8 點到晚 11 點,從深圳機場到鹽田,
騰訊班車可直達深圳關內的任何地方。
難怪內部有個說法:
班車開到哪里,房子就可以買到哪里。
阿里因為天貓被稱為貓廠,
阿里在杭州有東西兩廠。
城東黃龍時代是支付寶辦公區,稱「東廠」;
城西西溪園區淘寶城,又稱「西廠」;
濱江園區是阿里發跡地,相對較「內」,
故稱「大內」。
阿里的員工,一般就住在園區附近。
百度因為崇尚狼性文化,被稱為狼廠,
別人已經上班了,百度員工還堵在
西二旗后廠村的路上。后廠村這個地兒,
集合了你聽過的名聲最響的互聯網公司。
早晚高峰時,幾公里的路要走一小時。
難怪有人說,后廠村的交通,
已經成為制約中國互聯網發展的瓶頸。
娛樂篇
騰訊有個傳統,喜歡午飯時在樓下辦活動,
平均一次活動要送出幾百只公仔。
你工位上沒放幾只企鵝公仔,
對外別說你是騰訊人。
阿里員工一切需求都可以在園區內解決。
如果你愿意,可以一個月不出園區。
而且,走到哪都掛著工牌,
被網友吐槽是在裝逼,
“不就是在阿里嗎?有必要天天掛著工牌啊
顯擺什么顯擺??”,其實不是在裝逼,
是因為園區內消費都可以用工牌。
百度員工飯后經常組隊圍著公司散步,
又稱「繞圈」,
有些同事還會踢毽子、玩呼啦圈,
堪稱佛系養生。
企業文化篇
騰訊文化中,瑞雪精神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不要逆乘電梯、要文明排隊,
還要保持正直、節約、廉潔的品德。
另外,騰訊內部有一條不容觸碰的高壓線,
不能收取賄賂、不能泄露公司機密、
不能透露工資......
阿里的價值觀也非常出名,被稱為阿里味,
阿里的反腐同樣出名。
阿里的同學不可能收你任何禮物。
我曾經送給阿里的朋友一本書,
他回去就把錢轉給我了。
而阿里的考核嚴格業內聞名,
末位淘汰的「271」制度,
十人當中必須有一個不及格(評分3.25)。
奮斗一年,就為了拼一個3.75。
百度危機感就超級強烈,
動不動就員工大會,宣傳「狼性精神」、
「打倒小資」、「擁抱變化」。
工齡及稱呼篇
騰訊內部的書生氣比較重,
大家都愛叫英文名,員工整體很年輕,
入職三年就算老員工。
阿里因為馬云愛武俠,
所以辦公室和員工都以武俠風命名。
會議室叫「光明頂」、科研組叫「達摩院」,
內部相稱都叫江湖花名,
馬老板就是「風清揚」,張勇叫「逍遙子」
擴展太快,新同事入職常常苦于沒有名字可取。
甚至新同學叫「麻辣香鍋」、「雷公」
「初吻」、「約嗎」、「豆漿」這種奇葩名字。
真的不會笑場嗎???
百度內部都叫同學,
李彥宏叫「廠長」。
內網篇
不同公司的內網可以深入觀察文化的區別。
朋友圈篇
騰訊員工心系公司,
集體榮譽感很強。
阿里員工的朋友圈,
堪稱公司大事的官方發布渠道。
百度員工忙著給公司辟謠。
福利篇
每一位入職騰訊的新員工,
都能領到一副“福利撲克”。
一張牌就是一種福利,
30 天全薪病假、15 天半薪事假、
工作滿 3 年還有 50 萬無息購房貸款……
多達 54 種福利!
百度的員工福利包羅萬象,
從每年盛大的 summer party,
到健康間 24 小時發藥,樣樣都有,
連每季度的辦公文具都提供專款購買。
重點是,百度的洗手間覆蓋 WiFi 信號,
可見細節體現良心。
購房免息、員工股票……
這些是必須有的,
從阿里年會就知道馬老板從不玩虛的。
在阿里工作,
還有各種搞大事的團建活動,
比如千人 Dota 大賽、集體婚禮等。
加班篇
在騰訊加班經常要面臨艱難選擇,
加班的誘惑太多,
福利太好居然不想下班?
6 點半快要下班時,想到 8 點就有夜宵了,
到了 8 點,又想 10 點可以打車報銷,
又在公司等到 10 點,
這是公司的計謀吧?又延長了我的工作時間。
阿里隔半個月就是一次大促,
活動期間辦公樓從來不用熄燈。
一次雙十一,
阿里行政要準備四萬份加油包、
三萬份小龍蝦宵夜,和上千張行軍床。
百度員工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
晚上 11 點吃飯,
吃完飯再回公司加班。
等到百度員工下班時,
滴滴司機也差不多下班了。
022年校招已經全面開啟,各互聯網大廠不同崗位的薪資引起廣泛關注。近日,“騰訊2022校招大廠薪資首發,白菜總包接近40w”話題迅速沖上知乎熱搜!許多網友紛紛表示,“饞哭了!”。
起薪40萬,租房補貼4K
據了解,騰訊前端、算法、后臺開發崗位整體薪資情況如下圖所示:
以其中“后臺開發”職位為例,月薪22k,拿16個月工資,一次性簽字費3w,10w股票分兩年給,房補4k,一年12個月。算下來第一年收入為:22000x16+30000+100000÷2+4000x12=480000元,總包48萬。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任何一個大廠進來的崗位工資都這么高。是需要根據不同崗位、不同級別來定的,當前互聯網大廠的offer主要分為三個級別:
1.最低一級是“白菜offer”,即價格最低的offer。
2.中間一級是“special offer”,縮寫為sp offer。這個offer的價位會比白菜offer高一檔,offer的具體價格一般比白菜多5~10w左右。
3.最高一級是“super special offer”, 縮寫為ssp offer。這個offer的價位又會比sp的offer高一檔,offer的具體價格一般比sp再多個5~10w左右。
在就業壓力逐年增大的就業環境下,選擇一個好專業,擁有一個明朗的職業發展空間變得愈發重要。
2021第三季度職位平均薪酬排行榜:
互聯網相關崗位的薪資高于其他行業
此外,根據智聯招聘2021年第三季度的薪酬排行榜來看,互聯網相關崗位的薪資也是高于其他行業的。如軟件/互聯網開發/系統集成職業月薪酬為14630元,電信/通信技術開發及應用職業月薪12028元。
此外,根據2021年部分互聯網大廠的薪資統計來看,互聯網核心崗位中一般分為開發崗、算法崗、產品崗。根據崗位不同,校招薪酬等級不同,薪資水平差距也較為明顯。年總包最低也都在20萬以上,最高的在40萬+。
計算機相關專業強校有哪些?
根據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來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的實力最強,獲得A+等級。其次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實力較為突出,獲得A等級。
性價比超高的高校有哪些
由于近年來計算機相關專業非常“搶手”,所以此類專業往往居于高校專業分數前三的位置,也常常被考生直呼壓力山大。
其實,有些學校計算機相關學科實力非常強勁,但錄取分數卻比同等實力學校低,它們可以作為考生進入計算機專業的“捷徑”,這些學校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特別說明:學科實力強的高校,其相關專業實力也是相當不錯的哦!
01
國防科技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位于湖南長沙,是軍隊唯一進入國家“985工程”建設行列的院校,也是軍隊唯一一所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系成立于1966年,是新中國第一個計算機系,后成立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學院是國內計算機領域最有影響力的機構,在2017年全國高校學科評估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學科均被評為A+,這兩大學科還同時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在高考招生中,相比同樣是A+實力的北京大學、浙江大學,錄取分數對考生更加友好。
02
東北大學
東北大學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是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2017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進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行列。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東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學科得到兩個A-評級,綜合實力領先,是計算機相關學科領域內同獲2個A類評估結果的12所高校之一。
03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在我國信息技術領域有“兩電一郵”之說。“兩電一郵”是指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兩電一郵”三校在我國信息技術發展歷史中舉足輕重,行業根基深厚。其中,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李默芳都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友。
在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2020中,作為211大學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軟件工程學科排全國第11、16名,高于985名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南大學,學科優勢明顯,專業實力非常突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也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發展可期。
04
合肥工業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國防科工局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2005年成為“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
軟件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學院共建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流動站,兩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分別獲得B和B+評級。2019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95.02%,軟件工程專業就業率97.70%,就業情況樂觀。
05
重慶郵電大學
重慶郵電大學是工業和信息化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在信息通信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學科分別得到B+和B-的評級,比起同分數段的院校,專業和學科實力優勢更明顯。
其中,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是由信息產業部和重慶市批準的省部級重點學科,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學科和計算機系統結構學科是重慶市批準的省部級重點學科。
那么
計算機相關專業究竟有哪些呢?
全部名單請看下表(建議收藏)
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從騰訊入職到離職,我用了三周,理由很簡單,做大數據的同事看不起做報表的,當然,我是做報表的那個。
做大數據的,就一定能做好報表嗎?
報表是企業IT數據建設必不可少的一環,小到一張出入單,大到公司的KPI經營看板,都是重要的數據資料。
報表怎么開發?要么用Excel處理,要么IT寫PHP、Python來開發,要么用現成的報表工具。
本文就從技術角度來對比下3種常用報表開發模式,分別是Excel報表、代碼開發、報表工具。
通常一個報表制作的流程:業務需求—>報表原型設計—>需求確認—>數據整理校對—>報表開發—>需求變更與維護。
這其中和報表開發模式關聯最大的就是報表原型設計、報表開發以及需求變更維護,下面就從這三個角度來對比梳理。
原型設計多為產品需求中所用,這里借用下概念。如果把企業的報表也當作一個產品來看的話,那一個個提上來的報表需求實際上也可當產品需求來看,事實上現在有些公司有數據產品經理一崗,數據報表設計的工作也在他們的范疇。
為什么要做報表原型設計,舉例一個場景:比如以前我做一個填報頁,人力部門提過來的,用來錄入員工信息,當時只是做了一個簡單的頁面,大概填入10個信息字段,但是展現的格式修改了3、4次。
到后面需求不斷變更,先是不斷的增加填報的信息內容;后面發現發現數據端那邊更改了數據結構導致數據錯亂、填不進去;
然后又要開通信息修改的權限;再到后面需要做工資跳轉頁、增加多sheet填報。前前后后圍繞這張報表修改了數十次需求。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沒有做好需求的確認以及報表需求的原型設計。
工具怎么輔助原型設計呢?
Excel做報表開發沒有原型設計的說法,大部分人做報表就是先將數據從數據庫中導出來,對數據做個大致的預覽,然后思考做成什么樣的報表樣式,然后再Excel中畫就是了。Excel由于數據也同樣存儲在表中,所以操作簡單,所見即所得。
用代碼開發報表,就比較麻煩了,比如純java代碼開發報表,沒有前端界面,報表做成什么樣都僅是存在于開發人員腦海中,至于格式什么的,也需要手動代碼調。最大的問題是報表要適配不同分辨率的電腦、手機,所以用代碼開發還是比較麻煩的。
報表工具開發報表,比如FineReport他是有報表設計器的,類似Excel設計界面,可以直接在設計器中設計報表樣式。或者初期溝通需求的時候也可以用Excel簡單設計下樣式。
但是對于一些復雜的需求,比如移動端報表、多sheet頁報表、可視化大屏類報表,Excel不能滿足這些報表需求,原型自然也設計不出,所以能夠直接畫出原型的報表工具更適合。
Excel在本地做報表可以,人人會用,上手沒難度,但用Excel性能上依靠你的電腦,數據量大容易崩潰,所以從數據庫導數據需得悠著點。
企業級報表Excel我是覺得沒法做的,你要對接數據庫,還有做報表維護,還要收集數據,散亂的Excel表格會處理到崩潰。最煩的是如果數據發生變更,那牽一發動全身。所以Excel的表格作用有實時性,基本隔一段時間數據就不對了。
用代碼開發報表也能很快的解決點對點的需求,但是作為長期報表開發工作,基本就是堆人力寫代碼。還有一種方式是自研報表工具,比如java有一些對接Excel的報表功能庫,也有可視化圖表庫,但是一些難題如打印報表、復雜的數據計算、復雜格式的報表展示依然做不好,個人覺得自研報表工具坑很多,需要投入很大人力,勞心勞力!
報表工具相對成熟穩定,畢竟是花錢解決以上不能解決的問題。FineReport類似excel的設計方式是這個工具比較突出的優點(像我們做報表的,其實很多都不是真的程序員,做開發有點太難),然后只要會SQL和一些簡單的JS,配合它各種報表設計模式,基本能實現各種復雜的報表樣式。
尤其數據字典、實際值和顯示值等的設計更是切入快速開發的要害,這些放在別的語言和體系下往往要大量代碼才能實現,在finereport里反正就是有現成的功能。
前面好多次提到報表需求更改,做報表最煩聽到的就是報表要修改、要調整、不好用之類的話語。改報表也是個頭疼的問題。
Excel改報表需求需要找到先更新源數據,導出來然后復制再更改,基本逢改就要重做一次。
FineReport更改報表需求主要是對報表模板運維。技術上能節省時間,比如數據更新,因為是直接連數據源,可以自定義設置更新T+1或者實時,這個主要看數據庫/數據倉庫的支撐。
然后維護這塊,FineReport作為報表系統是部署到服務器上的,可以讓不同人員在遠程報表服務器上對模板進行設計、修改、維護操作,簡化模板的運維難度。
另外,還有報表體系的使用和運維。時間越久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報表,需要依據業務人員的使用數據對報表進行迭代與優化,及時淘汰棄用的報表,對常用的模板進行展現樣式、交互效果、性能層面的調優,這一塊也是報表工具的優勢。
最后,總結一下,三種報表開發模式:Excel報表、代碼開發、報表工具的優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