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度的 Computex 臺北國際電腦展即將登場,不過其實每年的 Computex 系列活動,都會從開展前就相繼展開,而在本周末(6/1~6/2),來自臺灣的全球知名電腦品牌 Acer 就率先舉辦了 Computex 新品搶先看的活動,為本屆的 Computex 臺北國際電腦展暖身。 而在新品搶先看活動會場中,Acer 除帶來旗下首款搭載 Snapdragon X 系列平臺與內建整合性 NPU 的首款 Copilot+ PC Swift 14 外,更推出全新 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頭相機,能與自家的SpatialLabs 系列裝置兼容,為消費者帶來更完整的裸視 3D 生態鏈。
Acer 首款 Copilot+ PC Swift 14 是攜手微軟與高通共同打造的 AI 筆電新品,共規劃 SF14-11 與 SF14-11T 兩種機型,分別搭載 Snapdragon X Elite X1E-78-100 處理器(12核心,高達3.4 GHz,支持高達 45 TOPs 的 Qualcomm Hexagon NPU AI 引擎),以及 SnapdragonX Plus X1P-64-100處理器(10 核心,高達 3.4 GHz,支持高達 45 TOPs 的 Qualcomm Hexagon NPU AI 引擎),其顯示芯片均為高達 3.8 TFLOPS 的 Qualcomm Adreno 顯示芯片; 其他硬件規格則包含 32GB LPDDR5X-8533MHz 內存,與最高 1TB NVMe PCIe Gen 4 SSD 存儲設備。
全新的 Swift 14 AI 筆電采鋁合金材質打造而成,其機身厚度為 14.9mm、重量則為 1.36Kg,并具備 14.5 寸 2,560 x 1600 IPS 等級觸控顯示屏,具備 120Hz 屏幕更新率、16:10 顯示比例、 100% sRGB 色域覆蓋范圍等規格。 值得一提的是,Acer 這次在屏幕上蓋做了全新的設計,首先是將 Acer Logo 由中央移至右上角,并在左上方加入獨特的鏡面 AI 圖標。
顯示屏幕邊框中央則搭載 1440p QHD IR 攝影機、鏡頭防窺撥片與三麥克風配置,使用者能通過 Windows 工作室效果自動改善光線條件,同時過濾不必要的環境噪音,提升視訊會議的影音質量,同時也能透過 Quick settings,在不同的影音平臺上, 快速設置三種藝術濾鏡,而IR攝影機與實體的鏡頭屏蔽,則能大幅提升用戶的安全隱私性。
另除了今年初推出的 AI 筆電上配置的獨立 Copilot 按鍵外,在下方的觸控板處,Acer 也將與屏幕上蓋相同設計的獨特 AI 圖標放在觸控板的右上角,并具備活動指示燈配置,只要使用者開啟 Copilot 或是 NPU 正在運行時, 燈光就會自動閃爍,這也是專為 Copilot+ PC 所加入的特別設計。
在活動現場,布萊恩也實際試用了 Copilot+ PC 內建的全新 AI 應用功能,第一款是具備即時翻譯的實時字幕功能,只要開啟 YouTube 等影片進行播放,并開啟實時字幕功能后,在不影響到觀看體驗的情況下,字幕就會自動出現且可以調整字幕的位置,目前支持的翻譯語言約 40 種,未來也會持續增加中,我自己稍微看了一下中英文翻譯,準確度約在 90% 左右,畢竟中文有點博大精深,有些成語或是不同意思的詞匯,英文目前還是沒有辦法精準的翻譯。
第二個 AI 功能則是全新的'回顧功能',這個功能就是讓 AI 自動紀錄用戶使用筆電的過程,包含開啟文件夾、應用程序、網頁瀏覽器、搜索照片等,都可以被記錄在回顧中,且用戶能夠透過個性化與安全性設定,來決定要記錄的程序等,而用戶如果想要搜索哪個回憶,只要輸入關鍵字后, 系統就能找出所有包含這個關鍵詞在內的步驟與程序等資料,使用上算是相當方便。
第三款的Cocreator是一款能根據圖像或文字,于設備上生成AI圖像和文字作品的影應用程式,使用者可以通過左側的畫板簡易的畫出集合圖樣(但也不能到完全無法辨識),并透過右方的文字敘述讓AI進行運算后生成,像這次實際體驗的沙漠中的仙人掌圖片,大約在3分鐘內(包含繪圖與文字輸入)就可以生成出來,運算的效能算是相當優異。 此外,Swift 14 AI 也具備能實時且自動地提升游戲中的圖像分辨率和屏幕刷新率的自動超分辨率(Auto Super Resolution),以及現行 AI 筆電所具備的視訊畫面背景模糊、光線優化、音效降噪等 AI 功能,看來下半年開始的 AI 應用會大量的出現。
至于這款 Acer Copilot+ PC Swift 14 AI 預計將于下半年上市,目前詳細的規格與售價都有待確定上市日期前才會公布。
Acer在近年來大力推動的 SpatialLabs 3D 應用,在今年也將應用的范圍擴大的醫學教學與診療,通過軟硬體的配合能強化針對醫學上的教學與診療的效率,過去我們在看眼科或骨科時,不論是否照了 X 光或斷層掃描等,往往都只能先回家等報告再回診,現在透過專用的 AI-Assisted Screening 軟件,與先前推出的 27 吋 Predator SpatialLabs View 顯示屏,就能無需等待太久的時間,直接讓醫生進行診療,而 3D 顯示屏也能提升教學的效率,并讓學生們能夠更有效的了解眼部構造。
另外,像是已經行之有年的 SpatialLabs TrueGame 應用程式,目前則可支持超過 100 款市售的游戲作品,在無需安裝額外的 3D 內容或插件的情況下,就能透過 SpatialLabs View 觀看高畫質的 3D 游戲畫面,且不需配戴各種形式的 3D 眼鏡,而現場游玩的《快打旋風 7》則是目前正在進行測試的最新游戲,未來也將加入支持的游戲陣容中。 不僅在專業領域或娛樂領域的支持,SpatialLabs裸視3D技術也持續的針對專業創作者來進行優化,像是使用Blender進行3D繪圖或建模時,就能通過外接顯示屏幕的方式,在更大的畫面下進行作業,且更能無縫的進行3D與2D畫面的切換。
而會場中的一款話題新機,就是Acer為了強化 SpatialLabs 生態鏈所推出的 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頭相機,其機身尺寸為 104 x 65.4 x 23.2 mm,重量僅有 220g,并配置 1500mAh 充電式鋰電池。 采用雙鏡頭配置,焦距為3.0mm相當于一般單鏡頭相機的21mm焦距,內部的感光元件為1/2.8寸CMOS,可拍攝最大7,680 x 2,160(SBS或SBS+左+右)3D照片、7,680 x 2,160 @ 30 SBS影片,同時也能作為網絡攝影機使用,最大畫質分辨率為3,840 x 2,160 @60 SBS HDR。 可以看到 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頭相機采用圓弧收邊的機身設計,兩顆鏡頭的間距為 63mm,黑色配色搭配磨砂質感的涂層,則能減少指紋油污的產生,同時也能增加其握持穩定性。
而兩顆鏡頭中央的也具備磁吸式的自拍鏡,平常在沒有使用的時候可以反向進行放置與收納。
機身上方則可以看到電源啟閉按鍵與快門按鍵配置,左側則有立體聲麥克風配置,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頭相機具備中央重點自動對焦、自動/手動(2,300K~10,000K)白平衡、自動/手動(100 – 1600)感光度、觸控對焦、 1 秒最長快門速度、1/2000 秒最短快門速度,并具備內建 6 軸陀螺儀穩定、IMU 穩定,以及影片拍攝時的 EIS 電子影像穩定功能。
機身右側的保護蓋內則有 MicroSD 內存卡插槽與 USB-C 充電端口配置,不過這款 3D 雙鏡頭相機為內置電池的設計算是有點可惜,記憶卡則支持 U1 以上的規格,但原廠建議使用 U3 規格來進行拍攝。
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頭相機的標準型號為ASEC-1,機身后方則可以看到2.41寸的觸控屏幕,其分辨率為640 x 480、332 PPI規格,我自己是認為這個觸控屏幕的尺寸,與機身比例相比是有點偏小, 如果是體積更小的運動攝影機,這樣的屏幕大小是還可以接受,其也具備 -2EV 到 +2EV 的曝光補償功能,屏幕右側僅備有一個播放按鍵,僅能在有安裝 Micro SD 記憶卡時按下后才有作用,至于凹槽設計則是為了增加手持拍攝的握持感。
Acer 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頭相機可當作一般日常拍攝與錄像的相機使用,也可以通過機身上的 USB 3.2 Gen 2 端口外接到 Predator SpatialLabs View 顯示屏直接輸出 3D 拍攝的畫面,這其實也是 Acer 近年來大力推廣 SpatialLabs 3D 技術的主要目的,就是將此一應用結合到日常生活的各種情境。 不過說實話,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頭相機拍攝出來的3D畫面與影片,不僅只能在有支持 SpatialLabs 的筆電或顯示屏幕上才可以觀看,因其采用左右合成的 3D 成像技術,因此像是 Meta Quest 3 VR 設備等以同樣方式生成的 3D 設備都可以進行瀏覽與播放。
而 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頭相機當然也可以當作網絡攝影機來使用,但要使用這個應用比起一般的相機拍攝或錄影的限制就相對大的很多,畢竟對方也要具備支持 SpatialLabs 的筆電或顯示屏幕,同時也要擁有 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頭相機才能辦到,不過實際在現場體驗的立體效果真的很不錯,但可能無法像平常使用視訊時,身體或頭部可以大范圍的移動,不然 3D 畫面很容易失效。
T之家 1 月 10 日消息,華碩在今年的 CES 上推出了大量顯示產品,包括一款“穿戴式顯示屏” AirVision M1 ,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簡化的智能眼鏡。
據介紹,華碩 AirVision M1 本質是一副裝有可穿戴顯示屏的眼鏡,沒有內置處理器或電池,而是通過 USB-C 連接到手機或電腦,并將其內容投射到眼前。
這款眼鏡采用了 1080p 分辨率 Micro OLED 顯示屏,具有 57° 的垂直透視視野、1100nits 的峰值亮度、95% DCI-P3 廣色域。
AirVision M1 鏡片有著 60% 的透射率,眼鏡本身還支持 3DoF,讓你可以將虛擬屏幕“固定”在特定位置。
此外,它的左鏡腳上還搭載了一小片觸控板,方便用戶在不同的場景進行不同的操作,例如看電影時可以點擊暫停。
值得一提的是,華碩 AirVision M1 目前僅支持 DisplayPort Alt 模式,部分功能需要 Windows PC 和對應的軟件才能實現。
華碩尚未透露 AirVision M1 的定價或上市信息。作為參考,TCL 也有類似的 NXTWear S 和 S Plus 眼鏡,起價為 399 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2861 元人民幣)。
1月17日,在以“因思而變 智領未來”為主題的聯想ThinkVision和ThinkCentre20周年紀念活動上,聯想正式發布全球首款27英寸4K裸眼3D顯示器——聯想ThinkVision 27 3D,引領顯示行業從“Clear”進入“Real”時代。
聯想ThinkVision 27 3D顯示器
四大創新
可切換柱狀透鏡技術
實現2D和3D兼容及自由切換
實時眼動追蹤技術
實現無縫、更自然的3D效果
內置“3D引擎”
不必調用PC算力
釋放更強大的生產力
打造3D Explorer平臺
支持豐富的專業設計
及播放軟件生態,實現即插即用
聯想集團顯示業務產品規劃總監張鵬在沙龍上介紹了從2D到3D顯示技術的發展趨勢。他表示,PC互聯網時代,圖形顯示技術實現了從命令行界面(CLI)到圖形用戶界面(GUI)的革命性轉變,更直觀;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觸控顯示技術,實現了從圖形用戶界面(GUI)到自然用戶界面(NUI)的革命性轉變;3D時代的顯示技術將從“Clear(看得清)”向“Real(看得真)”轉變,引領下一波設備創新和增長浪潮。
聯想集團顯示業務產品規劃總監 張鵬
聯想ThinkVision是聯想Think家族旗下獨立的顯示器品牌。從1981年打造世界第一臺顯示器,到研發第一臺彩色顯示器,再到2003年正式被命名為ThinkVision,聯想ThinkVision數十年來持續創新,已成為世界上最具資歷、也最具前瞻性的專業顯示器品牌之一。
此次發布意味著聯想AI內嵌的智能終端再添一重磅產品。此前,聯想宣布已初步完成了全棧智能的完整能力,包括AI內嵌的智能終端、AI導向的基礎設施和AI原生的方案服務。其中,在AI內嵌的智能終端方面,包括領先業內的PC、平板電腦、手機、智慧大屏、IoT等人工智能設備產品組合。今年10月份,聯想更是率先展示了革命性產品AIPC,引領AI硬件和終端的革新浪潮。
從“Clear”邁向“Real”時代
全球首款27英寸4K裸眼3D顯示器發布
如今,裸眼3D不斷走進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不僅給消費者帶來立體式、沉浸感的觀看體驗,也為行業帶來工作方式的改變,疊加顯示及相關軟件技術的進步,裸眼3D正進入爆發前的階段。在此背景下,ThinkVision27 3D顯示器應運而生。
新發布的聯想ThinkVision 27 3D顯示器,是全球首款27英寸4K裸眼3D顯示器,2D、3D可切換,極具開創性和引領性。該顯示器有著 27 英寸、4K(2D狀態下、3D為2K)的大屏幕尺寸,專為更加身臨其境的創作、連接和協作而設計。
這款顯示器采用了可切換柱狀透鏡技術,即在顯示屏前增加一個多透鏡屏,用一排垂直排列的柱面透鏡控制左右圖像的射向,使右眼圖像聚焦于觀看者右眼,左眼圖像聚焦于觀看者左眼形成視差獲得立體圖像,與此同時通過光調制系統實現2D和3D的自由切換。另一方面,聯想ThinkVision顯示器下方增加了一組攝像頭對眼球運動進行圖像實時捕捉,并利用AI算法調整畫面,實現了無縫的 3D 效果顯示。
聯想集團顯示業務產品經理 孫寧
“聯想ThinkVision做到了3D顯示的自然和真實?!甭撓爰瘓F顯示業務高級產品經理孫寧介紹說,無需額外的3D眼鏡就能讓畫面從“看得清(clear)”向“看得真(Real)”躍遷,與此同時顯示器本身內置3D圖像處理芯片,可以減少 3D 渲染對額外計算能力的需求,大幅降低了對PC計算設備本身性能的要求。
這款裸眼3D顯示器另一大亮點在于搭載了聯想自研的3D Explorer平臺,從而形成一個全面的 3D 創建和消費生態系統,通過插件做到了即插即用。3D Explorer平臺支持多種主流3D格式文件和3D設計軟件,如用于查看具有 3D 效果的視頻和文件的 3D 播放器,三維設計和制作軟件,以及開發人員構建 3D 應用程序的SDK等?!巴ㄟ^插件,還可以支持 200 多種其他工具?!?孫寧表示,未來平臺還將持續擴展升級,推動3D數字交互的發展,構建3D生態。
此外,聯想ThinkVision 27 3D顯示器配備了內置揚聲器和連接選項,包括 USB-C 擴展塢和模塊化攝像頭支持,這些不僅僅能夠優化工作和舒適度,還可以增強控制力和效率。
創新20年“因思而變”
成就中國商用顯示器市場第一地位
20年的發展歷程中持續不斷的創新和優異的產品品質,造就了聯想ThinkVision在國內市場的領導地位。IDC的數據顯示,聯想ThinkVision顯示器已連續10年在中國商用市場保持第一位,在聯想2023/24財年第二季度排名全球前三。
張鵬表示,聯想ThinkVision致力于將前沿科技與人性設計相結合,在給予用戶更加極致、精準顯示效果的同時,兼顧產品的創造性與拓展性,從而形成更加全面、高效、領先的顯示體驗。問世20年來,無論是在技術、標準和設計上,聯想ThinkVision打造了多個“全球首創”,持續推動整個臺顯行業的進步。
聯想集團顯示業務產品規劃總監 張鵬
其中,2007年推出了世界首款通過EPEAT Gold認證標準的顯示器;2008年首創2CCFL 節能液晶面板技術方案,成為VESA標準,在全球面板廠商中被廣泛采用;2013年,發布了全球首款觸控無線移動顯示器;2015年,發布了全球最薄7.5mm 顯示器ThinkVision X24;2016年,與德國萊茵T?V 共同定義全球首個眼部舒適度認證 Eye Comfort。
在他看來,中國裸眼3D行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前景,但目前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聯想的作用就是推進裸眼3D顯示行業實現從0到1的跨越,“讓更多處在實驗室、無法量化成產品的技術,走到更廣闊的行業應用場景和用戶身邊”。
尚普咨詢集團數據顯示,預計到2027年,中國裸眼3D顯示器出貨量將達到4000萬臺,市場規模將達到120億美元,出貨量和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分別為27.8%和28.6%。
聯想ThinkVision 27 3D顯示器
事實上,為了推進創新技術的落地,在這款裸眼3D顯示器問世過程中,聯想研發人員對3D顯示、眼球追蹤技術做了大量嚴苛驗證,并從軟件上進行了無數次的效果調優。張鵬表示,這也符合聯想ThinkVision在產品品質上一以貫之的航天級標準追求。
更長的使用壽命、更強的抗靜電能力、更小的電磁輻射、更嚴格的防火標準、高低溫強耐性等等,作為聯想商用終端產品,聯想ThinkVision上市前都會進行超過1100項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測試,包括電流沖擊測試和模擬靜電擊打測試,及整機在惡劣環境下的穩定使用等等,確保每一件產品都具備航天級的品質。
聯想ThinkVision銷往全球并榮獲多項大獎
聯想ThinkVision目前在全球有3個研發和設計中心,已累計完成2000多項的質量測試,獲得了包括30項CES大獎、10項MWC大獎在內的100多個全球認可的產品獎項。
不止顯示更是方案
重塑工作方式實現全流程降本增效
聯想ThinkVision自從誕生開始,就沒有僅僅被定義為一款產品,而是基于解決方案的思路來助力提升生產力。
如在2018年,聯想ThinkVision發布了兩款搭載了全功能USB Type-C接口的新品顯示器,并提出全新的 “一線連接解決方案”。該方案通過Type-C線可以直接把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或者其他智能移動終端與ThinkVision顯示器相連,實現投屏或者雙屏操作,極大提升了一些特殊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如設計師在設計圖紙時,文字編輯在比對稿件時,證券交易員在觀察股票行情時,往往都需要在多個屏幕上處理復雜的工作。
數據顯示,聯想ThinkVision自誕生以來已經服務了數以萬計的客戶,覆蓋內容創作、教育、培訓、醫療、影視、游戲等行業。全新裸眼 3D 顯示器的推出,也將為這些行業帶來更大的效率提升。孫寧表示,聯想ThinkVision 27 3D裸眼顯示器在各個行業都有大量的應用場景——
如在工程設計中,可提供設計的即時立體圖像,從而提高審查、更改和調整的效率,同時節省制作原型的時間和費用;在醫療保健領域,為醫生提供清晰的 3D 視覺效果,還可為遠程咨詢甚至遠程手術場景打開大門;對于遠程協作,可以使溝通更加動態和全面,從而減少跨地域會面的需求;在教育和培訓領域,更逼真的視覺效果和更豐富的信息可以使遠程學習和培訓身臨其境,等等。
“對于從事從工程、圖形和動畫到照片、游戲和元宇宙項目等各種工作的內容創作者和設計師來說,這款3D顯示器的作用更加凸顯。傳統上,創作者必須進行 2D 設計、構建原型、修改、調整等等,但有了這款顯示器,設計師可以立即以逼真和詳細的方式查看、修改和分享他們的作品,從而提高效率并節省時間和資金?!睂O寧說。
在發布會上,上海幾何原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高端工業設計技術解決方案專家葉霖,科駿中國區市場部總經理蘇文濤分別分享了對于3D顯示器的使用體會。
上海幾何原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
高端工業設計技術解決方案專家 葉霖
上海幾何原本是一家從事工業軟件設計服務的企業,據葉霖介紹,設計研發對可視化有強需求,如二維三維要能靈活切換、準確的色彩還原等等?!疤摂M現實可穿戴設備能實現部分功能,但佩戴不便,不便于他人瀏覽同一內容,無法實施色彩校正流程?!彼f,聯想這款裸眼3D顯示器兼容目前所有軟件系統桌面、兼容專業彩色解決方案流程、隨時切換二三維等等,始于硬件而又能提供即插即用的方案,非常讓人期待。
科駿中國區市場部總經理 蘇文濤
蘇文濤向媒體展示了裸眼3D顯示器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實際應用,分別覆蓋虛擬仿真教育與實訓、教學和實驗、技能培訓和比賽、3D內容生產四大場景。他表示,裸眼3D顯示需要有一個行業推動者,愿攜手聯想,不斷推進裸眼3D顯示器在職業教育領域的更快應用。
在20周年紀念活動中,除了ThinkVision 27 3D 顯示器,聯想集團還公布了一款聯想ThinkCentre M大師商用臺式一體機新品。作為業內首個全線產品形態的高端商用臺式機品牌,聯想ThinkCentre M大師商用臺式機覆蓋從一體機到模塊化一體機在內的全場景產品形態,并在強性能、大算力上為不同行業客戶帶來突破性的體驗和辦公效率的提升。
張鵬最后表示,聯想ThinkVision的目標是將前沿科技與人性化設計相結合,在給予用戶更加極致、精準的顯示效果的同時兼顧產品的創造性與拓展性,從而形成更加全面、高效的顯示體驗。在智能化轉型大趨勢下,聯想將以更加前沿的體驗、可靠的質量和可信賴的服務,為更多行業和用戶帶來強勁生產力的釋放。
ThinkVision 27 3D
聯想ThinkVision 27 3D顯示器
于2023年11月17日開啟預售
預售價 19999元
(8483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