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張大媽批發部
在我的計算機應用中,我總是力求找到一個平衡點,盡可能的延遲硬盤的使用壽命:
最近,在網上看了不少的方案,最佳和最好用的居然是一個不足100KB的小程序,HotSwap就能解決這樣一個老大難得問題。
去看看
不便頻繁拆卸的硬盤,同時考慮到頻繁地拆卸硬盤可能會對硬盤造成物理損傷,HotSwap是當前更為穩妥的解決方案。
超越傳統硬盤盒和策略管理方案:
最初,我考慮過使用第三方的硬盤盒。然而,我很快發現這并不是一個理想的選擇。盡管硬盤盒在技術上能夠解決問題,但我仍然擔心它可能會對硬盤造成潛在的損害,尤其是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外置硬盤盒不如安裝在電腦上的硬盤讀取速度快:
此外,硬盤盒還需要額外的投資,這無疑增加了我的使用成本。
我們傳統的方法是考慮使用電源管理策略來延長硬盤的壽命。我們應該都知道,硬盤的壽命與其加電時間和啟動次數密切相關。因此,切斷其電源,以減少加電時間和啟動次數,才是真正的能延長硬盤壽命的本質,比任何良好的使用習慣和維護都要更高效和徹底。
HotSwap免費、小巧,隨安裝隨用,軟件穩定無毒、無廣告。
HotSwap它能給硬盤加個軟件開關,支持XP以上的所有WIN 系統,軟件的大小僅僅70KB也就是不到十分之一兆。及其小巧。
操作非常簡單,首次使用點擊“硬件改變掃描”。能顯示當前所有的磁盤。
選擇指定硬盤,點擊“卸載”。
整個過程像移除U盤一樣,隨時“加載、卸載機器內的硬盤”。其實它可以移除任何的磁盤設備,支持移除硬盤、U盤、SD卡光盤等等。
它的原理和我們進行物理手法卸載硬盤的操作是一樣。
不用關機斷電,就能讓硬盤不帶電。是不是很好用。
它的功能不僅僅是移除了硬盤保障了硬盤的壽命,同時也做到了節能的目的。省電外,也降低了整機的功耗。
段時間剛收到了朋友丟過來的古董Thinkpad筆記本,雖然說是古董,但第八代i5+16G內存日常上網用用還是可以的,只是硬盤實在太小了只有256G。感覺換個硬盤還能再戰三年,那就花點小錢升級一下吧。
正好趕上了奧睿科ORICO J-10固態硬盤上市,這款固態硬盤是PCIe 3.0的,比較適合古董機升級。對于古董機來說,上PCIe 4.0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這款固態硬盤采用的是瑞昱+Intel顆粒顆粒,之前入手了英睿達 P3,這次換國產的SSD試試。
開箱:
入手的是帶有TCM2-C3硬盤盒的套裝,給老的硬盤一個歸屬。外包裝的設計比較的樸實,除了產品的渲染圖之外,產品的參數信息都有所展示。
拆開硬盤盒的一刻,我感覺ORICO還是挺良心的,配件挺豐富的,比較齊全。導熱硅脂配了兩片另外還有前后散熱片,基本上不管你是想把這塊硬盤用在筆記本上還是臺式機上,需要用到的配件都給配全了。
ORICO J10的規格是最常用的2280,采用黑色的PCB板,這種黑色的PCB看著就感覺更高端。正面的貼紙僅僅標識了品牌和產品型號,背面的貼紙有廠家的一些信息,還有產品的序列號。這個貼紙不能撕掉,似乎SSD的貼紙破損都會影響保修。
ORICO J10這款硬盤的發熱量還可以,持續寫入會引起溫度升高,所以安裝的時候導熱硅脂和散熱片還是要加的。我這里為了展示硬盤就沒有把散熱片拍出來,實際安裝的時候我是加了導熱硅脂和散熱片的。
J10采用的是QLC顆粒,對于我來說只要硬盤足夠穩定,存儲顆粒是TLC或者是QLC并不是那么重要。還是以實際的體驗為主。
J10系列的硬盤容量有從256G到4TB可選,最高的讀取速度是3500MB/S,我這款1T的理論最高值是3100MB/S,我測試下來是比較接近的。跨盤拷貝文件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可以超過1GB/S,非常給力了。
升級硬盤之后,舊的硬盤當然也不能浪費,搭配TCM2-C3硬盤盒就可以當移動硬盤來用了,當然直接搭配J10肯定是更好的。TCM2-C3這款硬盤盒的設計還是比較有創意的。整體采用了透明的亞克力加上鋁合金金屬散熱片,既保持了美觀又兼顧了散熱性。配件同樣也比較給力,配了USB-A和USB-C兩根數據線,另外還配了一個螺絲刀。
采用透明殼的設計,整體的做工要求也自然會更高一些,特別是細節部分很容易影響美觀。從PCB的做工和電路設計看起來感覺還是蠻不錯的。
這款硬盤盒采用的是NVMe協議,它不是雙協議的,如果是sata的硬盤是不能用的,這點要注意一下。這塊板子上打了5個固定孔,但實際上支持2230、2242、2260和2280四種規格的硬盤。
硬盤安裝盒的安裝也是比較簡單,只需要擰一個螺絲。這個螺絲也是用于固定硬盤的,硬盤盒開合是通過卡扣固定的,是不需要使用螺絲的。
安裝好之后就是一個固態移動硬盤了,還是一個比較好看的移動硬盤。這個移動硬盤盒是免驅的,即插即用。支持多個操作系統,Windows、Linux、MacOS、Android,電腦、平板都能使用,不過硬盤的盤符能不能識別,還是要注意分區格式的兼容性。
TCM2-C3這款硬盤盒也是挺給力的,最高的速度可以達到10Gbps,差不多1250MB/S,實際測試下來還是比較接近的。
測試了幾次連續寫入100G的數據,大多都能保持在700+MB/S的寫入速度。當然長時間寫入大量數據會引起發熱量增加,溫度也會適當的網下降低一點,但也不會太慢。總的來說性能還是可以的。
總結:
奧睿科ORICO J10算是我入手的第三塊1T 的SSD,之前入手過英睿達的P3 和大華C900 PLUS-B。雖然這兩款硬盤熱度比較高,但都有點問題,P3有明顯的掉速問題,而且掉速之后速度會非常低,雖然售后更換過一次,但沒有什么改善,感覺這塊盤性能就這樣。C900 PLUS-B是遇到了掉盤的問題后來退掉了。
目前從性能和穩定性來看,ORICO的J10這款硬盤還是要更好一些。售后方面硬盤奧睿科ORICO也提供了五年的質保,當然硬盤盒沒有那么長時間的保修。整體體驗下來,我覺得這個套裝還是不錯的。
家好,我是黃昏百分百,眾所周知,大概從去年下半年起,SSD固態硬盤再次回到了漲價周期,DIY裝機直接上2TB,甚至4TB的硬盤變得奢侈起來了,而電腦的儲存空間,永遠都是越大越好的,尤其是現在正值暑期,大學生們的宅家娛樂時長增加,對于電腦內存的需求也相應加大。所以一款性能出色,運行穩定,價格親民的機械硬盤作為電腦的倉儲盤已經成為了很多同學的剛需。
▲西部數據的機械硬盤 藍盤,以其大廠的設計與做工,能夠為硬盤提供極其出色的性能和穩定性,自然成為了臺式機的理想伴侶。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這款西部數據的機械硬盤 藍盤,看看它為何被眾多裝機者青睞。那么廢話不再多說,我們開車吧。
▲WD Blue 3.5英寸PC HDD是一款采用CMR垂直刻錄,5400 RPM,擁有256MB超大高速緩存的硬盤,我手里這款是4TB的版本,緊接著我們就逐一介紹這款機械硬盤的核心競爭力吧。
▲WD Blue 3.5英寸PC HDD采用了傳統磁記錄方式(CMR),相較于疊瓦式磁記錄方式(SMR)而言,CMR硬盤更不易爆緩存,因此即使面對長時間、大容量的文件寫入也不會有明顯的速度波動,且CMR尋道時間更短,更適合臺式機頻繁讀寫的使用場景。
▲WD Blue 3.5英寸PC HDD 4TB版本采用了5400 PRM的轉速,配合著先進的尋道算法,即使面對7200 PRM的機械硬盤,尋道速度也不會有很大的差異,但工作噪音控制上與能效表現上則優勢明顯。再配合著256MB的超大高速緩存,能有效保證硬盤的隨機讀寫能力,并有效預緩存常用文件,使其能夠輕松應對大容量文件的讀寫等繁重任務。
▲這款硬盤采用了NoTouch斜坡加載技術,將磁頭置于遠離磁盤表面的安全位置,斜坡加載技術在關閉和空閑時,將本來停留在盤片上方的磁頭轉移到了盤片外,避免了震動時磁頭和盤片的接觸,加強了硬盤的抗震性能,從而保護數據安全。
另外,這項技術還能夠大幅降低磁盤啟動時的瞬時噪音,并降低硬盤能耗。
▲在兼容性方面,西部數據藍盤經過了F.I.T.Lab實驗室的嚴格測試,確保了與數百款系統和大量平臺的兼容性。此外,硬盤還享有2年的質保期限,為用戶提供了可靠的售后保障。
緊接著便讓我們進入WD Blue 3.5英寸PC HDD的性能實測。
▲格式化后,西部數據藍盤4TB硬盤的可用容量為3.63TB,經CrystalDiskInfo查詢確認,硬盤的傳輸協議為SATA/600,且支持S.M.A.R.T.、NCQ、GPL等技術。空調室溫26 °C時,待機溫度28 °C,測試時溫度30°C,溫控表現優秀,且5400 RPM的硬盤基本無噪音,甚至比我機箱內風扇還要安靜,完全無需擔心機械硬盤帶來噪音,影響工作。
▲在Crystal Disk Mark測試中,西部數據藍盤4TB硬盤的順序讀取和寫入速度分別為225.2 MB/s和 214.4 MB/s,表現都非常優秀。
▲在TxBENCH測試中,讀取速度達到了211 MB/s,寫入速度達到了215MB/s。
▲在ATTO基準測試中,在面對4KB及以上大小的文件時,西部數據藍盤4TB硬盤便擁有非常優秀的表現,均達到了寫入165 MB/s 左右。而在8KB左右時,速度便達到了完美的性能釋放(讀寫均約205 MB/s)。
▲實際應用測試中,這款硬盤在大文件寫入時表現依舊十分穩定出色,256MB的大緩存用盡前,其寫入速度可以說超級快,甚至來不及錄制動圖,而在此之后,其寫入速度依舊能夠穩定在200MB/s左右。無論是存儲超清電影、還是文件、游戲等等,西部數據藍盤4TB硬盤都能輕松應對。
綜合來看,西部數據藍盤4TB以其適中的價格、均衡的功能和出色的性能表現,成為了理想的大容量存儲解決方案。其運行安靜、溫度低、大容量和穩定的性能釋放令我很滿意。個人覺得,無論是家用還是辦公場景,它都能完全勝任,而2年的質保更是讓用戶無后顧之憂,因此值得推薦。
好了,以上便是本次西部數據 機械硬盤 藍盤 4TB的使用測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我是黃昏百分百,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