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款主打辦公體驗的4K顯示器,首發僅需1199元,目前已經開啟預售,將于8月12日正式開售。
整體采用一貫的極簡設計,擁有一塊4K IPS面板,分辨率為3840x2160,刷新率為60Hz,支持95%DCI-P3色域、100%sRGB色域、多屏同色。
值得一提的是,該機還是首款支持青山護眼的顯示器,支持DC調光,并且獲得了萊茵TUV低藍光認證,長時間辦公更友好。
配備多功能可調節支架,支持升降、豎屏、左右旋轉和前后俯仰和壁掛。
接口方面也比較豐富,擁有HDMI 2.0*2+DP 1.4*2,并且提供一個3.5mm音箱接口。
年時間,精工細作,作為飛利浦真正意義上的新品,這款OLED顯示器它注定備受矚目!看見它才知道,原來一方屏幕中的黑色,可以如此可以深邃空洞!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飛利浦全新產品——27E1N8900 OLED顯示器。
OLED顯示設備在生活中并不新鮮,其實在幾年前,大到電視,小到手機,已經達到了相當純熟的工藝。但唯獨桌面顯示器處于空缺狀態,而在飛利浦這款OLED顯示器發布前,雖然市面上已經有常規尺寸的OLED顯示器,但其高昂的售價令人咋舌。
與此款27E1N8900配置相仿的OLED顯示器價格均在20000元左右,這類產品往往只為了“炫技”而存在,達到突顯品牌實力的作用,但量產仍然有難度。
而飛利浦27E1N8900則稱得上OLED桌面顯示器普及“第一人”,目前優惠后的價格僅6999元,曬單再返200E卡,全場OLED顯示器價格能做到如此低的,也僅此一家!
飛利浦27E1N8900顯示器并沒有花樣繁多的功能,而是在色彩上真正做到了“所見即所得”。雖然黑色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顏色,但在顯示器中想要看到真正的黑并不容易,現在OLED幫我們做到了。
一邊是技術成熟的LCD,一邊是色彩逼真的OLED,他們的區別到底在哪,下面筆者也會詳細說明,在評測前,筆者總結了飛利浦27E1N8900最重要的幾個特點,以便大家對這臺顯示器有初步了解:
1. OLED面板,色域覆蓋極廣
2. 80W反向充電
3. 色彩方面支持 4K/60Hz/10bit
4. 專為OLED推出的HDR true black 400認證標準
5. 上下、左右、前后、垂直四向調節
6. OLED屏幕保護模式
整體評測下來,個人感覺飛利浦27E1N8900如同一杯深邃的黑咖——簡單,濃郁,且味道純正。
字面意思很明顯,由于顯像原理,它的黑色更純粹更深邃;而從外觀上來講,這臺顯示器上沒有浮夸的設計,甚至對比顯示效果來說有些過于樸素,但當它點亮的那一刻,你就會深刻體會到,黑咖是什么味道了。
01 LCD屏幕
首先OLED與傳統的LCD屏幕在發光方式上有著本質區別,這也是為什么OLED顯示器能有如此出眾的顯示效果。
傳統LCD屏幕通常來說較厚,因為它發光需要多層要素來材質疊加而成。簡單來說,LCD最下面的背光層只會發出白光,需要通過中間的濾光介質層,來實現紅綠藍三色的過濾,最終到人眼看到的就是由這些像素點混色所組成的顏色。
LCD與OLED發光原理
我們常說液晶屏,那么何為液晶?其實它不是固態,也不是液態,而是一種中間狀態,其分子在電壓強弱的控制下,形成不同排列方式,從而控制光線透過,形成畫面的明暗。這些透過液晶分子的光線再經過濾色片,最終完成色彩的轉換。
02 OLED屏幕
而OLED則完全不存在這么多工序,因為它省去了給白光“著色”的步驟,只需要正負極電路及發光二極管,就可以實現自發光。
LCD屏幕與OLED屏幕對比
并且通電越多就越亮,不通就不會發光,想要調節亮度,只需要改變電壓。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能在OLED屏上見到純粹的黑色,因為它壓根就沒通電。
顯微鏡下的像素排列
所以就引出了OLED的幾個特點:
1.輕薄——傳統LCD屏幕由于成像原理,需要背光層、液晶層、偏光片、濾光片等結構;而OLED屏幕由于可自發光,省去了中間很多結構,故而能做到更輕薄。
OLED物理結構更薄
2.省電——這個很好理解,由于OLED屏幕可以單獨控制每個像素點來發光,所以在大多數包含黑色的場景下,不通電即可顯現出黑色。
3.高對比度——同上的原理,OLED屏幕如需顯示黑色,可關閉該區域光源,理論上是無限接近于0的亮度,可做到0.0005 cd/㎡,。而540 ch/㎡的峰值亮度,可以讓飛利浦27E1N8900這臺顯示器的靜態對比度高達1000000:1,并且漏光現象大大減少。
4.色域覆蓋度高——傳統LCD屏幕由于黑色很難做到純黑,所以對比度通常不高,而對比度越高色彩越濃,顏色越鮮艷。所以OLED面板色域更廣,這點我們在后邊的數據測試也有得到證實。
5.響應快——傳統LCD屏幕的顏色變化,需要改變電壓,通過液晶排布來實現,當畫面快速切換時,像素點來不及切換會導致畫面殘留,從而視覺上出現拖影。而OLED屏幕沒有液晶層,切換畫面只需要點亮或熄滅,少了中間的步驟,所以能做到非常快的響應速度。
03 飛利浦27E1N8900 OLED顯示器概覽
飛利浦27E1N8900顯示器采用了傳統造型設計,沒有豪華的RGB燈效和夸張的底座,一切為了色彩服務,甚至有點其貌不揚。
飛利浦27E1N8900正面只有底邊中間有飛利浦LOGO噴涂,再無其他裝飾,另外顯示器右下角有電源指示燈,可識別工作狀態。整體風格充滿了商務質感,又具有極簡設計風格。
顯示器背部采用拉絲工藝,同樣為黑色,正中間一個飛利浦LOGO,簡約對稱。圓柱形的金屬支架為磨砂質感,帶有理線卡槽,底座外方內圓,支持-175°~175°左右旋轉調節。
飛利浦27E1N8900的顯示器支架采用卡口安裝和快拆設計,無需手擰。100×100mm VESA標準安裝孔,可支持壁掛。
飛利浦27E1N8900的OSD菜單按鈕位于屏幕正下方,四向可調。下面我們來對這臺顯示器的主要功能進行展示。
04 功能體驗
為了滿足多樣化的桌面需求以及不同觀看角度,飛利浦27E1N8900提供了130mm上下升降、-175°~175°水平旋轉、-5°~20°前后俯仰以及-90°~90°橫豎屏旋轉均支持的全功能支架。
接口方面,飛利浦27E1N8900提供了:HDMI 2.0*2;DP 1.4*1;USB3.2 Gen1*4(兩個黃色接口支持快充);USB上行接口;Type-C*1;3.5音頻輸出接口*1。
其中Type-C為全功能接口,可支持視頻及數據傳輸,還支持80W反向充電。KVM多信號切換,而在KVM模式中4個USB接口還可支持鍵鼠對移動設備的操控。
在OSD菜單中,飛利浦27E1N8900提供了非常多的選項,包括低藍光模式;畫面亮度對比度調節等;PBP分屏;SmartSize;色彩空間選擇。
其中SmartSize可模擬從17英寸到27英寸不同比例的畫面顯示,而色彩空間可以讓內容創作者針對不同使用環境限定色域,達到自己最理想的工作狀態。
NTSC
sRGB
Adobe RGB
DCI-P3
圖中我們選擇了4種常用的色彩空間進行實拍對比,由于上傳到后臺圖片有所壓縮,看起來不太明顯。不過大體可以看到,在sRGB也就是Windows標準下,圖片的色域明顯沒有AdobeRGB和P3廣,而P3色域相比AdobeRGB來說色彩更加艷麗,更適合觀影或者專業的電影制作人員使用,目前iPhone公司也一直在使用P3色域作為標準。
Premiere
Premiere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視頻剪輯軟件,它的特點是上手快速且功能強大,軟件中提供了采集、剪輯、調色、美化音頻、字幕添加、輸出等一整套流程,無論是入門用戶還是專業人士,都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雖然調色不是Premiere的重點,但一款優秀的顯示器可以讓調色工作更輕松,減少誤差。
Blender
Blender是一個免費開放源碼的3D創作套件。它支持整個三維編輯—建模,索具,動畫,模擬,渲染,合成,運動跟蹤,視頻編輯和2D動畫編輯的功能。作為一款三維渲染軟件,對于光影的要求非常高,而光線的反射會讓本身已經著色的模型產生偏差,如果顯示器顯色稍有偏差,二次著色的結果就會相差很多,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成片需要返工,這對于內容創作者來說是無法忍受的。
消除殘影方式
當然OLED面板也有缺點,就是如果桌面上有圖標長時間固定不動,燈珠長時間處于點亮狀態沒有變化,會出現燒屏現象。為了應對這種由于“疲勞駕駛”而產生的的壽命衰減,顯示器特設有三種方式來防止燒屏。Pixcel orbiting(像素移動)功能,可通過像素的定時移動,大幅防止燒屏現象出現。
Screen saver則會在屏幕長時間沒有畫面切換的時候自動降低亮度,以保護屏幕延長發光二極管的壽命。另外該模式與系統中的睡眠模式不沖突,即使在系統中不設定屏幕保護功能,打開Screen saver后,顯示器也會自動降低亮度。
Smart brightness Limiter則會根據白色畫面占比來自動調節畫面亮度,開啟后白色越多的場景,屏幕的亮度就會降低一些。
05 色彩測試
作為OLED顯示器的重點,下面我們來看看飛利浦27E1N8900顯示器的測試結果。本次測試的儀器為Spyder X Elite校色儀,測試項目包括色域、色調響應、灰階、色溫一致性、色彩均勻性以及色彩精確度。測試前已把顯示器恢復出廠設置,并進行一小時的預熱。
在色域覆蓋度的測試上,飛利浦27E1N8900對sRGB色域的覆蓋度為100%,Adobe RGB色域的覆蓋度為99%,P3色域的覆蓋度為97%。其色域覆蓋度在專業顯示器中也是很難達到的超高水準。
色調響應方面,已測量的黑色曲線應該盡量和淺藍色的“光度2.2”曲線保持一致,可以看到實測的黑色曲線和“光度2.2”曲線幾乎完全重合,色調響應非常好。
灰階方面,在預設條件下,顯示器在70%-100%的亮度下表現平穩,基本是在6800K之間。
在色溫一致性方面,這款顯示器在0-100%亮度下,白點色溫穩定在6700,色溫表現偏冷。
在色彩均勻性的測試中,可以看出顯示器底部中間位置的第2象限最接近D65的標準,顯示器面板的第7、9象限與標準色溫值有一定差距,最大差距數值在4.4,整體的色彩亮度均勻性較好。
均值 0.91
均值 0.8
均值 0.8
色彩精準度方面,我們分別測試了三種色彩模式,其結果令人震驚!在48色測試中,sRGB模式下的平均△E為0.91;AdobeRGB模式下的平均△E為0.8;P3模式下的平均△E為0.8。
當0<△E<2時,人眼基本上分辨不出色彩的差異,而△E<1則可以認為完全符合專業領域的顯色標準。飛利浦27E1N8900在目前主流的三種色彩模式下,都達到了頂尖專業顯示器的標準。
06 一杯深邃的黑咖
通常顯示器的更換,對于玩家來說并沒有很大的感受,除非兩臺顯示器“同臺競技”,但飛利浦27E1N8900 OLED顯示器在上手后的第一觀感就是“色彩太好了”,只要用一次就再也回不到從前,當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深邃的黑色。
我們在傳統LCD顯示器上見到的黑色,由于顯像原理無法做到純黑,而OLED則可以呈現出我們想要的視覺效果,并且極大程度減少漏光現象。在特定的黑色主題下,如同一杯深邃的黑咖——簡單,濃郁,且味道純正。
JOLED原廠OLED面板、4K分辨率、原生10bit色深、540cd/㎡峰值亮度、三大主流色彩空間△E均小于1,以及1000000:1的靜態對比度,都足以說明這款顯示器技壓群雄,足以秒殺市面上大量專業顯示器。
價格方面,目前首發預約即可享受6999元的優惠價格。一臺7000元的顯示器看起來很貴(實際也很貴),但我們橫向來比,大部分硬件條件相仿,顯色效果還沒有27E1N8900好的專業顯示器,價格過20000元的并不少見。
對于有專業訴求的用戶來說,價格并不是問題,只要最終結果與顯示器效果一致。而對于有錢的用戶來說,一臺OLED顯示器在游戲和日常觀影方面,都有著更驚艷的畫面表現。
并且OLED技術雖然在手機和電視上都有應用,但27英寸的桌面顯示器領域一直鮮有人問津,飛利浦作為先行者也為這一市場,樹立了新的標準。
目前飛利浦27E1N8900 OLED顯示器,參與首發預約即可享受6999元的優惠價格,如果你想擁有一臺高素質OLED顯示器,一定不要錯過!
大屏幕、要高分辨率、要好色彩,還要高顏值、多接口、人體工學支架,這樣的顯示器,得多少錢?今天評測的AOC Q27V5CE高分辨率顯示器,售價還不足兩千元。而據京東商城的數據顯示,近40%用戶會在2000元及以下價位挑選顯示器產品。那么,Q27V5CE作為一款剛上市的高分辨率顯示器產品,能否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價格區間獲得用戶青睞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能力吧!
在正式開始評測前,筆者總結了AOC Q27V5CE最重要的幾個特點,以便大家對這臺顯示器建立初步認知。
1、27英寸+2K分辨率的AH-IPS面板,畫面細膩、色彩飽滿。
2、65W功率 Type-C接口,滿足現在及未來設備的連接需求。
3、支持HDR功能,視覺體驗更逼真。
01 外觀
如今大家審美都非常高,所以顯示器除了有優秀的畫面顯示效果外,還需要有顏值在線的外觀。而AOC Q27V5CE的外觀設計優雅、簡潔,無論是在商務場景使用還是放在家中使用,無疑都非常適合。
AOC Q27V5CE的背部則采用了黑色配色,除了正上方的AOC品牌標識外,整體沒有再添加其他元素,看上去簡約大方。支架造型延續了顯示器正面邊框和支架的簡約思想,纖細挺拔,一體感很強。這種對美學的極致追求,讓顯示器散發出更強的高級感。
AOC Q27V5CE在外觀設計上非常用心,極簡風格與27英寸屏幕搭配得相得益彰,看上去十分優雅。不僅使用時有更沉浸的視覺體驗,放在桌面靜靜欣賞也是美感十足。
02 功能
除了優雅的外觀設計之外,AOC Q27V5CE還擁有豐富多樣的功能設計,無論是多功能的人體工學支架還是65W的Type-C接口,都可以為用戶帶來更為高效、舒適的使用體驗。配置非常豪華。
65W功率的USB-C接口對手機、筆記本電腦等設備來說十分有用,通過此接口便可一線解決這些移動設備的視頻信號傳輸、設備供電的需求。用戶將鍵鼠、U盤等常用的辦公設備插到顯示器提供的兩個USB接口上,還能解決筆記本電腦接口少的尷尬,使用起來非常高效。
AOC Q27V5CE所提供的搖桿調節方案使用起來非常順滑,幾乎沒有學習成本,憑借本能習慣便可輕松上手。
接下來我們開啟OSD菜單看看顯示器的功能選項。
可以看到,AOC Q27V5CE在OSD菜單中有非常豐富的調節選項。用戶除了可調節對比度、亮度等常規顯示參數外,還可開啟HDR、Adaptive Sync等技術,還可以在顏色設置中,對色溫、RGB色彩通道進行調整,非常全面。
此外,向左側推動OSD搖桿還可快捷呼出AOC Q27V5CE內置的Clear Vision功能。這是一項讓現有圖像變得更為清晰的功能,通過顯示器內置的芯片,對原來模糊的低分辨率圖像和文字進行處理,讓其變得更加銳利清晰。非常適合舊照片、低分辨率文件掃描等場景使用。
AOC Q27V5CE還提供了HDR功能,開啟后可讓畫面呈現更多的動態范圍和細節,能夠更好的反映出真實環境中的視覺效果,為用戶帶來更好的觀感體驗。還有HDR圖片,HDR電影,HDR游戲三種情景預設,方便用戶在不同場景下使用。
AOC Q27V5CE還提供了多媒體、網絡、辦公室、閱讀這四種低藍光功能,方便用戶針對使用需求進行切換,可有效降低有害藍光對眼睛的危害。搭配DC不閃屏技術,為用戶營造安心舒適的辦公環境。
03 使用體驗
下面,讓我們使用一款支持USB-C接口的筆記本電腦,通過C To C的形式來連接AOC Q27V5CE這款高分辨率顯示器,并打開相對應的軟件來進行體驗。
首先我們體驗下這款顯示器在專業生產場景下的使用,筆者使用AOC Q27V5CE打開PS軟件進行修圖,畫面色彩飽滿通透,沒有出現偏色、泛白等問題。27英寸的屏幕,也讓P圖變得更為高效。
用PR軟件完成視頻剪輯工作時,這款顯示器的體驗也很優秀。將讀卡器插入顯示器背后的USB接口,拍完素材取出SD卡,插入讀卡器就能直接使用,再也不用找擴展塢了!在調色時,AOC Q27V5CE還能非常精準的將每一處色彩變化進行還原。
除了專業場景外,筆者還打開了常用的辦公軟件和網頁來體驗一下AOC Q27V5CE在日常辦公時的體驗。
2K分辨率的AH-IPS面板搭配AOC Q27V5CE的Clear Vision功能,畫面效果非常清晰、細膩,在使用時根本察覺不到像素點的存在。使用時間長了,還可以打開濾藍光模式,屏幕光線一下就變得柔和起來,好評!
04 測試
下面借助專業儀器來完成AOC Q27V5CE色彩表現方面的測試,本次測試的儀器為Spyder X Elite校色儀,測試項目包括色域、色調響應、灰階、色溫一致性、色彩均勻性以及色彩精確度。測試前已把顯示器恢復出廠設置,并進行一小時的預熱。
在色域覆蓋度的測試上,AOC Q27V5CE對sRGB色域的覆蓋度為100%,Adobe RGB色域的覆蓋度為81%,P3色域的覆蓋度為87%。
色調響應方面,已測量的黑色曲線應該盡量和淺藍色的“光度2.2”曲線保持一致,可以看到實測的黑色曲線和“光度2.2”曲線幾乎完全重疊,色調響應的表現出色。
灰階方面,顯示器在30%-90%的亮度下表現穩定,基本在6750K左右上下浮動,數據值變化較小。
在色溫一致性方面,這款顯示器的白點色溫在25~100亮度下色溫穩定在6800K,色溫表現很優秀。
在色彩均勻性的測試中,可以看出顯示器上方居中區域的第2象限最接近D65的標準,顯示器面板中間靠右位置的第6象限與標準色溫值有一定差距,差距數值為3.7,顯示器整體的色彩均勻度表現還不錯。
色彩精確度方面,顯示器測試的48種顏色的平均△E值為0.64,其中最大差異為4.44,最小為0.17,當0
05 總結
總的來說,AOC Q27V5CE為筆者帶來了很多的驚喜和感動。除了好看漂亮、優雅時尚的造型設計外,這款顯示器在使用效率和畫面色彩上的表現同樣驚艷。在進行專業色彩工作時,飽滿、精準的色彩畫面與專業顯示器并無二致。而它全功能的人體工學支架、65W的Type-C接口、搖桿式的OSD調節按鍵,也為用戶帶來更為舒適、高效的使用。無論是進行商務辦公、影音娛樂還是家中上網,這款顯示器的體驗都很出色。
對于用慣了IPS面板顯示器的朋友們來說,AOC Q27V5CE會讓你在使用顯示器時找到除畫面色彩之外的樂趣。如果你是一名注重畫面顯示效果、追求高效使用體驗的用戶,那這款售價不足兩千的顯示器是個不錯的選擇。
(7818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