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鍵圈臀部用戶
對于鍵盤愛好者來說,2023雖然還沒有結束,但是今年已經注定是愉快的一年,原因無他,大量的機械鍵盤廠商今年瘋狂的推出新品,大體上呈現內卷的傾向,大量的卷王產品出現。
75配列的RK R75、Hi 75
87配列的狼蛛F87
99配列的VGN S99
當然,作為一個理性的消費者,我們需要知道的事,廠商是在做生意而不是做慈善,因此很多卷王產品在首發的時候都會碰到或大或小的問題,但即便如此,內卷的形勢也是無可爭議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的長期從事加工的工廠加入了消費者市場,直接加入了內卷大軍,不再甘心作為很多廠商的幕后角色出現。這種現象的表現是,市場上大量的公模產品的出現,許多產品僅僅是換了個顏色,換了個標,就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前述現象的原因很多,但是最后還是歸因于機械鍵盤實際上并不是手機、電腦之類的門檻很高的產品,在產品的設計制作過程和工藝都已經相對透明的背景下,許多客制化玩家實際上完全可以通過3D打印等技術,自行設計和生產,只是說,實際制造所花費的時間和成本相比于購買一個量產的成品鍵盤會高很多。
PT 990——來自Zjay 裝備前線
但是,對于許多鍵盤廠商來說,在中低端的市場中,只要硬件到位加上一個受歡迎的公模設計,那么就可以打造出一款“卷王”鍵盤。
例如狼蛛f75和rk r75,長得基本一樣,再如vgn v98pro因為外觀設計被達爾優告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多數鍵盤愛好者其實很好滿足,只要你的鍵盤有特色,或是將原本高價位的一些設計打到更低的價格,那么就會收獲一批用戶。如果可以持續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那么很快就會在用戶群體中形成口碑,相較于技術門檻明顯的其它市場,鍵盤圈子其實沒有那么玄乎。
客制化,在數年前的鍵盤圈還是“高端”的同義詞,有別于量產化鍵盤,客制化鍵盤簡單來說就是根據用戶的需求對鍵盤的結構進行定制。這一特性決定了在之前,客制化就是個性、價格高昂的代名詞,但是在2023,這種情況似乎有點變化。
傳統的機械鍵盤基本上是由外殼+PCB板兩個結構組成,一些較為高端的鍵盤還會加入定位板、內部填充等額外的結構,聲音也會發生改變。
PT 990外殼—by qwe6727 裝備前線
在客制化鍵盤市場中,鍵盤的結構類型則變得十分多樣,TOP、Gasket、Bottom等結構都有著各自的特點,而且用戶可以根據需要更換模塊
無鋼板結構 圖源:裝備前線
同時,當前機械鍵盤發展的一個總體趨勢是支持熱插拔,無論是客制化還是量產機械鍵盤,用戶都可以通過自己更換軸體,打造出更適合自己使用場景的機械鍵盤,實際上,這就是客制化的精髓之一。
僅看我寫的那么的玄乎,但是實際上我在前文中也提到了,機械鍵盤實際上就類似于自己diy,無非是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鍵盤模塊,自行或者有廠商進行組裝,某種程度上比組裝自己的電腦主機會簡單上一些。只不過之前的廠商更加關注的是其他硬件,對于鍵盤會顯得沒有那么重視,但是近兩年,由于嗅到了鍵盤圈子的相對擴大,都開始進軍鍵盤市場。
與此同時,隨著普通用戶開始追求鍵盤的手感與設計,一些廠商陸續開始轉型,憑借完善的設計團隊與更加龐大的生產線,原本在客制化圈子中才會出現的各種特殊鍵盤結構紛紛量產,并且價格僅為客制化產品的一半甚至是更低。
以目前最火爆的Gasket結構為例,最早就是由“頂級外設”品牌達爾優率先實現量產化,雖然價格并不便宜,但是對比客制化Gasket超千元的價格,達爾優的A98以接近一半的售價提供了類似的質量與手感。更何況,A98大師版的推出,直接使得鍵盤可以使用top和gasket兩種結構,實際上客制化元素越來越濃。
軟硬可調的達爾優A98大師版
實際上,到去年年底,只需要三百出頭就可以買到一款不錯的Gasket結構機械鍵盤,而在數年前,如果你和一個鍵盤愛好者說自己幾百塊買了一副Gasket結構鍵盤,這基本上只是在做白日夢。但在今年,不要說是gasket結構這種已經被廠商們玩到盡頭的結構,即便是鋁坨坨這一個之前僅僅出現在客制化市場的產物,也可以通過兩三百元的價格體驗到Hi 75、維咖Sugar 65等多款產品。
來自裝備前線
當然, 量產化后的Gasket鍵盤也有高低之分,一般取決于內部結構的填充物材質和數量(總之大多數時候,一分錢一分貨還是適用的,實際上一張進口的井上棉,或許就可以抵上某些卷王鍵盤的全部內部填充的成本),廠商無疑可以在普通人看不到的地方縮減成本。
除了Gasket,一些特殊排列也被外設廠商盯上,例如如今被很多廠商都盯上的宣稱人體工學,減輕手指使用壓力的Alice鍵盤,總之,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客制化的圈子無疑會面對更加大的壓力,畢竟對于很多小工作室來說,在壓縮成本的戰斗中無疑打不過大廠,在最后剩下的有可能只有設計和外觀了。
示意圖為 圣騎Alice
很多知名大廠、歷史悠久的代工廠的入局,天然就會帶有小工作室所不具有的成本優勢,將不少的廠商排除在了市場競爭之外,實際上今年內卷的形勢,也許并不是戰爭的結束,很可能就是一個養蠱大戰的開始,最后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盡管使用外設的用戶市場廣闊,但是對于自己使用的鍵盤具有較高要求的用戶所占的比例還是較小,畢竟大部分人對于鍵盤的要求還是能用就好。對很多廠商來說,對桌面要求較高的年強人的市場或許會更為廣闊。
相應的,經歷口罩三年之后,年輕人的消費觀念無疑會更加傾向于性價比,市場呼聲之下,廠商們無疑也得對此作出一定的回應,Hi75敢于將鋁坨坨的價格打到199,并且還有相當不錯的聲音表現,A66就敢將三模鋁坨坨的價格打到299,VXE75就敢將電泳工藝帶到低價量產市場。
此外,由于櫻桃的專利到期,軸體市場的風云從未停歇,TTC、凱華、佳達隆等等廠商統統都在發力,誠然,市場上存在價格高達兩位數的兔軸、虎軸等,同樣存在大量的低價軸體,如漢白玉、灰木、Z1軸等。由于正常情況下,一個鍵盤對于軸體的需求量大,軸體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會影響鍵盤的價格,不同的選擇也就給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差價,只是,對于廠商來說,軸體的制造成本能有多高,不足為外人道。
示意圖為青銅軸
此外,很多量產的軸體無法滿足廠商和消費者的要求,也就促使很多廠商會通過和軸體廠商定制軸體,例如凱華、高特、九紫等都是很多廠商常用的代工選擇。
從單純的外觀設計,到手感,再到如今追求的聲音,2023年,每一個地方都呈現出激烈的競爭,鍵盤的差價也非常顯著,你可以看到怒喵等售價高達幾千元的鍵盤,也可以到rk、狼蛛等推出的大量卷王鍵盤。
但是,是實踐證明了,內卷的形式對于技術的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推動作用,例如磁軸、光軸、星閃技術等在外設領域的運用,對我們來說,在保證質量過關的前提之下,能夠有低價的選擇,無疑不是一件壞事。
在機械鍵盤內卷的市場背景下,任何一家停下腳步就意味著落后,也就意味著市場份額被其他品牌所瓜分。
機械鍵盤誕生已經多年,從最開始的機械鍵盤,發展到薄膜鍵盤,之后又經歷了機械鍵盤市場的復蘇,人們將幾十年前的歷史塵埃中熠熠發光的機械鍵盤挖出來,加上高端、復古等外衣進行銷售,使得機械鍵盤這一品類并未斷絕。
示意圖為PC 65 R2–愛吃櫻桃的番茄 裝備前線
實際上,盡管櫻桃是機械鍵盤的鼻祖,但我國已經是實際上最大的鍵盤設計和生產市場,大量的鍵盤的設計生產和制造都來自我國的東莞地區。
曾經的機械鍵盤發源于國外,但是隨著pc用戶的不斷增加,對于外設的需求不斷增加,年強人也逐漸成為消費的主力,機械鍵盤更多的普及到日常生常生活之中,可以說,機械鍵盤開始火了。
大量用戶不滿足于采用公模設計的鍵盤,追求更好的設計、更優的手感、更hifi的聲音。客制化鍵盤這一個原本小眾的東西被包裝之后推送到了消費者的面前,并且在今年用一個令人吃驚的速度完成了低價化。盡管對于大部分來說,自己進行封包改造并不現實,但是宣傳頁令人神往的宣傳語無疑還是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
越來越多的廠商入局,國內的機械鍵盤市場從未如今天的競爭這么激烈,這種競爭伴隨著的是低價化和五花八門的設計。對于我們來說,今年無疑是魔幻的一年,曾價格高不可攀的結構設計的機械鍵盤只需要三位數就可以買到,雖然依舊是在消費的過程中,但是可以說是一個痛并快樂的過程。
市場競爭的同時,也伴隨著淘汰,傳統的大廠也需要更進一步才能穩固自己的地位,新興廠牌則需要繼續平穩發力,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市場就是如此魔幻,但是不管如何,在雙11之前,在2023年剩下的兩個月,可見的將會是更加激烈的廝殺,而曾經高不可攀的客制化,正逐漸跌落神壇......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
說機械鍵盤的傻笨粗和“大嗓門”是很多人對它們的第一印象。高高的機械軸按鍵讓整個鍵盤的高度難以降低,還帶來了較長的鍵程,長時間使用起來會有一定的疲勞感。這讓很多小伙伴說什么也不愿意使用機械鍵盤,也讓很多離不開機械鍵盤的小伙伴忍不住一邊用一邊吐槽。
其實,這些老問題都來自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傳統的機械軸,比如棕軸、青軸、紅軸什么的。但是現在只知道這些已經不夠了,很多新軸體正不斷地出現在市場上,咱們不妨來好好了解下這些新伙伴,也許它們之中就有你的菜呢。
現在常見的新軸體其實主要可以分為靜音軸、矮軸、快速軸這幾種。怎么樣?是不是有些小伙伴一看名稱就覺著眼前一亮,覺著有戲了?別急,咱們還是先仔細了解一下再決定吧。
靜音軸最好理解了,比如Cherry的MX系列靜音軸在軸芯部分內外兩個位置加入了降低噪音的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s,熱塑性彈性體)。它同樣有棕、青等軸體,和相應普通軸手感一樣,只是大幅降低了敲擊或者彈片聲。在擁擠的辦公室或者網吧里使用的時候,再也不怕旁邊的人翻白眼了。
矮軸當然就是比較矮的機械軸啦。這里有兩個“分支”,比如Cherry的MX Red Low Profile矮軸,鍵程也從4mm降至3.2mm,習慣了筆記本鍵盤的小伙伴肯定喜歡。而羅技的GL矮軸軸體更短,但鍵程還是4mm,手感更接近傳統機械硬盤,為了便攜等原因不得不放棄傳統機械硬盤的小伙伴應該會滿意。
櫻桃MX Red Low Profile矮軸
羅技GL-T軸
快速軸也叫稍微不同一點,以Cherry銀軸為例,它的觸發鍵程只有1.2mm,比傳統鍵軸的2mm小得多,總鍵程也減小了,因此段落感、聲音都很小,如果習慣按到底的話,給人的感覺更像傳統薄膜鍵盤;要是學會按一半的話,那就和筆記本式鍵盤的感覺更像了,習慣使用筆記本電腦的小伙伴肯定喜歡。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新的軸體簡直就是特意來彌補傳統機械軸短板的,還有很多第三方廠商吃透了機械軸技術之后,也在研發新型軸體,它們肯定會讓機械鍵盤的手感體驗更全面。因為某些原因一直守著薄膜鍵盤,或者對手里的機械鍵盤一直有不滿的小伙伴們,真的不考慮換一換嗎。
篇本來想寫凱酷,不過考慮到凱酷在中國機械鍵盤界的特殊地位,關于凱酷的文章我會爭取找一個特殊的人幫我審一下稿,最好能豐富一下細節。
那么這篇就來說說十年前那些經典的機械鍵盤吧。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大型外設廠商進入機械鍵盤領域,最早只有雷蛇和賽睿。其中雷蛇使用的是青軸,而且在市場上的一眾青軸鍵盤里手感獨特非常清脆,所以一直有傳聞黑寡婦用的青軸是換過小克數彈簧的輕青軸,不過后期有拆軸顯示黑寡婦的青軸和普通cherry青軸并無二致。清脆的手感主要來源于鍵帽和外殼的結構。
但是這把由深圳愛旺代工的青軸鍵盤問題很多,尤其是基于黑寡婦當時比較大的銷量,論壇上寡婦出現質量問題的帖子非常常見,但是雷蛇的售后一直都讓人放心,該換新換新,該退貨退貨。這也是少有的十多年來一直延續至今的機械鍵盤系列?,F在的黑寡婦延續了原來的一些元素,但是整體布局又有一定變化。
最早進入機械鍵盤了領域的另外一個廠商,7G熱銷有有十多年的時間,大手托是它最大的亮點,只有黑軸使得7G堪稱習武之人必備鍵盤,畢竟一邊練手勁,鍵盤本身又很大很重,出門可以防身。
多年以后,7G已成往事,賽睿依然為我們貢獻市場上最貴的量產機械鍵盤之一。
說到半價大F,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應該是酷冷至尊的臺產烈焰槍XT,原因就是和filco同樣的窄邊框設計,同樣來自臺灣立寶代工,手感和做工也都和filco非常相近。但是曾經市場上有一把鍵盤,干脆就用了filco一代的模具,只是換了紅色的定位板——它就是羅維。名副其實的初代半價大F,這個鍵盤的唯一售賣渠道也是一個頗為有歷史的商城——新蛋,有消息說就是新蛋找立寶定制的。
但是羅維的鍵盤并不成功,雖然看起來還不錯,但是實際使用起來之后問題非常多。玩家也知道了并不是所有立寶代工的產品都值得信任。
后來在論壇上有人說過,立寶廠內,filco有著最好的品控師傅,最嚴格的出廠標準,而其他的產品并不完全都是這樣,比如羅維。連老壇酸菜都有同廠不同質的情況,更別說機械鍵盤了,不是所有的源頭代工廠產品都和名牌一樣。
作為羅技進軍機械鍵盤厚的第一把機械鍵盤,單純說鍵盤本身,G710算不上是經典之作,但是對市場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之前的大型電競外設廠商和常規的機械鍵盤廠商思路并不相同,比如前面提到的雷蛇只看中了青軸,而這次羅技則只看中了茶軸。
由于羅技的市場體量實在太大,而之前機械鍵盤市場的體量又過于的小,在羅技G610剛剛推出的前后,市場上各家的茶軸鍵盤居然紛紛缺貨了。羅技吃下了太多的茶軸,導致大家無茶可用。這個情況大概持續了幾個月的時間。類似這種情況在現在真的是無法想象的。
至此,賽?!谳S/紅軸,雷蛇——青軸,羅技——茶軸,三大外設廠商紛紛有了自己的領地。
至于早期入場的傳統硬件或者外設廠商,TT曜躍、404嘉、Qpad,后續都沒有很好的發展起來。
曾經讓人眼前一亮的國產品牌,堆料和做工超過凱酷,一舉成為國產最接近Filco 的機械鍵盤。但是,它卻沒有成功。從它蹩腳的中文名字,大概就已經猜到了它的命運。不可否認HPE是打算做出一番成績的,本身工廠也有一定實力,但是奈何做機械鍵盤經驗不足,第一個版本出現了很多問題,錯過了搶占市場的最好機會,第二個版本雖然大幅度改進,但是較叫好不叫座。最后的HPE成了noppoo的代工廠,后來noppo巔峰時候的藍色絲網印字的noppochoc 2代就是HPE的杰作。
這款鍵盤的市場評價很差,銷量也不好,在當時看來最大的優點就是價格便宜,但是手感一塌糊涂。那么為什么我要提這把鍵盤,因為它是A大的PLUM最早的靜電容嘗試,使用的也是自制的靜電容白軸,雖然從結構到手感上都和電視機的遙控器非常相近,以至于這把鍵盤被戲稱為大號遙控器,但是也算是A大在靜電容鍵盤上邁出的第一步了。另外就是這把鍵盤采用了金色的刻字,在當時也是非常有特點的。
現在無上蓋的機械鍵盤已經非常普遍了,但是當年絕對是個稀罕物,NEO87應該是國內的第一把無上蓋機械鍵盤,而且還是窄邊框設計,顏值其實比較一般,大概就和現在市場上這些磁吸式上蓋的鍵盤去掉上蓋差不多。在當時無線鍵盤還非常罕見的情況下,NEO87還是一款定位電競的藍牙鍵盤,結果根本沒法電競,因為藍牙延遲非常大。
鍵盤本身其實沒什么意思,最主要的還是有鋼板設計,目前最便宜的櫻桃機械鍵盤。它的意義在于應該是櫻桃在中國工廠的第一把機械鍵盤,也可能是cherry在德國和捷克境外生產的第一把機械鍵盤(這個不確定)。當時算是讓不少喜歡櫻桃但是囊中羞澀的小朋友圓了cherry夢。另外,MX1.0剛上市的時候名字似乎是K1.0(87鍵)和K2.0(104和現在的MX1.0不太一樣),這款鍵盤在當時來說屬于孤兒配列,有幾個按鍵不能兼容常規的替換鍵帽,Cherry中國還特意推出了一套正常原廠高度的POM鍵帽進行適配,我沒買K2.0卻買了那套POM鍵帽……我也不知道我當時怎么想的。
DAS青軸可以算是青軸鍵盤的一個傳說,而且因為不是太容易買到,更增加了它的傳奇色彩。DAS的秘訣其實在于外殼、鍵帽都很薄,有足夠的空間發揮青軸的清脆優勢,而且立寶代工也給做工帶來了保證。但是國內的DAS黑軸卻更加傳奇。
因為在DAS的祖國,壓根就沒有黑軸賣,在遙遠的中國卻有,而且手感很特別,很多人覺得可能是輕黑,雖然這個說法從來沒有被證實過,但是它的手感確實是非常有特色。
而DAS當時國內的銷售是圈內大佬,北京的肉哥做得,大概倉庫里就那一批貨,除了少量青軸,大部分都是茶軸和黑軸,原本賣的很慢,后來突然就火了,最后20把黑和茶還是抽獎發出的購買資格。價格也很美麗,499元。
對了,肉哥后來建立了自己的品牌,iKBC,這個在本系列的最后一篇貨重點說。
和noppo一樣,估計是一個國產品牌,但是宣傳是美國品牌,區別是,美國根本買不到noppo,但是的的確確有鐵修羅的鍵盤在賣。這款鍵盤和雷蛇黑寡婦一樣是深圳愛旺代工的,有背光,有腕托,那時候的腕托還主要是卡扣式的。整把鍵盤類似甲板的紋路設計,加上終極版紅色的背光(普通版無背光),在國內市場取得了不錯的銷量。
很有意思的是這款鍵盤在剛發售的說明書上就印了整條產品線測產品,包括鼠標和其他鍵盤,但是在杜蘭朵劍上市大概3-4年后,續作庫拉達劍才姍姍來遲,此時市場已經大變樣。有一說一,庫拉達劍的設計師挺漂亮的,而且它的上蓋采用了鋁合金面板,還挺有質感的。
想了想決定把它加上,當我還是個窮學生的時候,依然睜眼都不會看一眼的鍵盤,V7應該是最早采用國產軸體的鍵盤了,當時用的時凱華黃軸。另一家國內外設廠商新貴GM系列用的時凱華藍軸,據說手感區別不大,突出的特點就是軟,回彈也一般,故障率比cherry高。
但是還是要感謝雷柏、感謝新貴,他們陪著國產軸走到了2013年底到2014年的第一波爆發,一直到現在,如果說那個時候的國產軸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么現在的國產軸就完全可以算是遍地開花,欣欣向榮了。也是依托著強大的國產軸,中國這片土地上現在用著世界上最出色,同時也是性價比最高的機械鍵盤。10年前,我是完全無法想象的。
很多領域雖然我們還在做別人看不上的低端,但是只要堅持自主研發,堅持走在正確的路上,那么,就能等到苦盡甘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