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家好,之前給大家分享過群暉系統的安裝教程。安裝之后接下來就是使用。nas最大的用途是做文件存儲和共享使用。那么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下window下訪問群暉nas的幾種常用方式。

    一、通過SMB共享nas文件

    這應該是我們最常用的共享方式,一般設置好群暉共享之后。在桌面上打開“此電腦”。

    然后在地址欄中輸入\群暉nas的IP(注意斜杠的方向),然后回車。

    在這里輸入下群暉用戶名和密碼登陸。然后勾選“記住憑據”這樣下一次登陸時就不用再輸入密碼了。

    點擊“確認”后,我們就能看到nas中共享的內容了。

    這時我們可以選中某個經常訪問的文件夾,右鍵選擇“映射網絡驅動器”。

    選一個沒有被占用的盤符,勾選“登錄時重新連接”,點擊完成。

    如此就把nas的共享空間映射到了電腦中。用這種方法在nas中存放的文件,局域網中任意一臺電腦都能訪問到。在千兆環境下傳輸速度可以達到100M/s以上,還是令人滿意的。

    如果想要刪除這個盤,只需要選中盤符,右鍵選擇“斷開連接”就可以完成刪除。

    到這里,再介紹一個進階方法。除了共享空間以外,如果你是多個人共用一個群暉nas(比如:工作室和小型公司)。我們還可以通過群暉給每個人劃分一個私人空間。

    打開登陸到群暉設置界面,打開控制面板>選擇用戶賬號

    然后選擇新增>創建用戶,

    新建一個用戶,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用戶群組選擇“users”。

    讀寫權限選擇“可讀寫”,然后設定一個“空間配額”。我這里假設設定50GB空間。點擊下一步直至完成設置。

    完成設置后,我們用新注冊的賬號再次在window上登陸群暉nas的ip。

    登陸以后按照上文的步驟映射一個盤符,這樣我們就可以獲得一個50GB的共享空間了。

    將硬盤容量集中到nas中,再按照這個方法分配空間。在多人共享磁盤空間環境中有極大的好處。

    二、通過iscsi協議共享nas

    用iscsi服務映射出來的硬盤兼容性更接近本地硬盤。不僅可以做倉庫盤用,在分區內安裝軟件也沒什么問題的。甚至在萬兆網絡和固態硬盤環境下,你可以嘗試用此方法來搭建無盤客戶端。

    打開群暉設置界面,點擊左上角選擇“iscsi manger”。

    選擇“target”,然后新增。

    名稱自己隨便起,其他的不用改。直接下一步即可。

    然后選擇新建一個iscsi lun,下一步。

    下面給iscsi lun設置一個容量,這個容量也是我們之后映射硬盤的大小??臻g大小之后也是可以修改的。我這里先設置為100GB。

    好了,這樣在服務端就已經設置完畢了。

    要連接這個iscsi服務,需要打開window的iscsi功能。右擊左下角的window圖標,選擇搜索。

    在搜索欄中輸入“iscsi”打開iscsi服務并進入到選項中。

    打開之后選擇“發現門戶”>輸入群暉nas的ip地址。

    再選擇目標,這時我們看到這里已經有一段iscsi連接,選中選擇“連接”。然后勾選每次重啟時都自動連接選擇,確認。

    此時我們便擁有了一個通過iscsi服務連接的硬盤。打開磁盤管理,就可以看到一個100GB的為分配空間。稍微格式化一下分配一個盤符,就可以和本地硬盤一樣使用了。

    此時回到資源管理器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硬盤空間不足了,擴容也是很方便的。我們在群暉的iscsi選項LUN界面中選擇“動作”>“編輯”,把容量從100改成200G。

    然后我們再打開磁盤管理,就可以看到多了100GB的空間。右鍵選擇“擴展卷”就可以添加到原先的分區中。

    簡單幾步,分區便擴容完畢了。

    這個分區也可以支持多重聯機,當然你也可以在nas中建立多個iscsi服務,給多個用戶來使用。

    三、使用webdav進行映射

    通過webdav的方法適用外網遠程訪問內網nas。下圖是我在外網訪問家里的nas服務器的畫面。200兆寬帶的情況下,基本可以看電影不卡。

    具體方法是在群暉的“套件中心”里搜索“webdav”,安裝套件。

    群暉的webdav設置起來非常簡單,只需要記住http和http端口即可。一般默認即可,如果端口被占用,可以換一個。

    客戶端設置方面,我們可以用第三方神器——RaiDrive。RaiDrive有免費版本,且支持中文體驗很不錯。軟件安裝好了以后,可以在系統里設置成中文。

    然后我們選擇“添加”,服務類型選擇“NAS”>WEBDAV。最后添上地址、端口號、用戶名、密碼 。虛擬驅動器盤符自選,只要不與原來沖突就行。

    設置完畢點擊確定,就可以看到剛剛映射的盤符。

    如果需要在外網訪問內網,我們需要擁有公網ip并綁定動態域名解析。然后只要在路由器中設置端口映射就可以實現。這里由于篇幅問題不展開介紹了。以后會單出一期內容來介紹。

    好了這期的內容就到這里。希望本期內容會對使用nas的小伙伴們有所幫助。

    幾年國內突然進入了網盤、云筆記等云服務的大躍進時代,用戶高呼云儲存未來已至,用著平均200KB/s不到的小水管也要把整個硬盤上傳云端,痛并快樂著地管理眾多的云端備份。但誰都沒想到資本寒冬和政策限制,讓網盤幾乎全軍覆沒,云服務大都走上了廣告或付費經營的道路。

    體驗過跨設備同步和異地存取分享的便利后,很多用戶根本就回不去了。但萎靡不振的云服務無法承接、國內上傳寬帶毫無起色,再配合艷照門、勒索病毒、三色幼兒園、國內版權收緊等社會事件的推波助瀾,最終把原來極客玩家推崇的私有云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絡存儲設備)推向了普羅大眾。

    在可預見的幾年內,公有云服務不太可能恢復當年的繁榮,但手機、平板、PC的多設備爆發趨勢還在繼續,多設備同步與存儲分享的缺口只會越來越大。很多業內人士看到的未來,是NAS這種私有云將會在家庭和中小企業當中普及。

    拋開高大上的行業趨勢不談,如果你個人或家中有眾多分散在各種設備上的數據需要集中管理,或者你的團隊需要私有云提供私密數據管理和辦公協同,那你很可能就已經是NAS的潛在用戶了。但NAS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卻依舊非常陌生,所以此次群暉DS218+和DSM 6.2系統的評測,將夾雜大量的相關的背景和科普,希望能為大家了解和選購NAS帶來一些幫助。

    科普與背景資料

    NAS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83年,最早是為了解決本地存儲的容量瓶頸,通過網絡進行存儲拓展和分享。經過多年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儲存型和平臺型兩種,后者自帶了完備的操作系統,范疇遠超單純的網絡存儲。在群暉、威聯通、鐵馬威、西數、華蕓等廠家的多年競爭之后,NAS領域早已進入了寡頭時代。

    群暉在國內幾乎成為了NAS的代名詞,其占有率常年維持在50%以上。12月6日的消費調研中心數據顯示,群暉的占有率已經超過了51%,比其他所有NAS廠商加起來還要大。體量上的優勢,讓群暉最早開始著眼于其他領域的突破,其在9月的全球發布會中,提出了“協同、智能、虛擬化”的概念,大舉進入企業系統辦公、深度學習等領域。

    但落實到產品層面,群暉的產品策略依舊。通過命名就能區分不同產品的定位,名字開頭的DS指代常見的機箱式存儲,而服務器機架式則多以RS開頭。后綴帶J(junior的縮寫)代表面向個人和SOHO辦公,中間的Value系列面向小型辦公室,命名會帶play或沒有后綴,而后綴Plus則是面向公司/工作組的高端產品,而再往上就是專門為企業設計的XS/FS系列了。

    夾在中間的數字代表盤數和年份,首位數字一般代表可以裝入的硬盤數,而群暉新品多在年末發布,所以數字會是發布年份加1。根據命名規則,群暉在2017年末更新的雙盤位NAS,就是DS218系列了。當中,從低到高分別是DS218j、DS218play、DS218和DS218+,售價從1450到2800不等,我們這次評測的是該系列中最高階的DS218+。

    DS218+外觀上和配件和DS218幾乎一致,而218play和218j模具一致,僅不同顏色區分。配置上DS218+的最大分別是用了X86平臺,支持內存拓展且接口更加豐富,性能和拓展性上有明顯的優勢,最大同時連接數、office用戶數等硬吃性能的部分大差距多達到2倍以上。此外,DS218+自帶了有AES-NI硬件加密,即便是加密的情況下,也能做到113和112MB的讀寫性能,硬盤支持熱拔插,支持Btrfs快照等先進特性。

    產品外觀

    嘗試了兩年的彩盒包裝后,群暉現在全系列的包裝,依舊是經典的牛皮紙盒。

    配件包括安裝和使用說明書、硬盤固定螺絲、1米左右的超五類網線,以及DS218全系標配的60W電源,其體型和常見的筆記本電源接近。

    外觀造型上,DS218+比前代更加硬朗。前蓋的側邊統一使用拋光面,雖然很容易刮花,但確實更漂亮。兩邊的logo下,是橫紋格柵散熱網。NAS的硬件交互極少,群暉的邏輯一般是把設備、網口和硬盤的指示燈放在正面右上角,使用時點按開機,長按5秒提示音提示后自動關機,一直長按則是強制關機。正面的USB 3.0和一鍵復制按鈕,用于快速拷貝/備份USB設備內容。

    背面9cm散熱風扇下方是雙USB 3.0接口、安全鎖、eSATA接口和電源接口

    DS218+整體布局和前代分別不大,前蓋由4個磁力硅膠盤固定,內部是支持熱插拔的硬盤架,風扇支架有減震緩沖。機身從兩側進風,尾部出風,但依舊沒有加入防塵網。

    硬盤方面,我們這次使用的是2塊4T的希捷NAS專用盤。因為NAS要7x24 小時全天候運作,所以希捷NAS專用盤針對安全性、穩定性和耐用度等方面都進行了強化,比起普通硬盤更適合NAS使用。

    家庭用戶通過普通硬盤的RAID 1陣列就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但對于深度用戶或企業用戶,除了硬件有價數據無價的“古訓”外,任何的硬盤故障帶來的停工和后期處理絕對是災難性的。對于他們來說,希捷NAS專用盤或同級別產品就不是可選,而是必選項了。

    群暉NAS的核心:DSM系統

    一般硬件制造商的核心是資源整合和硬件配置,但在NAS領域,核心早就不是硬件而是系統了。群暉的DSM系統因為易用性和功能性上的壓倒性優勢,被網友戲稱為買系統送硬件。群暉維持和硬件同步的節奏進行系統迭代,也是極少數和windows這種大型操作系統一樣,會同時提供正式版和測試版的NAS系統。

    DSM一直在增強功能,2012年初DSM 4.0發布,群暉引入Cloud Station文件實時同步功能。在之后的DSM 5.2新增了私有云概念,并引入筆記/知識管理工具Note Station。在兩年前的DSM 6.0中,群暉引入了全新的Btrfs文件系統、帶來了高速快照、構架升級等優化。16年9月則引入了現在看起來都很超前的企業云協作套件,而群暉在今年10月推出了DSM 6.2 beta版,連續更新了聊天、郵箱、日歷、云盤和office等若干套件,同時推出的Moments則開始引入深度學習的特性。

    DSM6.2 Beta的桌面

    新的套件中心

    DSM以易用和全能著稱,系統之龐大,功能之多,單從官方73頁的使用文檔和超級詳細的官網使用說明就能窺探一般,有興趣的用戶,群暉官網還有虛擬體驗入口。系統構架上,DSM同時面向眾多的家庭和企業用戶,其由相對簡潔的系統框架和各種自選安裝的“功能套件”組成,后者可以理解為DSM上的程序或app,通過套件中心進行下載安裝和管理。

    DSM系統主要交互端是瀏覽器,通過“網頁”的形式進行基礎管理。系統桌面是是類似Linux Gnome的狀態欄+應用抽屜,套件支持亂序拖動到桌面。這里不得不提群暉的QuickConnect,后者通過群暉的賬號系統,提供DDNS網絡穿透能力,用戶不需要任何技術基礎就能用外網遠程訪問自己NAS。當然,為了提升連接速度,很多玩家最后還是自行做了端口映射。

    數量龐大的移動客戶端

    因為NAS得同時面向所有的終端,DSM系統除了幾十種官方和第三方套件外,還得為網頁端、PC/Mac/Ubuntu等主流PC端、Android和iOS等移動端,提供不同的配套軟件。因為國內沒有谷歌服務,部分配套app還分國內外兩種版本。正常家庭用戶,單單手機端就可能會用得上10個左右的群暉app。論功能和終端的豐富程度,群暉NAS可以肯定是最復雜的智能產品,沒有之一。

    在最初的使用場景下,群暉NAS最受歡迎的套件,主要圍繞“文件管理、備份、照片、視頻、音樂和下載”6個,主要用于為移動設備的訪問提供了縮率圖、轉碼和媒體管理等功能,移動端和網頁端能直接播放視頻并提供自定義字幕,下載套件更是大部分人對NAS的基礎認知,即便今年7月迅雷關閉了第三方遠程下載,跨平臺添加下載任務和20W以下的功耗,都是NAS成為絕佳下載工具的主因。

    下載套件Download Station

    出于歷史和限制每個套件的體積大小等原因,很多套件至今還是英文名字,而且命名規范還未統一,“DS file、DS video、DS audio”是一個系列,“Download Station、Cloud Station、Photo Station”又是一個系列。而部分如備份等“博大精深”的功能,分開了本地快照、云同步、NAS間同步等多個套件負責,這也是導致DSM套件眾多的原因之一。

    但正因為“套件”這個設定經過了多年使用磨煉,交互界面的使用邏輯和完成度都很高,讓群暉DSM依舊是最簡單易上手的NAS系統。系統還有有眾多官方的輔助軟件,連創建網絡映射都有軟件代勞、功能套件還能自己的自動更新功能,雖然看起來很復雜,但只要動手去玩,會發現很多極客和底層的東西,都由系統自己解決好了。而后來在DSM6.0/6.2加入的Office、有AI深度學習能力Moments相冊,這些都是DSM在向功能化和智能化演進的跡象。

    使用與基礎性能

    因為群暉NAS沒有內置Flash的“傳統”,機器買回來是不帶系統的裸機。插入硬盤接入網絡后,在瀏覽器端首次訪問就會觸發系統安裝和用戶注冊引導,可選擇聯網下載系統或本地上傳(安裝包已經從以前的100多M暴漲到DSM6.2 beta的200M級別),安裝過程10分左右。隨后的注冊、設定快速訪問域名、進入系統安裝套件等,都會有詳盡的向導帶領,完全沒有技術門檻。

    網絡硬盤直接顯示

    通過iSCSI加入存儲池

    群暉NAS最基本的網絡存儲功能,即便不安裝任何套件就能直接通過網絡鄰居實現。系統網絡鄰居中就能直接發現群暉NAS,用官方的程序就能建立網絡硬盤映射,像使用本地硬盤一樣讀取NAS上的數據。

    通過功率計測試輸入功率,疊加適配器損耗后,DS218+硬盤休眠后功耗只有5.6W,而工作功耗在17W到22W之間波動,作為對比,一般的白熾燈功率為40W左右。

    辦公室背景噪音42分貝,DS218+默認模式下,即便對著出風口,也之后48分貝左右,風噪屬于可以忽略的程度。

    室溫23度,工作狀態下,機身溫度一直維持在30度以下,20W功耗對于9cm散熱風扇根本毫無壓力。

    寫入性能測試

    讀取性能測試

    今年的DS218系列,全系都達到了讀寫分別113MB/s和112MB/s的性能,DS218+則是支持AES-NI硬件加密,即便加密傳輸也能達到113MB/s和112MB/s的性能,足以吃盡常見的臺式機機械硬盤和千兆網口。實測,iSCSI都還沒開的情況下,通過簡單的添加網絡磁盤映射,速度即可達到官方的預設值。

    使用fastcopy在NAS和電腦之間傳輸3.1G的ISO文件,寫入平均115MB/s,峰值111.9MB/s;讀取平均91.2MB/s,峰值108MB/s。DS218+搭配4T的希捷NAS專用盤還有很大余力,反倒是112MB/s這個速度,其實已經超過了大部分2T以下機械硬盤的寫入極限,這些設備根本無法吃盡這個級別NAS的讀寫性能了。另外,千兆網線也已經成為性能瓶頸,需要用多鏈路聚合才能解決。

    實際使用中,對DS218+上的文件讀寫已經和本地硬盤存取分別大不大,甚至是在網絡硬盤上解壓文件到本地都無甚壓力,全家或者整個團隊的電腦安裝文件完全可以放在NAS上,網絡映射之后直接進行安裝,可以為設備維護省去很多維護麻煩。

    性能上,Plus系列比play系列更注重性能,這一代的DS218+搭載的是英特爾的Celeron J3355,雙核2.0G,最高睿頻2.5G,運算性能已經是名副其實的PC級別了。本來以為NAS上CPU性能的優勢,很難體現出來,但實際使用中,圖片上傳之后的縮率圖渲染速度,比以前的DS216play快了好幾個數量級,多開套件和后臺在進行備份或者存取時,性能的差距就會無情地展現出來。

    文件管理與Btrfs文件系統

    安全性上,除了群暉的奇快的安全更新,其核心是包括Drive、Snapshot Replication、Cloud Sync等多個套件。

    Snapshot Replication套件,磁盤快照

    在DSM 6.2中,新的Drive套件整合了以前Cloud Station Drive的功能。其可以理解為大家熟悉的同步盤,只是這次的云服務器變成了用戶自己的NAS。而PC端中提供的Cloud Station Backup工具,用于把電腦數據備份到NAS上用。其備份支持32個備份回溯,從而達到付費云盤的效果,而且是和windows平臺無縫銜接,在文件屬性中能直接查看“以前版本”。這是所有數據管理用戶的痛點,真的用過就回不去了,是個真正的殺手級功能。

    Cloud Sync套件

    而Cloud Sync是后來加入的功能,能把NAS上的數據同步到國內外的網盤中,支持定時、同步方向等設定。雖然國內基本就只剩百度而且還限速,但好歹是多了一重保險。

    另外,DS218+在EXT4之外,還提供了Btrfs文件系統(B-tree file system)的支持,能提供額外的文件保護和自動修復功能。Btrfs是Linux kernel主線提供的文件系統中,唯一同時提供metadata及data checksum(總和校驗碼)的文件系統,可以通過文件校驗再提供更強的數據保護功能。

    說到這里,要科普一下“靜默數據損壞”這個大多數人都忽略的概念。硬盤運作時的震動、數據寫入位置錯誤或不完全寫入等情況,都有可能造成的數據損毀。但直到下次使用之前,系統都無法確認文件是否完好,這種損毀被稱為“靜默數據損壞”。

    和以前的文件系統不同,Btrfs提供的metadata和data checksum校驗功能,通過比對數據checksum校驗碼就能發現靜默數據損壞。一旦發現checksum 不一致,通過與另一個版本的資料重新比對checksum,從而在陣列中自動修復靜默損壞的數據。

    Snapshot Replication套件,快照頻率設定

    除了安全性外,Btrfs文件系統還有一個Cow(copy-on-write,寫時復制)的特性。其只有在修改時才會進行數據寫入,平時我們最頻繁的復制、粘貼時并不會真正的復制。平時數據管理都知道,整盤備份就需要所有文件復制一遍,其非常消耗時間而浪費空間。

    但Btrfs文件系統中進行快照備份時,只會進行增量備份,所有的重復文件都無需復制,從而達到秒速和高度節省容量的效果。DS218+的Snapshot Replication套件中,可以提供1024 個共享文件夾備份和65000個系統快照,估計即便是大部分企業團隊都不可能用得完。針對企業用戶,iSCSI的LUN也可以為虛擬機的存儲進行快照。

    PC/Mac用戶在被保護的文件夾內可以找到快照生成的鏡像文件,通過Snapshot Replication套件查看舊版本文件,無需還原操作或特定工具。這個Btrfs文件系統,除了沒辦法像以前EXT4那樣用Ubuntu系統直接恢復和處理硬盤內容外,確實也找不到什么缺陷了。

    當面向企業服務,就避不開文件共享、權限設定和各種加密設定,這些都是群暉DSM文件部分復雜度高的主因。官方加入了群組權限設定,讀寫、只讀權限控制、加密、存儲空間分配、分享文件的時效、甚至不同時段的上傳下載速度都能控制。功能上對于大多數中小團隊來說同樣已經“超綱”了。

    企業協同辦公與實際體驗

    DSM 6.2 Beta雖然只是一個小版本號升級,但從完成協同辦公領域的圍攏后,群暉NAS的性質出現了變化。以前的NAS,都是在盡力減少和終端用戶的交互,無論是網絡硬盤映射、備份快照、文件同步和分享,所有這些功能都在盡量避免操作和交互。

    但以DSM 5.2新增Note Station筆記應用為契機,隨后陸續推出的聊天套件chat、帶有文檔和電子表格編輯功能的Synology office、calendar日歷、增強之后的MailPlus,以及在DSM 6.2中直接整合office、File Station文件管理等若干功能的Drive套件,以及AI相冊Moments,這一批套件都是前臺交互型產品。

    之前從來沒有硬件廠商試過像群暉這樣大舉進軍過整個辦公領域。如果對這件事沒什么概念的話,可以稍微回憶一下微軟office、各路mail、outlook/谷歌日歷、谷歌相冊、QQ/微信/line、印象筆記/云筆記這些巨頭的體量,它們每一個都是重度產品,而且都已經非常成熟。

    MailPlus套件

    這系列套件中,最順理成章的是MailPlus和Calendar。在傳統的企業工作流程中,郵件和日程安排就是工作開始的第一個環節。MailPlus是原來郵件套件的強化版,重點增加了和Calendar、Chat、Drive等兄弟套件的聯系。它們解決的最大痛點是解決普通企業郵箱服務沒有集成日歷功能,而微軟Exchange服務報價高昂卻又訪問緩慢的問題。

    MailPlus除了界面干凈沒有廣告外,功能和外觀都和常見的QQ、網易郵箱無異,批量管理、標簽、歸檔分類等常見功能都在,其最大的亮點是有自己的瀏覽器推送、能夠和Chat直接連通,能自動識別郵件中的會議時間并提供了快速生成日歷日程的功能,是相當簡單暴力的痛點功能優化。

    Calender套件

    Calendar功能很完備但也很常規,界面比MailPlus還要簡潔,日程和任務生成、事件拖動、提醒、地點等常用設定都有,也有基于用戶內部賬號系統的群組添加功能,支持CalDAV,可以直接接入蘋果平臺的系統日歷當中,甚至能直接導入hotmail、Gmail等郵箱的聯系人。其最大的改進是提供了附件插入的能力,在日歷和任務中的事件可以直接添加附件進行補充,對筆者這種稿農來說很實用。

    Chat套件

    郵件和任務安排之后,下一個要用到的部件是溝通工具Chat。Chat最與眾不同的是,它是運行在用戶自己NAS上的聊天軟件,所有的功能運算和數據都是源自NAS并支持加密,對于溝通內容有保密需求的企業,這很可能就是投入最低,部署容易的私有聊天服務提供了。

    Chat是這些套件中,功能上超越市面現有對手最多的套件。除了網頁端、跨平臺軟件和app覆蓋,其支持富媒體插入,還能在信息流中訂選/備注信息,在聊天中直接做書簽,支持稍后閱讀,能把對話信息當做待辦清單處理,活動相關的日期同樣可以快速插入到日歷。而信息提醒、定時信息、投票功能,這些簡直就是長久用微信和QQ辦公的白領們苦等多年的功能。

    Drive套件主頁

    而壓軸的是在DSM 6.2中,開始大跨步整合的Drive套件。其基于文件,囊括了原來Synology Office、File Station(文件管理器)和Cloud Station(私有云同步工具)三個套件的大部分功能,是群暉系列中第一個交互功能如此復雜的超大型套件。

    其基礎支架類似Google Drive,基本就是個帶云同步的文件管理器,支持文件拖拽直接上傳、標簽、排序、篩選、多重文件夾管理、分享等常見功能。當中的進階功能包括自帶歷史記錄、囊括到文件內部的全局搜索、團隊共享文件夾等,這些都是國內產品無法提供的優勢:先不說簡單的同步盤功能現在在國內只剩下堅果云和百度兩家(一個有月流量限制,一個同步策略還不完善);網盤的內文全局搜索,估計得等上一段時日才會出現;而團隊共享,這個更是云盤在上波事件中,最早被閹割的功能。

    模板庫

    Drive內置的文檔功能

    在文件和同步之后,Drive套件的另一個核心,是其整合了具備文檔、電子表格和幻燈片(該版本新增)功能的Office 3.0。在Drive中可以直接新建辦公文件進行編輯,文檔、電子表格都有十數個常用模板。當中文字編輯、附件插入、批注、表格、圖片和形狀插入、甚至目錄大綱功能都有。

    Drive內置的電子表格功能

    電子表格中,單元格隱藏、凍結、表格/圖片插入、單元格格式、列表自動生成、選擇粘貼等常用功能都在,比較深的包括數據過濾、驗證和自定義范圍名稱等功能。而幻燈片作為最新加入的功能,除了圖文、形狀插入、幻燈片播放控制等基礎功能外,現在沒有模板和過場動畫等細節的功能。

    文檔分享時的權限控制

    這三個生產力子功能,其整體功能和安卓和蘋果平臺的開源office產品接近。它們的最核心優勢是支持多人事實編輯和自帶多版本記錄,不同用戶可以同時對文件進行編輯和討論,而且可以直接進行分享和權限控制,臨時需要和其他組或者客戶進行文檔交互時,批注和溝通會高效很多,而云表單非常適合多人的簡單數據統計等場合。它們體驗上最大的問題,是群暉并沒有直接支持word、excel、PowerPoint文件的編輯,而是把這些文件轉換成了自己的格式后再編輯,要導出時才會生成兼容辦公三巨頭格式的通用文件。

    對上面提到的5個需要另開頁面的套件和3個辦公工具,它們統一的瓶頸,是瀏覽器頁面載入和異地訪問的速度。它們打開文件的速度和傳統的office還有明顯差距,但所幸的是群暉用的語言構架,在框架載入之后,大部分編輯操作都不會受限于網速和服務器,響應速度上表現還可以。

    以beta版來說,群暉這些新套件的完成度已經很高了,使用過程中沒遇到過崩潰,也幾乎沒有遇到bug和無響應的狀態。如果整個團隊都轉向群暉的這套工具,工作效率會有顯著提升。但即便群暉盡力優化,但轉移成本還是比較高。至于群暉用私有云安全性、文件回溯、辦公套件相互嵌入,以及企業應用整體成本上的優勢,最后能不能打贏這么多辦公巨頭,還是個未知之數。

    Moments相冊

    在協同辦公之外,AI相冊Moments是群暉首個在AI領域展現成果的作品。其完全獨立于原來DS Photo套件(照片管理工具)的工具,用途不再是簡單的備份和分享,而是AI圖像識別輔助管理。現在支持人臉和簡單的物體AI識別,簡單的關鍵詞搜索也能篩選出特定的圖片。

    普通縮略圖和超分辨率重建后的縮率圖

    另一個深度學習的成果,被用在了在移動設備縮略圖的“超分辨率重建”上,Moments會根據設備網速和實際情況,利用硬件加速重新構建圖片細節(暫時只支持安卓平臺)。

    其沒有太多的用戶交互,上傳照片之后,會自動根據人臉、地點、主題等進行圖片分類,效果和用途都和蘋果iCloud相冊非常類似。但不同的是,在私有云NAS上面,圖片存儲數量是用戶自行控制的,也沒有額外收費。

    實際使用中,其對人臉的識別遠出想象地好,合照中密密麻麻的人頭都能自動歸類,畢竟是華人企業,對亞洲人的面部特征抓取還是要精準一些。不過系統底層默認按照日期分文件存放圖片的設定,反倒對普通的用戶管理帶來了麻煩,最后穩定版之后會否修正,以及會否和原有的DS Photo套件共存,這些還是得等正式版系統出來之后才能確認。

    總結

    在家用和中小型企業市場,無論是智能設備數目暴漲,還是5G的即將到來,在能遇見的未來幾年內,私有云會是個無法阻擋的潮流,這些都是對NAS市場的利好因素。對于個人用戶,一個靠譜易用的NAS,可以為用戶省下很多文件保管、分享和管理的麻煩,比起折騰Google Drive和Dropbox要省事多了。

    在群暉重點押注的辦公領域,處在頂端的大型企業有自己定制的辦公系統,而剛起步的企業人數還很少,雖然郵件、日歷、聊天工具、數據等都分散在不同的提供商中,但免費的云存儲、團隊協同、企業知識庫等產品,也能勉強滿足簡單的需求。

    但大量中小企業的辦公需求,被夾在個人和大型企業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市場缺口。他們不但是群暉DSM 6.2的協同辦公套件,最開始的預設目標人群,而且還是群暉DS218+最大的受眾群。

    文作者:白白白白白白咩

    創作立場聲明:通過“玩轉群暉NAS”系列文章,記錄自己的折騰歷程,也將折騰學習到的內容分享給各位,和大家一起玩轉群暉NAS!

    前言

    玩群暉NAS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將NAS作為家庭影音媒體中心。無論是電影、電視劇、音樂,還是照片;無論是在家、在辦公室、在旅途,或者任何一個地方,都能隨時觀看、隨時訪問、隨時分享。這才是我理想中的NAS。

    “玩轉群暉NAS”系列前幾篇和大家聊了聊域名的設置、群暉NAS的遠程訪問、群暉移動端APP的遠程訪問設置等等。當然,這些都是為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影音篇所做的鋪墊。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群暉NAS影音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下載工具: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介紹

    Transmission是一種BitTorrent客戶端,特點是一個跨平臺的后端和其上的簡潔的用戶界面。Transmission以MIT許可證和GNU通用公共許可證雙許可證授權,因此是一款自由軟件。支持包括Linux、Mac OS X等多種操作系統(也有愛好者制作的windows安裝包),以及Networked Media Tank、WD MyBook、ReadyNAS、D-Link DNS-323 & CH3SNAS、Synology等多種設備。支持GTK+、命令行、Web等多種界面。

    其特點是開源、無廣告,硬件資源消耗極少,界面極度精簡,支持BT種子和磁力鏈接下載,支持web界面、遠程控制等。

    選擇理由

    大家都知道群暉自帶的下載軟件Download Station,它可以下載BT、http、ftp、ed2k等等,范圍是真的廣。而它只有BT的功能是由封裝到內部的Transmission來實現,所以說Download Station的內核就是Transmission也不完全正確。他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軟件。

    那為什么不用Download Station來作為主力下載工具呢?第一,它完全沒速度,添加過幾個種子都一動不動。不知道是不是設置不對。第二,無法遠程控制,以前移動端APP有DS get,但現在好像下架了。

    其他下載工具

    • 如Aria2,必須在docker環境下安裝使用,配置太麻煩(在DSM6.1中安裝過,可能設置原因,也是沒有速度)。
    • 如迅雷,貌似現在群暉又能安裝迅雷了,只是也必須在docker環境下安裝使用。但我還是擔心哪天迅雷官方又給他禁了,所以沒將它作為主力下載。而且玩PT也沒法用迅雷不是。


    注:群暉必須是X86架構的才能安裝使用docker平臺。

    那么,我選擇Transmission的原因

    1. 安裝何使用都很簡便,任何架構的群暉都能使用。
    2. 安裝WebUI增強Transmission web control后,支持中文,界面友好,可以使用電腦、手機、平板在線遠程管理 。
    3. 適合PT。

    下面,咱們就講講如何安裝。

    安裝

    1.設置默認下載文件夾。

    打開“控制面板”-“共享文件夾”-“新增”,創建“downloads”文件夾。

    2.添加第三方套件源

    打開“套件中心”-“設置”-“套件來源”-“新增”,名稱隨意填,位置填入源“http://packages.synocommunity.com/”。

    3.安裝

    在“套件中心”-“社群”,就可以找到Transmission,點擊安裝。

    下載完成后進入配置頁面,默認下載地址會自動導向先前設置的downloads文件夾,也可以設置為其他文件夾。

    設置登錄用戶名和密碼。

    然后一路下一步,最后到這里完成安裝。

    安裝完成后,可以在套件中心里查看狀態。URL就是transmission的web端登錄地址。端口是9091。(5.2系統好像沒有快捷登錄,6.1系統會有桌面快捷登錄圖標)

    登錄web管理端后,是這樣的界面。全英文過于簡單的頁面顯得不是很友好,下面我們來安裝WebUI增強,讓界面更優化美觀,并且支持中文。

    配置Transmission Web Control

    Transmission Web Control是由栽培者和DarkAlexWang兩位大神開發維護,首先感謝兩位大神。主要目的是想加強Transmission Web的操作能力,起初該項目在Google Code托管,現遷移至GitHub。

    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ronggang/transmission-web-control

    在群暉中需要通過SSH終端進行安裝,因此需要用的軟件有:putty 提取碼:brij

    安裝過程中需要使用群暉ROOT權限。而在DSM5.2和DSM6.1系統下,root的操作有所不同,因此后面會分開講解。

    共同步驟

    1.在套件中心,關閉transmission。

    2.開啟群暉SSH功能。打開“控制面板”-“應用程序:終端機和SNMP”,勾選“啟動SSH功能”。

    3.下載putty軟件。打開后,輸入群暉的內網IP,端口默認22,選擇SSH,點擊連接。

    DSM5.2下安裝web control

    1.putty連接后,“login as”直接輸入root,回車。然后輸入群暉等登錄密碼(密碼會自動隱藏)。出現下圖狀態表示已使用root權限登錄到群暉。(我的群暉名稱為NAS,這里會根據你設置群暉時輸入的內容有所不同,默認是DiskStation)

    2.輸入以下代碼,獲取最新安裝腳本。

    代碼:wget https://github.com/ronggang/transmission-web-control/raw/master/release/install-tr-control.sh

    2.然后再輸入以下代碼,執行安裝腳本。并輸入“1”,選擇“Install the latest release”安裝最新版本。

    代碼:sh install-tr-control.sh

    3.等待安裝,當顯示“Installation completed”表示安裝完成。退出程序。

    4.啟動transmission,并打開transmission web端。如果看不到新界面,按Ctrl+F5強制刷新頁面。這里可以看到界面變得很友好,已經漢化。

    5.最后,在控制面板,共享文件夾,選擇編輯downloads文件夾,勾選“svc-transmission”的權限。(如果要設置其他文件夾為儲存目錄,也必須更改該文件夾的權限)

    至此,Transmission下載工具全部安裝完成,可以愉快的下載啦。

    DSM6.1下安裝web control

    在DSM6.1系統中,首先要獲取root權限。

    1.putty連接ssh后。首先使用群暉admin的賬號密碼登錄。出現綠色字體,DiskStation為群暉的名稱。

    2.輸入代碼:sudo su -,再輸入admin的密碼,出現root@DiskStation。

    3.輸入代碼:synouser --setpw root root123456,意思是將root賬號的密碼設置為123456。到這里,我們已經成功獲取了群暉的root權限,并將root密碼設置為123456。

    4.繼續安裝Transmission Web Control。輸入以下代碼,獲取安裝腳本。(這里我使用了中文版本的腳本,大家可以看看和DSM5.2系統下有哪里不同,兩種都能正常使用

    代碼:wget https://github.com/ronggang/transmission-web-control/raw/master/release/install-tr-control-cn.sh

    5.再輸入以下代碼,執行安裝腳本(這里的代碼和5.2系統不同哦)。這里可以看到顯示中文安裝腳本,然后選擇“1”進行安裝。(如果無法正常顯示中文,需設置putty的編碼為UTF-8)

    代碼:sudo bash install-tr-control-cn.sh

    6.等待安裝,當顯示completed,表示已完成。

    后面的流程就和DSM5.2系統下一樣了,注意設置儲存目錄文件夾的權限。

    完成后的界面。

    遠程登錄

    手機端和電腦端使用瀏覽器輸入域名+端口9091(注:只能使用http協議),就能順利登錄。關于遠程訪問,有興趣的值友可以看看我之前的原創。

    總結

    通過上述流程,可以看到Transmission和Transmission Web Control的安裝過程還是很簡便的。Transmission Web Control完美優化了原版的使用界面,讓日常使用變得毫無障礙。這也多謝栽培者和DarkAlexWang兩位大神的貢獻。

    這樣,我們既能通過內網登錄web端,也能隨時隨地遠程登錄web端進行下載操作。然后通過各PT站點下載各種高清資源,為我們的群暉影音多媒體中心提供了資源保障,讓群暉發揮其應有的效能。

    下期,咱們聊聊最重要的環節,影音多媒體中心的應用。

    最后,希望本篇能給各位值友帶來一些幫助,喜歡的值友可以點贊、收藏、評論和打賞!感謝大家觀看,咱們再見~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