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動手更換CPU,簡單三步拆拿調。
怎樣自己在家里面更換CPU?之前的i3處理器性能已經不夠使用,更換一個十二代i5的處理器。其實更換CPU很簡單,進行三個步驟就可以了,拆拿調就OK了,拆卸然后更換調試。接下來進行下詳細教學。
·首先把顯卡和硬盤給拆下來,拆下顯卡,拆硬盤是因為散熱器拆卸的時候會卡到硬盤,所以把硬盤拆了。
·然后就是拆散熱器,像普通散熱器都是這種卡扣式的或者是螺絲的,如果是螺絲只要把螺絲擰下來就OK了。這種卡扣式更簡單一些,只要往下按,往下按然后往上提,輕輕的把它晃動一下,將散熱器給它拿下來。
·然后將CPU上的硅脂給擦干凈,因為如果拿下來的時候不擦干凈會搞得滿手都是,主板上到處都是,所以在拆卸之前一定要將它擦干凈。這種卡扣式的有4個固定柱,把卡扣給它拔出來,給它放到一邊去,然后將固定扣具也給它輕輕的拆下來。
·拿下來以后接下來就是更換CPU,右手按壓CPU的扣具,然后將CPU給它拿下來,換上新買的I512400F,放的時候一定要對準這卡扣,輕輕的放,對準,然后再將扣據給它扣上去,還原操作。
·然后涂抹硅脂,將風扇的供電線插到主板的CPU fan接口上,固定好扣距,先裝上面后裝下面,卡扣卡住,卡住以后按壓扣距將它扣好,用手搖晃它,扣距基本上不動了就OK了。
·接下來將硬盤和顯卡卡安裝好,接下來進行開機調試,正在開機,按鍵盤上的DEL進入主板的Bios,這個時候一定要開啟主板的XMP,因為內存條是3200的頻率,如果不開啟就會導致內存條頻率跑不滿。將內存條的頻率XMP打開,改成一連爆的,按F10進行保存。
到這里調試就結束了,CPU的升級就是這么簡單,你學會了嗎?
保這個詞被科技公司玩出了新高度,減量不減價叫環保,強制換代就叫做「計劃淘汰」。
小蠑不知道一個充電頭成本多少,但卻知道因為太卡就換了臉盆是有多浪費。
硬件的發展速度并不一致,部分硬件性能跟不上導致整機跟著陪葬是正常現象。
對于廠家來說,這是帶動了銷量,但對于用戶來說這完完全全是鞋子短了襪子也跟著換-沒必要。
與手機、平板、筆記本這種買來什么樣淘汰什么樣的產品相比,能夠 DIY 、選擇性升級的臺式機就自由多了。
跟上時代的同時又沒有不必要的浪費,模塊化的才是真正的環保。
手機模塊化的想法至今還沒譜,但自己動手就能組裝筆記本這條路已經有了。
去年2月,一家名為 Framework 的美國公司推出了一款不一樣的筆記本產品。
與其說是筆記本不如說是一個生態系統,它的大部分配件都可以輕松簡單拆裝、更換、升級。
內存、SSD、無線網卡這些普通筆記本也能拆裝升級的就不用說了,Framework 筆記本連主板 CPU 都可以自行更換。
甚至接口都是可以自定義的,USB-A、USB-C、視頻口、網口想怎么搭配怎么搭配。
為了秉承模塊化的精神,一臺 Framework 筆記本的各部分零件都可以單獨購買,大到屏幕、外殼,小到轉軸鉸鏈全都齊全。
因此,你一共有三種選擇:
成品 Framework 筆記本電腦
需要組裝的 DIY 套件
從零開始選配組裝
DIY 套件比成品便宜接約200刀,雖然一部分是有無正版系統的差價,但知識就是財富還是沒錯的。
12代酷睿 DIY 版售價從819美元(人民幣5515元)到3047美元(人民幣20518元)。
配置從i5到i7,內存/SSD 從0+0到64G+4TB、有無WIFI 6E 網卡、有無正版系統供選擇。
如果完全散配,是更便宜還是更貴就懶得計算了。
不過,你的 Framework 又何必是筆記本?
實際上 Framework 和普通筆記本比起來也不會更便宜,但算一算升級換代的成本,模塊化的優勢就體現了。
12代酷睿主板套件也將單獨推出,如果原來有一臺 Framework 筆記本,現在只需要 449-1049 美元即可得到一臺「新」的電腦。
不要忘了換下的老主板還能二手回血,甚至垃圾佬可以等13代出了撿別人換下來的12代。
因為其他大部分配件都是很多年不會變標準的,因此隔幾年升級一下主板 CPU 又可以滿血復活。
不管怎么說,模塊化對用戶來說都是更加環保且省錢的方向。
這也能使用戶的選擇更加自由,不像現在,「這筆記本沒有雷電接口、那款屏幕不行、另一款帶的 SSD 又太垃圾了...」
Framework 也不是第一家將自由 DIY 精神帶到筆記本上的公司,國內好多年前就能見到藍天、微盟模具的準系統筆記本。
它們以高性能和高性價比在圈內紅極一時,但還是由于知識門檻、模具結構復雜通用性較低、售后麻煩等問題無法普及。
和 Framework 的不同就在于一個是追求性能和性價比,一個追求簡單自由。
P870TM-G 2x GTX 1070 SLI
當然它們也有著各自的弊端,并且有一個共同的缺點:既是純小白又不想動腦動手,完全不在受眾范圍內。
但不管怎么說,能夠自己選擇、定制甚至是組裝筆記本是一件讓 DIY 玩家激動的事。
如果 Framework 進入國內,小蠑肯定會整一臺玩玩,至于準系統,青春已經結束了。
筆記本換CPU近幾年來說不太現實,因為都采用BGA封裝,也就是直接焊死在主板上,雖然也能通過一定技術手段更換,但不建議自己操作。
不過遠古時代的電腦還有PGA這種封裝方式,類似于我們現在的DIY主機,可直接嵌入到主板中。
題主的問答中給出了CPU和主板型號,不過年代這么久遠的主板我查了很久沒有找到長什么樣子。確保主板型號主要是這款i5 3320M有兩種封裝方式,PGA 988B 和 BGA 1023,并且這兩個CPU的針腳都不同。
如果是988B,直接去網上搜索對應封裝的CPU即可,不過也僅限于3代處理器,i7 3840QM二手價格在400元左。
更換方法也比較簡單,和臺式機差不多,但有可能需要拆開散熱風扇才能看到。
BGA封裝則是這種球腳的貼裝,焊死在主板上,普通玩家基本告別手動更換CPU。
(81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