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天上午10:00,vivo首款平板正式開售。價格方面,vivo Pad提供8GB+128GB和8GB+256GB兩種配置可供選擇,價格分別為2499元和2999元,首發最高可享限時優惠200元,入手僅需2299元和2899元。作為歷時兩年打造的一款平板,vivo Pad不僅搭載了全行業旗艦級的產品配置,更是為大屏應用全面優化系統,并且根據辦公、學習等不同應用場景進行了針對性的功能匹配,這讓vivo Pad更符合不同用戶差異化的使用需求、成為用戶得力助手的同時,也讓vivo Pad的用戶體驗再次提升。

      考慮到大屏的使用體驗,vivo Pad搭載了全面優化的OriginOS HD安卓平板系統。打破了平板與手機之間的壁壘,在實現內容跨屏同步的同時,還能實現任務跨屏接力。手機發出的熱點,vivo Pad可以一鍵連接;手機上正在處理的工作,vivo Pad上更是無縫銜接,甚至還可以接聽手機上的來電。

      材質方面,vivo Pad采用一體化金屬機身設計,一整塊航空級鋁合金材料在11道工序的打磨后,完全可以保證產品本身的強度。同時,vivo Pad整體重量僅為489g,還不足一斤,機身最薄處僅為6.55mm,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輕巧便攜。雖然vivo Pad機身最薄的地方僅6.55mm,但依然塞入了一塊8040mAh的大電池,搭配44W疾速閃充連續移動辦公最長可達15小時,而在充電15分鐘后,更可連續移動辦公2.5小時,是真正意義上的長續航和快速回血。

      配置上,vivo Pad采用高通驍龍870處理器,并全系標配8GB運存,配合內存融合技術2.0,vivo Pad最高可擴展為12GB等效運存效果,即便是在開啟多個APP后運行依然流暢不卡頓。在影音娛樂方面,vivo Pad已經對王者榮耀、穿越火線、QQ飛車手游等主流游戲適配90/120幀模式,并且還與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嗶哩嗶哩深度合作,開放了高規格資源白名單,用戶的影音體驗感受大幅提升。

      最后,vivo Pad搭配的觸控筆、智能觸控鍵盤、智能雙面夾售價分別為349元、599元和199元,與vivo Pad搭配購買可各優惠50元。用戶可以在vivo官網、vivo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iQOO京東官方自營旗艦店、京東vivo官方旗艦店、天貓vivo官方旗艦店、天貓iQOO官方旗艦店、拼多多、分期樂、唯品會、招商銀行掌上生活、平安銀行口袋商城、vivo體驗店專賣店、vivo終端各大門店等線上線下渠道購買。

    理想家生活#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鐵頭321



    1 前言

    自愛迪生1877年發明留聲機起,留聲機唱片能簡易地被大量復制,留住聲音的美好這個以前只有貴族才能享受的快樂也慢慢進入平常百姓家庭。

    時代的發展總是超乎你的現象,在2024年的今天,聽音樂已經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你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電視,專業的音頻播放器等等來實現。而大部分對音樂有追求的消費者,往往手機電腦和電視的外放功能是無法滿足需求的,于是就有了各種高質量的HIFI音響。比如在該領域耕耘多年的BO,寶華,尊寶,杰士,馬蘭士,天龍等等。

    這些專業的HIFI音響,有書架音響,有回音壁soundbar,有流媒體播放器,還有不同功能的功放,黑膠唱片,家庭影院等等。在這些琳瑯滿目的音響設備里面,作為沒有專業知識的普通消費者,應該如何選購和搭配,才能獲得自己需要的聽覺享受。今天作為一名玩了20多年HIFI的老玩家,我來手把手教你選購和搭配。

    2 有源和無源音響的區別

    在所有的HIFI音響里面,都是由音源設備(Source Devices)+ 放大器(Amplifier)+聲音處理器(Sound Process)+音箱(Loudspeakers)的組合構成的。其中音源就是我們常用的手機,唱機,CD機,音樂播放器,平板,電視等等。而音箱也很好理解,是將電信號轉化為聲音的裝置,用于產生音頻信號的聲音。那么中間的放大器和聲音處理器,組合起來就是我們常說的功放,負責信號的轉換解碼以及功率的放大。

    在這些HIFI音響里面,我們需要區分的一個重要概念,就是有源和無源的區別。

    有源音響

    有源音響是指在音箱內部裝有自配功放的一類音響,可直接與音源設備連接并正常工作。一些有源音響不僅將功放集成到音箱內,還將聲音處理器(解碼器)也集成到音箱內部,可以接受數字信號,這就是數字有源音響。有源音響的特點是集成度高,由于進行了專門的匹配設計,使用者不需再去考慮功放的功率大小以及阻抗是否匹配等問題,具有連接方便,使用簡單,失真率低,節約空間,好搭配等優點。

    有源音響在HIFI界目前也比較受歡迎,比如常見的書架音響和回音壁等,大部分都是有源音響。

    無源音響

    無源音響又稱為“被動式音箱”。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內部不帶功放電路的普通音箱。無源音箱雖然內部不帶功率放大器,但常常帶有分波網絡和阻抗補償電路等。

    無源音響的特點是由于內部不需要考慮功放的放置,可以在有效的腔體內更好的對聲音進行布局,從而獲得更加理想而純凈的聽覺感受。缺點是需要配合專業的功放和線組來使用,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才能將起最大化利用起來。

    3618值得入手的HIFI推薦組合

    作為一名HIFI老玩家,我更推薦大家選購書架式HIFI音響,也是目前國內最主流的家庭HIFI音響。書架箱的產品定位相當寬泛,從幾百上千塊的入門箱到售價幾萬的HIEND箱都有,能滿足不同階層對HIFI音樂的需求。另外它的體積小,擺放方式靈活多樣,音色出眾,尤其是對音頻里中高頻段的還原可以說是得心應手。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買一套書架箱放置在書房或影音室里用于欣賞音樂和觀看影片簡直太合適不過了。

    根據不同價位和功能以及今年的618優惠信息,我梳理了以下5套高性價值得入手的HIFI音響組合,從入門到發燒,總有一款適合你。

    1)KLIPSCH杰士R-51PM經典有源書架音箱


    說到杰士(Klipsch)這個超過75年的美國著名音響品牌,以其獨步天下的的號角音箱(具有高效率、低失真、可控的指向性等優點)而被眾多高端影院選為標配。它把多年積累的專業影院經驗運用到家庭影院產品中,也獲得了無數HIF發燒友的認可,至今杰士也是北美家庭影院的第一品牌。

    推薦的這款R-51PM經典有源多功能書架音箱,做工精致小巧,外觀上也能看出濃郁的美國金屬風,自家引以為傲的方形Tractrix號角技術當然不能缺席,內置一英寸的鋁制LTS高音單元,別看個頭不大,卻同樣具有高動態,低失真的完美表現,聲音還原柔和清晰,非常適合拿來聽人聲和中高音。

    而在低音配置方面,采用一體注塑成型的旋銅磁屏蔽石墨(IMG)材質,較小的錐盆形變能保證中低音在較小的箱體內仍然具有良好的輸出,低沉飽滿而且不雜亂,和Tractrix號角高音搭配能形成非常寬廣高效的三頻輸出,主打均勻無短板,在聲音輸出方面不失為一臺高效的書架音箱。

    在輸入方面,由于內置了全數字放大器,能有效減少失真,重現原音。除了常規的藍牙,唱機,和3.5mm接口外,還支持模擬線路,USB數字信號,數字光纖等,可謂非常豐富。輸出方面雙通道2個60W功率也足夠一般的發燒友使用,如果對于觀影和游戲有更高的需求,還能搭配自家的R-10SW低音炮組合使用,可以說是一機多用,移動起來也方便。無論是新手HIFI玩家還是發燒友都能兼顧。

    目前618天貓Klipsch杰士旗艦店優惠后只需要2490的價格就能拿下,等于原價打了6折,性價比爆炸,有需求的消費者可以大膽沖。

    2)JAMO尊寶C707PA發燒有源音箱


    第二款要推薦的HIFI音響就是這套尊寶的C707PA發燒級有源音響。說到尊寶,這個來自丹麥的音響品牌也是世界十大音響品牌之一。尊寶在業界的聲音風格是以表現現代流行樂為主的北歐丹麥風,特點是聲音開放、清晰、通透,高中低頻都很平衡,沒有過多的渲染,也是各類HIFI發燒友的摯愛之一。

    C707PA發燒有源音響整體造型屬于那種既不失老牌音箱的沉穩,也符合現代美學的范疇。尊寶音響的技術底蘊非常濃厚,擁有多項創新的聲學技術,比如這套C707PA在高頻方面也搭載了尊寶引以為傲的DTT技術和ADW技術,DTT高音減震技術能有效的將高音單元和前障震動進行分離,使得高音部分失真率低,聲音更加的清晰和細膩,還有ADW抗衍射波導技術的加持,、TDR減少高音失真技術等。這些技術使得尊寶具有高解析力、低失真、動態反應快等優點。每一項拿出來都是HIFI界的核心技術,深得人們喜歡。

    而在中低頻方面,這套有源音響依舊不會讓你失望,通過混合組合錐型錐盆技術(HCCC)+長沖程折環技術(LDS)+中心相位塞技術,能讓低音部分發聲體整體響應更快,聲音緊湊而純凈,帶來低沉的低音聲效,并兼顧不同頻段聲音過度的平滑性。聽起來舒服,干凈,有力。

    這套北歐聲學調教的HIFI曠世經典多功能書架音響,不僅有多達5個不同配色,而且在配置接口方面也非常全面。支持藍牙5.0高清輸入,3.5mm傳統輸入,唱機輸入,USB接口輸入,光纖輸入,RAC模擬信號輸入等等,幾乎可以連接常見的所有音源,受眾面非常廣闊,適用于多種使用場景,而且還自帶低音炮輸出接口,對于喜歡重低音的朋友用來拓展也很友好。

    目前618天貓jamo旗艦店優惠后只需要3590的價格就能拿下,約等于原價打了8折,對于一款多功能的發燒級經典書架音響來說還是很劃算的。

    3)JAMO尊寶典雅CLASSIC3發燒級HIFI書架音箱+ONKYO安橋A-9110 2.1聲道HIFI合并式功放機


    對于喜歡無源音響的HIFI玩家,這套入門既發燒級的尊寶CLASSIC3發燒級HIFI書架音箱+ONKYO安橋A-9110 2.1聲道HIFI合并式功放機的組合就是一對非常完美的搭檔。

    尊寶的典雅系列相信很多HIFI老玩家都很熟悉了,均衡出色三頻,原汁原味的北歐丹麥音是它最大的特點,口碑和銷量也一直都很好。這套典雅CLASSIC3發燒級HIFI書架音箱同樣繼承了尊寶的優良傳統,外觀上簡約典雅,做工精致而出色。而且隨機還配送有磁吸的個性網罩,可以根據家里風格來搭配使用。

    典雅3采用的是1英寸的球頂絲膜高音+6.5英寸具有中心相位塞技術的中低音組成,高音部分依舊有自家的DTT減震技術和TDR減少高音失真技術,能有效阻隔箱體震動帶來的音色模糊和雜音,從而保證高音部分清澈不失真。中低音的中心相位賽和錐型錐盆技術(HCCC)能讓低音部分發聲體迅敏而有力,聲音緊湊而純凈,帶來低沉的低音聲效,這對高低音的組合過度非常自然,沒有多余的震動和雜音,6歐的阻抗也很好推動。

    作為一款無源書架音箱,它相比有源音箱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能借助更多的箱體空間來達到更好的音效,特別是這種本身體積就不大的書架音響。

    推薦和它組合的這臺安橋A-9110 2.1聲道HIFI合并式功放機,也是一臺純正的音樂功放。安橋作為日本的知名音響品牌,其功放在業內的分量也是足夠的大,世界上第一臺THX?認證的功放就是安橋發明的。在很多HIFI玩家的心里,安橋的功放就代表了好品質的音效保證。

    這臺A-9110 2.1聲道HIFI合并式功放機支持2路75W的功率輸出,內部采用大電流的EI變壓器和抗共振的技術底盤,還有安橋的WRAT寬頻放大技術,對于動態音樂的響應非常出色。

    獨特的相位匹配低音增強技術,帶有直通模式,能對輸入信號進行更快速直接的響應,獲得更加準確的原始聲音,也能滿足更多低音愛好者的個性需求。這款功放的輸入和輸出接口也足夠普通HIFI玩家使用,4組獨立的RCA輸入+唱機輸入+RI輸入,一組RCA輸出和低音炮輸出,而且帶有獨立的有源音響輸出接口,適用范圍更廣。

    這套尊寶箱子+安橋功放組合的特點是音色溫暖飽滿,具有活力,動態響應出色,對于人聲,爵士,現代流行音樂都有不錯的表現。目前618尊寶典雅3的優惠價是1980元,而安橋A-9110的優惠價是2180元,加起來4000元出頭的價位就能拿下,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4)MAGNAT密力503發燒級三分頻無源書架音箱+NAD C328專業hifi發燒合并數字放大器立體聲大功率家用功放機


    對于喜歡三分頻的HIFI發燒友,這套密力503發燒級三分頻無源書架音箱+NAD C328大功率家用功放機的組合也是一個非常棒的選擇。

    說到Magnat(密力)這個HIFI音響品牌,在國內認識的人并不算多,但是作為一個德國殿堂級音響品牌,憑借其獨一無二的聲學技術設計、和德國人特有的一絲不茍的嚴謹,它制造的音響產品在HIFI業內也備受音樂愛好者歡迎。這套密力503簽名版三分頻的無源書架音箱,外觀設計方正嚴謹中略帶一點朋克風,高音頭上的小金標也表明了它的身份,Hi-Res的認證來頭可不小,高頻能上到40Khz以上,實力相當強悍。

    三分頻的設計,把傳統的高音部分拆解為一個1.2寸的FmaxSignature球頂高音和一個0.75寸的FmaxSignature球頂超高音,把高音再延申到更高更廣的寬度,高達50KHZ的聲音延申能還原更多的聲音細節,絕對是高音發燒友的摯愛。而6.5寸的紙盆中低音單元也采用了通風式的音圈設計,能帶來更大的動態響應速度,使得低音低沉有力。經過優化的三分頻設計使得這套箱子的音色更加清澈,摒除了多余的震動和雜音,是一套不可多得的三分頻發燒友音響。

    要發揮這套密力503的音色,組合上加一個NAD的C328專業hifi發燒合并數字放大器立體聲大功率家用功放機再適合不過了,作為一臺專業發燒級的HIFI功放機,它的混合數字放大技術,超低的失真度,動態推力強悍等等都是它的特點。

    NAD的這套C328,支持單個通道50W的功率輸出(8歐,額頂THD,雙聲道驅動),除了傳統的HIFI音源,它能很好的兼容市面上的大部分音源,自帶6.5mm標準耳放接口和唱機接口,高清藍牙無線連接的加入對手機電視和投影的連接也更加的方便。

    作為NAD的招牌技術動態氣囊功率在C328上也沒有缺席,在交互式電源和D類放大模組的加持下,C328能在超寬的頻率范圍內快速的響應,在某些需要大功率響應得場景下瞬間提升推力(瞬時最大功率166W,4歐)。而FDP的全輸出也能做到幾乎無損耗,推力非常強悍。除此之外,它在待機模式下的功率也非常低,只有不到0.05W,環保節能也非常出色。

    這套密力箱子+NDA功放組合的特點是三分頻音色干凈清晰,動態和高音響應出色,而且推力強悍。目前618密力503的優惠價是3580元,而NAD C328的優惠價是3780元,優惠給力,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5)MAGNAT密力Humidor高端小眾無源書架音箱+NAD C368混合數字DAC解碼功率放大器


    最后推薦一套高端發燒級特別適合小空間使用的組合,密力Humidor高端小眾無源書架音箱+NAD C368混合數字DAC解碼功率放大器,主打高端+小空間。

    密力Humidor這套2.0聲道的無源書架音箱也叫雪茄盒,主打高端HIFI發燒級別,特點是精致小巧,能力出眾,是小空間發燒友必選之一。

    別看體積小,內部卻大有文章,它采用加寬折環的絲膜球頂高音能對高音的延申上升一個臺階,精準還原高音音色。而低音同樣出色,采用陶瓷鋁錐盆的三明治結構,具有硬度高,阻尼大,聲音渾厚穩定的特點,下潛非常給力。這套高低音的組合能帶來34hz-50000hz的超大頻響范圍,真正的為HIFI發燒友量身定做,可以說是小空間的發燒首選之一。

    與密力雪茄盒組合的功放推薦這臺NDA的C368混合數字DAC解碼功率放大器,支持最新一代的混合數字放大技術,能有效降低失真。由于采用了模塊化設計,后期的DIY升級也很方便,屬于一臺個頭小能力大的發燒級混合數字功放。內部采用定制的UCD電源放大模組,能連續輸出雙通道80W的平均功率以及瞬時120W的峰值功率,動態響應非常出色。

    作為NAD的招牌技術動態氣囊功率自然也沒有缺席,在專業放大模組和交互式電源的加持下,C368能實時動態調整輸出功率,在某些需要大功率響應得場景下化身渦輪增壓,瞬間提升推力,深得HIFI發燒友的好評。而FDP的全輸出也能做到幾乎無損耗,推力非常強悍。在連接方面支持APT-X高清無損藍牙連接,對于手機電腦的音源也更加的友好。

    這套密力箱子+NAD功放組合的特點是高端小巧,頻響范圍大,推力足夠,動態響應出色,為頂級發燒友而生。目前618密力雪茄盒的優惠價是6890元,而NADC368的優惠價是6980元,特別適合小空間和追求完美的HIFI玩家。

    4 小結

    HIFI音響的選購,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是選擇有源還是無源,還要結合自家的實際擺放位置和預算來決定。

    推薦的5套HIFI音響產品都是今年618優惠給力,而且音色出眾的專業品牌,既有杰士的號角音箱,也有尊寶的丹麥之音,還有密力的三分頻和雪茄盒,這些都是經過市場驗證口碑較好的HIFI音響,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放心選購。

    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而生態也是需要通過時間來沉淀的。錯過3年時間的小米平板5,顯然不可能剛出道就拳打iPad Pro,干翻華為MatePad Pro,一夜之間完成逆襲——這不現實。

    我更感興趣的是,小米平板5在日常使用中的優缺點,以及橫屏生態的完成度。

    在開箱之前,我想強調一句話:“吸引用戶的是配置,留住用戶的是生態。”

    重新回歸,第一印象

    因為67W充電套裝是另外獨立包裝,小米平板5 Pro的包裝盒十分簡約,配件只有一個3.5mm耳機孔轉接線。

    包裝盒背面右下角會備注屏幕的生產廠商,我這臺是6GB+256GB的黑色版本,供應商是華星光電。

    機身中框采用鋁合金材質,中框硬朗,握在手里能明顯摸出“棱角感”。

    兩邊都有揚聲器開孔,采用側面指紋方案,旁邊是音量上下鍵。這兩個實體按鍵的做工很扎實,回彈力度緊致,反饋感較強。

    后蓋是塑料材質,但是摸起來也不像塑料一樣油膩,也不像金屬、玻璃一樣冰冷,有種親膚材質的感覺。

    屏幕是四邊等寬設計,屏幕比例和華為MatePad一樣是16:10,看上去比較細長。重量是515g,捧在手里追劇很輕松,不過打競技類手游時,感覺有些吃力。

    驍龍870性能測試

    驍龍870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今年安卓陣營大名鼎鼎的“救火隊長”,各大廠商都在用。而且平板電腦的散熱條件更好,小米平板5 Pro上這顆驍龍870,完全可以發揮出100%的實力。

    雖然沒有懸念,我還是測試了一下小米平板5 Pro的跑分。室溫用空調控制在26度,系統版本是最新的MIUI12.5.7,歷經3輪測試取中間值,結果如下。

    這個成績,符合驍龍870的正常表現。而且平板電腦的散熱面積大,所以性能持續釋放能力更好。即使在安兔兔高壓測試中,后蓋摸起來只是有一點溫熱。

    我認為對11英寸的安卓平板來說,玩游戲不是主要的應用場景。因為平板電腦太笨重了,打競技類手游不如手機靈活。

    機器懸空握持狀態下,會明顯感到平板“往后倒”的沉重感,要手指用力支撐,才能維持平衡——這是10英寸以上平板電腦的通病,iPad Pro也一樣。

    當然,像植物大戰僵尸這種休閑游戲,肯定是大屏更爽,但是這類游戲需要很強性能嗎?

    當前最重要的,并非游戲性能,而是平板橫屏生態,以及獨有的生產力場景。如果只能用來追劇、看網課、玩消消樂,即使用驍龍888 Plus,也不過是徒增功耗。

    2.5K屏感知不強

    毋庸置疑,屏幕素質是小米平板5的核心賣點,也是它敢和iPad Pro一較高下的資本。

    說實話,從iPhone 11換成小米平板5 Pro之后,我并沒有感到畫面變得更清晰。后來才注意到,這塊屏幕的PPI是275,而iPhone 11的PPI是326,iPad mini5的PPI也是326。

    平板電腦上的2K,和手機上的2K不是一個概念。因為分辨率不等于清晰度,決定清晰度的是像素密度——也就是PPI。

    當然,小米平板5的PPI還是比iPad Pro高的。

    只能說,這塊2.5K屏的意義在于可以縮放4K視頻。但是經常找電影資源的人應該都知道,視頻資源一般分為4K、藍光1080P。但是很多主流影視作品都不支持4K,2K資源更是幾乎沒有。


    “硬件先行”的120HZ

    最明顯能感知到高刷屏的,當然是游戲場景了。市面上不少手游已經更新了90HZ、120HZ模式,其中小米平板5適配了幾個?我下載了5款支持高刷新率的手游,發現都不支持開啟90HZ以上的幀率。

    可能是因為小米平板屬于新品,還需要等開發者適配。

    不過讓我感到驚喜的是,絕大多數日常應用都適配了120HZ。而且切換應用、刷信息流、手勢滑動等場景,基本都能穩住114HZ以上,沒有明顯的挫頓感。

    而且在某彈幕視頻應用中,如果開啟彈幕,刷新率不會鎖60HZ。雖然視頻的幀率不高,但是彈幕、應用界面會以120HZ進行刷新。

    所以,120HZ刷新率到底有什么用?我專門找了一個4K+120HZ+10bit的超強畫質視頻,在這么恐怖的畫質下,小米平板5 Pro能保證視頻幀率在118 fps以上,觀感真的非常絲滑。

    強烈推薦各位體驗一下高刷4K視頻,這真的是對眼睛的一場洗禮。只能說,120HZ在現階段確實屬于“硬件先行”的技術,但并不是毫無意義——它給了我們想象的空間。

    橫屏適配現狀

    1,平行視界

    判斷一款平板電腦的生態如何,最重要的是要看橫屏體驗。說實話,iPad的橫屏生態也不怎么樣,大多數APP都沒適配HD版本,只能強制“豎屏使用”。對比起來,MIUI for Pad的平行視界,反而主動性更強。

    小米平板5的“平行視界”操作邏輯是:APP首頁固定為“左半屏”,下一級頁面擴展成右半屏,從而鋪滿整個屏幕,把“豎屏”界面擴展成“橫屏”。

    分屏的優點是看起來更美觀,缺點是閱讀體驗不夠沉浸。有一個做得比較好的地方:一些高度適配“平行視界”功能的APP,在橫屏模式下,可以自由調整左右分屏的窗口大小。

    當窗口可以自由調節的時候,閱讀體驗就得到了保證,橫屏模式的實用性大幅提高。由此可見,“平行視界”雖然目前有各種缺點,但不失為一種“下限很低,上限很高”的解決方案。

    重要的是,針對一些需要沉浸式體驗的熱門應用,MIUI for Pad專門為它打造了“橫屏模式”。比如微信讀書,可以看出它根本沒有適配安卓平板,默認打開是豎屏的。

    但是一旦你開始閱讀,界面會自動“拉升”為橫屏——雖然原理我不懂,但是我大受震撼。看到這里,我突然對安卓平板的未來有了信心。

    2,應用分屏

    學生黨“剛需”的應用分屏也安排了,在多任務后臺長按應用窗口,點擊分屏按鈕,APP會固定分屏到左邊——可以理解為分屏的「主應用」。

    對比一下,iPad的分屏是“階段性”的,隨著當前應用關閉,兩個分屏會一起消失,比較適合用來邊讀書邊做筆記。

    和iPad OS不一樣的是,MIUI for Pad的分屏是先固定一個APP,該APP的優先級別高于一切,再開啟另一個APP則會自動分屏。

    被固定的APP就算退回桌面也不會消失,很適合跨多個平臺來查閱信息,自由度更高。

    3,小窗模式

    MIUI的小窗模式,是小米平板5 Pro明顯比iPad更自由的地方。在多任務后臺長按應用窗口,點擊小窗按鈕,就可以把APP界面變成豎屏的懸浮窗。

    窗口大小可以調整,還可以“懸掛到”右上角。遇到更新游戲資源包的時候,我就把APP掛到屏幕右上角,然后去干別的事,非常方便。

    安卓平板雖然生態不如蘋果,但是一旦涉及到多任務場景,安卓平板的“自由度”明顯更高,用起來更像是Windows系統。

    小米平板業務已經擱置了3年,生態上都得重新摸索,還處于“猥瑣發育”的狀態。不過即使如此,MIUI for Pad已經基本成型,沒有辜負我的期望。

    米粉苦等了3年的“逆襲”,或許已經拉開了序幕。

    “生產力”

    我體驗了一下小米平板5 Pro的官方鍵盤保護殼,它采用磁力吸附技術,平板輕輕貼上去就可以對準。

    缺點是,磁力吸附的吸力只能保證平衡,如果將平板倒過來晃動,是很容易脫落的。

    鍵盤是較為緊湊的63鍵,通過“POGO PIN觸電直連”技術和平板連接,不需要配對藍牙,也不需要充電,并且延遲非常低。

    鍵程為1.2mm,按下去有點輕柔,但是觸底后回彈力度很強,沒有那種“松松垮垮”的廉價感,手感不錯。

    目前WPS已經適配小米平板,基礎的文字辦公都能勝任。而且比起輸入體驗,我更在意的是中文輸入法。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由于iOS的限制,iPad連接鍵盤不支持第三方輸入法,打字非常不準確。作為安卓陣營的一員,小米平板不存在這個問題,百度、搜狗、訊飛隨便選。

    當然,在專業級應用方面,安卓生態確實有一定差距。iPad上的正版Photoshop,功能幾乎可以達到桌面級別,而安卓生態……只能說Adobe暫時還不夠重視。

    記筆記方面也是,iPad有OneNote、notability等王牌軟件,安卓平板只有次一級的OneNote、云記、Noteshelf。

    不過,2499元只能買到32GB的iPad 8,32GB就別提專業生產力了。

    同時,安卓平板的生產力真的并沒有那么差。碼字有WPS,剪輯有剪映,修圖有Snapseed,記筆記用OneNote。干柴已經澆上了油,就差點一把火。

    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小米平板5 Pro可以在較低的價格內,得到一流的影音娛樂體驗,同時滿足基本的“生產力”需求。

    至少用著小米手機的用戶,不需要去買華為、聯想、蘋果的平板了。


    即將上線的PC模式

    目前小米平板還不是完全體,據我了解還有MIUI+、PC模式等等還沒上線。

    通過破解的方式,我提前體驗了一下即將上線的PC模式。先打一個預防針:PC模式正在內測,有BUG很正常,我只是先帶大家看一看“未來”。

    1,在PC模式下,除了個別定制的APP,大多數APP都是以默認的豎屏窗口打開。因為可以同時多開多個應用,6GB的的運存也就有了意義。

    2,PC模式的核心體驗就是瀏覽器,小米內置瀏覽器變成桌面端的形狀,而且默認打開桌面端網頁,體驗很接近筆記本電腦。

    3,但是如果換成第三方瀏覽器,比如Chrome、Edge、360,在未適配的情況下,它們依然是豎屏窗口——吐槽一下,Edge在平板系統中明明可以用橫屏,換成PC模式反而不能用了。

    4,連接藍牙鼠標后,“鼠標”右鍵不可用,交互本質上還是“觸摸”。絕大多數需要用到鼠標右鍵有關的功能,在PC模式上都用得不太舒服。

    5,鍵盤多任務切換的交互還沒做好,前臺程序會擋在前面,導致你看不見切換任務的過渡動畫。如果前臺應用是全屏模式,通過鍵盤無法切換任務,要呼出底層的任務欄才能切換。

    6,多任務切換,很明顯還是手機上的交互,快捷鍵只能呼出“多個任務”的卡片,最后還需要用手指或者鼠標再點一次,才能切換到我想要的應用。它不像Windows、macOS一樣,只用鍵盤快捷鍵就可以完成整個過程。

    當然,PC模式是一個正在內測,還未正式上線的功能,這里只是搶先體驗,只能說未來可期。

    對小米平板5 Pro的總結

    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綜合對比各項配置,你會發現小米平板5 Pro確實做到了“同價高配”,可以說MIUI for Pad還很稚嫩,但是不能說它的硬件堆料不夠“厚道”。

    還是開頭那句話:“吸引用戶的是配置,留住用戶的是生態。”小米平板5 Pro現在的問題,就是配置雖然很強,但是缺少一個讓你非得選擇它的理由——問題出在哪里?

    用蘋果全家桶來舉例就明白了:只要登錄同一個Apple ID,在同樣的網絡下,當iPhone有來電的時候,身邊的iPad、MacBook都可以代替接聽。哪個離我最近,我就用哪個。

    而在小米平板5上,我暫時沒有看到這種不同設備之間的聯動——據說快了。

    在我看來,“跨屏協作”非常關鍵,它能讓小米平板5 Pro的口碑從“性價比還不錯”,變成“米粉的最佳選擇”。小米手機的市場份額已經是全球第二,僅次于三星——如此龐大的用戶能帶來多少份額?

    最后做個總結,筆者認為小米平板5 Pro的配置,確實是同價位的佼佼者。不過,MIUI for Pad的完成度,目前只有70%左右,希望能盡快趕上去。

    編輯|黑貓評測 校對|Schu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