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K電視出現的初期,內容資源與硬件的不匹配一直是擺在電視整機廠商面前的一道障礙。而進入2020年以后,8K分辨率內容制作以及游戲硬件的躍進式發展則緩解了內容端不足的問題。如今,無論是高端的智能手機、微單相機還是獨立顯卡,都已經開始支持8K內容的制作與輸出。
作為在顯示產業中具備深厚積累的三星,同樣也不會放過8K發展的風口,從年初的CES上就可以看到,無論是電視這樣的大屏顯示設備還是全新的旗艦級電競顯示器,都展現出三星對于高分辨率與高刷新率的技術搶先布局。
前不久,三星又推出了Q700T系列產品,作為8K顯示與QLED面板雙技術加持的產品,鈦媒體也在第一時間拿到了75英寸的版本并進行了體驗。
正面的極簡設計
三星QLED 8K電視Q700T的整體機身采用的是黑色的設計,底部的支架也是較為常規的兩側支撐結構,觀感上非常簡潔。從正常的視距看這臺產品,正是由于極其簡單的線條勾勒以及四邊幾乎等寬的邊框處理,使得屏占比表現非常高,結合75英寸的顯示面積,如果放在客廳當中,既可以獲得不錯的視覺沉浸感也可以與不同的裝修風格搭配。
底部邊框
在機身的材質應用上,可以看到底部的前邊框采用了金屬的材質,具備微微的反光,底部中間則有三星的logo,沒有做多余的裝飾。機身的邊框與背板則更多地應用了塑料材質,盡管如此,整機的重量仍然不輕,含底座的重量達到了35.6Kg,需要兩個人才能完成對于主機的移動。
全面的接口設置
三星QLED 8K電視Q700T搭載的接口十分的全面,包括4個HDMI、2個USB,同時保留了數字音頻輸出的光纖接口以及AV輸入接口。電視本身支持Wi-Fi連接,三星也為其配備了傳統的RJ45網線接口,但是較為遺憾的是不支持Wi-Fi 6的網絡連接技術,如果想要獲得最佳的8K視頻在線流媒體體驗,可以通過高速有線網絡接入。
三角支架
該產品采用的傳統雙三角結構支架,安裝的方式分為兩步,首先要將卡扣進行固定,然后再加上兩顆螺絲固定。安裝完成后,電視的固定非常穩固,對重達35Kg的主機進行支撐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遙控器
三星搭載的這套智能電視系統,非常類似于手機的操作邏輯,與之匹配的遙控器設計也采用了更加簡單明了的按鍵布局。底部的返回、主頁和播放/暫停鍵,是不是一眼看去就有安卓三大金剛按鍵那味兒了,另外在頂部設置的語音按鍵也可以方便用戶隨時召喚Bixby助手。
主頁面
進入顯示界面,首頁給人的感覺并不像國內電視廠商所采用的橫列或者瀑布流式的設計,相比之下,菜單與內容的層級更多一些。更加類似于一套桌面系統的感覺。
自定義
同時,它所具備的是更多的可定制選項,可以根據用戶的喜好對應用排布進行自定義,對于內容的服務形式更加被動,不會將所有的內容全部堆疊到觀看者面前,讓人感覺比較清爽。
底部設置界面
在8K分辨率這條全新的技術賽道當中,目前能夠進入大眾消費者價格承受范圍內的只有傳統的液晶顯示以及三星的QLED兩種技術,近年來在高端市場不斷受到追捧的OLED技術在8K分辨率產品中,目前仍然處于少數應用且造價極高的存在。因此可以說在8K電視上,普通用戶能接觸到的最好顯示技術就是QLED。
不同預設顯示模式
與傳統的液晶顯示相比,QLED在觀感上帶來的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顏色的表現力更加出色,得益于使用量子點材料的背光源,使其能夠表現的色彩范圍更大,每個像素點可以呈現出更加精細的顏色,從而提升畫面的對比度。
明暗顏色更加分明
此外,三星QLED 8K電視Q700T還搭載了全陣列背光系統,通過對背光控制區域的進一步細分,來實現對不同顏色、明暗場景的進一步精細調整。鈦媒體今天體驗的這款75英寸產品采用了16個全陣列直入式背光控制區域,可以看到對于畫面中暗場的控制可以做到更加準確,從而獲得純黑背景與突出畫面主體的效果。
更高的對比度與顯色能力
從實際的觀感來看,三星QLED 8K電視Q700T呈現的畫面對比度和顏色的顯色能力都讓人印象深刻,配合自身的高亮度以及符合HDR10+標準的表現力,像風景展示片這樣的片源,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畫面中的巖石、植被、天空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色彩還原,顏色十分艷麗,不同顏色之間的區隔也更加凸顯。
1/4畫面依然銳利清晰
而8K分辨率(7680×4320像素)與三星量子點8K處理器的加持,也使得畫面的每一幀都可以定格成為清晰壁紙,即使站在電視前觀看1/4的畫面內容,依然可以獲得清晰銳利的畫面。毫不夸張的說,電視就像是具備“顯微鏡”功能一樣,無論離得多近都可以看清楚畫面中的任何一個信息點。
不同的鎖屏風格
說完了畫質表現,回到電視日常與用戶交互最緊密的“系統”層面,關于三星QLED 8K電視Q700T所搭載的智能系統,在體驗中還發現了一些非常人性化的細節。比如三星專門為其打造了一個鎖屏壁紙模式。在該模式下會自動調整屏幕的色溫,同時會滾動播放壁紙,降低顯示功耗、提供更加護眼的表現同時,也讓電視具備更強的客廳裝飾作用。
語音直接操控設置
系統內的Bixby AI助手也給了人很大的驚喜,其中一點是所能觸及的系統控制層級很深,很多的電視設置都完成了與語音系統的打通,因此語音助手不止是那個搜搜片、查查天氣的語音播報員,對于繁雜的系統設置不熟悉的用戶,也可以通過它完成操作,這點是很多電視系統都沒能做到的。
語音響應速度非常快
另一個是語音的響應速度,普通的語音系統甚至包括手機上的小愛同學、Siri,都會在語音指令結束后有一個明顯的“停頓”,才會對使用者做反饋,而三星的Bixby AI助手用起來讓你覺得幾乎就是在與真人溝通一樣,沒有遲疑直接給予回答,即使快速進行天氣、內容、設置的語音指令切換,響應速度依然非常快。
三星QLED 8K電視Q700T從定位上來看并不是一款旗艦產品,而是將8K與QLED技術推向普及的大眾化產品。但是從體驗中可以看到,在核心的畫質、交互體驗上,產品并沒有一點縮水,三星同樣為這款產品賦予了旗艦級的畫質表現以及迅速的系統響應能力。
對于多數用戶而言,畫質與尺寸依然是選購電視的最重要參數,一臺兼顧QLED、8K分辨率,更具性價比的電視,無疑是更加具備性價比的選擇。(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鄧劍云、編輯/項歐)
者 | FoFo降臨(酷友)
這是你能在酷安看到的關于三星 Galaxy Tab S7 最詳細最用心的圖文。沒有人云亦云,沒有口誅筆伐,有的只是一顆回歸使用者本身的去誠摯體驗的心。
PS:相信肯定有人想問為啥板皇不是 Tab S7+,這還用問嗎?那么貴我哪里買得起啊。S7 我姑且稱他為二皇子吧,四舍五入也可以繼承皇位了。
買平板的原因:因為我只有一個臺式電腦,放假了不方便攜帶。就很希望有一臺設備能帶來帶去使用。要求它能勝任修圖,輕度剪輯,學習,影音和做文檔。一開始想的是輕薄本,聯想小新 Pro13 4800u。但是期末復習的時候用了用女朋友的輕薄本發現,這玩意要說有用吧,也有。但就是感覺差點意思,要是能加上觸控和手寫,再來個高刷屏幕就完美了,可惜換不得。這樣一來二去我的主意就打到平板身上了。
預算方面:5k 內
首先想到的是 iPad Pro3 11 寸,相信不用我多說,A12X+120hz 屏幕,確實是極致。它是很多人的選擇,也是當時我心儀的對象。可無論是網上還是身邊用著的朋友,他們都得忍受著一個通病,會彎,而且不可逆轉,這點讓我耿耿于懷。還有就是如果我買它的話得再買一支 Pencil 2,新的得小 1k,二手也要個 700+。而且 5k 能否拿下一塊沒有問題的還是未知數,我這預算只能看看咸魚,而咸魚里果子的水深不見底,那些奸商拆機改序列號等操作實在讓人頭大。所以這也讓我本來想買 iPad Pro3 11 的心變得糾結不已。
在機海中尋覓了許久,它出現了 —— 三星 Galaxy Tab S7。
本想在網上找一些關于它的評測看看,可是大多數評測都是關于它大哥 Tab S7+,關于它的,既用心又詳細的測評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在網上能看到的對它最多的評價就是屏幕垃圾,發黃。這讓我心頭不悅,因為我玩攝影,買平板的目的有一個就是想著能用它來修修圖調一下色。但是無論別人說的多好,或者說的多糟糕,都不如自己親自去看一眼。于是我決定前往三星直營店一探究竟,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地鐵,直奔深圳海雅繽紛城五樓的三星。找到 S7 后,我便把我想知道的,想試的,全都試了一遍。這一坐,就是兩個小時。如果你要問我試玩了那么久 Tab S7 是什么感受?我只能說:太 tm 牛了!(PS: 出來之后我還特意去的 Apple 玩了下 iPad Pro 2020 和 iPad Air 4)
回家后沒有多想,打開某寶,港版全新 s7 金色 8+256,WLAN,4468 (國行同配置 5k7),直接全款拿下,發順豐,香港到深圳,很快啊,啪的一下,第二天就送到了。
配件方面買了一個羅技的 k380,某東官方店 149 (三星官方的鍵盤實在不便宜);還有一個某寶買的帶息屏的梵高星空保護套,35。
廢話不多說,上圖。
Galaxy Tab S7 & logitech k380
SAMSUNG&AKG
雙攝和磁吸 Spen
Galaxy Tab S7 & 梵高《星空》
截止至寫這篇圖文的時候,我拿到 Tab S7 已經使用了整整一個星期了。
下面來說一下我的使用體驗。
高通驍龍 865+,8+256GB,支持 1TB 的 TF 卡儲存拓展。
開箱后第一時間跑了一下分,室溫 23 攝氏度。
安兔兔跑分
安兔兔最新版跑分 60w+,對于驍龍 865 + 來說,這個分數似乎有點偏低。三星保守的調教策略也可見一斑。雖然性能不及恐怖的 a12x,a12z 和 a14,不過也足夠強,位列當前移動設備第一梯隊。配合三星深度定制的 OneUI,行云流水般的線性動畫,使用起來如絲般順滑。
游戲測試方面,和平精 90 幀跑滿,基本不會掉幀,體驗優秀,可惜現在好像開不了 120 幀。QQ 飛車手游 120 幀體驗非常舒服,幀率高得甚至讓我有點頭暈,基本不掉幀。王者和 LOL 手游這種不太吃配置的 MOBA 類游戲就不用多說了,輕輕松松滿幀運行,擁有寬廣的視野。原神方面,也沒有什么問題,能夠十分堅挺地愉快玩耍。游戲表現稱得上是優秀。
不過發熱也是有的,但奇怪的是只熱一邊,另一邊是涼的的,可能是散熱只放在一邊吧。網上也沒有拆機視頻,咱也不清楚。不過平板這龐大的散熱面積,而且發熱的程度可以說只是溫熱,所以也無需擔心。盡管現在我已經基本不玩游戲了,但為了對我寫的東西負責,所以還是花時間對游戲進行了實測。
作為在網上被罵得體無完膚的部分,值得好好說一說。
為什么我在店里看了之后就決定買了呢?因為我本來抱著看看屏幕到底有多黃的心態去看的,結果我發現壓根不黃??在店里試玩的時候我向店員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店員說 S7 不會發黃,應該是發白。但我不敢茍同,以我個人的觀感是白色白得不夠通透。我此前用了一年多的三星 s10,眼睛可以說都被那塊 2k 屏幕慣壞了。但是我看 s7 的屏幕時候,還是被這塊華星光電的 2500 X 1600 LCD 屏幕的色彩和精細度所震撼。值得稱贊的是,這塊屏幕是強制同時開啟 2k 和 120hz 的,而且沒有其他分辨率和刷新率可以選擇。盡管店員一個勁地讓我看 s7+,我都沒理他,因為我不想破壞我對 s7 的印象,我怕我看了它大哥之后就不想看它了。
話又說回來,我在網上看到有網友說港版買金色的話可以拿到新生產的 s7,發黃啥的現象會減弱甚至會沒有,我信了一波。S7 到手后第一時間檢查了屏幕,顯示效果可以說是一級棒。硬要挑毛病的話,就是你的眼睛貼著屏幕看,會發現白色不是那么純粹,有很少很少的偏色,也許就是他們說的偏黃?不過總體觀感十分的舒服。去 b 站看了 4k120 幀高碼流的視頻,那感覺,都要爽上天了。得益于它 16:10 的屏幕比例,基本上看所有比例的視頻或者電影,比例都很契合和舒適。
在 b 站觀看 4k120 幀高碼流視頻
提一嘴 akg 調教四揚聲器,配合杜比音效,我選擇的是音樂,全場景都是這個選擇。真的是爽到爆炸!原諒我詞窮了,可以說在平板電腦的影音體驗這一塊,它敢說第二,也只有它哥 s7 + 敢說第一了。
如果把 Tab S7 比作關羽關二爺,那 S-Pen 就是它的青龍偃月刀。
S-Pen 作為購買 Tab S7 的附贈品,卻展現出了令人難以忘懷的使用體驗。記得上一次使用 S-Pen,還是三星 Note 9 上面那一根。當時感覺很雞肋,實在想不通這玩意能有多大的意義。之后接觸了蘋果的 Pencil,才知道,手寫筆這東西,就應該是給平板準備的。目前能用筆的平板有不少,但是能用和好用真的又是兩碼事。平板作為一塊大面積的顯示屏幕,有無高刷和對筆延遲的反饋快慢給用戶的感覺是最直觀的。有些人說平板高刷感知不強,60hz 用的也美滋滋。對我個人而言,手機我現在用的是 1+7t,90hz 刷新率;臺式電腦的顯示器是 144hz 刷新率 (以前對 fps 游戲十分狂熱)。可能是被高刷新率養慣壞了,導致我在看一些 60hz 的平板或者其他設備的時候我就覺得十分難受,滑動時候的那種延遲感和割裂感讓我對它們好感全無。
蘋果的 Pencil2 在 air4 和 pro2020 上的體驗都挺不錯。但是我在用他們寫字的時候就感覺是在玻璃上面寫字,想來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人貼類紙膜的原因吧。
當我以為蘋果的 Pencil2 已經做得足夠好時,它來了 ——S-Pen。我永遠也無法忘記那天下午,當我拿起 S-Pen 在 Tab S7 上面寫下第一個字時的感受。它讓我再一次深深的感受到科技給人們帶來的便利,以及撲面而來的幸福感。用 S-Pen 在 S7 上面寫字的感覺,就好像在真正的紙上面寫字那樣,甚至寫得更加舒服,讓我忍不住想再寫。這也是為什么我在體驗過后就認定了它。官方宣稱 9ms 的延遲,4096 級壓感,搭載 Wacom 技術,一騎絕塵,配合這塊 2k120hz 的屏幕,稱得上是天作之合。真正想在移動設備上獲得非常棒的書寫體驗,我覺得就得像 S7 這樣,低延遲的筆加上高刷新率的屏幕。
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S7 配合 S-Pen,在書寫體驗上,把 iPad Pro 2020 和 iPad Air4 吊起來打。
下面是我做筆記時的場景,用 Tab S7 出廠預裝的 Noteshelf 來看 PDF 電子書,標記知識點。然后分屏,用三星筆記來記筆記。
左邊 Noteshelf,右邊三星筆記
三星筆記也可以導入 PDF,那為什么我不用它來看 PDF 書呢?因為好像三星筆記不能翻頁,而這個 Noteshelf 既可以導入 PDF,用各種筆來標記,又有一個很不錯的翻頁檢索功能。這兩個 app 配合使用,代替課本和筆記本是沒有什么問題的,至此基本可以確定,以后回學校上課,學習和復習就靠它了。
Noteshelf 的翻頁檢索功能展示
順帶提一下做辦公這方面,我用的是國產免費神器 WPS,所以也就不 care 微軟的辦公軟件是否收費了。配合鍵盤和筆使用起來,無論是做文檔還是 ppt 表格都相當不錯。
接下來不得不說的就是很多人詬病的軟件適配問題了,順帶談一談分屏體驗。
為安卓端平板專門做適配的軟件不多,不過不怕,因為安卓最不缺的就是辦法。想要在 Tab S7 上面獲得良好的軟件使用體驗,繞不開兩個軟件,一個是三星官方的 Good lock,另一個是 Rotation。
Rotation & Good Lock
先說 Rotation,這是款第三方軟件,酷安里面就能下載,功能就是強制橫屏,你也可以選擇強制豎屏或者強制跟隨系統,個人感覺強制跟隨系統最好用。
這個軟件可以解決安卓軟件在平板上不能橫屏的 90% 的問題,而且使用體驗也十分不錯。那還有 10% 呢?就是看視頻了。我常用的視頻軟件是 b 站。可是如果開著這個軟件強制橫屏來看 b 站的話,瀏覽主界面的時候還好,可一旦你點進視頻看,你就會發現你沒辦法全屏觀看和選擇清晰度,而且也看不了評論和簡介。愛奇藝和優酷雖然能全屏觀看,但在使用 Rotation 的情況下也會出現進入全屏后無法返回之類的一些問題,如圖所示:
(PS:用迅雷看下載好的電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使用 Rotation 中的強制橫屏觀看 b 站的下場
那怎么辦呢?解決辦法有兩個。第一個,豎屏選擇完視頻之后然后再橫屏觀看,但這樣就很麻煩了。所以我用的是第二個方法 ——Good Lock
這個是三星官方給出的軟件適配解決方案,首先去應用商店下載官方插件 Good Lock,然后打開 Good Lock,可以看到里面有一個叫 MultiStar 的東西。
Good Lock
點進 MultiStar,可以看到里面有一個 I ? Galaxy Tablet,再點進去。
MultiStar
進去之后再打開:如果可能的話,我將其水平轉動。
這個時候就可以了,但記得用這個就把 Rotation 關掉。然后這個時候就可以愉快地看視頻了。
現在再點進 b 站或者其他一些視頻軟件,會變成這樣。
界面變成像手機一樣,盡管不能全屏顯示,但是軟件的適配和操作上就舒服太多了(PS: 建議只在想認真看視頻或者電影的時候打開 Good Lock 里的這個設置)。
可如果你想一邊看電影一邊做別的事情比如聊天看資訊等就沒必要開了。就一直用 Rotation,然后看視頻的時候開應用小窗或者分屏就行 OK 了。
以下圖為例,模擬上網課的場景。打開分屏,一邊看視頻,一邊記錄筆記,一邊微信聊天。
模擬網課場景,播放視頻,記筆記,微信聊天
而像 QQ 和微信這樣沒有 HD 版本的社交軟件在使用體驗上也不用擔心,Rotation 的強制跟隨系統 / 強制橫屏專治各種不服。可惜的是現在只有微信可以讓平板和手機同時登陸。QQ 目前無解,除了使用年久失修的 QQHD 之外別無他法。至于傳文件的問題,我的解決辦法是小文件使用微信傳輸助手,大文件使用 Type-C 接口的讀卡器。
上面說了,我買平板的目的還有一個就是拿來修一下我相機拍的照片,調一下色。然后再簡單剪輯一些視頻。軟件選擇上,修圖方面不用多說,Lightroom。本來我看網上有人說 Adobe 給三星專門做了 for samsung 版本的 Lightroom,就是做了專門的優化,我飛到了港服的三星商店把這個 Lightroom for samsung 下載了下來,發現一些高級功能還是得付費使用。可我怎么會讓外國資本家賺我的錢呢?反手就是一個卸載,在酷安找了下了老哥們提供的全功能 Lightroom,使用體驗十分良好,修起 Raw 格式的照片來也沒什么問題。
使用 Lightroom 修 Raw 格式的照片
剪輯視頻方面,據說 adobe 也做了一個 Premiere for samsung,可我怎么都找不到。最后選擇了國產 app 剪映,其實還是挺好用的,該有的都有,用 Rotation 橫屏過來使用體驗也良好。剪輯 4k 的視頻時監看和回放也不會卡頓,最高支持導出 4k60 幀,865 + 的渲染速度也相當不錯,做做 vlog 和非商用級別的視頻綽綽有余。
剪映
Dex 模式就不單獨寫了,可以理解為看著像 windows 的模式,當你想分屏多任務的時候可以用,也許配合三星官方鍵盤套那個觸控板有奇效。但是我很少用這個模式,因為我感覺平板模式已經能滿足我的所有使用場景了。
評價: 4500 元及以下的平板產品里,獨孤求敗。
我個人使用三星 Tab S7 的經驗和感受大概就是這樣了。
我為什么寫這么多?因為我想給跟我當初一樣,對 s7 有想法的朋友,最真實體驗和感受,我不希望他們在對這款產品側目的時候,連一個像樣的,仔細的使用測評都找不到;也不想看到這么優秀的一個產品因為一句“平板電腦只有蘋果和其他”而被埋沒。既然這款產品沒人敢買,我來買;測評沒人想做,我來做。
我是 Ryan,我只走自己的路。
歡迎各位在評論區提問和提出想法意見~
T之家 5 月 28 日消息 據外媒 GSMArena 報道,三星正式發布了 Galaxy Tab S7 FE 與 Galaxy Tab A7 Lite 兩款平板電腦。其中 Galaxy Tab S7 FE 平板定位為次旗艦產品,用于娛樂、創意工作和多任務處理等,而 Galaxy Tab A7 Lite 則屬于低端平板系列。
這款平板支持 5G 網絡,采用 12.4 英寸 2560 x 1600 分辨率的 LCD 屏幕,長寬比為 16:10,搭載高通驍龍 750G 芯片,低配版為 4+64GB,高配版則是 6+128GB,均支持 microSD 擴容,可擴展到 1TB 大小。
另外,該設備擁有 10090 毫安時的電池,支持 45W 快速充電(需要自己購買,盒子里只有 15W 充電器)。該設備支持 Wi-Fi 5,藍牙 5.0,支持杜比全景聲。前置攝像頭為 500 萬像素,后置攝像頭為 800 萬像素。該設備還配有三星 S pen 手寫筆。
這款平板將有 Wi-Fi 和 LTE 兩個版本,LTE 版支持 4G 網絡。該設備采用 8.7 英寸 LCD 屏,分辨率為 1340 x 800,長寬比為 15:9,重量為 366 克,厚度為 8.0 毫米。該設備搭載 Helio P22T 芯片,低配版 3+32GB,高配版 4+64GB,同樣支持擴容到 1TB。
此外,該設備擁有 5100 毫安時的電池,支持 Wi-Fi 5 和藍牙 5.0,擁有雙揚聲器,支持杜比全景音。該設備的前置攝像頭為 200 萬像素,后置攝像頭為 800 萬像素,還擁有一個 3.5 毫米的耳機插孔。
IT之家了解到,Galaxy Tab S7 FE 平板電腦在 6 月 18 日在歐洲開售,價格方面,64GB 存儲版本的價格為 650 歐元(約 5050 元),128GB 存儲版本的價格為 700 歐元(約 5439 元)。
Galaxy Tab A7 Lite 平板電腦同樣在 6 月 18 日在歐洲開售,其 Wi-Fi 版本的價格為 170 歐元(約 1320 元),LTE 版本的價格為 200 歐元(約 155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