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烏鴉坐飛機
022年的Q4在整個DIY產品線中可以說是風云幻變,三大上游廠商INTEL、AMD以及NVIDIA先后推出了自家最強的消費級旗艦產品。尤其是以NVIDIA為最,新發布的GEFORCERTX4090顯卡成為了消費級顯卡新里程碑;而性能強勁的背后自是少不了強勁的供電支持,全新的12VHPWR接口最大功率達到了600W,這樣更換電源似乎是成了眾多GEFORCERTX4090顯卡游戲玩家的首選。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帶來航嘉最新推出的MVPP1200白金版電源的拆解評測。
MVPP1200白金版電源是航嘉最新推出的隸屬MVP系列、額定功率為1200W、80PLUS白金牌全模組電源產品,主要針對最新推出的處理器以及GEFORCERTX40系列旗艦顯卡而來的,其符合最新ATX3.0規范與配上12VHPWRPCIe輔助供電模組線。
先來看一下本體,沿用了航嘉MVP系列全黑化的設計,標準的ATX電源規格,在同樣1200W的額定功率來說算是較強短款的設計,可以兼容更多的機箱;表面黑化的處理,可以防止金屬表面氧化、更為耐用,用不易留下劃痕。
12cm滾珠靜音風扇,帶上魚鱗狀網格;同時風扇支持智能啟停技術,在一定閥值下風扇直接停轉狀態。
背部是電源的AC插座與開關位置
模組接口數量還是相當多的,提供了兩個12VHPWRPCIe接口、兩個8PinPCIe接口(紅色)、兩個8PinCPU接口(黑色)、24Pin主板供電接口,以及四個SATA及周邊設備接口。
航嘉電源的細節還是比較貼心的,大家可以多小圖中了解到哪個模塊接口的用途,實際接口都采用了防呆的設計,一般情況下,我們也不用擔心接錯錢。
四個周邊設備接口帶上防呆設計,不用擔心插錯
而這是此款電源的最強之處,提供了兩個12VHPWRPCIe接口,只不過附贈的只有一根12VHPWR模組線。
12VHPWR模組線采用了16AWG規格的線材,線材較為柔軟,可以有一定的彎曲走線,同樣接口標上600W絲印,證明線材可以支持600W的供電輸出,完全滿足RTX4090的供電需求。
再來看一下銘牌,80PLUS白金牌認證電源,額定功率為1200W,其中+12V采用單路輸出的設計,最大輸出電源為100A=1200W,其它的+5V|+3.3V最大輸出電流為25A,+5V待機輸出3A=15W。
拆解
風扇規格為12025,12cm規格的風扇,而看銘牌似乎是航嘉自家生產的風扇,而且還是直流無刷風扇,使用壽命更長。
航嘉MVPP1200白金版電源采用了高端電源中較常使用的主動PFC+半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DC結構,這結構的方案已經相當的成熟,同時有著額定功率高、轉換率高等優勢。
主PCB背面設計也是相當的工整,焊點飽滿,做工相當不錯。
航嘉MVPP1200白金版電源有著較為完整的EMI電路,其中一級EMI直接、AC輸入接口與電源開關直接整合到同一個PCB模塊上。
而二級EMI電路則在主PCB的上,有一對2個Y電容、1個X電容、1大1小兩個共模電感;同時還配上了獨立的NTC、MOV,以及繼電器。
散熱片分為兩段式的設計,整流橋與PFC開關管共用一個散熱片,而PFC二極管則是獨立的散熱片。
開放式線圈設計的FPC電感
兩個PFC主電容,規格為450V/330μF/85℃
主變壓器
電源的+12V輸出同步整流電路,MosFET直接一排在主PCB上,兩側利用散熱片進行輔助散熱。
+12V同步整流電路采用了固態電容進行輸出濾波
電源的+5V與+3.3V采用DCtoDC設計,同樣采用了固態電容進行濾波
底部+12V輸出同步整流電路PCB背部還配上了導熱墊進行輔助散熱
模組接口PCB上均有固態電容為各路輸出進行濾波
接下來我們就進行實機測試環節了。
測試
先來看看這次的測試平臺,處理器采用了i5-12600KF,配上B660主板,以及兩條DDR5-5200規格的內存;顯卡方面是七彩虹戰斧GeForceRTX4090豪華版,待機情況下,整機的功耗為92.79W。
在Blender測試中,顯卡功耗達到了305W,處理器功率為34.66W,功耗儀表顯功耗為395.5W。
再來更強一些的顯卡重度負責Furmark測試,顯卡來到了最大的TDP設計功耗447.76W,功耗儀表顯功耗為555.17W。
上一個測試已經驗證了MVPP1200白金版電源帶RTX4090顯卡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那么這次我們同步把處理器負載起來,處理器功耗為160.28W,顯卡功耗為447.72W,功耗儀表顯功耗為733.49W。
總結
總的來說,MVPP1200白金版電源是航嘉高端產品的又一力作,作為MVP系列的產品,做工用料轉換率等參數上都是相當讓人滿意的。同時符合ATX3.0規范,并支持12VHPWRPCIe供電接口使用MVPP1200白金版電源在高端市場上有一爭之力。
尤其是購買了RTX4090顯卡的用戶就別再用轉換線了,直接更換更大功率、轉換率更高、原生12VHPWRPCIe供電模組線的MVPP1200白金版電源更好,購買回來后戰個五年完全不是問題。
源是一臺電腦里不可或缺的部分,負責源源不斷地把從外界輸送進來的電能供給電腦的各個部分:顯卡、CPU、內存。如果把一臺電腦比作人,CPU是大腦的話,那么電源就是消化系統。把從外界攝入的食物轉化為人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物質,然后通過血液輸送到人體的各部,維持人的基本生命活動。
ROG雷神電源
對于一臺PC而言,電源是維持整臺電腦穩定運行的最基本要求,電源的優劣直接關乎到所有硬件的健康。對于剛剛開始接觸硬件的朋友來說,面對各種眼花繚亂的參數,什么額定功率、什么80PLUS認證、什么單路雙路,往往會出現不知道如何選擇的情況。書接CPU的選擇,本篇文章就帶大家看一看電源選擇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如果讓一個人推薦電源,他首先告訴你的一定是買xx瓦的電源,這里的“xx瓦”,指的就是電源的額定功率。
電源的額定功率指的是一臺電源正常工作能夠輸出的最大功率。如果一臺電源的額定功率是450w,那么這臺電源正常使用總的最大輸出功率就為450w。舉個例子,如果你現在整機所有硬件的功耗為200w,使用的是額定450w的電源,此時電源處于一個負載較低的狀態,就會輸出200w的功率給你電腦的其他硬件,是一個比較健康和安全的狀態。但是如果此時你的整機的功耗為500w,而你還是選擇450w的電源,則會出現幾種情況:
更形象的比喻就是:電源的額定功率相當于人消化系統承受能力的極限。吃的不多不少時(硬件總功耗約為電源額定功率的?時),在滿足人體生命活動需求的同時,消化系統也能較為舒服的進行消化,而一旦暴飲暴食,超過了消化系統承受的極限(額定功率),輕則打嗝放屁胃疼,重則上吐下瀉嗝屁。
那么如何選擇電源的額定功率既能保證電腦硬件都吃滿電又能讓電源在一個不高不低的負載下運行呢?正常情況下我們的選購原則是50%原則——硬件的峰值功耗約為電源額定功率呢50%。為什么這樣說呢?當然不是空穴來風。
電源能耗轉換率曲線
根據某一電源的功率轉化圖來看,在負載達到50%的時候,電源的轉化率達到了最大。
再把電源比作人體的消化系統。從嘴里吃進去的食物,就是實際功耗,而真正被人體吸收的部分,才是有用功耗,有用功耗除以實際功耗,就是電能的轉化率。電源在工作的過程中把220V 50Hz的交流電轉化成5V或12V的直流電輸送到電腦各部,這個過程中也損失了一定的電能。而當負載在50%的時候,電能的轉換率達到了最大,浪費的電能最少,工作狀態也最為良好。
所以在選購電源前,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整機功耗。
當然有人要問了:“我350w的峰值功耗你讓我選550w的我沒有安全感,能不能上1000w?”當然可以!你有錢上2000w的都沒事,只是轉化率低,會比550w的一個月多浪費幾塊錢的電費。
也有人要問了:“我電腦300w的峰值功耗,最近預算有點吃緊,能不能上450w的電源?”當然也沒有問題!450w電源帶300w的設備還是很安全的。
電源內的電子元件決定了一臺電源的穩定性。一般的,一臺電源主要由濾波器、保護器、濾波電路、變壓器、保護電路、電路部分、散熱部分七個部分構成。而每個部分有包含了很多的電容電阻控制器,正是這些細小的電氣元件決定了一臺電源的品質。
電源內部
一些電源把全日系電容作為臺式機電源的一個大賣點,因為相較于國產電容和臺系電容,日系電容擁有更好的電氣性能。不論是在耐用度上,還是過載性能上,或是濾波穩定性上,普遍優于另外兩種電容。所以在電源的選擇優先級上,呈現這樣一種規律:日系電容>臺系電容>國產電容。
過載能力,即超過額定限值以后能夠承受的能力范圍。在通信電源領域,設備有標稱額定值標示其所能承載的負荷,而設計時候往往會留有余量,該余量被稱為過載能力,通常用于描述UPS性能。
電源的濾波穩定性也是考察一款電源是不是優秀電源的標準之一。濾波器由電容、電阻和電感構成。優質的濾波器把“扎嘴”的雜波濾除,將電送進了各位“電老虎”的嘴里,而不讓他們扎著噎著。劣質的濾波器則不能有效的將雜波濾除,這讓臺式機里的各個用電器噎一口順一口,久而久之,身體就頂不住壞掉了。著名的“紅星炸彈”就是因為濾波不穩定造成主板等硬件燒毀而得名。
電源界的風云人物——紅星電源
顯卡的選擇和品牌關系不大,但電源的選擇一定要看品牌。好的品牌是有其好的理由的,在行業發展的過程中,優勝劣汰,好的品牌被保留下來越做越大,差的品牌逐漸被淘汰,丟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具體品牌的優先級如下:
1.80PLUS認證,一個電源節能認證,分為白牌、銅牌、銀牌、金牌、鈦金牌。從左至右能耗轉化率越高。
80 PLUS 計劃是由美國能源署出臺, Ecos Consulting 負責執行的一項全國性節能現金獎勵方案。起初為降低能耗,鼓勵系統商在生產臺式機或服務器時選配使用滿載、50%負載、20%負載效率均在80%以上和在額定負載條件下PF值大于0.9的電源。由美國政府自掏腰包,對于符合以上要求的,臺式機每套系統獎勵5美元,對于服務器每套系統則獎勵10美元。
80plus認證
2.單路和雙路12V輸出。原則上說是沒有性能上的優劣,不少對電源比較懂的玩家,會選擇單路12V電源,因為雙路12V每路的限流值比較低,出現過流保護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單路12V的電流往往比較大,出現幾率更小。
3.每瓦價格。個人的建議是盡量選擇0.6元/瓦以上的電源。事出反常必有妖,低于0.5元/瓦的電源有較大可能是虛標,電氣性能相較貴的電源有明顯劣勢,長期使用有硬件損壞的風險。
4.模組與非模組。個人認為區別不大,模組電源提供了更加自由的供電線插口,更加方便了走機箱背線。預算充足可以考慮入手模組電源。
在一臺電腦中,電源的選擇尤為關鍵,電源的好壞決定了其余硬件的穩定性。購置電源,大體上考慮以上幾項即可,如果有不到位的地方,還請各位批評指正。發文不易,也請各位多多點贊關注支持。
下篇預告:第三講——內存條選擇/CPU內存超頻二合一教程。
推薦閱讀:裝機,別在選擇上犯難——看三個重要參數選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