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關村最早建立的專業電子市場之一,北京硅谷電腦城對許多市民來說并不陌生。2019年5月,硅谷電腦城停業改造,短暫告別。“2018年10月,大廈啟動商戶清退工作。2019年8月上旬,最后一家商戶撤離。”業主單位海國投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疏解騰退后期,改造建設也同步進行。
斑駁的瓷磚外墻變為高低錯落的玻璃幕墻;略顯凌亂的室內賣場變為寬敞明亮的高挑大堂、共享空間、科研辦公區;昔日的商戶門店將被人工智能企業、人工智能研究機構、協會和眾創空間、孵化空間取代。幾個月后,硅谷電腦城將變身硅谷科技大廈,以全新面貌亮相。
“自改造提升伊始,運營團隊就不斷接到眾多高科技企業的咨詢洽商。”海國投項目負責人說,目前已開始面向各類人工智能企業、研究機構、協會,眾創空間、孵化空間等展開招商。
封條貼上,燈光熄滅。2023年11月,廣州崗頂新賽格電子城悄然落幕。曾經人聲鼎沸的電子賣場,如今只剩下一片寂靜。這是怎么回事?
還記得那個年代嗎?上世紀九十年代末,IT產業如火如荼,電腦城成了新時代的風向標。北京中關村的海龍電子城,廣州崗頂的天河、新賽格、百腦匯、太平洋,一個個響當當的名字,讓多少人趨之若鶩。
那時候,去電腦城就跟趕集似的,摩肩接踵都是常態。據說,海龍電子城每天的人流量能達到3、4萬人,全年超千萬!就連比爾蓋茨來了都驚呼:"這是全球最繁忙的店鋪。"
廣州這邊也不甘示弱。太平洋電腦城號稱"中國最大電腦市場",日均人流6、7萬,促銷時更是能破10萬。嘖嘖,這陣仗,簡直比春運還熱鬧!
老板們笑得合不攏嘴,一個小小的柜臺,轉讓費就能飆到30萬。有人調侃說:"在崗頂開店做電腦生意,賺不到錢要么是偽君子,要么是真傻子。"
可誰能想到,風水輪流轉,昔日的香餑餑,如今成了雞肋。2015年,中關村e世界關停;2016年,北京海龍電子城停業;2018年,廣州太平洋電腦城B場全面停業……一個個曾經的行業巨頭,紛紛倒下。
那么問題來了:電腦城為啥會衰落得這么快?
2003年,一個叫"淘寶"的小公司悄悄成立了。誰能想到,這個不起眼的網站,日后會成為電腦城的"終結者"。
隨著電商的崛起,消費者的購物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說你還要跑到電腦城去看實物?別鬧了,動動手指,商品信息、用戶評價一目了然,還能貨比三家。更別提那誘人的價格了,實體店怎么比?
2010年后,電腦城的老板們發現情況不對勁了。"只看不買"的顧客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難做。有人嘴硬說:"不就是個小貓小狗的圖標嗎?能有多大能耐?"
結果呢?打臉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電商平臺的崛起,不僅改變了人們的購物習慣,還重塑了整個零售行業。
說實話,電腦城的衰落,也不能全怪電商。有句話說得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人為。"
京東總裁劉強東曾經這樣吐槽:"其實不是京東們革了你們的命,而是你們自己!捫心自問,你們做了多少偷梁換柱的勾當?賣了多少水貨假貨?暴打了多少客戶?這是因果報應!"
這話雖然難聽,但不得不說,戳到了痛處。在電腦城鼎盛時期,"以次充好、擅換器件"的故事比比皆是。有些老板為了賺錢,甚至不惜威脅、毆打顧客。
至于售后服務?呵呵,那是什么東西?能吃嗎?很多消費者寧愿再買一臺,也不愿意去折騰所謂的"售后"。
面對困境,一些頭腦靈活的商家及時轉型,搭上了電商的快車。但更多的電腦城,只能硬著頭皮轉型綜合賣場。
食品、衣物、商超、家電,什么賺錢賣什么。可問題是,這條路真的能走通嗎?畢竟,在這些領域,電腦城可是實打實的"門外漢"啊。
對于電腦城的衰落,網友們各抒己見。
網友A說:"太懷念在電腦城淘貨的日子了,雖然經常被坑,但那種討價還價的感覺真爽!"
網友B則表示:"電商確實方便,但有時還是想摸摸實物。可惜,現在的電腦城越來越冷清了。"
網友C吐槽道:"活該!誰讓他們當年坑人坑得那么狠。現在風水輪流轉,報應來了吧?"
網友D提出建議:"與其死撐,不如轉型做體驗店。讓顧客能看能摸,然后線上下單,這不挺好的嗎?"
網友E感嘆:"一個時代的結束啊。不過話說回來,沒有電腦城,我們還真不知道去哪兒'尬聊'呢!"
面對日益蕭條的市場,各地電腦城紛紛開始尋找出路。
有的選擇擁抱變化,積極轉型。比如北京中關村,啟動了"轉型升級"計劃,引入高新技術產業,打造創新創業基地。
還有些電腦城則選擇"換個馬甲繼續干"。廣州太平洋電腦城A場就改造成了綜合商場,食品、服裝、家居一應俱全。
但不得不說,轉型之路并不好走。畢竟,隔行如隔山,電腦城想要在新領域站穩腳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面對電商的沖擊,實體店該如何應對?專家給出了以下建議:
打造體驗式消費:利用線下優勢,提供消費者無法在網上獲得的體驗。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O2O"模式,讓線上線下優勢互補。
精準定位:找準目標客戶群,提供個性化服務。
提升服務質量:用心服務才是實體店的制勝法寶。
創新營銷方式:利用社交媒體、直播等新興渠道吸引客戶。
有專家指出:"實體店的未來在于'不可替代性'。只有提供獨特的價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說實話,看到電腦城衰落,心里還是有點兒小難過的。
還記得第一次去電腦城的情景嗎?滿眼的電子產品,琳瑯滿目的配件,還有此起彼伏的討價還價聲。那種新奇刺激的感覺,至今難忘。
電腦城,承載了太多我們的青春記憶。它見證了中國IT產業的崛起,也陪伴我們度過了從電腦小白到技術大神的蛻變之路。
但不得不說,電腦城的衰落,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們這個社會的進步。從必須去實體店買電腦,到動動手指就能網購,這不正是科技發展給我們帶來的便利嗎?
所以,與其惋惜電腦城的沒落,不如感謝它曾經給我們帶來的美好回憶。畢竟,我們總要向前看,擁抱新的變化,不是嗎?
正如那句話所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電腦城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唯有不斷適應變化,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各位讀者朋友們,你們對電腦城還有哪些難忘的回憶?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說不定,你的留言會被小編選中,獲得神秘大獎哦!
0月27日,未來科技大廈(原硅谷電腦城)主樓裝修改造項目順利完成竣工、消防聯合驗收并正式投入使用。這座位于海淀中關村核心區的大廈,正在蓄力聚集立足中國智造核心、引領全球人工智能(AI)關鍵技術研發的高新科技企業,將以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揭開未來科技發展的全新景象。
記者了解到,未來科技大廈是北京中關村大街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所屬信心控股公司重點投入的改造項目。在市區兩級領導的支持與關懷下,該項目充分實踐高科技發展+空間改造的新課題,以“構建人工智能聚集區開放創新生態”為目標,與周邊清華、北大、中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形成創新聯動,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承接力度,聚集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高端創新要素,聚焦人工智能產業,積極承載政府在人工智能高端領域的研究、展示、開發和前沿技術平臺作用。
“未來科技大廈具備優質的地理資源,項目緊鄰北京大學西門,位于中關村核心區,毗鄰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處于中關村科學城‘一軸一廊一帶,一極四組團多節點’空間結構中的‘一極’(即輻射科學城創新發展的高端服務極核的空間地帶)。”海國投副總經理李國偉告訴記者,“未來科技大廈總建筑面積約4.2萬平方米。在改造的過程中,我們選用的是知名設計單位的設計方案,希望打造出最契合人工智能企業需求的辦公環境。”
硅谷電腦城
前 世
▲資料圖
上世紀90年代末,作為中關村最早建立的專業電子市場——北京硅谷電腦城對每個人來說并不陌生。許多人都是在這里第一次親密接觸計算機,學習計算機軟件、硬件、網絡,攢人生的第一臺組裝機。
回首中關村電子賣場中硅谷電腦城的一幕幕,它不僅推動整個中國電子產品的進程,也見證了中關村的時代變遷。
▲資料圖
隨著電子賣場時代終結,中關村多家大型數碼電腦城相繼轉型升級,2019年5月,中關村地區最后一個電子賣場硅谷電腦城也面臨改造升級。
改造升級后的未來科技大廈既是市區兩級政府“疏解促”專項行動的重點工程,也是北大西門片區城市更新升級項目之一,改造過程中區住建委、區發改委、區規自分局、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海淀街道等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區住建委更是多次前往現場監督指導,在嚴把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關的同時,督促建設單位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項目工程進度及盡快投入運營。
“未來科技大廈主樓裝修改造完成竣工、消防聯合驗收后,將以充滿活力與科技元素的新形象助力海淀區中關村的未來發展,為人工智能行業的優秀企業提供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最佳空間,成為中關村最值得關注的一顆璀璨新星。” 海國投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國斌告訴記者。
記者:郭思岐
編輯:張斌
大街建設公司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