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月27日晚上,蘋果召開了一場春季發布會。不過,讓人略感遺憾的是,傳說中的新MacBook并未登場,只推出了新款9.7吋的iPad。

    那么,這款產品和上代產品相比有哪些提升?適合哪些人買呢?現在我們不妨來一起探討下。

    升級重點:A10處理器、加入對Apple Pencil支持

    和前代產品相比,新iPad的變化很小,主要就是處理器從A9升級為A10和加入了對Apple Pencil的支持。其他方面,基本保持原樣:一樣的外觀、一樣的屏幕、一樣的Touch ID…

    幾經調整后,如今蘋果的iPad產品策略非常明確,iPad Pro主打高端市場,性能強、配置高、價格貴;原來的iPad 9.7吋版定位下調,搭載上代處理器,屏幕、攝像頭縮水,價格調到2000元級別,面向入門市場。

    iPad 2018搭載的A10處理器和iPhone 7同款,性能距離A11有差距,但也算足夠強勁,在現在的移動芯片中并不顯得落伍。如果你想用這款平板電腦玩游戲或用iMovie剪點小視頻的的話,它不會讓你失望。

    這款新品的另外一個新特性就是加入了對Apple Pencil的支持,坦率說,這個變化還是比較讓人意外的。或許是出于保持產品差異性的考慮,過去只有高端系列的IPad Pro才能用蘋果官方的手寫筆。

    此次,蘋果讓iPad 2018支持Apple Pencil,主要應該還是出于大舉進入教育市場的考慮。有了手寫筆,iPad在使用各類教育類APP時會更具優勢。雖然喬布斯曾diss過手寫筆,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手寫筆的精度比手指高太多了。

    發布會上,蘋果花了不少篇幅來介紹新iPad的AR功能,這并不是什么新的東西。不過,從官方的演示中,我們還是能看到它在教育領域所發揮出來的威力。

    例如,通過iPad的AR,地理課上可以把行星公轉的周期的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展現出來,數學課上的立體幾何也不會讓空間想象力匱乏的學生無從下手。

    此外,隨著iPad 2018的發布,iPad 2017在蘋果官網上悄然下線,在部分電商平臺上還有銷售,但降價幅度很小,不太值得買。如果你打算在電商平臺上買iPad 2018,要注意區分,畢竟很多商家對蘋果產品是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的。

    和9.7吋的iPad Pro比怎么樣?

    前面已經說過,iPad的產品線調整后,Pro系列主打高端市場,9.7吋版的iPad Pro只發布了一款。現在看來,2016年發布的9.7吋版iPad Pro和iPad 2018在價格、性能、屏幕尺寸等多方面都比較接近,因此,雖然這兩款產品的發布時間相差了兩年,但也不妨礙我們把它們拿來做個對比。

    從這張對比表可以看出來,iPad 2018在處理器上略有優勢,從GeekBench上的跑分來看,A10單核、多核跑分都比A9X要高出一截。

    (iPad 2018在GeekBench上的跑分)

    (iPad Pro GeekBench跑分)

    不過,GPU方面,A9X則要比A10更強一些。在實際使用體驗中,A9X和A10兩款處理器之間的差異還是不太容易感知到的。

    但在處理器之外的方面,iPad Pro則全面取勝,屏幕、攝像頭、揚聲器都比iPad 2018要好,使用時能獲得更好的顯示效果、更出色的外放音質、更好的拍照。另外,iPad Pro支持Smart Keyboard,在生產力領域顯然比iPad 2018更勝一籌。

    iPad 2018國行版的售價為2588元,iPad Pro(9.7吋)在蘋果官網已經下架,某寶上未激活國行版價格在3000元左右,美版則在2500元左右。

    小結

    在iPad 2018這款產品上,我們可以看到蘋果的誠意,不管是進一步下調的價格,還是加入了對Apple Pencil的支持。蘋果的做法固然有進軍教育市場的商業考量,但即使是普通用戶,也能享受到低價帶來的福利。

    另一方面,2588元的售價限制了這款iPad的進一步升級,攝像頭、指紋識別屏幕等多方面都原地踏步。另外,蘋果多年前的混亂的iPad產品線,則導致今天出現iPad Pro和iPad 2018同臺競爭的奇怪現象。

    如果單從性價比的角度而言,9.7吋版的iPad Pro顯然更勝一籌,它各方面都表現都足夠優秀,更值得購買。但iPad 2018價格方面更有優勢,學生用戶還能獲得200元的折扣。另外,在銷售渠道和保修方面,新推出的產品顯然更有優勢。iPad Pro則更適合對數碼產品比較了解、熟悉某寶規則的用戶。

    那么,你現在覺得蘋果新推出的這款iPad值得買嗎?

    018年3月27日晚,蘋果召開了一場小型發布會,唱主角的是一款新iPad。2588元的起售價讓它成為有史以來最便宜的iPad,受到不少人的關注。

    現在,這款新iPad小雷已經拿到手,來看下它的表現究竟如何吧。

    單從外觀很難看出它是一款新產品

    2588元的價格限制了iPad 2018的進一步升級,至少在外觀方面,你很難看出它是一款新品。

    iPad 2018的外觀設計可以追溯到2013年發布的iPad Air,如果把Home鍵遮住的話,未必能一眼看出它們的區別。

    屏幕方面,2K分辨率保證了它基本的清晰度和顯示效果,不管是看視頻還是瀏覽網頁,都能獲得不錯的體驗。

    當然,iPad 2018沒有采用全貼合屏幕,在部分視角下可以明顯感覺到玻璃和屏幕顯示區域有一定的間隙,黑邊也會變寬。

    這款產品的后置攝像頭是沒有凸起的,算是強迫癥的福音,但它的拍照素質和iPad Pro也相差甚遠。

    A10依然不落伍,名副其實的游戲機

    和前代產品相比,iPad 2018的最大的賣點可能就是A10處理器了,這顆用在iPhone 7上的芯片放在現在也依然不會落伍。

    在GeekBench測試中,iPad 2018的跑分為單核3494、多核5935,和A11有一定差距,但性能依然稱得上強勁。

    在安兔兔跑分中,iPad 2018的跑分也比較亮眼,近17萬的分數超過了iPhone 7 Plus和9.7吋版的iPad Pro。

    當然,跑分只是理論性能最直觀的表現,具體還要看實際應用。我們用iPad 2018測試了有“處理器殺手”之稱的NBA 2K18,把畫質特效調到最高后,依然非常流暢,沒有出現卡頓的情況。

    在性能方面,iPad 2018的表現足夠強勁,用來玩大型游戲的話,性能方面它不會讓你失望。當然,在它9.7吋的屏幕上玩手游的話,操作上有時會不太方便,畢竟很多游戲廠商不會對平板專門做適配。另外一點,就是它的重量有460多克,游戲時間一長就有些吃力。

    Apple Pencil很贊

    iPad 2018升級A10處理器可以說是意料之中,但加入對Apple Pencil的支持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驚喜。不夸張地說,如果不能用蘋果手寫筆,那么這款產品恐怕沒幾個人會關注。

    這支蘋果手寫筆對iPad 2018來說是如虎添翼,可以顯著提升在部分場景下的使用體驗。例如看電子書或PDF文檔時,Apple Pencil可以很方便地在文字上做標注,相比手指精確度要高得多。

    當然,手寫筆的真正威力在繪畫、設計應用中才能完全發揮出來。有了Apple Pencil,在這款iPad上完成繪畫工作完全不成問題。使用過程中,非常流暢和精準,基本不會感覺到延遲。

    借助iPad 2018和Apple Pencil,雷科技的一位小伙伴迅速完成了一幅畫作。

    視頻、閱讀體驗俱佳

    9.7吋的大屏在看視頻和電子書時非常有優勢,畢竟手機屏幕尺寸再怎么增加,也不可能達到平板電腦的程度。

    iPad 2018還是264的ppi,和現在主流的智能手機想去甚遠,但通常情況下,人眼和平板電腦屏幕的距離會比較遠。在日常使用時,基本不會有顆粒感。

    看PDF文件和電子雜志時,這款產品使用起來非常舒服,比較接近32開紙質讀物的比例。

    另外,對學生用戶來說,iPad 2018拿來看課件或掃描版電子書也是非常合適的。受益于A10的強大性能,體積很大的文件在這款產品上也能迅速被打開。

    iPad 2018的電池容量為32.4瓦時,小雷使用B站客戶端來測試了下續航:連續播放9小時1080P在線視頻后電量剩余6%(測試環境:插耳機音量50%,屏幕亮度50%)。這個續航水平構成了iPad 2018在視頻、閱讀方面的良好體驗的基礎。

    小結

    坦率說,iPad 2018是一款在很多方面都“不思進取”的產品,外觀、屏幕、拍照、指紋識別等都在原地踏步。在iPad Pro面前,這款產品幾乎完敗。如果你已經被iPad Pro慣壞了,那么它并不適合你,這些妥協可能會讓你在使用過程中感到諸多不適。

    但另一方面,2588元(教育優惠價2388元)的低價讓iPad 2018的諸多不足都可以被原諒,中規中矩的外觀、強悍的性能、持久的續航和對Apple Pencil的支持等,都讓它表現出極高的性價比。不管是拿來玩游戲、看視頻、看電子書,還是用來做筆記、畫畫,iPad 2018都能輕松勝任。

    有時候,不得不佩服蘋果清晰而正確的產品策略,一方面,iPad 2018是蘋果拿來清元器件庫存的新品,處理器、屏幕、指紋識別…都是舊的;另一方面,極低的售價和完善的iOS生態系統讓它在平板市場上所向披靡,安卓競品潰不成軍。

    如果你現在用的是iPad 2017或更早的產品,那么要不要升級iPad 2018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你需不需要A10處理器的性能和Apple Pencil。如果只是看視頻、看電子書、瀏覽網頁之類的輕度需求,舊款產品就已經足夠了。

    看到這里,對于iPad 2018究竟值不值得買這個問題,想必你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留言告訴我們吧。

    文由極果體驗師Eric美國Technology BBA屁孩體驗師原創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是iPad 2018 的評測。我這次拿到的是128G的金色Wi-Fi版,值得一提相對于iPad Pro 9.7對比而言去掉了玫瑰金,取而代之的這次的是玫瑰金與香檳金之間的

    一種顏色,據我分析蘋果這樣做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第一、因為iPad 2018價格限制,所以,僅僅擁有3個顏色選擇的產品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減成本。

    第二、處理之前的噴漆材料,因為這次的顏色是介于金色和玫瑰金之間,所以不排除將兩種顏色混合噴涂的嫌疑。(以上這條是我胡編濫造,請勿相信 XD)

    第三,金色和玫瑰金銷量問題,大家都知道,金色因為某些原因,被冠以豪和土的稱為,所以越來越少的人會去選擇金色,而玫瑰金這個配色因為玫瑰這兩個字,和偏粉色的外觀,變成了女性的專屬色,所以這樣就造成了金色和玫瑰金的機器價格普遍比銀色和灰色便宜。

    那么既然這次iPad 2018在配色方面都在想辦法削減成本,那讓我們來看一下,這次iPad 2018在其他方面的表現到底如何。

    那么這次iPad 2018在外觀方面,除了屏幕觀感以外。和2017款的并無差距,對比iPad Pro 9.7,他取消了Smart Connector也就意味著他將無法使用蘋果的

    Smart Keyboard但是我相信,就算支持也很少人會去買,因為其售價高達9(12.9寸版本)的售價,已經相當于,其本身售價的一半以上,所以蘋果取消,也是情理之中。

    和2017款iPad一樣,只是在底部搭載雙揚聲器,在看視頻時,聲音確實不如iPad Pro的4揚聲器,和iPhone X上的雙立體聲揚聲器來的舒服。(具體對比請看視頻或移步嗶哩嗶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9144344?spm_id_from=333.171.home_comment_list.2)

    機身的左側應該是含有一條磁體,在apple pencil接近邊框的時候,會有明顯的磁力被吸到iPad的上,但是這個磁力非常小,遠不及surface上可以吸住帶走的水平。大概也就是為了放在 和iPad 放在一個平面上防止滾走的一個存在吧。

    大家都知道,買iMac 的人就是為了買他的屏幕,再好的設備也需要通過屏幕來展現,那么,這次厚度,從iPad Pro 9.7的6.1毫米增加到了7.5毫米.

    這1.4毫米的差距,最主要的就是體現在屏幕方面,iPad 2018這次因為成本限制,搭載了一個非全貼合屏幕,通過iFixit我們可以看到,屏幕和面板是完全分開來的。

    那這樣有什么壞處呢?首先就是黑邊空隙,斜視的時候,會明顯地看外屏和內屏間之間的間歇,一圈明顯的黑邊圍繞在屏幕四周,因為我這款是白色的面板,所以黑邊格外的明顯,在觀感上也有點類似iPhone 5s之前或iPad Air系列產品。

    其次,就是在書寫方面,大家知道這次iPad 2018搭載了apple pencil 具體使用感受我后面會仔細講,因為玻璃蓋板和屏幕有一定的空隙,所以在你書寫時你會有一種莫名的中空感。

    因為屏幕的刷新率為60hz,對比同為60hz的iPad Pro 9.7來說,在書寫過程中的延遲是基本相當,都是由肉眼可見的延遲。還有一個我個人比較擔心的問題,就是這款平板在后期使用,屏幕內是否會進入灰塵,要知道很以前有很多非全貼合的手機在使用一段時間以后,在屏幕內,經常容易堆積一定灰塵。

    當然啦,這樣也有一定的好處,因為屏幕內外屏分離,所以后期維修的成本大大降低,在一份國外的調研中,83%的人,更換屏幕是因為外屏碎裂,其并未傷及內屏,所以屏幕這個問題,我們要從他的兩面性來看,不能因為他是非全貼合就對他嗤之以鼻。

    那么說完了我們最關心的屏幕問題,再來看看他的性能,這次iPad 2018搭載的是蘋果的A10 Fusion APL1W24 芯片,這顆芯片正是用在蘋果上一代旗艦iPhone 7上的,大家都知道蘋果在iPad上的芯片往往都是手機處理器的X版本,例如iPad Pro 9.7上A9X處理器,而這次iPad 2018上直接搭載了手機端的處理器,也不難看出蘋果在清庫存和節省成本的表現。

    通過Geekbanch 4的跑分結果我們可以看到,搭載A9X的iPad Pro 9.7在單核方面達到了2982 多核為5083 而搭載A10iPad 2018單核為3460 多核為5861。(注意,這里的iPad Pro 9.7的跑分是基于iOS 12 beta版本進行的測試所以跑分僅供參考)盡管這次iPad 2018沒有搭載最新的A11處理器,但是他仍然是除自家產品以外,性能最強的娛樂形平板,為什么說是娛樂形我后面會說。他可以勝任你所有的應用需求,視頻,寫筆記,瀏覽網頁,各種大型游戲,比如大家喜聞樂見的吃雞,或者2018年的最新大作狂野飆車9,這款iPad 的都能完美勝任你的任何能在iPad上能干的需求。

    那什么叫能在iPad 上能干的需求?這就要說到 我之前說的娛樂平板了。目前平板分為兩大陣營,一個是微軟引領的,搭載windows 10的辦公形的平板。

    另一個則是蘋果和安卓帶領的娛樂型。

    盡管蘋果不斷想賦予iPad更多的工作屬性,可是受限于他的操作系統,他注定無法變成一個生產力工具。比如像我經常使用的Adobe全家桶,雖然App store上確實上架了不少相關應用。

    但是這些應用非常雞肋,更多的還是進行簡單的涂寫與修改,并不能像電腦那樣 功能多樣。而且沒有PR, AE等這些創造力工具。

    再其次,在電腦端的生產力工具,再移植到iPad上后普遍功能缺失,比如辦公室白領的惡魔word,相對比電腦板,功能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缺失。

    再其次對于金融工作者的不友好,因為不支持外接u盾,和網頁不支持flash等原因,導致你無法在iPad的進行金融匯款,當然有很多“杠精”會說用APP不就好了么?我只想說臭屌si~

    然后就是不能外接鼠標。有人(杠精)說觸摸很好啊~是,是不錯,可是在9.7寸的屏幕上編輯一個視頻,你能想象為了剪出一個合適的片段需要多久么?或者是在一個文章中定位一個想修改的字的痛苦么?這時候就可以祭出我們的Apple pencil了。

    因為是筆,所以在定位的精準度上,比手指的精度高了不少,喬布斯時代,被嘲諷的筆因為需要精準定位的問題,又被庫克請了出來。

    那這根筆 在iPad 2018上的體驗到底如何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跟筆的外觀,白色的一根,后部有一個磁吸式充電頭保護蓋,這個白色的小保護蓋我建議大家每次充電的時候妥善保管,因為我之前的那只,就是因為在機場休息時插在iPad上充電,把蓋子就放在旁邊,休息室的工作人員把他和我旁邊吃完的垃圾一起收走了,后來礙于面子就沒有去溝通,但是這么小的一個東西,確實是太容易丟失,建議大家某寶購買一個防丟保護套,或者土豪花118多買幾個備著。

    那么這個筆 既然 后部是充電的插口,再加上沒有一個按鍵,那就意味著你除書寫外其他操作必須在iPad 上完成,比如選擇橡皮擦,更改顏色,啟動應用等操作,我非常期待蘋果能在今年9月份推出帶后置橡皮擦的apple pencil,這樣才 成為真正意義上的pencil。

    這個筆在書寫時,因為屏幕是光滑的,所以僅靠筆尖那點摩擦力,是無法模擬真正在紙張上書寫的感覺,因為過于光滑,在你書寫,尤其是漢字的時候,很難講字寫得好看。因為我本身寫字并不是很好看,然后到了iPad上后,我寫了幾個字后,就默默的擦掉了,發誓再也不用iPad來寫字了,雖然iPad寫字體驗不是那么完美,可是繪畫感受還是不錯的。

    因為蘋果這幾年來一直主推apple pencil,所以在app store里上架了不少支持apple pencil的優質應用,但是絕大多數的應用都是要收費的的,普遍價格都在.99以上 (比如Notability Notes Plus GoodNotes)雖然說好的應用需要我們的付費支持,但是因為我后期的使用確實用不到這些軟件(因為UP的學校不讓用iPad記筆記)所以我就沒有購買。

    取而代之,我選擇了幾款Adobe家的應用,Adobe在app store上,也上架了不下50款的應用,我選擇了幾個進行使用,配合著apple pencil,使用非常不錯。

    比如這adobe fill & sign,當別人發給你需要簽字的表格的時候,你只需要分享到這個應用,就可以直接用apple pencil簽好字并以pdf的方式發送回去,這樣大大減少了時間的和紙張的浪費。

    又或者Adobe sketch,這款繪畫軟件,也擁有多種畫筆模式,和各種顏色,完全可以滿足你的所有需求,并且還擁有一些物理功能,比如畫面風干等。

    并且Adobe也宣布將在2019年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將桌面級的PhotoShop推向iPad,我相信屆時,iPad的apple pencil更會大放異彩吧。

    續航方面,因為iPad對于我來說,他的使用頻率遠不及我的手機,并且只用iPad用一天也是不切實際的。

    所以,我大體來說一下啊我的使用場景,我相信這也是絕大多數人的使用場景,那就是晚上睡覺的時候用iPad看看電影補補番劇。大概會連續亮屏使用2個小時左右,平時白天就用來蓋一下泡面什么的。

    以我這樣的使用頻率來講,大概是可以做到3-4天一沖,那么在充電方面,因為iPad 2018使用的單排針腳Lighting接口,所以他并不支持蘋果最新的29W PD協議的快充,隨包裝附帶的是10W充電器,注意,這里是10W而不是以前的12W的充電頭。

    那么充電速度而言,白天我也不怎么用,晚上哪怕沒電了也就插著睡覺,所以,充電速度對于iPad 2018來講,并不是那么的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iFixit拆解我們可以發現新 iPad 也繼續沿用了與第 5 代 iPad 相同的電池,它們的型號是 A1484,并且iPad 的 Touch ID 芯片與第 5 代 iPad 相同,都是一顆恩智浦定制的 NXP 8461A1 芯片那么這些無一例外是為了削減其成本。

    當然削減成本后的好處就是價格,這次32G僅為2588學生優惠更是達到了2388,我手中的128G也僅為3388,對比蘋果歷代產品可謂是非常便宜了。

    也是為了對應這次蘋果發布iPad 2018的主題,教育,只有將良好教育的成本降低,才能讓更多的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而且這次蘋果的設計定位也是為了教育而去,我們現在都過于依賴鍵盤拼音,導致我們提筆忘字,而正在學習的學生不一樣,他們需要學習,需要知道這個字如何書寫,所以,鍵盤,對于他們來講,重要性就不那么大了,反而是筆,變得尤為重要。

    總結:

    我會推薦所有想好自己需要平板的人選擇iPad,我也會阻止所有想買但是猶豫不決的人買iPad。隨著智能手機的屏幕逐漸變大,iPad的大屏,變的的不是那么重要,在3.5寸被稱為大屏的年代,我們也許需要一個更大的設備,但是在現在,5.5寸都不能稱為大屏的時候,iPad地位就變的十分的尷尬。

    不難看出,蘋果推出apple pencil也是無奈之舉,如果蘋果不想著趕緊調整目標用戶群,iPad只會和iPod一樣,淹沒在歷史等長河中。綜合屏幕,性能,續航,外觀等方面來看,iPad 2018是合格的,是非常具有性價比的,最低2388的售價,可以讓那些預算有限的用戶考慮放棄生態炸裂的安卓平板,從而選擇iPad。

    但是是否值得購買,我推薦一下人群考購買:

    1,學校允許在課堂使用iPad記筆記的學生(但我相信在中國普通學校是不可能的)。

    2,手機只能接受小屏,屏幕在4.7寸以下愛看視頻的用戶 。

    3,家里有小孩,喜歡玩電子產品,擔心影響孩子視力父母 。

    4,全家上下找不到能拿來蓋泡面的土豪用戶。

    以下人群我建議謹慎考慮購買iPad:

    1,準備拿來畫圖的用戶(請直接選擇數位板或者更好的iPad Pro) 。

    2,影視工作者 (理由和明顯,軟件都不好用,最多作為無人機的監視器)。

    3,文字工作者(對自己好點吧,求求你買個筆記本吧)。

    4,還沒決定好買來干什么的用戶(相信我,買回來一定吃灰,他能干的手機都能干,手機能干的,他有些還干不了)

    尾巴

    細數蘋果這幾年的動向,我們可以看到,蘋果這家公司開始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比如 100%綠色能源供電,覆蓋辦公場所和數據中心,又或者不間斷的舉行捐贈活動,對更多的學校提供設備技術支持。最重要的是,蘋果是唯一一個手機廠商,內建健康App支持申請器官捐獻的。這次iPad 2018,蘋果更多,面向的市場并不是我們這些普通消費群體,而是面向學生,讓更多人用更少的錢,獲得更好的教育。

    在這里,我要集中鄙視一眾國產廠商,沒事就把蘋果拿出來吊打的。尤其是華為。都是商人,蘋果從來不再發布會上諷刺友商,沒有整天在微博貼吧里漫天吹噓。反而是默默的承擔起本不屬于他的一些社會責任。

    很多人總把蘋果和華為作比較,我總覺得他們腦子哪里了問題,首先,有人說華為技術怎么怎么強大,是,沒錯,是強大,期待華為早日用上自己的操作系統,期待華為能脫離政府的不斷扶持,靠自己壯大。

    蘋果之所以能市值之所以能突破萬億美金,難道你們這些小粉紅不好好想想么?真正有實力的廠商,不在于一年發了多少機器,而是一臺機器能用幾年,像我之前的小米平板1,如果不是定時刷機,他早就卡到爆炸,而蘋果呢?在最新的iOS11的系統下air,雖然不及發布時流暢,但是遠比小米平板1好太多。所以記住我一句話,真正好的品牌不在于一年發了多少臺機器,而是一臺機器可以用幾年。

    好了本期測評就到這里,尾巴部分寫的有點多,希望大家能見諒,更多內容可以關注的我B站頻道Technology BBA 或者YouTube 頻道 Eric JH Li 感謝各位全程觀看。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